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熊出没》系列中,你最喜欢哪个版本
我喜欢第一部。2012年,动画《熊出没》诞生。当时,中国掀起了模仿“熊大熊儿光头强”的热潮。这也结束了喜羊羊的动画的局面。我们不再看羊,而是看熊。同时,《熊出没》也拍了一部大电影,成为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可以说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电影。接下来,我们将评估一些最受欢迎的《熊出没》动画系列。
熊出没之熊熊乐园。这一系列作品更适合儿童,是一部启迪心灵的优秀作品。故事发生的地方已经变成了森林中的大树幼儿园。主角在童年时也成了熊大熊二和光头强。这对欢喜冤家不在敌对,而是谈了一切并成为好朋友。在生活中,他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一般来说,这是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学前动画。所以我喜欢第一部。
B. 一部很多小孩练体操的电影
红跑道 《红跑道》讲述了上海一所少体校里一群练体操的孩子在大赛来临前半年里的成长,他们的家庭和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 这部由SMG纪实频道和德国NDR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纪录片,已经席卷了11项国际大奖(包括上海国际电视节最佳社会类纪录片奖、巴塞罗那国际纪录片节最佳纪录片奖、萨格勒布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美国电影学院SILVERD OCS纪录片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和美国广播电视文化成就奖等)。 导演干超在纪录片《红跑道》结尾抛出了一枚硬币——硬币的两面:邓彤和爸爸,面朝外滩的灯火辉煌,在回家的轮渡上对话。每天,这对穷父女都这样跨越黄浦江,来往于卢湾的体操训练馆和浦东租来的“家”里。一切都好像很近,又好像很远。 孩子们爱体操吗?邓彤练体操是想给妈妈买大房子,王露凝是因为“寄养”她的上海爷爷希望她身体健康,阿南要为了完成妈妈的心愿……这样的主题,可以拍得很无望,也可以拍得很光明,但干超的《红跑道》跨过了“纪实”这条冰河。 《红跑道》更像电影,没有解说词,没有采访,甚至没有人物介绍,只有若干个场景和若干个对话。训练、生活和家庭,在画面上得到了有节制的呈现。干超继续了他的CINEMATIC(电影化)风格,静止的镜头,多层次的含意,残酷又温情,真实又荒谬。《红跑道》把硬币的两面——欲望和恐惧,幸福和苦难——砸碎了,揉扁了,让我们看个了透彻。 小朋友是天真烂漫的,体操专业训练却是枯燥甚至残忍的。《红跑道》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在做最基本的体操动作,可是没有一个人能成功地完成。站在一边做指导的教练始终没有露面,但“恨铁不成钢”的训斥之声荡气回肠。孩子们的脸上只剩下了茫然,不知所措。 他们爱体操吗?一个孩子训练时蹲着哭,他手上的皮肤破得一塌糊涂。干超和孩子对话,“这么痛,为什么还要练呢?”“我喜欢体操。”干超也问过其他孩子们,好几个人都说“爱”。和孩子们相处了大半年,完成了《红跑道》的后期制作,还在国际影展上兜了好大一圈后,干超依然说不清这种感受,“是小孩们也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还是他们真的爱体操?就好像我们说‘我爱中国’,这中间的感情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不像回答‘开不开心’那样简单的。” 干超第一次见到这群孩子时,并没有拍摄纪录片的打算。2007年初,他和该片摄像龚卫一起去体校打羽毛球,先在电梯旁看见了姚明,然后在电梯旁的大房间里看到了一群练体操的孩子,内心立刻就涌出了一种奇怪的东西。“我忽然闯入了一个世界,整个房间里全是红色的(就是后来在纪录片里出现的那些红垫子),我想到了为国争光之类的。”在一片红色里,有七八支队伍在训练。有些明显是刚刚开始练,他们在镜子里梳辫子,蹦蹦跳跳的像小兔子,教练根本管不住;有些已经练得相当不错了,不停地重复一个动作。干超当场就和摄像说,以后再来看看吧。 “原来他们最初是这样的,后来变成了那样,这里天然就有一种东西吧。”干超拍到过一个场面,后来却没放进纪录片里:体操房里有一面很大的镜子,两个刚来队里的小女孩在镜子前互相为对方扎辫子,红扑扑的脸上带着欢笑。通过镜子,远处,邓彤在平衡木上跳跃,在教练的严厉指点下,一边做动作,一边哭泣。每一个孩子最初都有过蹦蹦跳跳,鲜艳夺目,充满童真的时刻。 在《红跑道》里,干超特别喜欢其中一个场景:邓彤拿着图画课老师奖励的假金牌,偷偷走到隔壁的房间照镜子。她的体操成绩在队里不太好,经常受到教练的批评,小邓彤也很没有自信。那天的图画课上,老师让孩子们画“得了金牌后你想得到的东西”,邓彤拿到了第一名。这个奖其实是干超向老师提议的,“她之前一直在挨骂,特别可怜。事后我不经意地发现她在那里照镜子,我想这个金牌是一种温暖和幸福。”看着镜子里的金牌,邓彤内心正慢慢被湮没的希望被触动了。 干超也喜欢双胞胎兄弟“剪”辫子那场戏。兄弟俩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家境不好,他们成了这个家庭唯一的指望。兄弟俩的小辫从出生后就一直留着了,比赛前教练要求剪了,怕影响比赛时的打分。去理发店的路上,老大忽然说,“我不要冠军,我要辫子”。原来孩子们也不是不会反抗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像成年人那么直接,或者说他们的反抗还没有力量。 这些孩子的成熟,有时让干超也觉得吃惊。孩子们坐在阳光下缠绷带,一个男孩说,昨天自己的牙齿动了,就拔下来扔了。另一个孩子说,不能这么干的。第一个男孩说,这是爷爷说的,拔了才能长得更稳一些。第二个孩子反问,你怎么知道你爷爷说的就一定是对的?这一幕原本会是《红跑道》的第一个镜头,但后来干超改变了主意,拿掉了这场戏。 艰苦的训练,以及训练之外的东西,也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留下痕迹。阿南在孩子们中不太起眼,长得没特点,也不太说话,但干超和摄像还是注意到了他。“有一次他从单杠上下来,我们的摄像夸他,阿南,你的肌肉很发达。俞指导就让他把衣服拉起来,让我们看看腹肌。没想到他立刻哭了,而且一哭就是两个小时,没人知道为什么。” “阿南不是因为训练不好而哭的,其他小孩练得好了他哭,被同伴们摸一下屁股他也哭。是不是因为家庭压力这么大,所以小孩的心理特别敏感和脆弱?”干超是慢慢发现这个家庭的故事的:阿南父母在高档小区里开小超市,天天凌晨3点进货,晚上12点才能睡下。三个孩子的学习情况都不太好,往学业上发展肯定没戏。阿南的两个哥哥也都练体操,进了市体操队却因为家里穷,被退回来了。父母现在就希望阿南还能再拼一下。这么喜欢体操吗?可能不是,阿南的两个哥哥都拿过市里的冠军,但妈妈完全找不到那两块金牌了。 与一说就哭的妈妈相比,干超更喜欢阿南的爸爸。妈妈在烧香祈祷阿南出成绩,爸爸就在旁边淡定地喝着功夫茶。两个儿子被市队退回来了,妈妈跑去又哭又求,爸爸一言不发就把孩子们领回了家,“求他们干什么?不让我们练,就不练吧。 ”爸爸很耿直,也很坚强。但干超在《红跑道》里只用了阿南爸爸的两个镜头,而且是那种一不留神就会错过的镜头。
C. 评剧起源与什么方式
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评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俗称蹦蹦戏 、落子戏 ,又称平腔梆子。1935年改称今名 。1910年前后形成于唐山。评剧在民间说唱莲花落和民间歌舞蹦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原来形式单调,经成兆才等艺人改革,将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由演员扮演剧中人;以蹦蹦音乐为基础,吸收冀东民间音乐素材,创造出行当使用的唱腔;采用全套的河北梆子乐器伴奏,故取名平腔梆子戏。
评剧在现代戏的创作演出方面,影响很大。其中如解放初期小白玉霜演出的《九尾狐》、《小女婿》,新凤霞演出的《刘巧儿》、《祥林嫂》、《小二黑结婚》、《艺海深仇》,东北韩少云演出的《小女婿》,都受到普遍的欢迎。
【历史沿革】
评剧有东路、西路之分,而以东路为主。东路评剧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一、对口莲花落阶段
清嘉庆(1796-l820)以后流行于东滦县、宝坻、迁安、三河等地农村的莲花落已发展为彩扮(对口莲花落)形式。当地农民于逢年过节或上集、赶庙、外出卖针和香面时,往往组织起来演唱。形式有“单板”和“对口”两种。“单板”是一人打竹板(一手拿五块竹板,一手拿七块竹板)自打自唱,一个曲调,来回反覆。一般是唱小段,有时也唱成本故事,如《杨二舍化缘》等。“对口”就是彩扮,由二人演唱,分上、下装(也叫上、下串)。上装为旦,包半头,脑后留假辫,手持手帕或扇子;下装为丑(多为主角),以舞霸王鞭(花鞭为主,也有打竹板的)。上下装均由男性扮演。伴奏除按拍外,有时也用弦、笛、锣、鼓等,或有用“一幅架”(也叫“双跨”)的。即一人打击架上所有的锣、鼓、镲等,表演者同时扮演几个角色,且说且唱,亦歌亦舞,有时有一人或几个帮腔。当时,人们称这种艺术活动为“双玩意儿”、“落子”、“唱花灯”。又因在演出前总要先演一段“什么不闲”,故又称为“什么不闲”。演出剧目多为民间故事,如《思夫》、《十绣门帘》,也有少量整本故事,如《杨二舍化缘》、《小借年》、《小姑贤》、《西厢》、《摔镜架》等。光绪七年(1881)前后,唐山地区开平矿务局建筑铁路、厂矿相继出现,莲花落开始进入乡镇、码头卖艺,并建立了班社。光绪十七年(1891)前后,东北二人转传入关内,最先入关的是锦州汪荣,后有大碗粥(周)、梁半截夫妇等,他们加入莲花落班社一同演出。此时冀东已有十几个莲花落班社,如乐亭的崔八班,演员有张来、张根、石凤等;丰润的孟光武班,演员有东发红、东发白等;滦县魏庄子的赵家班,演员有东发红、东发亮、东发白等;滦县魏庄子的赵家班,演员有成兆才、白菜心、山老鸹、佛动心、汪荣等。此外还有东三省的杨发班;三姑娘、李顺的王大包子班;梁半截夫妇的大碗粥班等班社。随着班社的建立,莲花落由原来三、五人分散的撂地演出,发展成八、九人有组织的专业演出。演出形式也趋丰富多样,每场演出均需由四个击鼓者“报四喜”(也有用“一幅架”唱“什么不闲”的),然后唱莲花落,最后由对口莲花落压轴。演出已有“出场”和“入场”之分。这一时期主要演员有金菊花(杜之意)、杨柳青(余勇)和石榴花(刘永泰)等。清中叶,冀东一带习武之内盛行,莲花落亦受其影响,产生武戏。到清末,习武中有许多人参加对口莲花落“跑棚”。每次演出前先来一段“把式”,讲究硬功夫,多用真刀真枪,进而创造了“耍镰刀”、“耍锄头”、“耍铲子”等武艺。
二、“拆出”阶段
对口莲花落因受东北二人转影响,特别是接受了它的“拉场戏”这一表演形式,将“对口”的唱、白拆开,将故事分成场次,并改原来第三人称的叙述为第一人称的表演,称为“拆出”。在音乐方面也吸收了二人转的唱腔。如喇叭牌子、文咳咳、武咳咳等,使尾音缩短,行腔放慢。乐器方面增加了河北梆子的大弦、笛子、唢呐、锣鼓、梆子等,但锣鼓点未变,竹板仍然保存。拆出时期的剧目主要是来自唱本子和子弟书曲目,并将《小姑贤》、《借女吊孝》、《蓝桥会》和《刘金定观星》等拆出演唱,从而推动了对口莲花落向对戏曲方面的发展。光绪二十年(1894),二合、庆顺、义顺等八、九个班社首先进入天津。二十七年,成兆才、佛动心、东发亮等又带着“对口”和“拆出”剧目《小姑贤》、《小借年》等进入天津。但不久,天津当局以“有伤风化,永予力禁”的禁令,将这些班社全部逐出,艺人们被迫返回乡里,加之军阀混战,两次“国丧”(光绪和慈禧死),禁止响器,莲花落班社大部分解体,拆出亦到此结束。
三、唐山落子(即平腔梆子戏)阶段
1908年,成兆才、张化文、金菊花等人重整班社,带着莲花落子《开店》,拆出戏《乌龙院》、《鬼扯腿》,闯入“北平禁地”,并一度唱红,从此定名为“平腔梆子戏”。1909年,月明珠(任善峰)代替金菊花,成为平腔梆子戏主角,与成兆才、张化文等另组庆春班社,二次进入唐山。当时,唐山是冀东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京剧、梆子在戏剧界很有地位。初到唐山的平腔梆子戏艺人,不得不先学几出河北梆子戏,如《杀庙》、《武家坡》、《桑园会》等,以站稳脚跟。这种艺术上的交流,促进了平腔戏艺术的革新,并产生了专职编剧,如成兆才(艺名东来顺),一生编写了近百个剧本,有《开店》、《占花魁》等。乐队去掉竹板,改用鼓(底鼓)和梆子按拍,增加了板胡和笛子,并采用河北梆子锣鼓经。同时吸收皮影、乐亭大鼓、京剧等的唱腔、过门和身段,从而提高了艺术表现力。此时的平腔戏演唱因用真声,高弦低唱,故而得名“平戏”,至此评剧作为一个剧种已基本形成。1912年,唐山小山西坡的王永富、王凤亭父子筹建永盛茶园,为评剧的第一个剧场。该剧场可容纳近千观众,因其在唐山地区,故剧种又称作“唐山落子。”1915年,庆春班社以月明珠为主演,在天津的奥、意、法“租界”演出了《小姑贤》、《刘云打母》等,颇受欢迎。当时李大钊观看了《花为媒》后,题词“似戏非戏,比戏出奇,改良平戏!”1917年,天津大水,庆春班回唐山,改名永盛合班。1915年,永盛合班经天津到山海关,在兴业茶园首演《珍珠衫》、《樊梨花骂城》、《百年长恨》等,赢得了部分文化人的欣赏,乡绅奎旭东赠送“唐山首创警世戏社”的匾额,永盛合班由此改名警世戏社,即后人盛称的“警世头班”。这个班底由成家(兆才为代表)、任家(月明珠为代表)、张家(金开芳、张德礼为代表)三家组成。他们制定了严格规矩,在艺术上讲究准纲准词,同时也编演了一些新剧目。
四、奉天落子阶段
1619年春,警世戏社部分艺人应邀赴营口、长春、哈尔滨等地演出,受到东北观众欢迎,尤其是在哈尔滨首演成兆才编写的《杨三姐告状》、《黑猫告状》等,影响更大。其时又被称为“奉天落子”。1922年,主要演员月明珠因劳累过度,在沈阳去世,警世戏社也因人员变故而解体。同年秋天,原班社的一些艺人重新组织,先后去唐山、天津、哈尔滨、吉林、长春等地演出,剧目有《枪毙驼龙》等。1923年,李子祥和莲花落老艺人李春盛在唐山组织警世戏社二班,经常在东北铁路沿线活动。班主先是王凤亭,后为高景山,编剧是窦宝安和张连成,演员有盖月珠(王东海)、金灵芝、李义廷、芙蓉花和金菊花等。不久,又分出另建复盛戏社,主要演员有芙蓉花、花云舫、李小霞、花小仙等,这个别社曾到北京演出,一时很有影响。与警世戏社二班成立同时,天津又成立了警世戏社三班,编剧有杨树森、温东山,主演是盖王珠(王庆昌,旦)、周济(凤鸣,生)、花莲舫、筱桂花(张丽云)、筱荷花等,其中影响最大的女演员为筱桂花。这一时期的班社还有“二孙班”(南孙班和北孙班)、元顺剧社等。南孙班(歧山剧社前身),1912年成立于天津。领班是孙凤鸣(东发白),主演是孙凤令(艺名开花炮)。南孙班是招收、培养女演员最早的班社,著名女演员花莲舫、李金顺、白玉霜、筱桂花、小麻红等都出自该社。北孙班(洪顺剧社前身),1918年成立于河北,由孙洪奎(亦名孙恩,艺名丁香花)主持,演员有碧月珠(邓海)、天下红、葡萄红(孙凤楼)、倪俊声等。此班培养了一批落于演员。元顺剧社成立于1924年。郭子元和李金顺为班主,演员有李金顺、喜彩春等。他们在天津演出时,第一次用“评戏”一词。1929年,评剧第一部剧作汇编《评戏大观》(1-6集)由魏茂、李小舫编辑出版。奉天落子时期,主要的评剧班社大多在东北活动,唱腔激越高昂,热情奔放,素有“大口落子”之称。特别是女演员的出现,标志着评剧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很多班社回到关内,在天津、北京一带演出,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其中著名的有“天津三杰”:刘派(刘翠霞)、白派 (白玉霜)、爱派(爱连君)。此外,还有喜彩莲、筱桂花、芙蓉花、筱麻红等,也都各具特色。
五、评剧阶段
1935年起落子艺人大量涌向南方,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演出,以后又到重庆、成都、贵阳等地,并在这些地区扎下根。此年年初,上海报纸戏目广告出现“评剧”名称。1939年,白玉霜南下演出,轰动了上海,主演的《海棠红》还搬上银幕,并为此而获“评剧皇后”称誉。继之,“时代艺人”喜彩莲在上海演出,亦受好评,并得到著名戏剧家阿英、洪深、欧阳予倩的支持和称赞。但在当时社会风尚的影响下,也有些艺人为迎合某些小市民的情趣:演出一些低级庸俗的节目;有的演员则因吸毒不能演出,许多班社被迫解散,评剧一度衰落下来。
评剧的另一支派西路评剧,是20世纪初由西路莲落花演变而来,初名“北京蹦蹦”,后改称西路评剧。1893年,宝坻(今属天津)以莲花落艺人金叶子(来凤仪,小生)、韩九令(花旦)、人人乐(彩旦)、柳叶红(青衣)为主的班社,首先进入北京演出。后有河北省香河的王殿佐(青衣)、侯德山(须生),蓟州(今天津蓟县)的挑帘红(花旦)等相继进入北京,为西路评剧的创始人。西路评剧进京后,吸收了河北梆子、老调、哈哈腔等地方剧种的剧目、音乐和舞蹈,初具小戏形式,常与河北梆子同台演出,名为“两下锅”。西路评剧以河北民歌为基础,唱腔高,甩腔长,多用“依哟嗬,依呀哈”为装饰音和衬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唱腔和唱法。西路评剧兴起时,以“打地摊”或在茶园演出为主要形式。1912年左右,在艺术上有了提高,曾去上海演出。 著名演员挑帘红即为当时赴沪演出的主角。但后来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曾一度消沉。建国后,经过挖掘、改革,艺术上又有新的发展。如过去由男演员饰旦角,生、旦音域同度,改革以后,转由女演员演旦角,唱腔、表演、对白等方面均有较大变化。1958年后,中国评剧院曾先后演出了《花亭会》、《杨二舍化缘》、《卖水》和《顶锅》、《三女除霸》, 长春评剧团也演出了《刘伶醉酒》等西路评剧剧目。70年代以来,中国评剧院演出的《吹鼓手告状》、《甜蜜的事业》等,也运用了西路评剧的唱腔。
建国后,相继成立了中国评剧院、沈阳评剧院,天津、唐山、北京、河北、长春、哈尔滨等地也先后成立了评剧团。并涌观出一批著名演员,如筱白玉霜、 新凤霞、筱俊亭、韩少云、花淑兰、鲜灵霞、李亿兰、喜彩苓等。同时,在剧目和表演艺术上进行改革。至1985年全国有百余个评剧团体。其中较有影响的有中国评剧院,著名演员有花月仙、赵丽蓉、马泰、张德福、刘萍、谷文月等;沈阳评剧院,著名演员有筱俊亭、花淑兰、韩少云等,以及天津评剧院、河北省评剧团、唐山专区评剧团、长春市评剧团、哈尔滨市评剧团、石家庄市评剧团等。
【艺术特点】
评剧的艺术特点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 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评剧唱腔是板腔体,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种板式。解放后,评剧音乐,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显着成就,特别是改变了男角唱腔过于贫乏的弊病,男声唱腔有了新的创造。
早期评剧只有男、女角色之分,后发展为生、旦、丑的“三小戏”。以后又受梆子和京剧的影响,逐渐发展为青衣、花旦、彩旦、小生、小丑、老生、花脸等行当。其表演艺术虽吸收了梆子、京剧的身段、程式,一度出现京剧化的倾向,但仍保持着民间活泼、自由、生活气息浓郁的特点。在唱、做、念、打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上,评剧的唱功最为突出,早期的男旦演员月明珠和女演员李金顺等,都曾以唱功称绝一时。3O年代初,奉天落子时期,又产生了著名评剧声腔革新家白玉霜。她大胆运用低腔,发展了评剧的中音唱法,形成“白派”。与白玉霜同时,刘翠霞创造了高亢脆亮的“刘派”唱法,爱莲君创造了“爱派”的疙瘩腔唱法,此外,还有在北京与白玉霜相对峙的喜彩莲创造了华丽而清新的“喜派”唱法。四名女演员在建国前被称为评剧“四大名旦”。继之而起的是筱白玉霜,她继承和发展了“白派”唱腔。建国后,新凤霞在演出《小二黑结婚》《艺海深仇》、《祥林嫂》、《刘巧儿》等新戏过程中,创造了不少新的唱腔,人称“新派”。她的唱腔清新甜润,玲珑婉转,富于华彩,塑造了一批新型妇女形象。她还与新文艺工作者合作,创造了蜻蜒调、凡字调、送子调等新板式,为丰富和发展评剧女声唱腔作出了贡献。
善于表观现实生活是评剧的一个传统。辛亥革命后,成兆才依据当地的时事新闻创作和改编了《杨三姐告状》、《黑猫告状》、《枪毙骆龙》、《枪毙骆虎》、《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基本上奠定了评剧以演现代剧目为主的特长。以后,不少文明戏演员加入评剧队伍,带来了编演现代戏经验,对评剧多方面地反映现实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建国后,评剧演出的大量现代戏,从不同侧面展示了社会主义建设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讴歌了社会主义新人,提出或试图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一些问题。这些剧目的出观,为评剧以后更好地反映观实生活,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派别】
评剧原分为东路和西路两派。今天盛行的是东路,流行于河北和东三省,在南方也有广大观众。西路评剧又叫“北京蹦蹦”,是在东路评剧梆子、老调的影响下形成的。它的腔调高亢,板头丰富,别具风格。辛革命前后在北京及京西各地演出,很受观众欢迎,以后濒于绝迹。1958经中国评剧院发掘整理,始重现于舞台。《花亭会》就是经过整理并由青年演员继承下来的一出好戏。
评剧流派划分参照 撰稿人:王森 (本人知识有限,此文只供参考)(本文更全)
月明珠(调):花莲舫、
倪(俊声)派:桂宝芬、成国祯、刘子熙、马连成、张润时、泰海贵、刘凤杨、李月楼、杨振邦、艾景全、贾兰亭、刘小楼(后学桂派)、侯德山、王喜瑞、李义廷、王凤池、窦龄童、郑伯范、孙连芳、呼勋卿、倪伟、杜宝宇等。
李(金顺)派:朱宝霞(兼刘派)、花玉兰、筱麻红、筱桂花、鲜灵霞(兼刘派)、六岁红(兼刘派)、李宝顺、羊兰芬、小花玉兰 小玉霜(退休后改为白派)、宋玉文(后改鲜派)等。
金(开芳)派:李小舫(李岱)、韩少云、夏青、于筱芳、于筱芬、张晖、宫静等。
王(金香)派:喜彩苓、小王金香、小王银香等。
张(凤楼)派:张丽华、碧燕燕等。
碧(莲花)派:花月仙等。
刘(翠霞)派:朱宝霞(兼李派)、新翠霞、鲜灵霞(兼李派)、六岁红(兼李派)、郭砚芳(兼喜派)、李玉芬、花艳玲、筱紫玉,花淑兰(兼爱派)、董瑞海、张淑敏、小灵霞、筱佩茹(后学筱俊亭)、董美珠、筱美荣(兼爱派)、马淑华、吴博莉(兼白派)、郭美美(后改新派)等。
白(玉霜)派:碧月珠、筱玉凤、筱月珠、李兰舫、筱白玉霜、菊桂笙、李文芳(兼爱派)、高艳敏、吴博莉(兼刘派)、刘萍、林慧欣、小玉霜、王冠丽等。
爱(莲君)派:莲少君、莲幼君、莲小君、莲雅君、小摩登(钱玉舫)、李文芳(兼白派)、筱玉芳、花淑兰(兼刘派)、筱美英(兼刘派)、王曼玲(拜新凤霞)、王冠丽(已改白派)、张砺云等。
喜(彩莲)派:郭砚芳(兼刘派)、喜少莲、小喜彩莲、邢韶瑛、李忆兰、申增丽、张秀琴、孟素洁等。
花(莲舫)派:筱月珠(兼白派)、花秦楼、花楚馆、文金舫等。
筱(桂花)派:唐淑兰,王彩云
桂(宝芬)派:袁凤霞、刘小楼、李金铭等。
花(玉兰)派:小花玉兰(后转李派) 小幼兰 汪玖 (谷文月也曾向花玉兰学习了 杜十娘 三勘蝴蝶梦)
新(凤霞)派:张金秋、李晓梅、李忆霞(兼刘派)、李红霞、谷文月、王曼玲、刘淑琴、戴月琴、刘秀荣、高闯、赵三凤、王瑾、郭美美等。
鲜(灵霞)派:小鲜灵霞、李秀云、孙桂荣、宋玉文等。
花(月仙)派:刘淑萍、张淑桂、刘珊、恒红等。
李(忆兰)派:刘晓勤、张红琴、赵丹红、孔庆玉、刘惠欣等。
魏(荣元)派:韩学门、李维铨(兼马派)、王文有(兼马派)、高金元、王杰、孙路阳等。
张(德福)派:张彦生、崔英杰、徐培成、李志华、陈胜利、齐建波、赵立华(兼马派)等。
马(泰)派:李维铨(兼魏派)、张彦春、王文有(兼魏派)、赵立华、张文鹏、马惠民等。
韩(少云)派:胡桂秋、宋丽等。
筱(俊亭)派:筱佩茹、新少敏、小筱俊亭(郑小娣)、李冬梅、王晓萍等。
花(淑兰)派:解郁文、徐广琴、王镇芝、郑桂芳、张丽华、赵俊芝、冯玉萍、曾昭娟、田敬阳、李娟娟、吴丹阳、艾丽珍、赵继兰、张秀云等。
谷(文月)派:张秀云、王丽京等。
洪(影)派:孙振宇、陈立行、李焕双、包连伟、杨继勉、张俊玲、石文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