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产电影 » 国语朝鲜电影战斗在大路上
扩展阅读
潮汕拍的爱情微电影 2024-11-02 08:14:17

国语朝鲜电影战斗在大路上

发布时间: 2024-10-12 20:22:13

『壹』 清朝时期朝鲜是不是很怕清军

绝对是怕死了怕尿了怕到家了。

就举一个例子吧,这事现在知道的人不多,因为太影响中朝友谊了。话说乾隆时期,有一次朝鲜人组团跑鸭绿江这边偷采山参,被清朝巡山的兵丁撞见了,双方火并(朝鲜看来也是武装采参的半匪团伙),清军人少吃了亏,一人受伤,朝鲜挖参团伙也趁乱逃回了老家。就为这事,乾隆龙颜大怒。

为平息天朝愤怒,朝鲜也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沿边境道府县撤了一串官吏,抓了几百号嫌疑犯,清朝就俩字:不,行!接着抓,接着撤,直到连京城的主官都撤职了,还不行,咋办?乾隆下诏,要朝鲜国王进京听劾!朝鲜这次真吓尿了,国王写道歉信,痛心疾首痛哭流涕直说再不敢了,再有这事我婊子养的,同时又赔偿金加贡品的掏空了半个朝廷,这事才慢慢摁下,注意,不是解决,而是摁下,因为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里,清朝动不动就拿这个说事吓唬朝鲜。前前后后为这事,上千干部撤职,几万人受株连 家破人亡的也不在少数。至于那几个山民抓住没有?受伤的清兵是乾隆啥人啊? 历史 上没说,不过,提溜这些小国需要真凭实据人赃俱获吗?真是为了报仇雪恨吗?那都是个由头,目的就是,在天朝眼皮子底下,让你低头你就得低头,没有你炸翅的空间。

应该说清朝时期的朝鲜大部分时间都是害怕清军的,因为 历史 记忆实在是太深刻了。像朝鲜本是明朝的藩属国,生生的被清廷暴打了两次,被迫与清廷结成“君臣之国”,被打的实在是太惨了,所以留下了心理阴影。不仅是古代朝鲜人,现代理智的韩国人对那段 历史 也是门清(注意:我特别加了一个“理智”,因为不理智的韩国人是啥状态大家也知道,我国大唐太宗皇帝都被高句丽射瞎眼睛下跪了,也没啥好说的),少部分不善于意淫的导演也能拍一些好剧,像《南汉山城》就还原了朝鲜屈服于清朝的史实,这片作的相当考究,将八旗军剽悍凶猛刻画的淋漓尽致,大家可以看一下。 总而言之,朝鲜就是在清初被打服了,如果不怕,也不会做清朝200多年的藩属国。

不过话又说回来, 一个国家的自信来源于自身实力的强大 ,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而半岛上的政权自从高句丽之后,这战斗力就一直没在线,这就决定了其有不能独立自主的“墙头草”属性,只能依附于大国存在。想当年还叫高丽那会臣事于元朝的时候,高丽王王昛配合他岳父忽必烈一起剿灭东道诸王哈丹残部,高丽军真是一溃千里,高丽要不是岳父光环笼罩都要被灭国了。这表现搞得忽必烈一头雾水,直男癌爆发,就问道:“你们高丽好歹是 历史 悠久的大国,怎么战斗力这么水?被区区残军打成这副模样。”,搞得高丽使者非常没面子,不得不说些类似于“今时不同往昔”这样的马虎话混过去,忽必烈也没再往下问,给自己女婿的人点面子,毕竟仗打赢了,就随他去吧。


岁月流逝,光阴荏苒,中原王朝由元变成了明,半岛的政权也从王氏高丽变成了李氏朝鲜,可是这战斗力那是相当的稳定,一如既往的垃圾,万历时期又被日本狂扫,一月之内,八道沦陷,要不是大明爸爸及时相救,那半岛自古以来就成日本领土了。 所以,朝鲜的官方和知识分子对大明是比较感恩戴德的,经常以“父子”来形容两国关系,但是当大明遭遇灭顶之灾的时候,这个“孝子”却经常畏首畏尾,这也算是小国的求生之道吧!

朝鲜:“大明爸爸,我朝鲜心里是支持你的,但我不敢用力啊!毕竟我一用力就没了,我服事清朝是迫不得已的,不要怪我啊!”

大明:“woc,你这个坑爹货!”

朝鲜自“成化犁庭”后又一次大规模交锋还是在萨尔浒战役期间。从这次战役开始,朝鲜开启了 “对清屈服” 之路。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举兵反明,四月攻克抚顺,七月攻克清河,辽东局势恶化,明朝举国震动。于是,明廷决定以倾国之力调集精锐挽回辽东局势。

而朝鲜与建州女真地理位置的便利,对后金的认识比明朝深刻多了,他们深知建州女真这几十年的发展,战力强大,绝非池中之物, “兵甲精明之容,铁马驰驱之状,有壮于唐兵”





而大明一旦对后金诉诸于武力,一定会要求朝鲜派兵配合。而一旦出兵,必然是凶多吉少,此时的朝鲜以光海君为首的决策层恨不得将国土隐藏到外太空去,让大明看不见。但是该来的还是会来,明廷正式要求朝鲜助兵,朝鲜则百般推诿,这就让明廷不能接受了,辽东经略杨镐大怒,你们朝鲜这磨磨唧唧的啥意思? “敕书内有此“鼓舞朝鲜”四字,而鼓而不动,舞而不起,奈何?”


由于明朝恩典太大(万历援朝之战),实在不好意思不去,就只能硬着头皮派了10000余人随明军刘綎部出征东路。然后,正如朝鲜决策层所料,八旗兵战斗力真的强,三营朝鲜兵在富察之野直接被干崩了,根据《满文老档》和幸存者李民寏的《自建州还后陈情疏》记载, 朝鲜的火器部队基本成了烧火棍部队,只放了一次火器后,遭遇不利风向,硝烟、尘土使朝鲜兵无法瞄准,朝鲜左营、右营被八旗兵冲入,两营很快全军覆没。



而身在中营的姜弘立看见这一幕后,立刻决定率剩下的5000人向后金军接洽投降,并将前来朝鲜营中避难的浙兵驱赶出去,任后金兵屠戮。据《李朝实录》记载,当时的朝鲜主政者光海君早已密谕姜弘立与后金暗通,避免与后金发生冲突,可见朝鲜想与后金和解的意图早已存在,姜弘立很有可能在执行最高指示, “光海与尔瞻,密教帅臣弘立观势向背,使虏勿为移兵击之”


光海君李珲的本意是想奉行“中立外交”,一番骚操作,虽有无奈之处,但无疑是坑了明朝一把。不过在努尔哈赤当政时期,朝鲜算是和后金算是相安无事。 期间,朝鲜发生政变,朝鲜国内西人党亲明势力不满光海君与后金结好的政策,将其废黜,立李倧为国王,史称“仁祖反正”。

直到八年后,皇太极继承汗位,事情又有了新变化,为了缓解国内的经济危机并铲除毛文龙。皇太极于天聪元年(1627)正月,决定让阿敏、阿济格等人率军3万余人,渡过鸭绿江攻伐朝鲜,战斗过程简直就是一边倒的屠杀。后金军先里应外合于十四日攻破义州,一路狂推,于二十六日就到达平壤,中途除了在安州和凌汉山城受到像样的抵抗外,朝鲜方面基本上是望风而降。二月初五,后金军逼近王京,朝鲜被迫议和,三月初三,双方在江都盟誓,两国结为“兄弟之国”, 此即丁卯之役


当然,如此屈辱的城下之盟,朝鲜方面自然是心不甘而情不愿,两国关系发展也很不和谐。朝鲜对后金互市、刷还逃人等要求各种抵制兼消极怠工,不过真正导致两国关系破裂的爆炸点还在于皇太极改元称帝这件事。

天聪十年(1636)皇太极意欲称帝。要朝鲜国王上表称贺,并派使者“参荣”,被朝鲜拒绝。此事在朝鲜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朝鲜国内对清强硬派如洪翼汉等纷纷拿起批判的武器,敦促朝鲜官方与清廷迅速绝交,以示与虏不共戴天之意。 “馆学儒生上疏,请焚虏书斩虏使,以明大义”

洪翼汉:“臣闻今者龙胡(英俄尔岱)之来,即金汗称帝事也。臣堕地之初,只闻有大明天子耳,此言奚为而至哉。”


崇德元年(1636)四月,皇太极在盛京举行登基大典,建国号为“清”,但在群臣行三跪九叩之礼的时候,朝鲜使臣罗德宪、李廓拒绝跪拜,于是 “胡差等殴摔廓等,衣冠尽破,虽或颠仆,终不曲腰,以示不屈之意” 。朝鲜使者的强硬很显然激怒了皇太极,皇太极表示这一定是朝鲜国王授意他们这么做的。

此事之后,皇太极让朝鲜使者携带书信一封,强硬“照会”朝鲜国王悔罪。朝鲜国王在国内主战派的授意下回复了措辞强硬的书信, “我国无兵可挟,无财可资,而所讲者大义,所恃者上天而已”



朝鲜的态度显然让皇太极和其他贝勒们非常惊讶,惊讶过后则是藐视, “朝鲜儿女之国,有何所恃而乃尔” ,清方再派去使者进行出兵警告, “我以十一月二十六日,当举兵东来,尔国若遣使更讲和好,则虽发兵在道,当罢归。且我国称帝,南朝之所不能禁,而尔国欲禁之,何也?” “贵国多筑山城,我当从大路,直向京城,其可以山城捍我耶?” ,这个就比较有意思了,清朝不仅将进攻时间剧透,还将进攻方案也告诉了朝鲜,可见皇太极根本就没把朝鲜的军力当回事。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根据朝鲜人的记录,朝鲜除了嘴炮犀利,剩下的真是一地鸡毛。快打仗了才发现“自强之策,尚未讲究”。


那还打个毛线啊!但是清军是真的来了。

崇德元年十二月初十日,皇太极率12万清军开始渡鸭绿江,朝鲜义州府尹林庆业驰启: “鸭绿江边,贼兵弥漫。是夕,贼兵分路渡江,罔昼夜倍道亟进” ,皇太极按照既定方略,不攻沿路城池,直扑朝鲜首都王京。十二日,清军前锋部队500人,到达王京汉城。十三日,大队清军已至平壤城下。而朝鲜如何反应呢?史书载 “上下慌忙,莫知所措” 。十五日,朝鲜国王直接转进南汉山城躲避,而将王宫嫔妃、世子送往江华岛。二十九日皇太极率大军来到南汉山城在西门驻营。正月初一定下围城打援之策,以围困的方式逼朝鲜国王投降。

在围城期间,皇太极写了一封劝降信,要李倧出城投降,说是劝降,真是句句在侮辱朝鲜的国格,句句戳人肺管子,以下是精彩段落赏析。

“尔朝鲜先世非归附辽、金、元三朝,每年奉贡称臣而图存者乎?历代以来,曾有不奉贡称臣于人,而得自存者乎? (你们朝鲜世世代代称臣于大国,谁强就归附谁,在我这儿装什么大尾巴狼)

“度尔之意,欲雪丁卯之辱,乃徒弃安乐,结祸于盟好之国也。而今遗弃城郭宫室遁入山城,以己罪,致国破民残,遗笑万年,又何以雪耻哉?既欲湔洗前辱,何不出战,乃效妇人匿迹遁藏耶? (你不是要一雪前耻吗?爷就在城下,有本事来找我)



清军一面用红衣火炮轰击城中向朝鲜施压,一面又派部截杀各路援兵。期间又让多尔衮率军3万直扑江华岛俘虏李倧的家眷。走投无路之下朝鲜国王李倧只得开城投降。在三十日,于清军设立的受降坛前行三跪九叩之礼,至此朝鲜完全臣服于清朝,按照朝鲜的说法是 “自正月三十日以前,则为明国之臣子。正月三十日以后,则为大清之臣子”。

所以,真的没有无缘无故的怕,朝鲜被揍得实在是太惨了, 批判的武器终究不如武器的批判 ,不得不成为了清朝的藩属国。

引用文献:《清太宗实录》、《满文老档》、《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燃藜室记述》、《新元史》、《自建州还后陈情疏》

清军是后面衰败了,感觉不堪一击,到处挨打。

嘉庆之后,大清衰退,运势不在,感觉一年不如一年,一辈不如一辈。在那之前清军堪称虎狼之师。那也是所到之处,披靡姿态。突破山海关,平定中原,除三番,收台湾,征草原,打金川。厉害的很。

是的

『贰』 赵二斗不慎踩到了法国制造的什么地雷

赵二斗不慎踩到了法国制造的反步兵雷。
这是在电影《集结号》中的一个情节,朝鲜战争爆发,谷子地随着赵二斗的炮兵团入朝参战,赵二斗奉命带人去横城地区侦测敌人动态,为炮兵提供指挥,一群人化装成南韩部队,但在侦查时赵二斗踩上了个法国制造的反步兵雷,正在准备排除时,大路上过来几辆美国坦克,美国人向他们问路,被谷子地糊弄过去了,后来是谷子地按住地雷,让赵二斗脱身。最后赵二斗完成了任务,但谷子地被地雷炸伤了眼睛。

『叁』 大友义统的详细资料

大友义统(吉统)1558-1610(永禄元年~庆长十五年)
http://lib.cqie.cn/ebook2/%E6%97%A5%E6%9C%AC%E6%88%98%E5%9B%BD%E7%B3%BB%E5%88%97/%E6%88%98%E5%9B%BD%E7%89%A9%E8%AF%AD/jzsg/dyyt.htm

大友义统 (1558-1610)
大友宗鳞长子,大友家第二十二代家督。
继任时大友家正处于颠峰时期,是九州最大的势力。但是在日向、耳川
之战中,四万大军被萨摩岛津家数千兵击溃。使大友家威望顿减,家臣离散。
在以后几年内,更被岛津家打的无还手之力,所领从丰、筑、肥六国锐减至
丰后一国还不足。不得不受秀吉的庇护。
秀吉的九州讨伐后,义统作为秀吉属臣受领丰后。朝鲜之战时,由于在
战场上临阵脱逃,被秀吉没收领地。大友一族从此没落。

《六韬》言“攻守之具,兵之大威也”

看下文的转帖之前,我想我有些话要说。

下文是在新浪看到的关于明朝的朝鲜战争,我引用的都是关于军事方面的部分.我想很多常识性的东西,我发现我们都不明白.比如关于明军如何作战,就是当时的日本人直到真正交战了,才发现,何况我们,比如“第三,明军动用了当时在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火炮,给日军以极大的杀伤和震撼。明军攻城时,曾有日将大友义统率领一支部队来增援小西行长,结果被明军震天动地的炮声所吓阻,不战而退。”可见,当时日本人是没有见到过明朝火器的厉害的!而这正是我所发现的地方,至少在明朝火器已经成为了主力作战方式:“祖承训率领明军乔装为朝鲜军麻痹日军,力攻城南芦门;主帅李如松督阵。李如松同时部署明军的王牌武器――虎蹲炮、大将军炮、佛郎机炮,据说威力最大的大将军炮就超过了一百门,届时全力轰击日军阵地。”“在碧蹄馆一战中,明军3千骑兵,抗击了数倍于己的日军,一者依靠明军死战,二来明军骑兵部队配备了佛郎机火炮战车,明军依赖火炮优势,同时以战车做为工事,向敌阵不断施射火药助推的箭,使得日军始终无法逼近。”:总之,文中关于火炮与火枪的应用,说的很多,显然明军的作战已经很大程度依赖火器了!可笑,热兵器时代的开始,岂是西方史学家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同时也说明:《六韬》言“攻守之具,兵之大威也”!作为子孙,我们的先人有当时那么先进的武器制造保障系统,只是买武器就可以让我们懈怠吗?

刚开始的小部队试探失败后,明朝“消息传来,明廷象炸开了锅一样,群情激昂。此时主战派也罢,主和派也罢,纷纷要求明朝出动大军远征朝鲜。”:这就是为什么胜利的原因,无论内部矛盾如何尖锐,国家危机面前“毫无二心”,让人看到现在的美国政界,这是每一个国人,特别是政界人士应明白的!:这就是成熟!

明朝后期,明军在辽东经常打仗,可以说是经验丰富了,而很自然战争中对威力巨大的火器的应用越来越多了。可是,为什么我们却想到的是明朝末年的舰船利炮呢?当时明朝军队火炮的应用能让日本援军吓的不敢支援,可见热兵器在当时明军手中的运用程度了。努尔哈赤就是被明军的火炮所伤致死的。如果不是吴三桂开长城投降,一直以来,悲叹在长城外寸步不得进的兵民总数不过20万的满清想击败明军简直是痴心妄想!可是,为什么满清在鸦片战争时却羡慕英国的什么舰船利跑呢?明朝先进的火器制造业为什么会那么快衰退!即使当年明朝的军队的热兵器在鸦片战争中也远胜英国人的装备,为何不到百年,火器的差距这么大?:我们还在讨论郑和的海船规模,说明什么?如此重大的事情,我们的了解还是那么少,何况那些具体的东西?我们对历史,对作为中国人根本的历史的了解太少了!怪不得一些日本右翼叫嚣,“我们尊敬的是唐朝的中国,而不是后来的中国”,虽然这并不能掩盖其侵略朝鲜的本质用心,但也能给我们思考:我们作为当世之中国人对于西方的优势是什么?一提到古代文化,似乎就是是秧歌,什么剪纸,什么戏曲小调:这些只是民间的东西,真正的精华是治世之道,经商之法,行政之法,刑律之法……如果认为国学只是什么文言古字的认识,几篇诗文的背诵,那么这培养出来的和明清的八股文人有什么区别。如果人大真要复兴国学,希望能是浩瀚如烟海的古代文献知识在经济、文化、制度、法律的具体应用研究,“以用为利”,没有现实应用的国学,只是“百无一用的书生”罢了!

你能体会到什么?什么是国家的财富“利(GDP)”,希望在以后经济建设中国,好好体会“以用为利”,相信很多弯路于浪费都会离中国远去。

张军辉
于中原油田家中
2005年8月3日星期三

-----------------------------------------------------------------

主题:转载个万历援朝战争的强帖
作者:骨架龙 发表日期:2005-08-03 10:59:18 [表状]

明末边事春秋之六 鏖战三千里江山 ――万历朝鲜之役
秦大路 编写

与许多人的感觉一样,每读《明史》,特别是读到晚明部分,总会令人感到寒气逼人,脊背上的凉意,胸腑中的悲意,一时不易排遣。孙武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明朝便在这生死存亡的夹缝中度过一个个多事之秋。仅明末军事领域,战事频繁,令人感到畅快淋漓的时候不多。然而万历三大征,特别是三大征之一的万历朝鲜之役,勉强算的上是晚明历史中少有的亮色之一,曲折处惨烈处屡屡让人动容不已。

万历朝鲜之役是四百年前发生在朝鲜半岛的一场国际战争。日本史书把万历朝鲜之役分为两次战争,分别叫作文禄之役和庆长之役。朝鲜史书则称之为壬辰卫国战争。整个战争从万历二十年(1592年)开始至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结束,历时七年。

.风雨欲来

丰臣秀吉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代枭雄。十六世纪末,丰臣秀吉结束了日本长期割据的战国时代,统一了全日本。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日本天皇任命丰臣秀吉为“关白”(摄政)。正如历史上所有完成统一大业的枭雄一样,丰臣秀吉也有一个很大的梦想,那就是野心勃勃的向亚洲扩张。《剑桥史》为丰臣秀吉的入侵动机做了辩护,认为日本当时只是企图占领朝鲜,并无侵略中国的意图。但根据日本方面的史料,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丰臣秀吉的目标是中国,例如丰臣秀吉为侵略中国制订了战略计划。日本侵朝前一年,即万历十九年(1591年)六月,日本特使宗义智曾通告朝鲜国王李昖:“有意在明年春天假贵国道路进攻明国,届时还请多多包涵与协助!”

日本在数年内储备了大量的军粮、战船和火器,矛头直指邻国朝鲜,试图把朝鲜的三千里富饶江山变为日本的一个行省,使之成为日本向亚洲大陆扩张的桥头堡。这也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企图在亚洲实施它的大陆政策。

此时的朝鲜几乎是明朝的一个缩微翻版。朝鲜当时为李氏王廷统治,党争激烈,政局不稳。和明朝的体制几乎一样,朝鲜也重文轻武。但与明朝不同的是,朝鲜半岛在元末以后一直没有大的战事,武备松弛,“人不知兵二百余年”,全国大部分地区没有城防。君臣上下对日本的虎视耽耽和精心战备一无所知,或者说是毫无反应。还是明朝获得了日本将要入侵朝鲜的情报,特意派使臣去质问朝鲜国王李昖:“听说日本欲假道朝鲜侵略明朝,有这样的事么?”朝鲜国王连连否认。

此时的明朝内政边事相对比较平稳。明神宗一边在紫禁城内悠闲的做着皇帝,一边一步步地毁掉张居正当年的施政成果。以申时行、王家屏等人为首的大学士们吸取张居正生前权倾朝野、死后受到清算的教训,不断弱化和放弃内阁权力,原先的一些重要职权渐渐下放到六部。西部、北部边事一直比较安定。辽东虽不平静,但前方捷报不断传来。可户部做了调查之后,声称“假称捷报,冒功授官者甚多,在蓟镇一边分为四镇,一镇又分三路,设官比原额几二十倍。” (《神宗实录》卷二三四)然而军队系统的这种欺瞒和膨胀,还没有到恶化的地步,当时的明朝还能承受,所以这也没有引起朝廷的警觉。虽然几年内接连发生了太湖农民起义、永昌卫士兵暴动、广东白莲教起义等事件,但很快被平息下去了。这么大的国家,怎么能不出一点事呢?于是神宗皇帝继续过着“每夕必饮,每饮必醉,每醉大睡”的逍遥日子。还好,太仓还有粮食,库银还没有耗尽,军饷、火器的供应还算及时。在所有人看来,帝国还远没有到忧心忡忡的时刻。

朝鲜没有觉察到任何危险,明朝虽然看出了丰臣秀吉的野心和举动,但也没有对事态的严重程度做出进一步判断。所以,这一对友邦兄弟,继续在大战前的平静日子里享受着那一份舒坦。

2.一泻千里

日本人做事的认真程度一向令人敬佩。万历十九年(1591年),千余艘战舰已建造完毕,名古屋屯积了足够使用数年的粮草,三十万的军队在动员后已是整装待发。丰臣秀吉看来,一切已是箭在弦上,积蓄了数年的力量终于到了该要爆发的时刻。

万历二十年(1592 年),丰臣秀吉正式发布命令,以9个军共15万兵力(按:不同史料给出的兵力数不一,根据《日本战史》的说法,用于作战的陆军兵力共为9万多人),大小舰艇七百余艘,出征朝鲜。先头部队是小西行长率领的第一军,共1.8万人,分乘350艘舰船。四月十二日,渡过对马海峡后,翌日凌晨抢摊登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釜山朝鲜守军,迅速攻下了釜山。四日之内,朝鲜海防重镇釜山、东莱、梁山等地相继陷落。其余沿海守军闻风而逃,朝鲜的海防线迅速崩溃。四月十八日,加藤清正率第二军2.2万人、黑田长政率第三军1.1万人也相继在南部海岸登陆。前三军登陆后,日军后续主力(8万人)和其余舰队相继入朝。日本倾举国之军力,目的是速战速决,以强大兵力在短时间内控制朝鲜。

日本大军兵分三路向北部快速挺进。惊惶失措的朝鲜王廷,仓猝组织了8千人的朝鲜精锐在乌岭天险据守。朝鲜军队的布防尚未在乌岭山口展开,就被小西行长迅速突破。朝鲜将军申昱受命仓促集结了1万多人,在忠州背江与日军3 万人激战,全军覆没。随后,日军如入无人之境,沿途各道守军望风而逃。不几日日军已经到达王京汉城城下,朝鲜备边使李谥看到日军军容强盛,竟然慨叹说:“今日之敌,似如神兵!”此时汉城守城主将李阳元,竟把兵器沉入汉江,落荒而逃。五月二日,登陆仅十七日,日军便兵不血刃地进入朝鲜国都汉城。

日军稍事整顿,继续北进。守临津江之朝鲜军队,暂时使日军进攻受阻。日军佯装后撤,诱朝军走出工事,然后迅速反击将之击败。守大同江之朝鲜军队,竟坐视日军徒步安然过江,不敢发一矢。随后开城、平壤相继失陷。仅两个月零两天,朝鲜“浃旬之间,三都失守,八方瓦解”,三都(王京汉城、开城、平壤)十八道全部陷落,两个朝鲜王子被俘,朝鲜国王李昖逃到义州。处在绝望中的李昖忙派使臣向明朝求救。(按:朝鲜关于这段叙述时,用了这样的话,“因朝鲜人民奋起抵抗,日军进攻暂告停止。”三都十八道都给占了,当然没什么地方可进攻的了。)

在攻占朝鲜全境的过程中,日军的表现可圈可点。不得不承认,经过了战国时代的日军战斗力很强,战略战术运用的较为成功,武器装备也优于对手。首先,日军往往以偷袭、强攻等闪电式战术打的朝鲜军猝不及防、晕头转向。其次,日军与朝鲜军相遇时尽量打歼灭战,而非击溃战,这样可以起到彻底歼灭朝鲜正规军的作用,也能达到迅速瓦解朝鲜军队斗志的目的。第三,日军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火器。这些火器主要以火绳枪为主,射程在八十到一百米左右。战时采用三排轮射方式,排与排的射击间隔很短(有资料说是7、8秒左右),这样,临阵时就会给对手带来很大的杀伤力。相对于以冷兵器为主的朝鲜军而言,日军的优势是明显的。

丰臣秀吉看到侵朝战争进行得如此顺利,欣喜若狂。五月二十六日,丰臣秀吉制定了征服朝鲜及明朝的计划二十五条,其中几条为:“高丽都城已于(五月)二日攻克,所以,近期内需迅速渡海……此次如能席卷大明,当以大唐(明朝)关白之职授汝(指丰臣秀吉的侄子丰臣秀次)。宜准备奉圣驾于大唐之京城,可于后年行幸,届时将以京城附近十国,作为圣上之领地。诸公卿之俸禄亦将增加,其中下位者将增加十倍,上位者将视其人物地位而增。……任汝(指秀次)为大唐关白,以京城百国之地封汝。日本关白一职,将视大和中纳言与备前丞相二人情况,择任之。”六月三日,丰臣秀吉下达了进攻明朝的命令。他煽动说:“如处女之大明国,可知山之压卵者也,况如天竺、南蛮乎?”丰臣秀吉把明朝比作任“猛汉”日本宰割的“处女”,可谓狂妄到了极点。侵朝日军将领也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日将锅岛直茂请求丰臣秀吉把明朝大片领土赏封给他,战国名将伊达政宗写下了这样的狂言:“何知今岁棹沧海,高丽大明属掌中。”

当朝鲜举国上下在陆地上溃散而逃的时候,有一个将军和他的军队在海上取得了出乎意料的胜仗。这个人就是朝鲜名将李舜臣。李舜臣的舰队在整个战争期间给日本海军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噩梦。在日本陆军拿下王京后向北部乘胜挺进时,李舜臣率领他的海军于五月七日偷袭了停留在玉浦港的日本第二运输舰队的主力。此战焚毁日舰二十六艘,击沉五艘。第二日再战,又击沉日军大中战舰十三艘,李舜臣的舰队无一船被击沉!从五月初到八月,在玉浦、合浦、泗川、闲山岛、釜山等地多次进行海战中,共击毁击沉日军舰船300余艘,杀伤无数。这是一个惊人的胜利。

李舜臣在海战中的王牌武器是“龟甲船”。龟甲船船身的防护板由装有硬木制成,形似龟壳,故叫龟甲船。船身长34米,宽4米多,甲板之上有厚木制成的外壳,并且裹上鳞状铁叶,可以抵御敌人弓箭和火器的投射,顶盖上和甲板旁,装着许多尖锐的铁锥和尖刀,使敌人不易攀登。船头呈龙头形,内有两个或四个大炮眼,头尾都装有大型铁锥,可用来撞击敌船。这种龟甲船被现今朝鲜人称为当时世界最强的战船,在世界古代海军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日军的作战主力舰船为安宅船,分为箭船和炮船两种。炮船一般配有四十门大筒(日式火炮),另外可以配备一定数量的火绳枪。日本主力战船安宅船的火力比龟甲船弱,而且没有防护铁甲,所以在海战中一直落于下风。日本在出兵朝鲜之前没有预料到将与朝鲜海军发生如此激烈的海战。准备不足再加上武器%D

『肆』 揭秘满清征服朝鲜:劫掠30万朝鲜官宦女人为奴

女真人可以披重甲以肉干为食冲突击射

朝鲜自古以来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中国的属国。无论中国王朝如何更迭,朝鲜都一直与中国历代王朝保持了极为良好的关系。朝鲜与明朝的关系更是不一般,因为正是明军在1592年-1598年朝鲜卫国战争中成功击退丰臣秀吉的日本军队保卫了朝鲜国家的独立。

10多年后,满洲在东北兴起,建州之山,始于白山。山高水险,罕有平旷之原,风气强劲,寒烈甚之。八旗精兵出战昏夜宿营,相互答应都以禽兽声相对。如虎,马,牛,狗,鸡,鸭,鸦,蛙声。主要武器皮弦弯弓,锋利短剑,有钩长矛,其盔甲常常磨练,以致临阵照耀人眼。八旗军以4-5层牛皮制作铁面牛皮盾。其军能耐饥渴,行军出战,仅以少量米糊,肉干糊口。6,7个月才吃4,5升食物,依然可以战斗。其战马可以5-6昼夜仅以极少草料喂食,亦能奔跑。

满洲女子执鞭驰马不逊男子,闲暇时男子携女子跑马骑射当做游玩。战时则甲骑成列,冲突击射。1618年,建州大首领努尔哈赤,宣布七大恨,开始袭击明军边境城镇。

朝军白刃战能力差 仅靠精神力远远不够

万历47年,公元1619年,明军开始了第一次对后金的讨伐。8万明军连同1万多朝鲜军,兵分四路进入建州女真的势力范围,萨尔浒大战随即爆发。

朝鲜军队的战斗力一直比较差,特别是白刃战和近战能力薄弱。在日本入侵时期,朝鲜军在与日军白刃战中基本上是百战百败,不堪一击。韩国现在所谓凭借精神力就可以在白刃格斗中打败比自己多10倍,20倍强敌的故事基本上都可以断定为瞎扯。

在白刃战中,人不可能打败比自己人数多10倍,20倍,且格斗力比自己更厉害的强敌,没有这样的事例。所以鸣梁海战,朝鲜军靠精神力,就在白刃血战打败数量20倍于自己的日军就显得不那么真实。

朝鲜军出兵万人助明军讨伐努尔哈赤

参加萨尔浒战役的朝鲜军统帅是都元帅姜宏立,副元帅金景瑞。经过壬辰战争的锻炼,朝鲜军队学会了使用日本铁炮也就是鸟枪,还装备了明朝佛郎机。由于对日战争险遭灭国,朝鲜痛定思痛大力发现火枪部队,以保家卫国。明朝也正是看到朝鲜训练了一支装备精良,有一定战斗力的火枪部队,才征发朝鲜军随征的。

朝鲜军在进入女真人地盘后,大雪覆盖山谷,川涧险恶曲折,粮食运输困难。三月初二日,在深阿遭遇500多名八旗骑兵,朝鲜军开始施放火枪等火器与八旗军交战。八旗军人数虽少但是强弓硬箭,朝鲜军死伤者颇多。

到了夜里少数八旗军开始袭扰朝鲜军驻地,干扰其休息。天亮后,朝鲜军继续前进,下午的夕阳下,朝鲜军突然遭遇数千八旗军,箭矢如雨,铁马进退,排枪射击也无法阻挡。朝鲜军先头部队瞬间被八旗军打崩溃。

八旗冲突朝鲜全军心胆俱寒弃械投降

都元帅姜宏立亮出精神战法,激励将士们决一死战,才得生道。但是百无一应。朝鲜军中营距离左右两营仅仅千步,但中营将士目睹左右两营遭到八旗军肆意蹂躏,皆不战而心胆俱寒,无不丧失落魄。将刀枪和鸟铳扔在地上,呆呆的不敢动弹,只盼望着能够逃出这残酷的人间杀戮场。

很快,朝鲜军信心崩溃,全军向八旗军投降,朝鲜军投降时还抓捕了败退进朝鲜军营的明军献给八旗军,而这小队明军的首领游击乔一崎也被朝鲜军突然捆绑,在得知朝鲜军已经投降的消息后,这位大明游击在押解途中跳下悬崖自杀。八旗军押解朝鲜俘虏行出数里时,朝鲜俘虏们还能看到附近尚有4000-5000名浙江明军囤聚山上抵抗,转瞬间只见数百八旗骑兵呼啸着冲突而上,片刻间浙江兵崩溃。被俘朝鲜军后来回忆说,当时目睹之惨,不可言状,不一会地面上即僵尸如麻。就连已经投降,站在旁边观阵的朝鲜军也被这屠杀式的战斗场面,吓得惶惶不终日。战后被俘朝鲜军大都被八旗军发配为奴。

虽然朝鲜军惧怕八旗军,但由于明朝与朝鲜交好和为保护自己利益的需要,朝鲜还是允许明军驻扎在朝鲜领土抵抗八旗军,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毛镇,也就是常年驻扎皮岛的毛文龙部明军。朝鲜国王李倧对毛文龙说,寡人与贵镇,事同一家,心肝相照,唇齿相须。

从1624年开始,毛文龙部明军不断利用朝鲜领土从侧翼袭击后金,明军广泛的从鸭绿江沿线,长白山,辽东半岛等广大沿线向后金占领区发动袭击。

八旗半月横扫朝鲜连屠三城大掠三天

明军利用朝鲜领土为出发地连续不断的对后金进行袭击,使后金怒火中烧。天聪元年,皇太极下令阿敏,济尔哈朗,阿济格等三大名将带领三万八旗军及包衣家奴出征朝鲜。

正月十三日,八旗军轻松扫平朝鲜沿线哨所后,立刻直抵义州城下,当夜八旗军就用云梯爬上义州城墙,城内朝鲜军民全部被杀被俘。同时八旗军攻击铁山,驱逐当地明军。15-18日,八旗军毫不停留地连续攻克朝鲜定州和郭山城。被八旗攻克的三座朝鲜城市仅数十人逃生,其余全覆。

21日黎明,八旗军一战攻克重镇安州,2万朝鲜军除战死外,全部投降。26日,八旗军抵达平壤,平壤守军万人不战归降。当天八旗军渡过大同江,进军中和,此役八旗军只不到半个月,没有经过一场硬仗,就轻松占领了多半个朝鲜,并屠城三座。

阿敏在公开了朝鲜国王七条大罪之后,继续进军。朝鲜国王李倧带领嫔妃,子女逃进江华岛凭岛据守。3月3日,朝鲜与后金举行会盟仪式,朝鲜愿意与后金做兄弟之国,岁岁进贡。3月5日,阿敏下令八旗军在朝鲜全境大肆抢掠三天劳军,之后清军撤军。

朝鲜与皇太极不断发生矛盾致战争再起

战后后金不断向朝鲜索要各种财物粮食,而朝鲜方面并未遵守条约,不仅不加量,反而贡品是一年比一年少。很快皇太极就给朝鲜国王写信指责其不按时按量交纳贡品,还威胁说,如果想要打朝鲜,不用后金自己动手,只要皇太极调动蒙古人过来,就可以直驱尔国,尔惟能遁逃海岛而已。

但是到了这年元旦,朝鲜方面的贡品还是不够数。皇太极再次写信斥责朝鲜国王李倧。朝鲜方面对后金所要求的贡品数量则表示肯定无法完成,只能给予总数的十分之一。皇太极勃然大怒,下令驱逐朝鲜使臣回国,拒绝接受朝鲜贡品,令朝鲜使臣自己把贡品带回国去。

贡品事件,资助明军事件,以及朝鲜人越境采集人参事件,还有朝鲜人在集市打死后金人,朝鲜官方还保护凶手等一系列事件之后,最后还发生了朝鲜国王拒绝接见满洲使臣事件。并且后金发现朝鲜已经开始备战。这一切都让皇太极再次动了讨伐朝鲜的念头。皇太极甚至威胁说: 尔国若不于十一月二十五日前,入送大臣王子,更定和议,则我当大举东抢去云。

崇德元年,1636年11月29日,皇太极终于宣布朝鲜败盟,纳我逃人,献之明国…..皇太极先摆出受害者的姿态,随后正式宣布,不得已出兵讨伐朝鲜,朝鲜不进贡,八旗军就要自己动手抢了。

300八旗骑兵平壤城下大败朝鲜军队

八旗满洲,八旗蒙古,汉军,外藩蒙古都调动部队出战。一般说清军出兵10-12万人,当然这个数字并不可信,那只是号称数。我们知道清军八旗牛录是有数的,而且也基本不存在牛录所下属的200-300男丁全部出战的情况,大凌河战役,那么大规模主力战役,八旗军也不过是一个牛录出50-60人。八旗军出战一般就是一个牛录出1个到若干个披甲。每个披甲带1-5个仆人家奴随征。一般一个牛录出兵数字不会超过数十人,而且皇太极还要收留部队防御明朝,不会倾巢出动去攻击朝鲜的。

而此次战争,清军前锋才区区300人,大概清军此战最多数千-1万披甲外加2万包衣家奴,合计有3万人就算了不得了。

八旗军兵分2路,右翼军数千人由和硕豫亲王多铎统帅,主攻平壤。左翼军由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为统帅,进取江华岛方向。12月10日,八旗军开始渡江,渡江当天就攻克边境重镇义州。随后清军势如破竹,出入无人之境。13日,清军克定州,清军先锋300名骑兵直驱平壤,在平壤城下击败大批朝鲜军,斩杀5000多人。仅以300骑兵就夺取朝鲜王京。

朝鲜国王带领群臣逃入南汉山城避难

朝鲜国王李倧一听说清军又来了,根本没有迎战的勇气,急忙向险峻的南汉山城转移躲避。12月5日,朝鲜国王带领数百名侍卫大臣和家眷开始出逃,大雪之后,山坂冰冻,大家只能下马步行,一路颠簸匆忙逃命。

进入南汉山城后,朝鲜国王李倧立刻任命总戎大将李曙守北门,李时白守西门,大将具宏守南门,申景禛守东城望月台,李显达为中军,全城朝鲜守军12000人,而此时清军前锋300人已追至城下。朝鲜国王发出号令斩杀清军一人,赏赐白银20两。一切布置完毕后,朝鲜国王与大臣们为了如此祸事相互指责,最后,大家都无退兵办法,满庭臣僚,只能是无不痛哭。

12月8日,朝鲜军北门大将元斗杓率领敢死队出战,取得胜利,斩首清军6人,稳定了朝鲜军心。

清军入朝,军纪极坏。大军所到之处,一切都被抢掠一空,左右房屋及家具都被焚烧。朝鲜百姓死者在山野道路到处皆是。

后续的5000名清军轻骑兵一路攻击前进,击败黄州朝鲜军,随后大败朝鲜援军1.5万人。于正月初七日抵抗南汉山城外围困住朝鲜国王。

八旗军击灭朝鲜水师屠杀海滩难民

另一方面,朝鲜嫔宫们则逃难到甲串津滩头,但无船可渡,连续两昼夜停留岸边,上下皆又冷又饿,浑身乏力。而其他逃难士民不知有多少,滩头到处都是苦等船只的人群。哀求哭泣只求一船。不多时,大队马群奔跑踏地之声传来,恐怖感降临在滩头人群心头。清军骑兵终于赶到滩头,一转眼,滩头顿成人间地狱,铁蹄残踏,刀砍,矛刺。逃难人群或被八旗军抢掠为奴,或被杀死,或投海自尽。

朝鲜三道水师没有一人赴难,皆不敢与清军交战。只有忠清水使姜晋昕星夜驰援。率领百余艘战船与清军水师80余船交战,清军施放大炮,姜晋昕座船被大炮命中数十处,他本人已被数支利箭射中。最后朝鲜水师兵败,全军皆散。

清军对朝鲜国王藏匿处南汉山城围而不攻,立长栅困之,把主要精力放在击败朝鲜援军上。

朝鲜主力4万大军全灭两大兵使阵亡

虽然朝鲜八道援军紧急增援,但于战事却作用不大。朝鲜南兵使徐佑申来援,大军在铁岭击败一支清军蒙古部队,朝鲜军大喜,立刻追击。进入山间后遭遇蒙古军伏击,一时间万箭齐发,这支朝鲜援军几乎全被杀光。平安监司洪某和使兵使柳琳的援军也在金化遭遇清军。柳琳和李一元都是朝鲜名将,部下装备大量仿制的日本铁炮(火绳枪),是朝鲜军队最强的铁炮部队。副元帅申景瑷,江原监司赵廷虎等人所率领的部队也号称精锐,但都未能成功,俱被清军击退。

最终朝鲜左兵使许完等带领朝鲜军主力4万人增援而来,朝鲜精锐火枪手刀手皆到阵,布设营地。正月初三日,八旗军首先抢攻,一举冲破朝鲜军木栅,朝鲜军不战自溃,后朝鲜军火药发生自爆,军中大扰。八旗军更是左右冲突,远射近刺,朝鲜两大兵使全都战死阵中。

清军重炮部队抵达朝鲜国王青衣请罪

眼看各路援军都被清军击败,朝鲜国王李倧困守南汉山城。城中朝鲜军可以看到,清军押解大批被俘朝鲜军民男女北上,被俘人众皆不敢大声哭喊,只是暗泣垂泪,有跑出队列者,清军即纵马追击以铁鞭击打,惨不忍见。

正月初七日,孔有德等人率领的清军 *** 红衣大炮部队抵达南汉山城外,准备对该城城墙进行炮击。

本来朝鲜国王将王妃王子们和重要大臣的妻子们都送去了江华岛避难,但是没想到。清军渡海攻克了江华岛,俘虏王妃王子和宗室成员76人。

1637年正月三十日,鉴于援军已绝,清军重炮部队抵达城外,王妃王子都已被俘。朝鲜国李倧只好率领群臣出南汉山城,徒步前往汉江东岸的三田浦清营拜见皇太极,青衣伏地请罪。皇太极降旨赦之。后举行受降仪式,确立清朝和朝鲜的“君臣之盟”。朝鲜建立“大清皇帝功德碑”(即三田渡碑)。该碑也被视为朝鲜民族最大的耻辱。

大清皇帝功德碑由满蒙汉三种文字写成:大淸崇德元年冬十有二月宽温仁圣皇帝以坏和自我始赫然怒以武临之直捣而东莫敢有抗者…大兵薄城如霜风之卷秋萚炉火燎鸿毛而皇帝以不杀为武惟布德是先乃降敕谕之曰来朕全尔否屠之。………汉水上流三田渡之南即皇帝驻跸之所也坛场在焉 我寡君爰命水部就坛所增而高大之又伐石以碑之垂诸永久以彰夫皇帝之功之德直与造化而同流也岂特我小邦世世而永赖抑亦大朝之仁声武谊无远 不服者未始不基于兹也顾搴天地之大画日月之明不足以仿佛其万一谨载其大略。

清军劫掠至少数十万朝鲜男女民众为奴

签约后,皇太极下令撤军归国,朝鲜国王李倧出城十里跪送。清军在包围南汉山城的一个月时间里,基本上大部分军队都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于是开始以抓捕逃人为名。四处抢劫财物,没有财物就直接抓捕人口为奴。当清军撤军时,大路上到处是满载财物的清军。而被抢掠的朝鲜人,则以数百人为一队,一二清军在后面跟随看押,队伍终日不止。光被俘虏到沈阳一带为奴的朝鲜男女就有60万之多,这还没有计算被送往蒙古为奴者。清军可以说已将朝鲜官宦富人家庭太太小姐30万人全部洗劫一空,押回东北后,再根据家庭出身,公开出售,出身王族的公主价格最高。

清军在沈阳城门外设立奴隶交易市场,每日都有被俘男女数万人于城门外拍卖交易,此时被俘男女或是子母相逢,或是兄弟相见,相持号哭,哭声震动天地。清军开出价码赎人,根据身份从25两白银到1500两白银都有。但终因朝鲜遭此大难,国破民穷,朝鲜上下筹措金钱物品,历时多年才赎回20万女性,其余无力赎回的女性,则被八旗披甲士兵几经倒卖,有的卖到关内,有的卖到蒙古,有的殉葬祭天祭祖,有的卖为 *** 。被俘朝鲜男性则 *** 后,充当私奴交给汉军披甲指挥耕地。最后滞留在中国的大多数朝鲜男女俘虏都终身为奴死在异域。

不堪侮辱逃回朝鲜男女又被送回清军大营

在长期给八旗披甲为奴的生活中,有些士大夫家庭出身的被抢掠朝鲜妇女不堪侮辱,逃出主家,潜回朝鲜境内。1637年5月,清军再次警告朝鲜,要求其迅速把逃回朝鲜的男人和女人送回清国。在清军的一再施压下,朝鲜还是将数百名逃回朝鲜的朝鲜男女送回清国,接受主家的惩罚。以上就是朝鲜著名的丙子之乱,对朝鲜半岛造成的破坏甚至远远大于历时数年的抗倭战争。

战后,朝鲜王国专门建立迎恩门以迎接清朝敕使,在1637年至1881年之间,朝鲜先后161次接待清朝敕使。朝鲜则每年四次向清朝进贡(1644年后改为每年一次),直到甲午战争清军战败之后,迎恩门被拆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