当前位置:首页 » 国产电影 » 中国电影刊物
扩展阅读
中国近年电影 2024-06-28 19:28:05

中国电影刊物

发布时间: 2024-06-28 16:42:21

『壹』 中国第一部电影刊物

1922年1月由顾肯夫、陆洁创办的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影戏杂志》出版

『贰』 有哪些比较普遍的电影类刊物

看电影》每月发行的三本刊物中,两本普通版,每月5日和15日发行,12.8元/本;一本看电影午夜场,每月30日发行,16元/本,集中推出电影的各类专题。

《环球银幕》全年零售价:240元/年 每期零售价:20.00元/期 出版时间:每月一日出版

『叁』 国内有哪些比较有名的电影期刊杂志

看电影
《看电影》是以学刊转型的杂志的成功代表。其前身是电影理论杂志《电影作品》,原刊物极具艺术性和风格,但是也由于太小众,几年前开始“变脸”,利用封面设计巧妙淡化“作品”二字,凸显“看电影”,内容上迎合、满足DVD碟友的需求,以国外最新的碟片资讯、超级碟虫的影评、鲜艳清晰的海报和剧照,帮助碟友淘碟、读碟、品碟。与广大影迷形成了十分良好的交流。
该杂志经常能采访到电影界重量级的人物和重要的电影事件。
《看电影》为旬刊,全铜版纸彩色印刷,品牌广告连篇累牍,在报摊上畅销,被誉为“中国影迷第一刊”。每月发行的三本刊物中,两本普通版,每月5日和15日发行,12.8元/本;一本看电影午夜场,每月30日发行,16元/本,集中推出电影的各类专题。
总体来说,《看电影》是份很大众也很出色的电影杂志。
PS:普通版主要介绍一些当下热门影片
一些即将上映的大片
还有一些影视资讯
午夜场则着重介绍一些老片
每集都有一些很好的策划-如《法国新浪潮500部电影》
虽然环球影幕也是很受欢迎的杂志
但是我感觉还是看电影的评论写得更好
有深度也有一些新鲜的见解

『肆』 中国最权威的电影杂志是哪本

最权威应当是《大众电影》
最好应该是《看电影》,其次是《电影世界》
伴随着中国电影共同成长

应该说,新中国成立后,电影才真正做到了普及,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国人心目中最繁盛的精神图腾。

而作为电影最直接的衍生品———电影杂志,也成为热衷观影者最重要的精神食粮。

现在专业非专业的电影杂志,怕也有几十家之多。但要说到历史悠久,受众群最为广泛的,当算有50年历史之久的《大众电影》。

在它的高峰期,大概现在所有杂志发行量绑在一起,都对之望尘莫及。“文革”前《大众电影》最大的贡献是推出了“百花奖”,这是周恩来总理提议的,由群众从这本杂志上取得选票,选出自己最喜爱的电影和演员。最初的百花奖只办了两届,1962年的最佳影片是《红色娘子军》,1963年是《李双双》,随后便中途夭折,直到1980年,“百花奖”才再度争奇斗艳起来。《大众电影》也进入它的黄金期,不仅是电影期刊界的龙头老大,更成为刚脱掉一身蓝、一身黑的人们心目中一块响当当的时尚晴雨表。在这之后,各电影制片厂也办起了各自的电影杂志,比较有影响的有《电影世界》(长影)、《上影画报》、《北影画报》、《电影故事》等。

进入90年代后,随着中国电影格局的变化,《大众电影》已不复当年的风光无限。几经改版,仍无太大起色,但它仍坚持对国产电影密切关注。而由《大众电影》种植的“百花奖”,因种种原由,已是明日黄花。世纪之交,虽然中国电影仍是门庭冷落,但世界上最庞大也最具观影经验的影迷群落已经逐渐成熟,新的电影期刊热潮随之发起。发祥地在冰城哈尔滨,首家是《电影世界》,改版后叫《电影show》。

紧跟其后的是《看电影》(其前身为峨影厂创办的《电影作品》),此杂志现已成为国内销量最大的电影杂志。这两本杂志一面世,便注定是影迷色彩浓厚的风格,其编辑人员皆年轻并有着丰富的观影经验,但并非科班出身。两本杂志在视野上都力求面对世界影坛,好莱坞是重中之重,这也是为了符合中国当下影迷的观影趋向。

在它们之后,《新电影》于2002年在北京创刊,其前身即是《北影画报》。随着《看电影》迁往上海,中国电影期刊在现阶段暂时呈三足鼎立之势。除此之外,各类DVD相关刊物也纷纷出笼,成为电影期刊界的又一支生力军,其能量不容小觑。

中国电影期刊现在已做到了与世界同步,并伴随着新中国电影有了半个世纪的漫长征程。有人曾说就算中国电影“死”了,这些期刊还能存活下去,但愿这不是事实。大家都有着唇亡齿寒的危机感,应会更健康一些,更理直气壮一些。

后记:《大众电影》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创办起来的,它的宗旨即是介绍国产电影,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电影和电影市场的起伏跌宕也深深影响着《大众电影》的兴衰起落。上世纪80年代正是全民热衷于电影的火热时代,《大众电影》在黄金时期最高销量达近千万册。对于如今的电影杂志,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虽然背后有着浓重的时代原因,但其中令人最感无奈的,恐怕仍是中国电影长期疲软所造成的。

『伍』 《大众电影》三次重要的第1期封面人物,你知道是谁吗

《大众电影》是中国电影史发展的见证,是几代人的记忆!

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是最受老百姓喜爱的杂志之一,尤其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各个报刊书亭,都是把《大众电影》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让人一眼就发现。

《大众电影》的封面人物,都是当时最受欢迎的电影演员 ,不但影迷们喜欢收藏,普通人也喜欢看封面上的俊男靓女。

《大众电影》1950年6月1日在上海创刊, 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当年出刊13期。1951年出刊17期,两年连号共出30期。

1952年文艺整风运动中,《大众电影》被迫停刊数月。 1952年5月,《大众电影》和北京出版的《新电影》合刊,重新出版。当年出刊15期,其中1-2期是合订本。

1966年第6期后停刊,至此累计出版306期。

1979年1月在北京复刊,直到现在。

2014年全新改版上市。

《大众电影》如今走过了70多个年头,创下中国文艺类杂志单期960万发行量的最辉煌记录,早期刊物在收藏市场最高单价甚至过千。

1950年第1期创刊号封面是苏联黑白电影《团的儿子》中的小英雄凡尼亚 。小英雄凡尼亚纯真的面孔,被当成爱的崇高表现。

《团的儿子》(外文名CblHonKa)由苏联儿童电影制片厂出品,1946年上映,导演傅·普罗妮娜,主演尤腊·杨金,阿·莫洛佐夫,片长75分钟。

中央电影局上海电影制片厂译制。

苏联红军某骑兵营在一个深夜邂逅四处流浪的孤儿伐尼雅,伐尼雅聪明倔强,深受骑兵战士的喜爱。当时战争非常激烈,红军准备将伐尼雅送往后方。但是,伐尼雅想方设法逃回,几经曲折加入红军,智歼德兵,立下了赫赫战功,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团的儿子”。

创刊号最大的一张16开明星插页,是苏联进口片《诗人莱尼斯》的一个镜头,前苏联人民艺术家、斯大林奖金获得者塔马拉.马卡洛娃的个人艺术照。

初期的《大众电影》推荐外国电影时,以苏联电影最多。“文革”前中国引进外国影片的数量达857部,苏联电影就占到了近一半。

1979年第1期(复刊号)封面是电影《大河奔流》剧照:梁晴(张金玲饰)、海天亮(刘衍利)。

《大河奔流》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剧情电影,由谢铁骊、陈怀皑执导,张瑞芳主演,1978年上映。

张金玲,1951年2月25日出生于河北沧县, 是80年代著名的“北影三朵花”之一 (另两朵是刘晓庆和李秀明)。在拍摄《大河奔流》后,在影片《从奴隶到将军》中饰演女主角,还参加电视连续剧《远洋船长和他的妻子》等。

刘衍利,1954年生,黑龙江哈尔滨人。1977年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过《大河奔流》、《婚礼》、《知音》、《新兵马强》、《金鹿儿》、《山叮咚》等影片,扮演的多是配角,却个个鲜明生动,充满青春气息,八十年代中期淡出影坛。

《大众电影》2014年第1期(试刊号)封面人物是葛优。

葛优,1957年4月19日出生于北京市,国家一级演员,当今中国最优秀的男演员之一。

葛优以戏剧出名,以正剧奠定他的影坛地位。

葛优在喜剧领域,特别是和冯小刚合作的贺岁电影里,独特的幽默,让观众印象深刻。非凡的表演能力,所依靠的不仅仅是娴熟的台词和丰富的表情,还有他独有的牵动灵魂的演绎方法。

一生拍片无数 ,代表作品有《活着》、《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手机》、《夜宴》、《非诚勿扰》、《让子弹飞》、《天下无贼》、《甲方乙方》等,饰演的角色个个经典,是中国电影票房的保证。

葛优参演了《霸王别姬》,主演了《活着》,这两部作品在华语电影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难以超越的佳作。

一生获奖无数 ,获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第1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第1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等。

『陆』 有什么关于电影的好的杂志

《大众电影》半月刊 全年零售价165.6元/年 每期零售价6.90元/期
★[主要版块栏目]: 银座、银海短波、影人行踪、银河之星、新片评介、新片橱窗、海外星座、星河写真、幕后蒙太奇、慢镜头回放、新碟流水线、旋转宽银幕、第一频道等。
大众电影百花奖就是从这里来的吧

《看电影》也挺好
旬刊,全铜版纸彩色印刷,品牌广告连篇累牍,在报摊上畅销,被誉为“中国影迷第一刊”。每月发行的三本刊物中,两本普通版,10元/本;一本看电影午夜场,15元/本,集中推出电影的各类专题。

《当代电影》双月刊全年零售价48元/年每期零售价8.00元/期
主要版块栏目:
国产电影态势、影片个案分析、国产新片评论、影视文化现象、当代学术论坛、电影理论、封面人物、电影大师、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 历史记忆、电视研究、台港电影、名作评析等栏目。

《电影世界》月刊 全年零售价240元/年 每期零售价20.00元/期
主要版块栏目:
荧屏热线 名人访谈 焦点红星 明星文苑 编导手记 流金岁月 长焦短距 乐坛时空 越洋传真 港台影视 明星时尚 明星小屋 影视指南

『柒』 电影界“百花奖”的主办单位是 [电影电视]

大众电影百花奖是由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电影刊物《大众电影》杂志社主办的一年一度的群众性评奖,和金鸡奖一起通称为“中国电影双奖”。百花奖只代表观众对电影的看法和评价,因此又被称为“群众奖”。

百花奖由《大众电影》发放选票,由读者投票评奖,各项奖均以得票最多者当选。

百花奖评奖始于1962年,但在1963年第二届评奖之后,一直中断了17年,直到1980年才恢复并举行了第三届评奖。此后每年举办一次,到今年已是第23届。

虽然自1983年以来百花奖只设有最佳故事片、最佳男女演员、最佳男女配角5个名目的奖项,但由于从1980年的第三届评奖开始,“最佳故事片”得奖名额由前两届的1个增至3个,因此,目前的百花奖实际上共有7个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