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产电影 » 对中国电影的反思
扩展阅读
牧马人电影网盘 2024-11-01 14:40:35
豆瓣电影侠盗联盟 2024-11-01 14:39:24
韩国电影互换小姐 2024-11-01 14:38:14

对中国电影的反思

发布时间: 2024-10-26 17:53:45

❶ 对于国产电影.电视剧你的看法是什么样的

在网络调查中我们发现在电影网站上收藏人数最多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就是一部经典的低成本电影,在影评界也广受好评,和其内容相似的电视剧《越狱》,以其为噱头炒作更是掀起了《越狱》狂潮,为美剧建立了众多的观众。与其同时被收藏最高点的华语影片《霸王别姬》也是一部低成本文艺片,此片在国际上也获得了很高的评价。《霸王别姬》这部影片以演员出色的演技,和充实生动的情节而著称。这样的情况更是说明了一部好的影片不是以其华丽的特效,豪华的演员阵容成为经典的,要有充实的内容,在开展调查的过程中,250人中有174人认为剧情是使他们看电影的主要因素,可见其中之一因素的重要性。在中国电影的弊端这一问题中,有125人认为国产电影剧情没有创新是最大弊端。在两副统计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剧情受人们的关注度和剧情没有创新对于中国对于的影响。中国电影取材于中国的现实生活按理说应该比国外的影片更加让观众接受,而现在的现状拿到不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恐怖片是电影里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而中国说到恐怖片,国人的第一反应兴许是日本人民创造的怨灵和美国人民捣鼓出的各种忘灵,杀人狂和恶心怪物搅的血肉横飞的B级电影。但偏偏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人民在恐怖片这个电影类型上反而无所作为。要说这方面的文化底蕴,中国称第二我相信没人能敢排第一。无论民间传说,小说志异,都是大把的题材。但却没有导演去涉及恐怖片这个题材。拍出来的《画皮》也是表现真爱一点都吓不倒人,恐怖片市场几乎是空白。二期主要原因是广电中心不让演,这样我们不由得想到,分级制的好处。采用这种制度,应该可以让更多在网上看不用付费的电影恐怖片的观众回到电影院或去碟市购买国产的恐怖片。 而就调研的情况来看,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再调查“你认为外国电影有哪些因素值得借鉴?”有180人也就是72%认为制作团队和技术含量是中国应该急需向外国学习的。这恐怕也是中国无法拍出像样的科幻片的原因了吧。
说到科幻片,毫不客气的说:中国的科幻题材作品输出是0。无论是相关文学作品还是电影在这方面的贡献几乎没有!科幻片的剧本来源大抵分两种:一改编自小说,这类的经典乃是《太空漫游》,《银翼杀手》等,成功作品不甚枚举。另一类就来自于导演和编剧们自创了,这就包括早期前的《地球毁灭之日》,《人猿星球》,《深渊》,娱乐片《黑衣人》以及今年风头最劲的《wall—E》。但总体来说,这类题材依旧是改编居多,毕竟科幻片的设定是比较严谨的,科幻片是否成功在于其剧本是否扎实,逻辑是否严谨。而大多数导演和编剧都没有那么丰富的物理科学知识吧? 但我们即使降低标准去拍娱乐片,国产电影依然无法入手这个题材。中国缺乏电影的专业人才。即使不论CG实力,化妆,布景,灯光这些所谓电影方面的配角,国内也缺乏相应的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渠道。卡梅隆在80年代在《深渊》中所打造的特效,也是至今的国人所无法达到的。就以上两种类型片都是一些电影方面大的门类,如果打开对于他们的限制,中国电影在剧情方面应还有很大的空间。我们的国产电影要突破这一瓶颈当然除了政策的支持还需要一批优秀的人才,技术达到可以作出这些类型片也是一个问题。在此之前,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写出一些好的作品,为以后改编成电影打下观众基础,向哈利波特一样有数以万计的哈迷为其撑腰哈6北美首周1.59亿美元票房,实在让国产眼红,好的文学作品改编为票房做了保证

❷ 电影雪葬的观后感500字

改革开放已经40年了,极不平凡的社会变革饱含时代情感。而作为集体情感的另一种记录与升华,以电影艺术直观地展现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以“小制作、大情怀、正能量”的创作反映个体经历与时代大潮同频共振,用“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态度锤炼作品,本身就凝聚了对改革开放首创与实践精神的肯定。

电影《雪葬》正是基于这样的初衷,由一个以本土青年人为主力的团队,在有限的预算下承担重任。影片取景自兰州市榆中县兴隆山、青城古镇等地,历时一年多筹备,以农民企业家赵天佑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奋斗史为主线,勾勒出一幅热火朝天的创业图景,同时也揭露了经济发展中的腐败现象,通过深刻反思,力图书写个人与社会在发展浪潮中的质朴情怀。

《雪葬》及其同名长篇小说由作家范文创作。通过影片可以看出一事一景均浸透着亲历改革的感性记忆。从村民至各级官员的人物百态,通过积累与呼应的整体安排,在宏观上以开放的叙事触发不同维度的思考。影片很好地展现出市场经济给农村带来的新鲜感和活跃气息,对改革初期的一些现象,如包产到户的利益碰撞等,也直接加以表现,人物对话和动作的细致拿捏对于全景式地还原复杂历史脉络功不可没。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没有农民赵天佑、李县长等几个人物的细节支撑,是做不到如此真实、有代表性的。与大片式的“包袱编排”不同的是,赵天佑参军未果、入赘柳沟河创业以及后来遭遇骗局等事件虽是偶然所致,却组成了完整的内在逻辑。
影片中熟悉的西北方言、生活味道,大大丰富了时代细节。镜头中被群山无限压缩的人的形态,从讲故事回到历史的视角,视觉语言的冲击是强烈而丰富的。影片场景设计、调度上力求还原真实,在赵天佑组织村民分田到户一场戏中,群像表演错落有致,语言和剪辑风格明快热情,是对改革春风的歌颂。为了表现好人物性格发展,创作者对赵天佑的婚礼和李县长的反思这两场戏进行了精确的设计,强烈的光线,一暖一冷,通过对比很好地增强了观众的感受。这种视觉表达超越了一般的美学意义,为故事做了铺垫和升华,形成了对命运悲剧的诗意感应。而作为影片主题,结尾安排了一位放羊老人在大雪中与李县长进行了一番灵魂追问式的对话,言到之处引出一段悲凉的秦腔,让人不禁落泪。尽管剧情是开放的,观众仍能体察到一种长久的思考,回荡在片尾音乐中的,是正直、善良的本性流露和知错能改的痛彻之心。

❸ 电影歼十出击观后感

在三月下旬,学校组织我们去看电影。我们看的是《歼十出击》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很有感触,内心十分沉重,也非常自豪。我看到了我们国家在航空军事方面的强大。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航空人员,扛起了在空中保卫祖国的光荣事物,电影中用高难度技巧与敌人进行对抗的时候让我惊心动魄,更让我知道了航空人员的伟大。他是一名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的指挥家,又是一位技艺高超,航空技术厉害的飞行员。他和印双虎较量,与外国飞行员比试,突出了智慧的指挥,和精湛的技术,不过他语言也非常的另类。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段就是,师长为了赶出敌军,学了副师长叫做眼镜蛇招式的时候失败了,进入了螺旋,发动机在空中也停车了,在他下降到1800米高空时,副师长让他跳伞,否则会机毁人亡,可是由于他舍不得708号战斗机,于是他就要冒着机毁人亡的危险来强行降落,

最终他正对着机场又重新启动了发动机,曾经国内外的一些飞行员也尝试过这种飞行,但都牺牲了,他是唯一一个成功者,第二次他顺完成了这套动作,并给这个招式起了个新名字,叫“岳氏猛龙出击”。

飞行员能够不舍弃自己心爱的飞机,我们又为何要为自己的学业而烦躁和丧失信心呢?我们是否应该好好的反省一下自己,我们平时讨厌读书,甚至厌烦读书。但是观看以后、我认为应该好好反省一下,应该好好学习,不能有这样的想法。应该要面对学习,解决他们,不该选择逃避。我们要学习飞行员,面对威胁,坚强不屈。我们不能辜负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期望!这个电影对我的影响很大。
希望下次还能再看到这种好电影

❹ 为什么我不喜欢国产电影

我喜欢看电影,大多是欧美的,日韩的,甚至是印泰的电影,我都会看,但一件事很奇怪,我却不怎么看国产电影。这是为什么呢?!并不是我崇洋媚外,而是真的觉得每看一部国外的电影,我都会从电影中获得一个主题亦或者是一个词语。比如我看美国的肖申克的救赎,我看到了乐观,坚持,永不放弃……;我看法国的贝利叶一家,我看到了亲情,追梦,理想……;我看韩国的熔炉,看到了道德,人性,绝望……;我看日本的近距离恋爱,看到了萌动,爱情……还有很多很多的外国电影都是极好的,带给我了启迪,带给我心灵深处的思考。而反观国产电影,虽然有些国产电影也是不错的,但大部分我认为是看了就是在浪费我的时间,比如说的栀子花开,比如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比如说新娘大作战(这部是在网上看的)2016年我看过算是稍微有诚意的两部电影是一个勺子,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2016年还是有很多佳片,但是我认为这两部是对我印象最深的两部电影。但中国电影仍然无法摆脱票房高,评分低的情况。我认为很多时候中国电影或许没有真正做到用心二字。举一个例子,当台湾的青春电影是那种爱情的萌动,还有青春的成长与奋斗的时候,中国的青春电影是什么样,千篇一律的打架,啪啪啪,然后堕胎。难道中国八十年代的青春都是如此吗?必定要讲校草和校花或是丑小鸭的故事吗?非得讲学霸和学渣的故事吗?也可以是学渣默默地看着校草学霸和校花学渣的故事,然后自己一直拼命读书,然后最后却考到了一个三本的故事啊。我们都是平凡的人,难道我们的青春恋爱都是轰轰烈烈的吗?都是必须得记住的吗?难道没有每天都是读书读书,虽是学渣但每天就是三点一线的重复着无聊的学习吗?你们不是?我是!所以说中国的片子不仅题材单调,如果碰到同一类型的电影,内容上的形式还一样,我们刚看开头就已经知道结尾的故事有什么可重复一遍又一遍的看呢?所以当我看了印度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的时候(名字很恶俗,但内容真心不错),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还是其他人员对这部电影的用心之处。让我们懂得了在爱面前,就算是宗教的不同,两国的敌对,都通通滚蛋。我们世界充满爱啊!!!尽管主题还是爱,但是内容很好,拍的也非常棒,景色也超级美!我虽然不喜欢印度这个国家,但是真的觉得印度在拍电影方面有时候真的比中国电影用心的多。从而由此我开始反思,连印度这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都可以拍出这么好的电影,为什么中国却不行呢?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中国电影行业或许还是只在乎噱头和形式,却忘了真心吧。毕竟是商业化的东西才能得到最大利益。可是如果大家都只注重外表的光鲜亮丽,而忘却了最本质的东西。那电影是无法传递到我们内心里的,我们看过一遍就会忘了,并忘得彻彻底底的。如此反复,中国电影只剩下商业化,再无其它;而我们的社会人的思想也会越来越禁锢与低俗。

我喜欢看电影,可我希望有一天我也喜欢上我们的中国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愿那大部分电影就算不是精华,但也不是浪费我们时间的尘埃,总规得在我们看完后内心有一点。                                                                                  ------一个20岁的大学生的胡说八道

❺ 《阿凡达》重映,引发了中国电影界的反思,我们的电影究竟差距在哪里

"阿凡达"上映时的大片在中国电影业引起了深刻的反响

电影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输出,欧美电影人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就像以前的"变形金刚"系列、"复仇者联盟"系列和现在的"阿凡达"一样,这些作品吸收了来自其他国家的大量文化因素,甚至好莱坞的制作团队也制作了"中国式"电影来迎合中国市场,"复仇者"系列和现在的阿凡达"复仇者"系列,这些作品结合了来自其他国家的大量文化因素,甚至好莱坞制作团队也在迎合中国市场,其中一些电影让很多人觉得非常"中式"。

那些不知道内部情况的人仍然认为这是中国人自己拿走的。

阿凡达的冷嘲热讽:赌博使国内电影失去了他们原来的心,他们的感情是最后隐藏他们的羞怯。

事实上,我国的电影人也曾试图走向世界,成功的案例有李小龙和成龙,他们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功夫。

但除此之外,其他人的尝试只能算作涉猎,许多大明星对一些外国大片已经成为了酱油的一种角色。

盲目地为了迎合市场和"邯郸学步",一部电影看上去不知道该怎么做,没有核心的文化内涵,快速的成功和快速的利润,这种心态到世界上去就像天堂一样难!

所以我们必须考虑在拍电影时想说什么,电影中是否有核心文化驱动,而不是凑在一起,依靠明星,依靠交通来赢得票房。

否则,这一困境将难以打破!

❻ 就一部电影谈谈你对中国30年代民族电影的看法

对于中国电影来说,20世纪30年代日本法西斯的入侵以及中华民族展开的自卫战争,也是自抗战爆发以来中国电影的重要表现题材。由于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经历了政治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不同历史时期抗战题材电影的创作者对这场民族战争的关注点和表现力都是不同的,因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抗战题材电影所呈现出来的意识形态、审美风格、影像语言也都是各异的。这其中,虽然贯穿着创作者较为自觉的艺术个性的追求,但几乎无一例外地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清晰地折射出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历史、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风尚的变迁。 1930年代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是一个电影艺术观念、社会观念和电影技术条件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民族电影内容与形式的复杂关系,电影艺术的基本原则和创作方法以及电影的具体形态和形制中都包含了相当多的好莱坞因素。在“类似性”和“差异性”多重变奏的共同塑造下,中国民族电影具有了自身的艺术品格和基本观念,由此也产生了富于中国色彩的民族电影的具体形态、风格和特征。中国电影商业类型建设受到了好莱坞的直接影响。虽然在总量上国片落后于好莱坞影片,但是能够在30年代与美国电影在首轮院线同步放映的国产大片,它们的放映时间、总场次和受观众欢迎的程度并不比外国电影逊色。民族电影商业类型意识和类型电影的创作实践成为民族电影的宝贵财富和历史经验。与此同时,在借鉴好莱坞的直接影响之下,民族电影通过借鉴和学习,培育了自身的优势类型,喜剧、歌唱、爱情伦理、侦探、恐怖等类型逐步发展。好莱坞电影进入中国的强势姿态,必然在文化上引起中国知识界的重视和反思,好莱坞电影对于中国电影文化的影响通过更加具体的电影形式和更加复杂的机制产生作用,在民族电影文化活动的具象场所和抽象空间两个领域中对中国电影文化发展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30年代,中国民族电影管理者“国家电影”意识的逐步成熟不仅为中国民族电影制定了一系列接受西方电影和美国好莱坞电影进入中国放映市场的规章制度,中国电影也开始逐步形成面对好莱坞电影影响时的明确政治主体意识。国家意识(State Awareness)、政治意识(Political Awareness)和民族意识(National Awareness)是1930年代中国社会的历史政治语境赋予中国民族电影的基本要求,也成为审视和接受好莱坞电影过程中的基本立场。随着国民党“官营电影”体制的建立和成熟,左翼思潮引发的“新兴电影运动”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民族危机中始终占据着市场绝对主体地位的好莱坞电影和中国民族电影之间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交互影响。

❼ 反思中国电影:我们是不是被资本绑架了(

陈凯歌曾说《赵氏孤儿》是反思之作,听者当时忍不住就往《无极》的争议上联想,对导演来说,这话真不是用来故意放低姿态的。作为第五代领军人,陈凯歌也曾被几个时代的大潮裹挟。他自认做不到与时代抗衡,可心里想的还是从老百姓里提炼出那么一群有“士”精神的人不屈从于趋势,于是有了“程蝶衣”、“荆轲”和“程婴”。
中国电影从纯粹的宣传工具转变成商业产物,一方面要肯定“中国人要吃饱,要过好日子”,但他也有忧虑:“我们真的丧失了那些无形中支持我们的那些东西,我们只看到了物质。”所谓反思,正是“在我们一步一步往前走的时候,能回头看看,在那么强调物质文明的时候,能不能够想一想我们有什么精神上的意识。”

❽ 中国电影现状分析

分析中国电影现状
现阶段,我国电影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方面,中式大片在产量和社会效果两方面都越来越好,重新赢得国内观众的信任;另一方面,它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出现持续上升趋势,对于推广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及其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
中式大片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受到外国观众的欢迎,国际市场有了新的开拓,商业价值也趋于提高。但我们应当看到,中国电影在国际贸易中处于逆差状态,影片的海外竞争力仍然偏弱,与中国贸易大国和文化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为此我们简要归纳了近年来中式大片的成功经验:
从创作上看,中式大片已经摸索出一条主旋律片、艺术片和商业片三型互渗的电影美学道路,特别是在主旋律应当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方面取得了共识。
从在观众中的社会效果看,中式大片已初步形成在通俗故事中蕴藉民族主流或核心价值理念的美学传统。
从资金投入方式看,中式大片已经探索出了中国独资、中外合资、民间融资、大陆香港合拍等多重电影投资渠道,并初步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投资环境,这对于我国电影产业的又快又好发展是重要的进步。
从电影管理机制看,我国电影管理部门已经在电影指导、审查及监控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这对于国产大片的持续发展是必要的。
国产影片的发展成绩喜人,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不足,需要认真关注和反思。
第一,影片主题过于直露。不少中式大片往往把表达主旨或主题过于直露地剥露出来,损害了电影美学的完整性,令观众失望。
第二,影片通俗故事后面往往缺乏美学传统蕴藉的支撑。中国电影美学的一种传统在于,在通俗故事描绘中投寄深厚的兴味蕴藉,让观众在观赏的愉悦中品味人生至理至情。然而现阶段的国产电影的“俗艳”下面缺乏足够的兴味蕴藉。致使观众难以投入足够的理解力和共鸣感。
第三,对海外受众心理和外国文化缺乏深入了解,以致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兴趣不高。不少影片传达的核心价值理念主要囿于国内需要,而在国际普遍性方面存在欠缺,所以难以进一步向国外推广。
第四,不少电影剧本缺乏质量,导致影片缺乏深厚的蕴藉。
第五,推广模式尚不成熟,推广的专业化水平产低。
其实,只要措施得力,方法对头,国产影片创作水平的进步及其文化软实力提升,应大有希望。为此,我们尝试提出如下一些建议:
第一,强化影片主题的美学化处理,加强中国电影美学传统的传承和开发。
第二,加强电影制作技术与文化品位的探索。组织电影制作技术班子,集中研究3D技术等高科技在电影中的综合运用。
第三, 调集我国电影剧本创作的最强阵容予以攻关, 吸纳优秀作家参加剧本创作,为我国电影产业持续提供更多更好的优秀剧本。全力改善电影剧本创作这一目前我国电影发展的“短板”,这是是我国电影软实力迅速提升的关键。
第四,加大中国电影对外推广和传播的政府扶植力度。
第五,积极吸收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了解把握各民族文化心理,将“文化折扣”变为文化优势。学习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从而为中国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和生命力。
第六,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国电影的外推模式,努力提高推广操作的专业化水平,积极探索合理的营销策略和发行渠道。
第七,加强国际电影合拍协作。
第八,大力办好国内和国际电影节

电影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受大众喜爱,而有百年历史的中国电影,也在走过蜿蜒曲折的发展道路后厚积薄发。中国电影业目前面临多种困难,从大的环境看是电影的崛起,从电影业内看,是改革的滞后。中国电影不仅是一项文化产物,也是我国历史传统和世俗文明的延续和传递。可以说,中国电影的新气象是众多创作者在现实生活题材领域内创新和探索的结果。

现实状况
说当下的中国电影已进入百花齐放的时期,有点勉强。与西方电影业比起来,我国的确存在很大的差距。首先是设备、技术上的差距,此外,我国缺少拍娱乐片的经验,资金问题就更不用说了。单就艺术水平来说,中国并不比西方差,中国电影近年来在世界一些著名的电影节上频频获奖。
在2010年,我国的电影市场生产了400多部影片,只有约1/4能登上电影院大银幕。更多的银幕则被仅有的几部大片和贺岁片占领,这就是银幕垄断。这种垄断是资本投放的结果,资本和商业大片互相追逐。而老百姓眼里所谓“好看”的片子屈指可数。
5年前投资一亿元就是大片,2010年已经涨到3亿元——投入成本大大提高。资本的唯一理性就是投资有票房保证的商业大片,投资当下最显赫的电影人。
例如《让子弹飞》上映以来总票房突破5亿元,姜文在剧中那句“站着挣钱”意味深长!资本推高了电影票房成本(有的贺岁片实行限价,实际上有的高达80元,甚至上百元),也控制了80%的银幕。这种赢家通吃,老百姓乖乖埋单的状况能持续多久呢?

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
老百姓看电影,就是看里面的人和事。方寸之间,两个小时左右的光阴中,各色人物粉墨登场,人生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逐一展现。如今,电影题材越来越有局限性。农村题材的片子越来越少,而一些之前拍农村题材电影的导演现在也不拍了,甚至丢掉了自己的长处,盲目追求时髦,以至于拍出来的电影令观众失望,真是令人担忧。
小而雅的文艺片受众群体也在逐渐递减。而有的影片淡化情节,淡化思想,故事片没有故事片的情节,整部片子放完观众还没弄明白到底是想阐释什么主题思想,令观众一头雾水。
如今,越是看不懂的影片越被说成是大片、好片。整个社会比较浮躁,在一个物质化了的世界里,那些中产阶层开始讲究阶层氛围,什么“好吃”吃什么,什么“好看”看什么,靠资本运作的中国导演开始迎合这种取向,豪车、豪宅、美女等开始充斥银幕,宣扬帝王般的尊贵生活,而在影片中即便是有穷苦的家庭背景的人也都是涂脂抹粉,艳光四射,根本不考虑电影本身的背景。
市场上出现的所谓赚钱的商业片只顾赚钱,武打片、警匪片等没有实质内容,而大打激情床戏作为卖点忽悠观众。看完电影,如浮华烟云,羡慕嫉妒恨都有了,观影快感荡然无存。
那些小成本小制作的影片在经历种种困难之后,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叙事方式在国际电影节上屡有斩获,在国内却很难进入人们的视野。正如贾樟柯所说:“我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的生活。在缓慢的时光流程中,感觉每个平淡生命的喜悦或沉重。”在过去的10年当中,他特立独行,用他的镜头语言去描绘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时代普通人所要承受的代价和命运发生的转变。像贾樟柯一样执着的导演还有很多,他们的身体力行促使我们去思考当下的生活,重新审视我们的心态。

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中国电影是如何在当今国际影坛造成巨大影响的?许多人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大大的红灯笼、京剧、中国功夫等在电影中反复出现的民俗风情。像电影《梅兰芳》中,京剧这个中国的国粹在影片中以线索和背景出现, 京腔京韵的中国气息在影片中异常出彩。并不是只有看不懂才能成为艺术,真正的艺术是能够打动人的,也为人们留下一些思考和难忘的内容。中国电影背负着让世界认识中国的使命,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欣赏能力也增强了。中国电影百花齐放,不是要抛弃传统,而是要与时俱进。在时间的长河里,电影已变化了多种媒介方式和艺术形式,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片到彩色片,每个时代都会有它的鲜明特质。
创造票房神话在中国不是难事;难的是,未来观众能看到什么样的好电影!只有在文化意识形态上进行准确定位, 中国电影才能在全球化的浪尖上站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