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产电影 » 中国电影新时期
扩展阅读
微电影橡胶人 2024-09-28 19:51:46
微电影剧本成长 2024-09-28 19:50:07

中国电影新时期

发布时间: 2024-09-28 19:30:31

❶ 简述中国当代电影的发展

中国当代电影(新时期)从1977年开始到现在,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
其主要特点 :
①坚持和发展革命的现实主义道路,坚决执行双百方针,题材广泛,反映生活中各类矛盾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如《天云山传奇》、《喜盈门》、《人到中年》 、《高山下的花环》 、《血,总是热的》、《伤逝》、《骆驼祥子》等影片。
②尊重艺术的客观规律,创造出各种真实生动的银幕形象,塑造了各类不同的典型性格。如《南昌起义》、《西安事变》、《廖仲恺》等影片对革命领导人进行了多角度的刻画,对蒋介石等历史人物能实事求是地按照历史本来面目表现。
③在风格与样式上趋于多样化。由于题材领域的扩展,使艺术家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探索自己最适宜的风格、样式,表现最完美的内容。在电影创作繁荣的同时,电影理论研究也空前活跃,并在相当多的创作人员中发生影响。中国美术片从形式到内容都极富有民族风格和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美术片是中国影片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一个片种。新闻纪录片已向纵深发展,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料,系统地编辑一些重要的文献片,并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与重要事件进行综合报道、专题报道;还注意表现人物和人物的精神世界,抓住真人真事中丰富的细节,以情动人。科教片也有新发展。
④电影厂在原有的基础上陆续增建八一电影制片厂、儿童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峨嵋电影制片厂、潇湘电影制片厂、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天山电影制片厂、福建电影制片厂、广西电影制片厂、青年电影制片厂、深圳影业公司、云南电影制片厂13个主要生产故事片的电影制片厂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厂和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
⑤1958年在北京建立了中国电影资料馆,1989年在该馆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并创办《当代电影》和《电影信息报》。电影工业和科研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国产电影器材已基本上可以解决放映和制片需要,还研制成功立体电影、环幕电影等。全国放映单位已达14万之多,比1949年增长了350倍。1960年成立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1979年改组为中国电影家协会,颁发电影金鸡奖;影协下设中国电影出版社;还编辑出版《大众电影》,举办电影百花奖评选活动 。自1980年起每年由文化部(1986年起改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对上年度的优秀影片颁发政府奖。中国电影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质量,开拓新的题材和体裁,继承和发扬中国电影的优秀传统,借鉴外国影片的经验,创作出既有中国特色、民族风格又有国际水平的影片。

❷ 电影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

电影的发展经历了五个时期:

1〉电影技术发明期(1832—1895)。

2〉无声电影时期(1895—1927)。

3〉成熟期(1927—1945)。

4〉发展期(1945—80年代末)。

5〉电影新时期(90年代—)。

全球电影市场稳定增长

2010-2018年,全球电影票房收入虽然总体保持增长趋势,但增速呈波动变化。

根据美国电影协会数据,2017年,在中国电影市场回暖等因素的影响下,全球电影票房收入为405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了4.4%,增速较行肆2015年有档慎轿明显提升;孝蚂但2018年,尽管全球电影票房收入再创新高,但增速再次下滑至1.5%。

❸ 中国电影历史

电影的诞生

电影的诞生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产物,它涉及到物理学中的光学、电学、化学、生理和心理学以及机械制造和摄影技术,当这些技术发展到相当水平后才促使电影的出现,并随着这些学科及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首先是视觉暂留原理的发现和确立为电影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什么是视觉暂留原理呢?少年朋友幼小时候可能见过并玩过一种叫做幻盘的玩具。在一张圆形的硬纸板上,一面画着一只小鸟,另一面画着一个鸟笼。当你拉紧系在纸板两端的绳子,让纸板快速旋转时,好像小鸟关在笼子里了。如在黑暗中点燃一支香,用手持香作圆圈快速挥动,我们就会看到一个人圈。这些就是视觉暂留现象。这时因为反映在我们视网膜上的视象不会立即消失,人所看到的视象有视网膜上具有滞留性的特点。科学家试验并确证,视像在眼前消失之后,仍然能够在视网膜上保留0.l秒左右的时间。今天的电影,胶片上每画格中的影像都是静止不动的呆照。但是,通过给我们以连续运动的幻觉,这就是运用视觉暂留原理而产生的效应。

其次,电影的发明是在摄影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才得以实现的。实际上意味着快速摄影,而普通摄影的拍摄对象,一般只能是静物或人物呆照,不能拍摄和表现出连续运动中的人和物。据说19世纪50年代,有位摄影师想6表现一个人放下手臂的动作,他采用的办法是:首先拍摄这个人举起手的姿势,然后把未曝光的胶片重新装进照相机,再来拍摄这个人的手稍微放下一点的姿势,如此这般逐次地拍摄,一直拍摄到这个人把手完全放下为止。拍摄一个简单的动作竟如此困难和烦琐,如要拍摄快速复杂的连续运动,自然更加无能为力了。如:1872年美国有位富商和人打赌,他认为马在奔跑时,它的4只蹄会同时离地腾空。为证明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他不惜以重金聘请一位摄影师来拍摄马在奔跑时的实况。摄影师在跑道上安置了40多架照相机进行连续拍摄的试验,花了几年的工夫,直到1880年才完成这项实验,虽获得成功,但他所拍下的片子只能放映一两秒钟。可见一般的摄影技术是不可能适应电影摄影的需要的。1888年法国生理学家马莱经过多年探索,终于制成了活动底片连续摄影机,才首次为电影摄影奠定了初步基础。

还有,适应电影摄影需要的胶片,必须依靠化学工业及其技术才能生产,而胶片必须通过放映机平稳、均衡的速度把光影投射到银幕上也并非易事,它有赖于机械工业为制作放映机提供先进的技术条件。1894的爱迪生发明了“电影视镜”,每次可放映半分钟,但每次放映只能供一人观看,卢米埃尔从缝纫机的运作工艺得到启发,在前人探索试验制造放映机的基础上获得较大突破,发明了胶片以每秒16画格的均衡速度通过放映机片门的放映技术,遂使影象清晰稳定地投射到银幕上供大家观赏,终于迎来了电影的诞生。

1895年12月28日——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一个不平凡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这一天,法国里昂的企业家、摄影师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7内,向社会正式公映了自己制作的几部“活动照相”,如《火车到站》、《工厂大门》、《婴儿喝汤)、《水浇园丁》等世界最早的影片。世界影坛和电影史学家们公认,它标志着电影发明阶段的结束和电影时代的正式开始。伟大的电影先驱者卢米埃尔,为世界电影史谱写了光辉的第一页。

电影的发展及流派

1.电影的发展

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尔丹说,电影成为艺术,是从导演们想到挪动摄影机那一天开始的。卢米埃尔作为伟大的电影先驱者,揭开了电影史的第1页。但卢米埃尔的电影,都是固定视点拍摄,摄影机与被摄对象的距离、角度等关系不变,自始至终是一个全景,一分钟一部电影,一部电影只有一个镜头。法国的电影先驱者梅里爱,把戏剧引入电影,并创造了停机再拍、叠印、多次曝光等拍摄手段,使电影获得生机和振兴。但梅里爱的全景内容是舞台上的科幻、神话、魔术等不同表演,形式仍然是复制的戏剧节目被人称为“前排观众眼里的戏剧”。因此它们还不是真正的电影艺术。

被誉为美国电影之父的电影艺术家大卫·格里菲斯,对电影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他的伟大功绩在于改变了卢米埃尔复制现实和梅里爱复制舞台、以场景为构成影片的基本单位的作法,而采用不同距离、不同角度和不同方位来拍摄所要表现的拍摄对象,以镜头构成影片的基本单位。他摄制的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和《党同伐异》(1916),不仅标志着当时美国电影的最高水平,同时也是世界电影史上8的经典名作。

摄影机挪动的标志是电影迈出历史性的一步,它终于突破了活动照相和复制戏剧的局限,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电影发展史上发生的两次重大的技术革命,使电影艺术跨入了成熟的阶段。

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发生的由无声电影发展到有声电影的技术革命,是电影发展史上第1次重大的技术革命。

电影自诞生以来的数十年里,一直是只有供人观看的画面而无声音的默片——无声电影,因而被人们称之为“伟大的哑巴”。直到20年代末,由于电子工业的发展,声频真空管和光电管的发明以及录音还音设备和技术的逐步完善,这一系列技术成果的取得,才为电影的首次重大技术革命——由无声电影发展到有声电影奠定了技术基础,为使“伟大的哑巴”开口获得了良方。1926~1927年间,美国的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率先推出了能说话会唱歌的有声影片《爵士歌王》、《唐璜》等。1930年以后,制片商竞相仿效,有声电影开始风靡于世。有声电影的问世,使电影获得了声音,电影已不再是纯视觉艺术,而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它更好地满足了电影观众的审美需求。

电影史上第2次重大的技术革命,是30年代中期彩色电影的问世。

电影自诞生以来的数十年间,还存在着另一严重缺陷,这就是它没有色彩,一直是黑白片。电影家们为消除电影患有“色盲”症的缺陷,开始了不断的探索、试验以寻求良方。如有的电影家曾试用人工着色的办法,在胶片的画格上逐一涂色,以克服银幕上只有黑白世界而无真实的色彩世界的缺陷。9但是,面对多彩的客观世界,这种人工着色的办法,是难以在银幕上获得满意的效果的。正因为如此,1935年由于生产具有特殊感光性能的彩色胶片的工艺得到满意的解决,美国导演马摩里安摄制的世界第一部大型彩色影片《浮华世界》(根据英国作家萨克雷的著名长篇小说《名利场》改编)在美国诞生了,40年代初以后,彩色电影开始遍及全球。

由此可见,依靠现代科技的装备,电影才从视点解放、从无声发展到有声、从黑白发展到彩色。随着当代高新科技的发展,当代电影又从普通银幕电影发展到宽银幕电影、立体声电影、环形电影、全息电影等等。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侏罗纪公园》、《空中大惯篮》等一些充分利用电脑来拍摄的新的电影,为电影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一条新的思路。

2.电影的理论流派

在涉及到与电影有关的问题时,总听到蒙太奇这个名词,那么蒙太奇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呢?

蒙太奇,是法语的音译,原来是指建筑学中的构成、装配。借用到影视艺术中有组接、构成的意思,也就成了影视片中分切、组合的代名词。一堆建筑材料,没有生命、没有任何美感,到了建筑师手里,却可以把它们组合成风格不同、式样不同的各种建筑。它是电影语言中最基本的语言,如果对关系电影美学基础的蒙大奇问题不甚了了,那么,作为电影导演,是不可能拍出好影片来的;作为电影编剧,也写不出好剧本;作为影评人,难以评到点子上;同样作为电影观众,也难以看出个名堂。

前苏联著名导演库里肖夫曾做了一个实验来说明蒙太奇的效果。他从一部由当时苏联最有名望的演员莫兹尤辛主演的旧10片中,选出一张毫无表情的特写镜头;另外,又从别的影片中选出表现一只饭桌上的汤碗、一口棺材和一个孩子在玩耍的镜头,分别把莫兹尤辛的特写镜头与这3个镜头随意结起来放映,果然出现了奇迹。莫兹尤辛的脸不再是无表情了,而是呈现出饥饿、悲伤和慈爱的表情。

一般来说,电影蒙太奇的基本内涵就是镜头的分切与组合。

一部影片通常一般由数百个或千余个镜头组成。而一个镜头,是指自摄影机起动始,至摄影机停止运作止,一次连续摄录在胶片上的画面。电影艺术家根据既定的思想艺术意图,对人物、事件、动作、环境等被摄物分别拍下许多不同景别,不同角度和方位的画面镜头即分切;然后再按原定的构思方案,把这些不同镜头有机地艺术地剪辑组合在一起,使这些镜头相互间产生连贯、对比、隐喻、象征、烘托、悬念、节奏等有机联系并构成整体,组成一部表达一定思想艺术内涵并为观众所理解的影片。所以,说到底,蒙太奇就是电影艺术家用以叙述故事的一种方法,是电影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语法。

随着电影的发展,其内涵也随之不断丰富和拓展。在无声电影中,蒙太奇的分切与组合,仅限于镜头与镜头之间的外部关系。一旦电影获得了声音和色彩,蒙太奇也参予了声音和色彩的分切与组合。蒙太奇参予声音,形成了声音蒙太奇,它涉及声音与声音、声音与画面之间的关系。后者又包括声音与画面同步即声源来自画面中、声音与画面分立和声音与画面对位即声音与画面不同步,声源不在画面中等不同关系。蒙太奇参予色彩,形成色彩蒙太奇。此外,蒙太奇的分切与组合还可以11通过人物和摄影机的不同调度在一个长镜头内成,对此人们称之为内部蒙太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的格局发生了变化,电影无论从技术方面还是从艺术方面来说,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从艺术方面来说,许多电影艺术家已经不满足于固定传统,他们追求现代意识,刻意创新,许多新的理论、流派都纷纷出现,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以法国为中心的先锋派,在意大利兴起的新现实主义,在日本兴起的独立制片运动,在法国兴起的长镜头理论、新浪潮主义等。

长镜头理论源自于安德烈·巴赞。安德烈·巴赞是法国的一位电影评论家,他认为,电影的最大优点是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而传统的蒙太奇手段却是人为地把影片按照编导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进行剪接,实际上是强迫观众接受编导者的思想,因此,电影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他主张,不要把时空随意割裂,从而限制观众的知觉过程。因此,他强调要把事件的全部真实过程拍下来,让观众自己欣赏、品评,这样就造成了长镜头的出现。因此,巴赞的理论也就常常被人们称为长镜头理论。其实,它还有个名称,叫做场面调度理论。巴赞的理论有它的积极意义,因为他强调让观众自己去理解、品评,“看他们自己想看的东西”。

对于蒙太奇理论和长镜头理论,虽然有些电影理论家各有偏爱,但实际上,两者都有它们的积极作用,也都有它们的不足。有人用长镜头理论否定蒙太奇,认为蒙太奇已经过时了,这样把长镜头理论反映到了绝对的地位,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了。应该说,这两种理论都大大地丰富了电影语言,因而,也12就推动了电影艺术的发展。

60年代中期,在西方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电影符号学在法、英、意大利等国兴起,这是世界电影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它以1964年法国的电影家克里斯蒂安·麦茨发表的题为《电影:语言还是言语?》的论文为开端,标志着这一新的电影理论的脱颖而出。和前两种电影理论不同,电影符号学不是电影理论的一个流派,和电影的创作实践的关系也不是很密切,它是读解影片本文对影片的分析和研究和对电影进行纯理论性研究的一种倾向和方法论。

70年代以前的电影符号学,总的来说,是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框架,注重结构和表述结果的静态研究。70年代以后,引入了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并注重了表述过程的动态研究,标志着电影符号学第2阶段的开始。

中国电影发展历史

1896年8月11日电影传入中国。当时外国人在上海徐园的又一村茶楼中放映了一部表现外国人生活的影片,引起了轰动,被称为西洋影戏。从此,法国、英国、俄国、意大利人也纷纷把自己国家的影片输入中国,在酒楼茶肆中放映。

中国自己拍映的第1部影片当数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拍的《定军山》。这是一部短戏剧片,主演是当时著名的京剧演员谭鑫培,《定军山》是谭派的保留剧目。京剧是当时中国人最喜爱、最熟悉的剧种,谭鑫培又是当时最受欢迎的京剧艺术家。任景丰当时的选择用今天的观点来看,是颇有精品意识的,因此,影片大获成功。报载,放映时有13“万人空巷来观之势”。当然,由于那时还是默片时代,所以任景丰等人只拍了其中请缨、舞刀、交锋等武打或舞蹈比较多的场面。

本世纪20年代前后是中国的电影事业的萌芽时期。1917

年,中国有了第1所自己的电影企业——商务印书馆影片部。一些影片的样式,如故事片、武打片、纪录片、风光片,动画片都出现了,但基本上还是在探索阶段中。那时拍出的一些影片,如《严瑞生》、《红粉骷髅》等,无论在影片的内容上、艺术性上,都很低劣。不过那时也确有一些影片具有积极意义。如我国的第1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包办婚姻的不合理。1913年,由美国人出资、中国人拍摄的

《庄子试妻》成为第1部送到外国去的影片。1931年,还诞生了我国的第1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

30年代初,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左翼

文艺运动的兴起,同时也标志着左翼电影的兴起。“九·一八”和“一·二八”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唤起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步的电影工作者拍出了许多具有积极社会意义、又有相当艺术水准的影片,如《春

蚕》、《桃李劫》、《风云儿女》、《自由神》、《神女》、《新女性》、《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狼山蝶血记》等。孙瑜执导的《野草闲花》不仅在内容上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而且其中的

《寻兄词》开了我国电影插曲的先河。蔡楚生的《渔光曲》,在中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一时期,我国电影艺术家对于电影语言的运用更加纯熟了,推、拉、摇、跟、升、降的摄法,各种蒙太奇手段的运用,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1937年以后,我国的电影艺术工作者在抗日战争中拍摄了《塞上风云》、《八14百壮士》、《长空万里》等影片,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步电影工作者拍摄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乌鸦与麻雀》等影片,有力地揭露了国民党反派的腐败和反革命的本质。而物质条件技术设备极差的解放区也开始建立了自己的电影企业,1946年,东北电影制片厂在现在的黑龙江省鹤岗成立,为人民电影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解放后,我国的电影事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不仅成立了许多新的电影制片厂,一些著名的优秀电影艺术家创作。拍摄了许多优秀的影片,而且涌现了许多新秀。一批影片,如《白毛女》、《钢铁战士》、《梁山伯与祝英台》、《聂耳》、《我这一辈子》等还在国际上获奖或者获得好评。十年浩劫,曾给中国的电影事业带来了极大损害。打倒“四人帮”以后,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电影事业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空前繁荣的时期。许多新的题材、新的办法、新的电影艺术家大量涌现,并且取得了很大成就。以谢晋、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中国导演们拍摄了一批《天云山传奇》、《黄土地》、《红高粱》等有国际声望的电影,中国的电影像中国的经济一样已稳步走向世界。

❹ 中国电影分哪几个阶段

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一百年来,中国电影走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路程。但是如果我们回顾一下,怎么样把中国电影分阶段来看,中国电影经过了几个阶段走到了今天?朱主任。

朱虹:

中国电影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

演播室主持人:

第一部电影诞生。

朱虹:

拍的第一部电影叫《定军山》,主演是谭鑫培,说明第一部片子就是中国的民族形式结合在一块儿,就是京剧。到1949年是中国电影拓荒时期和初步形成规模的时期,这一段当中主要出现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变化,尤其是30年代以后共产党介入电影业,开展了一个主题电影的工作,就把早期的《鸳鸯蝴蝶片》、《鬼怪片》拉回了现实,投入了抗日和民主的洪流,当时拍的《余光曲》获得了莫斯科电影奖,还有1935年拍的《风云儿女》部片子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拍了很多有代表性的,比如说《马龙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揭露了当时反动统治的黑暗,歌颂光明,引导人们向着光明的路上飞奔。

第二个阶段从1949年到1966年新中国成立以后。

演播室主持人:

新中国成立以后。

朱虹: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电影,成立了北影、上影、长影等一些电影基地,以它们为骨干也成立了一些电影厂,每一年都做出了很多好的影片,尤其是1959年到60年初这一段,当时出的《难忘的1959备忘录》、《早春二月》、《阿诗玛》、《五朵金花》都是这一段时间出现的。

演播室主持人:

60年代出生的人很多都是相伴这些电影走过来的。

朱虹:

当时产生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家。

从1966年开始到1978年是电影相对困难的时期,尤其是在1976年之前,因为这一段时间中国出现了比较多的政治运动,四人帮控制着,但是就在这一段当中,电影人顶住压力,拍出了《创业》、《海峡》、《闪闪的红星》,而且有一些得到了毛泽东和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度肯定。

从1978年到90年代,开展了思想解放运动,拍出了《芙蓉镇》这一批带有伤痕的电影,而且拍出了《开国大典》、《大决战》这些革命历史大片,形成了一次新的高潮。

演播室主持人:

从这三个阶段来看,中国电影每一个阶段都有精品出来。最近这些年来,中国电影发展的成就,您做如何评价?

朱虹:

从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电影除了美国一枝独秀以外,其余的民族电影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中国政府非常重视电影的发展,1996年专门在湖南长沙召开了一个电影工作会议,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影视河流”等等方针政策保证了中国电影的正常顺利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按照党的十六大方针,2002年中国电影只有100部,2003年到了140部,2004年到了212部,2005年到了265部,而且整个票房开始上升,综合实力开始增强。尤其是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我们的好多影片进入国际市场,不仅得大奖,而且高居票房榜首。比如说《英雄》在国内创造了2.5亿票房,在国际上北美地区连续两周票房榜首,这是以往中国没有的情况,应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❺ 17骞翠腑鍥界數褰辨寚鐨勬槸浠涔堟椂鏈

17骞翠腑鍥界數褰辨寚鐨勬槸1949锛1966骞 銆

1958骞-1960骞达細

1銆佸弽鏄犲巻鍙茬湡瀹烇紝灏嗘椂浠g簿绁炶瀺鍏ラ潻鍛藉巻鍙查樻潗涔嬩腑銆

2銆佸垱浣滄柟娉曚笌鏃朵唬鐩镐竴鑷淬 3銆佸奖鐗囪壓鏈璐ㄩ噺鏅閬嶆彁楂橈紝鏂扮敓鍔涢噺杩呴熸垚闀裤

1958骞-1960骞达細

1銆佺浉褰撲竴浜涘奖鐗囧够鎯宠劚绂荤幇瀹烇紝闈╁懡娴婕涓讳箟鎴愪簡澶栧姞鐨勮〃闈㈢殑涓滆タ銆

2銆佺幇瀹炰富涔夊垱浣滄繁鍖栨柟闈㈠彈鎸锛屽弽鏄犵幇瀹炵敓娲荤殑銆佸挨鍏舵槸鍙嶆槧鐭ヨ瘑鍒嗗瓙鐢熸椿鐨勫奖鐗囪緝灏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