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和我的祖国-回归》香港警察集体更换什么
他们更换的是帽子上的帽徽,因为香港已经回归了,所以要换上属于我们自己的帽徽。
电影中这一情节并非是电影的艺术效果,而是当时的真人真事。1997年回归的那天晚上,当午夜12点过后,全体香港警察不管是坐办公室的还是在街上巡逻的,大家都自觉换上了新的帽徽。当时甚至有些警察因为开心激动到哭了,和周围的群众拥抱在一起。
我和我的祖国之回归,是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串联影片,主演:杜江,朱一龙,王洛勇,任达华,惠英红。
我和我的祖国之回归剧情简介:
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中国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安文斌(王洛勇 饰)正在和英国代表商议,而英方代表态度极为恶劣。英方表示英国国旗必须在0时0分0秒降下;安文斌则坚持己见,必须让中国国旗在0时0分1秒升起。双方为此事争执不下,最终经过安文斌的全力交涉,最终英方代表作出了让步。
为了让回归时间精确到秒,香港警察莲姐(惠英红 饰)让自己的丈夫帮忙校正手表,莲姐的丈夫华哥(任达华 饰)是香港著名的钟表师傅,他表示香港回归的时间一秒都不会差。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升旗手朱涛(杜江 饰),和他的两个搭档海军护旗手(朱一龙 饰),空军护旗手(王道铁 饰)共同奋斗,日夜训练,力求升旗仪式万无一失。
回归那天晚上,当时钟指向0时0分0秒后,第1秒,中国国旗升起。此时正在街上执行巡逻任务的莲姐下令全体香港警察换帽徽,此时所有在街上执勤的警察全部摘掉了旧帽徽,换上新帽徽。华哥一个人坐在家中,当看到中国国旗升起的那一刻,他激动到热泪盈眶。香港的夜空燃起了绚丽的烟花,香港终于回归祖国了。
㈡ 《我和我的祖国》香港回归为2秒谈判16次,0分0秒升起国旗是底线
影片名称:《我和我的祖国》
阵容:国袜销旦庆档的这部大片阵容绝对“王炸”,七个王者导演,各种影帝参演。
剧情:本片讲述了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聚焦大时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密切的关联,唤醒全球华人共同回忆。
中英双方谈判有很大分歧,英方代表坚持要在7月1日0点0分0秒降下英国国旗。坚信主权回归务必分秒不差,安文彬坚持英国国旗必须要在6月30日23点59分58秒降落。
“0分0秒升起中国国旗,这是我们的底线”。斗缺
“听见国歌就升旗一秒都不许晚。”
“放心,一秒不差”
“这一秒钟对他们来说是结束,可对我们是开始”告扰
这些热泪盈眶的台词,铿锵有力的言语,不可逾越的底线,三军仪仗的风采,这背后凝聚了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人生中第一次这么期待一部作品,看完短视频的我依然是热泪盈眶,每每走在路上看到车标是显示“若有战,召必回”从内心中都散发出深深的敬意。虽然我不是军人,但是我想对祖国说:保护您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和我的祖国》大概是千千万万的小人物和祖国的故事,虽然我今年二十出头,但是我能感受到中国每天不一样,从农村老家到北上一线,从个人到团体(国家),从小家到大家。
十年了 ,十年前的街头还是头顶非主流的爆炸头型,在电视上看到了国庆阅兵,十年一个刚初中毕业的青涩小伙手握遥控器看着国庆阅兵仪式,十年后大学毕业踏入 社会 的“油腻大叔”为了生活而努力奋斗, 这些年里祖国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我们也见证了祖国的愈发强大。
1997年我刚出生,香港回归年,五岁时没智能手机,没有无线网络,我们90后这一代见证了中国从贫穷到富有,从落后到繁荣。我很自豪,同时也很幸运。 未来可期,下一个十年我们不见不散一起见证。
文/ 娱乐 杨
㈢ 惠英红《我和我的祖国》:香港回归,拯救了曾经要饭的我!
让人热血沸腾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有一位英姿飒爽的女警,她就是惠英红,你无法相信,她已经快六十了,结合影片采访,她说:“真的一秒都不能等,我等回归已经等了五十多年。”
某种程度上,她的一生挺像我们祖国的一生。
即便受尽磨难,也能咬牙奋进,一直走在进步的路上。惠英红3岁乞讨,12岁当舞女,17岁拍电影,22岁当影后,33岁过气,40岁吞药自杀,44岁重新振作,50岁再拿金像影后,57岁再得双金影后,一路奔跑在演技爆棚的路上......
从乞讨女,逆袭为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1960年,惠英红出生,排行老五。
那是家里最穷最惨的时候,一家人露宿街头,乞讨为生。
父亲原是山东富少,携妻带子,扛着金子来到香港,却个因性单纯,被骗光财产。
惠英红上面四个哥姐被送出去学武,下面还有三个弟妹嗷嗷待哺。
三岁的惠英红,成为家里的顶梁柱,跟着妈妈去红灯区乞讨,养活一家老小。
那样的日子,惠英红过了十年。
一般人无法想象那样的生活,白天走十几个小时要饭;晚上回到烂木板搭起的家,更没机会去学校学习。
这样的女孩子,或许只能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一辈子乞讨为生。
又或许,因为长相可人,在红灯区成为最普通的一名吧女,残了余生。
惠英红不一样。
没机会去上学,就让爸爸在沙地上教她写字;红灯区老外多,她就学会一口流利的英语;
她卖口香糖,脑子活,嘴巴甜,别人八小时卖不到100元,她四个小时就卖了200元。
她也从未迷失在灯红酒绿里,红灯区的人生百态,让她对自己有极强的控制力:
“我不想一辈子都看到吧女喝酒,赌博,吸毒死掉。”
12岁,惠英红就在心里埋下梦想,当明星,赚钱,养家。
为着这个目标,她去夜总会当舞女,没有舞蹈基础的她,九个月就被选拨去国外参赛,也因此,她被导演张彻赏识。
第一场试镜,是《射雕英雄传》穆念慈父女被抓那幕,惠英红说哭就哭,要多惨就多惨,那么多对白一看就会,又不害羞。
也由此,17岁的她,意外得到穆念慈的角色,并签约成为邵氏演员。
当舞女月薪是1500元,当演员月薪是500元,作为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妈妈自然是不放她去的,但是惠英红坚决的去了:“我现在是500元,我明年就会是15000元。”
结果,第二年,她的月薪是50000元。
很多女明星无法接受武打动作,演着演着觉得太苦,就临阵脱逃,惠英红就欢天喜地的上,她聪明,学得快,能吃苦,更能抗打。
那时候的打戏,没什么防护措施,一场要打肚子的戏,就把剧本垫在肚子里当防护,被一个大男人生生打了四十几拳,惠英红硬是被打几拳,出去吐几口,回来继续挨揍。
即便被打得半死,惠英红也是“兴高采烈我能当女主角就好”的心态。
也从此,她的打女地位被奠定了。
能吃苦当然是惠英红能成功的主要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她善于学习。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 社会 这所大学里,她得到的智慧是“出淤泥而不染”,一定要离开吧女的世界;
她领悟到的是“目光看长远”,忽略500的底薪,看到明星的前途;
她掌握到的是“举一反三”,学什么都快,适应什么都强。
也正因为如此,入行五年,22岁的惠英红,凭借电影《长辈》拿下第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靠打女形象获得此殊荣的演员。
战胜抑郁症心魔,再度拿下“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拿下金像奖后,惠英红风光了好多年,部部女主,天天开工。
当然,她的开工,就是每天在四十多度高温的摄影棚里,一遍一遍被打趴,踢飞。
最惨的时候,她的脚断了,没时间打石膏,她就坐在工作人员的手上,拍上半身的打戏,断了的脚在下面摇摇晃晃。
还有一次,拍从16楼跳下的戏,只有一根安全绳防护,替身临阵脱逃,惠英红站上去,叫武术指导直接从背后把自己踢下去。
多年下来,她浑身是伤,左耳更是完全丧失听力;鼻骨被打断,只能靠嘴巴呼吸。
现代人最焦虑的状态是,每天一睁眼,就是车贷房贷和欠款,恨不得不要再醒来。
惠英红更惨,每天一睁眼,就知道今天十几个小时要挨揍挨打跳楼跳崖......
和她同时期的演员,是钟楚红和张曼玉,相对来说,她们的演员之路容易很多,慢慢的,她开始疑惑:“我每天十几小时在打,为什么别人那么舒服,我当主角那么惨?”
“为什么”就像个魔咒,变成了惠英红的心魔。
内心疑惑还没得到解答,外部环境又出现问题。
90年代,香港武侠市场逐渐萧条,文艺片迅速崛起。
一开始,邵氏担心苦心塑造的“惠英红打女”形象不复存在,一直没有为她提供文戏资源;
到后来,英气的打女形象过气,她只能再接一些三四线的角色。
惠英红无法接受这种落差,拒绝接戏,很快,33岁的惠英红被大众遗忘。
从万人瞩目到被人遗忘,这种打击对惠英红是致命的,从小到大,她一直是冲在前面的大姐头,照顾家人,被别人需要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没有人需要她了”这种认知,让她惶恐到不敢出门,更患上抑郁症。
她也努力挣扎过,开过美容院,每天低声下气的讨好,反而加速了她的焦虑症状。
40岁,她吞下30几颗安眠药,自杀。
庆幸的是,妈妈和妹妹及时发现她的异常,把她救了回来。
醒来的第一眼,她看到妈妈和妹妹哭变形了的脸,突然意识到,自己做了件很错的事。
置之死地而后生,重新活过来的惠英红,告诉自己:
“活着,就要遵守活着的规矩,好好的活着,每一天的时间都要好好的。”
惠英红曾说,自己的一生相当于别人的两世,分割线就是40岁的这场自杀。
第一世,她为了家人的生计奔波,是善于学习和不怕吃苦拯救了她。
第二世,她为了自己追求精神价值,同样是善于学习和不怕吃苦救了她。
她开始积极治疗抑郁,专门去大学学习表演,放下身段去找电影公司老板求戏拍。
之后,把自己恢复成空杯心态,只要好演员,没有坏角色,每个配角,她都用整个生命在演。
2009年,她出演《心魔》里一位占有欲极强的母亲。
惠英红说:“这个角色吃到我那么准,我这情绪病,怎么不会演?好像为我量身打造的。”
果然,因为这部戏,惠英红获得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领奖时,她泪如雨下,坦诚了过去自杀的心路历程,更表示:“我现在很有信心,我知道我是属于电影的,哪怕是一天,两天,只要是好角色,我都会尽量做好。”
那一年,她50岁,28年前拿第一届金像奖最佳女主的情景,恍如隔世。
之后,凭借《心魔》里的出色表演,她更是扫荡下各类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等七个奖项。
章子怡赞她是神,她却说人生很多事都是小事
因其出神入化的演技,惠英红被人称为“妖红”,章子怡更称赞她就是一个神。
可揭开银幕上的面纱,惠英红真的是一个苦难的女人。
人人都说命运是公平的,这里苦一点,别的地方就甜一点。
可惠英红真的是难,亲情受亏欠,爱情不圆满。
事业的成功,是惠英红拼了命,用一身伤痛换来的。
而她事业上赚取的很大一部分钱,都是用来供养家人,一双父母,兄弟姐妹7个。
这个世界总是有很多不公平的存在,为家庭作出最多贡献的人,往往是最被大家抱怨的人。
父亲早逝,她和母亲相爱却不知如何才是爱的表达,哥哥姐姐更因为从小被送走的关系,把对父母的怨恨都记恨到惠英红身上,唯一感情好的,是从小跟着她一起去要饭的六妹妹。
有一段,她的哥哥姐姐误会她,是因为做了丢人的事,才在 娱乐 圈站稳脚跟。
还因为这件事,对惠英红动刀子,是六妹妹挡在惠英红面前,死死握住那把刀,替她喊冤:“姐姐真的是用 健康 换来的钱,你们要杀她就先杀我。”
比起从小被送走的孩子,替父母扛起养家糊口责任的惠英红,才是那个最亏欠的孩子。
惠英红的爱情也不顺,即便骨子里,她一直是个渴望被人疼爱的小女人。
多年前,她有一个富二代男朋友,相处得很好,后来,因为一本写真集而分手。
那本写真集,是惠英红自费去巴黎拍的。
男友很嫌弃,对她说:“今天别出来吃饭了,很多朋友。”
第二天,惠英红就提出分手,她的观点很直接:“我再喜欢你也没用,因为你不尊重我。”
她很坚定:“我拍写真集,是想让人知道我也可以很女人,那本写真出来的效果很 健康 。不穿衣服有什么丑呢,只是好色之徒戴有色眼睛罢了。”
惠英红一共有三段恋情,另外两段,一段恋情因为情人去世而结束;
一段姐弟恋,因为她比对方红,对方无法接受而分手。
每次分手,她第二天就不再伤心。
她的解释非常让人心疼,她说,我从小就对自己有很强的控制力,既然不是我的,那我就不再伤心。一个永远在为家人付出的女人,连陷入爱情都变成一种负担。
采访过惠英红的主持人,都会被她强大的生命力折服,鲁豫说:“你身上的伤给我一个我就完蛋了。”李静则说:“你一个人生相当于别人十个人生。”
人生总是苦难,有些人扛不住,比如和惠英红同时期的演员蓝洁瑛,某种程度上,她们的命运很相似,少年成名,过气,亲情爱情都不圆满,又患上抑郁症。
蓝洁瑛无奈走上了生命的另一个极端,而惠英红选的是逆流而上。
时至今日,59岁的惠英红,孑然一身,幸有妹妹相伴左右。
事业得到诸多殊荣,却也引来身体诸多伤痛。
但如今的她,浑身上下散发着女人的智慧,尊严,魅力与优雅。
扛过半生坎坷,很多人说她是传奇。
她却说:“这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60岁,作为女人,我有自信,可以优雅的老去,每个人,都是一个传奇。”
她曾讲过自己“大雾天在山上开车,害怕掉下悬崖,却终于安全”的经历。
她说:“人生有很多团雾,有时候你被雾包围,什么也看不到,很害怕,但只要你坚持,过去了,原来一点事都没有。这也是我的信念:人生很多事其实都是小事,在那一霎那你会觉得是很大的事,但是过了之后其实就是小事,这是不是人生?”
惠英红,值得我们钦佩的,不光是演戏的专业和敬畏;更是她面对人生苦难的态度,以及更加重要的,她有一颗永远热爱祖国母亲的心。
祝伟大的祖国生日快乐!
㈣ 《我和我的祖国》:你看懂了“回归”么
我和我的祖国,一部电影,一部交响乐般的震撼人心之作。从大气恢宏的开场,到明媚欢快的生机,再到沧桑辽阔,最后以温情柔美收尾,爱祖国,为之奋斗,是影片传递的核心。
“回归”篇章,7个故事之一,曾引起网上热烈讨论。有人认为剧情平淡,而我深入观看后,思绪复杂,不禁思考:是否真的看懂了“回归”的深层含义?我用记事本整理了对“回归”的剧情理解。
影片中的“回归”,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香港回归中国;二是曾经流离失所的游子,以另一种方式“回家”。导演巧妙安排了明暗两条线索,明线聚焦“一秒也不差”的历史事件,暗线则通过钟表师和女警的情感故事,表达了“故地有月明,何羡异乡圆”的情感。
明线中,影片真实还原了香港回归的紧张与细节,从16轮艰难谈判、准确预测下雨、三军仪仗队训练,到钟表师精确调校时间,每一段都令人如临其境,行云流水般顺畅。
暗线则通过钟表师和女警的情感故事,展现了异乡对家的深深思念。钟表师的“故地有月明,何羡异乡圆”之语,既是他当年经历的挣扎与痛苦,也是身处异乡的游子对家乡的深情眷恋。
影片中,钟表师与女警的互动贯穿始终,从起始到结尾,至少6次出现,首尾呼应,不仅侧面烘托了回归“一秒都不差”的核心故事,也深刻描绘了异乡游子与故乡之间的深情。
影片通过“旧报纸”的线索,揭示了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近百万难民以生命为代价换取在港生存的故事。在新的他乡,他们成为香港的重要支柱,拼命工作,奋斗不已。
钟表暨时间是影片的独特表现手法。从钟表师在公交车上仰望高楼,到专注于手表校验的工作,再到CG动画模拟手表内部运作,时间的流逝与时代的变迁在影片中交织呈现。
“有借有还”的线索则更深层地探讨了故事的内涵。钟表师将修复后的古董机械表赠给妻子,既是感恩女警的救援,也是对父亲(祖国)的深深致敬。这不仅仅是物质的交换,更是情感与精神的传承。
电影“回归”的结尾,钟表师在天台上目睹国旗升起的壮观景象,泪流满面,不仅代表了个人情感的释放,更是对祖国回归的深切感慨。对钟表师和女警而言,回归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个人情感的归宿,是游子归家,寻根溯源的时刻。
通过这些情节,影片深情地讲述了香港回归的历程,展现了游子与祖国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香港与中国,如同血脉相连,一刻也不能分割。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对历史的记忆与对未来的展望。
㈤ 2019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香港回归电影观后感优秀5篇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以下是我整理了关于2019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香港回归电影观后感优秀5篇,希望你喜欢。
2019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由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领衔出品的国庆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近日曝光了七个故事之一——由薛晓路执导的《回归》,还原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的盛况。本次发布的除了“回归”故事预告和海报,还首度曝光了五位主演杜江、朱一龙、惠英红、任达华、王洛勇的角色海报。在分离了154年后,为了保证香港分秒不差回归祖国怀抱,无论军人、警察,还是普通香港市民,陆港两地同胞勠力同心。这背后也凝聚了他们共同的心声——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2019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范文
8月22日,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官方曝光了回归篇故事海报及主演朱一龙角色海报,并发布了全新预告片,朱一龙在此单元中饰演三军仪仗队护旗手宋月强。角色海报上身着白色军服的朱一龙,展现出中国军人的飒爽英姿。《我和我的祖国》以平凡人的视角聚焦新中国成立以来7个激动人心的历史瞬间,唤醒全民记忆。影片由陈凯歌任总导演、黄建新任总制片人,陈凯歌、张一白、管虎、薛晓路、徐峥、宁浩、文牧野七位华语顶级导演齐力打造,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作为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七个故事之一,回归篇由薛晓路执导,杜江、朱一龙、惠英红、任达华、王洛勇主演,还原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的盛况,再现了五星红旗历经154年后重新在香港升起的高燃时刻。预告片中,朱一龙所饰演的护旗手宋月强,作为三军仪仗队的排头兵之一,以矫健的身姿阔步向前,分秒不差地护送五星红旗升起在香港的上空,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激发出振奋人心的力量。
此次,朱一龙一改往日温润的形象,刚毅坚定的军装扮相引发网友热议。身着白色军服的他,以神采奕奕的眼神、干净利落的动作,显示了中国军人的赫赫风采,展示着中华民族的巍巍雄风。引发网友感叹:“看到朱一龙的军装,简直瞬间回忆起1997年香港回归的时刻”、“这就是中国军人的样子”。
片中,朱一龙向着五星红旗敬礼的高燃瞬间,伴随着《东方之珠》熟悉的旋律,引发观众集体共鸣。老一辈人纷纷回忆当年见证这一历史时刻时的激动心情,而年轻人们也纷纷表示:“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这一历史时刻,但看到护旗手成功升起国旗,内心的骄傲感油然而生”,成功唤醒了国人对于1997年香港回归这一历史时刻的深刻记忆。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作为2019年国家电影局推出的头部电影项目之一,集结7位华语顶级导演与一众老中青实力派演员,齐力打造“中国电影梦之队”。聚焦“小人物”,倒影“大时代”,影片将在2019年10月1日与全国观众见面,朱一龙将以护旗手的坚定姿态,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为2秒谈判16轮
揭秘香港回归谈判桌上“没有硝烟的纷争”
1997年7月1日点分,香港准时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性的瞬间,是中国人民的共同记忆。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为了五星红旗一秒不差地升起,中英双方为了“2秒”谈判了整整16轮之久,而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瞬间和令人热泪盈眶的画面,都在薛晓路导演《回归》中得以真实呈现。
对于时任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交接仪式总指挥安文彬来说,他最重要的任务便是保证五星红旗在7月1日时分秒准时升起,让香港的主权准时回归祖国。而这却成为了中英双方谈判最大的分歧所在。英方代表坚持要在7月1日点分秒降下英国国旗。坚信主权回归务必分秒不差,安文彬坚持英国国旗必须要在6月30日23点59分58秒降落。
为了这短短的2秒钟,双方斗智斗勇,进行了16轮艰苦的拉锯式谈判。而这一切也首度被薛晓路导演搬上了银幕。谈判桌上,中英双方代表西装革履,言语间波澜不惊;内心却有千钧重担,因为他们深知自己代表着国家。预告短短几个镜头,便展示了谈判桌上的波诡云谲,也塑造出一位立场坚定、态度强硬的外交官形象。154年的血脉分离,大家都不想多等待一秒。也正是因为无数如安文彬一般幕后英雄的努力,才保证了五星红旗在7月1日点分准时升起。
杜江朱一龙再现三军仪仗队风采
惠英红任达华回归仪式热泪盈眶
导演薛晓路以回归仪式筹备前后几个普通人的视角切入,再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这一重大时刻。他们是中方外交官、仪仗队军人、香港警察、钟表师傅,身份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在7月1日点分准时升起五星红旗。他们在各自的岗位竭尽全力,只为保证香港回归“一秒不差”。
为了还原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导演薛晓路邀请了时任交接仪式升旗手的朱涛作为升旗部分的总指挥和顾问,指导杜江、朱一龙等演员。在他的指导下,演员们除了训练走正步、升旗这些基本动作,小到下巴、仰头的角度也会被逐一纠正。功夫难负有心人,当杜江、朱一龙等人迈着整齐的正步出场时,庄严肃穆而英气十足。这一刻,与其说他们融入了角色,不如说他们融入了历史。
除了杜江、朱一龙、王洛勇等饰演的大陆工作人员,为了保证香港准时回归祖国怀抱,香港各界同胞同样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在片中,惠英红饰演的香港警察始终站在回归谈判和仪式的第一线,确保万无一失。但当所有人都能在电视前见证回归这一历史时刻时,他们仍需在场馆外坚守岗位。而任达华饰演的钟表师傅,为了将回归仪式执行总指挥的手表调至分秒不差,不眠不休,分文不收。当五星红旗升起、警察们纷纷换上“香港警察”的新帽徽,这一刻香港街头尽是因激动哭红的眼、涨红的脸,这一夜注定无人入眠。
香港回归唤醒共同回忆
请别忘记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1997年7月1日,交接仪式结束后,香港举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电视卡拉OK,数百万人同时跟着电视合唱《东方之珠》,很多人脸上有笑、眼里有泪。百年的血脉分离,两岸都已等得太久。
对于惠英红、任达华两位演员来说,观看回归仪式亦是他们人生的难忘时刻,惠英红表示自己在回归的那刻心跳加速,任达华则在电视前激动落泪。两人不约而同坦言“自己永远是中国人”,很荣幸参演《回归》,重现这一所有港人难以忘怀的重大时刻。
网友们在看过预告片后深受触动,回忆1997年还在上小学的自己与全家人守在电视前看交接仪式,“忍不住跟唱国歌”;更有不少网友表示看到预告片尾“香港,我们永远在一起”时忍不住泪奔。正如《东方之珠》所写“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70年风雨兼程,大陆和香港始终一路同行。这种关系,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一定会是。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由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领衔出品,由陈凯歌任总导演、黄建新任总制片人,陈凯歌、张一白、管虎、薛晓路、徐峥、宁浩、文牧野7位导演合力打造,重现新中国成立70年难以忘怀的7个历史瞬间,唤起全民回忆。将在2019年10月1日与全国观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