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产电影 » 电影浪潮里离开的中国留学生
扩展阅读
韩国电影三级大全2018 2025-01-06 07:43:13
儿童剪辑微电影 2025-01-06 07:39:37

电影浪潮里离开的中国留学生

发布时间: 2025-01-06 07:25:07

㈠ 电影《浪潮》背后的真实故事是什么

这个故事取材自发生在美国加州的一个真实事件。

1967年,加利福尼亚州帕罗奥图市的Cubberley高中,历史老师罗恩·琼斯(Ron Jones)在快讲到纳粹、二战的时候,被学生问到的问题难住了。

为什么德国民众会声称他们对屠杀犹太人毫不知情?为什么镇上的人们,铁路工人,教师,医生,等等,都声称他们对集中营、大屠杀一无所知?为什么身为那些被屠杀的犹太人的邻居甚至好朋友的德国市民说犹太人被捕的时候他们不在那里?

这位老师决定花一个星期的时间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于是他开始了实验,结果则表明,只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法西斯主义即可复活。




剧情简介:

在一所德国小镇的中学校园里,一位历史老师在讲解独裁统治的课上提出了一个问题:独裁统治在当代社会还有没有可能发生,学生们对此都嗤之以鼻。接下来,这位老师和他们班上的学生们做了一个模拟独裁政治的实验,他给这个班级组织取名叫“浪潮”,引导学生们设立统一的口号、一致的打招呼方式,穿同款的服装。

短短三天之后,这个班级的学生都对自己的组织确立了高度认同,他们团结、亢奋而激进,所有持反对意见的同学被视为异类。在同其他班级的一次群体斗殴中,历史老师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于是把全班学生召集到礼堂中,宣布实验的结束和组织的解散。然而为时已晚,一名狂热的学生因“信仰”幻灭而精神崩溃,开枪打伤了一名同学后饮弹自尽。

㈡ 浪潮观后感

看完某一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浪潮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浪潮观后感 篇1

这是一部由德国人自己拍摄的反法西斯题材电影。

影片讲述的是,在一所德国小镇的中学校园里,一位历史老师在讲解独裁统治的课上提出了一个问题:独裁统治在当代社会还有没有可能发生,学生们对此都嗤之以鼻。

接下来,这位老师和他们班上的学生们做了一个模拟独裁政治的实验。他给这个班级组织取名叫“浪潮”,引导学生们设立统一的口号、一致的打招呼方式,穿同款的服装。短短三天之后,这个班级的学生都对自己的组织确立了高度认同,他们团结、亢奋而激进,所有持反对意见的同学被视为异类。

在同其他班级的一次群体斗殴中,历史老师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于是把全班学生召集到礼堂中,宣布实验的结束和组织的解散。

然而为时已晚,一个名叫蒂姆的学生,因自己狂热的“信仰”幻灭而精神崩溃,开枪打伤了一名同学后饮弹自尽。

影片的真正主角,正是这个名叫蒂姆的学生。蒂姆平时性格懦弱,同学们喜欢叫他“软脚虾”,在校园里总是受人欺负。而“浪潮”这个组织的出现,让他看到了自己翻身的希望,他希望加入这个集体,借助集体的力量使自己不再弱小。

于是,他开始变得不再懦弱,开始敢于反抗欺负他的小混混,甚至开始做出一些其他人都不敢做的疯狂举动。他似乎在“浪潮”中找到了存在感,仿佛“浪潮”就是他人生唯一的转机。他十分热切地维护着这个组织,维护着他的依靠,以至于“浪潮”被宣布结束时,他完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而饮弹自尽。

这样的结局令人感到震撼。它同时,也影射了像蒂姆这样的一个人群的存在,以及根植于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人性中恶的那一部分。

然而,更令人感到震撼的是,这部影片其实是取材于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1967年4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所高中里,教师Ron Jones为了让学生们理解法西斯主义,进行了一场实验。他利用五天的时间向班级里的学生灌输纪律性和集体精神。这项实验在发生后,引起了混乱和严重的后果。

曾几何时,法西斯主义给全世界的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二战之后,德国人始终深刻反省自己,态度诚恳,令全世界感到欣慰。这种警钟长鸣的姿态,也让人有种感动。

这部影片中的历史老师不仅是给他的学生,也是给所有看了这部电影的人们,上了十分生动的一课。法西斯式的极权统治,原来离我们如此之近。

就像是有关这部电影的评论里说的那样: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

浪潮观后感 篇2

谁能想象,让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和一群自由散漫的小青年转变成一个集权主义者和一群纳粹分子只需要五天时间?德国电影《浪潮》以一周“独裁政治”课为背景,向人们展现了这样一种可能性。

整个影片似乎都是围绕集权主义展开的,但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呢?或许集权主义就是一切决策都是掌控的一种权力集中的形式吧。领导者利用他的绝对权威鼓动他的支持者做与道德法律相悖的事,从中获得满足和成就感,进而变得狂热,践踏法律秩序,最终走向独裁。

刚开始,所有学生都是具有自由和叛逆精神的,口头上也对纳粹深恶痛绝,但赖讷老师用集体意识和“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等说辞让大家痴迷和盲从并制造歧视和仇恨,使学生们完全失去判断。影片中有这么一幕:在课堂上的第二天,赖讷给大家调了座位,并将调整座位的原因说成是“我想打破平常的小团体。你们都有要好的朋友,这很重要。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团结力量大,所以我让一名差的学生,坐在一名成绩好的学生边上。”歧视是很明显的,但他的理由却是“团结”。而且,当莫纳质疑这种做法是在将所有坏学生拎出来展览时,莱纳抓住她的一个用词,狡辩说:“我从来没有提到过坏学生,只提到过成绩差。”并以她和她的同桌举例,将两个人的缺点明白地指出,借口却是很光鲜的。

在大家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他紧接着话锋一转,说:“我们班作为一个集体,表现会更好,起码比楼下的无政府班好!”成功地制造了一个假想敌,把大家带入一种兴奋的状态,至于这个假想敌对大家起到了多大的刺激作用,从前面的踏步游戏中就可见一斑了。另外他还认可了抄袭行为,有同学问他们是否可以抄袭时,赖讷老师回答是的,理由是这样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利用集体意识掩盖歧视,支持作假,利用假想敌制造仇恨,一气呵成,几乎没有痕迹,似乎一切颠覆人类价值观的事,在加上“团结就是力量,集体高于一切”的说词后,就能得到大众的普遍拥护——你如果反对,就是不服从集体,就是自私。

卡罗也参与了关于制服的讨论,但她并没有在第二天按照规定穿白衬衫去上课,这也可以看成是觉醒的表现,促使她觉醒的也许是女孩子爱美天性的伸张。这一天,她穿了一件红色上衣去上课。路上,她男友说她自私,课堂上,她遭遇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和指责以及老师的冷遇,在别的同学都为集体取了很激进的名字之后,她还是试图用“变革者”这个温和的名字,希望集体保持某种温和的状态。不过,整个集体都开始变得疯狂,她的意见显然不会有人响应。

莫娜的睿智和勇气是我们很难做到的,而卡罗似乎更贴近我们,经历了“盲从——觉醒——抗争”的历程,但是大多数人仍相信“浪潮”能够用集体的力量战胜一切敌人,尽管这样是在颠覆国家的法制,但大家对此不仅毫无警惕,反而随之疯狂。

当我要反对这样集端主义情绪的时候,却是一点底气也没有的。在我们的社会里,普遍的不公正,黑恶势力的猖獗,道德的堕落,不是我们每个人感觉到的事实吗?而我们不是也常常看不到这些社会顽疾被有效医治的任何希望吗?我也不禁要提出疑问:即使对集权主义保持着十分警觉的人,在如今的社会土壤下,真的能够抵挡住它那巨大的魅力吗?

浪潮观后感 篇3

我们想要的,没有任何的束缚的自由是否就是我们追求的全部?

影片的开始就洋溢着自由主义的气息,欧洲独有的风情加上热情洋溢的青春将自由主义逐渐推上巅峰,在这里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躲开束缚似乎轻而易举,经济因素难以再成为你奋斗的原因,你可以自己选择你想做的,你可以去寻找一条自己的路。

然而,更多的人在这样的一种情境下似乎更加迷失,他们似乎在歇斯底里的寻找着些什么,直到文格尔先生的到来。作为活动周的授课者,文格尔先生一开始钟情于无政府主义,他宣称自己的经历更加适合这个课程,但是由于遇到了顽固的对手只好转而教授独裁政治。他们讨论独裁政治的基础,讨论独裁政治的形式,讨论独裁政治的复辟性……随着讨论的深入,文格尔先生发现他可以做一场变革,一次独裁政治的真实的体验。

第一周他们选举出一位独裁的者,他们制定课堂纪律,形成所谓的称呼;利用一系列的集体性行为,锻炼集体纪律意识;打破原有的小团体,形成一个更为团结一致的大团体;他们穿一样的衣服,做相同的打招呼的手势,逐渐开始排斥外来集团;最终,他们积极扩大自己的组织,不惜发生正面的冲突。

当自由主义走向极端的时候,他们似乎想要寻求一种归属,一种集体的荣耀——那种似乎远远大过自身的荣耀。于是他们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最终结果令人悲哀。回顾整部影片,我们可以看到自由主义与独裁政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回到今天我们所追求的自由上,我们不得不反思这会不会是未来的我们。

与文中狂热的浪潮成员不同的两位女生可以说也是自由主义下的相同处境的人。为何他们便可以在狂热边缘保持冷静,除了剧情之需要,是否在现实中确实存在这样的人?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仔细回顾影片,你会发现这两个人起初也对自由主义有过一定的批判。在面对自己的父母时,卡罗一直表示出一种拒绝,她认为自己的父母缺少了为人父母应有的标准,她希望他们可以做出一定的改变。在文格尔先生的课上,她起初一直十分积极,但是后来由于机缘巧合,她发现自己身处泥潭,其他人一直利用道德利用不合群来压迫她,基于最基本的反抗精神,她试图揭开这一场骗局。

回看卡罗的经历,我们似乎可以看出自由与自我发现的本质区别。卡罗作为集体中的佼佼者,致力于做到的是一种个人价值的实现,她为自己设定规则限制,却不愿别人来干涉她的生活,她了解她最基本的利益的底线,却也明白自由之外有更重要的东西,她并不想要的挣开身上所有的束缚。

这终究又回到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想要的,没有任何的束缚的自由是否就是我们追求的全部?曾几何时,我们最爱说的便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愿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我们痛恨强加于身的义务,以至于我们痛恨身上的责任,在个人主义的狂潮下,我们摆脱了所有的责任,也失去了利用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每个时代都有它的追求,在我们还未挣开束缚之前,我们总是要斗争一番,但是当我们处于一个时间的节点之时,我们便不应当再为偏见而左右,自由主义于我们而言是陷阱还是追求,是偏见还是理想,我们都需要从这部影片中好好思考。

浪潮观后感 篇4

《浪潮》,只用 107 分钟就讲述了纳粹的形成,是的,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真实的故事来自美国,由德国人拍摄,可以想见德国的自省力,“不想再回到那段日子了”,这是大部分德国人心底的声音。

想了解群体意识,想了解独裁,《浪潮》是必修课,它会让你看到一个中学教师如何用短短五天的时间将散沙一般的学生迅速凝聚成疯狂的力量,也能看到从控制到失控的完整过程,就这样失控了,你甚至找不到究竟是哪里出了错,就像影片结尾处教师赖纳所说“这不是可以改正的”。

从上课的第一天起,从赖纳的称呼改为文格尔先生,从举手起立才能说话,从共同面对同一个假想敌,从白衬衫制服,从浪潮的名称、标志以及问候的手势,这一切的一切都越来越让这个群体,或者说这股势力向着高度的一致性和排他性演化,群体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后,就如同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的区别,再也没有了脆弱和无力,每个人都在其中获得了力量,同时也湮灭了自己。

看这部影片的过程中我几度想要落泪,但这些泪水中包含的情绪却截然不同,在影片前半段,赖纳指挥学生在教室里踏步,只为了引起共振让楼下的无政府课吃天花板的灰;还有蒂姆被混混欺侮,两名伙伴上前帮忙的时候,这些时候的“浪潮”,也就是“浪潮”的初期,是美好的,集体的向心力和互助令人感动。但在影片后半段,当蒂姆引弹自尽,赖纳被警车带走的时候,那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又令人无比唏嘘。

影片结尾,赖纳要结束“浪潮”时,有个学生反对说“浪潮并不是一无是处”,的确,尤其对于有缺失的人来说,“浪潮”几乎可以弥补所有的缺失。在这个群体中,每个热衷投入的人都在“浪潮”中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被认同、平等、力量等等。当人们卷裹在“浪潮”中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全能”的错觉,以往脆弱无力的个体在群体的力量中凝结成了无所不能的存在。就像电影中所展示的,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投入到“浪潮”中,因为有缺失的人实在太多了。片中执着反对“浪潮”的代表人物卡罗尔,她出身于一个较为圆满的家庭,父母恩爱,并给予她和弟弟开放式的教育,她本人漂亮,成绩好,相比其他人她是不需要“浪潮”的,她更需要的是突显自我,所以卡罗尔对“浪潮”的反叛是从白衬衫制服开始的,因为制服突显的是一致性,埋葬的是个性化,这与卡罗尔的需求是背道而驰的。

为什么赖纳最后决绝的结束浪潮,为什么他说“这不是可以改正的”,在我看来,“浪潮”正如它的名字,是一股力量、一股洪流,它意味着凶猛的冲击力,但同时也意味着迅速的消亡,它只是浪潮而已。由生到灭,由涨到落才是它本质的规律,当人们在浪潮中沉浸在“全能”的幻觉的时候,殊不知退潮已经来临,当潮水落,原本内心的缺失和无力会重新被感受到,那种从高处坠落的巨大落差会更痛苦,更难以承受。“浪潮”就像一场梦,不愿从梦中醒来的蒂姆自杀了,他选择留在梦中,而导演这场梦的赖纳也将为此付出代价。

真正的力量和圆满只存于我们的内心,任何依靠外界抵御内心无助和缺失的'办法都不会持久,个人依赖群体是如此,人与人之间彼此依赖亦是如此。

浪潮观后感 篇5

《浪潮》一片在六天内讲述了一场名为“浪潮”的微型极权主义运动从游戏般的开场、到野火般迅速蔓延、再到不可名状的狂热、直到最后惨淡收场的全过程。整个《浪潮》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样本,生动的说明了极权主义运动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任何极权主义运动的形成都有他不可或缺的要素,包括意识形态,一个政党(组织),一套方略等。

意思形态是有阶级性的。如果我们把《浪潮》中的这些中学生看成一个阶级,那么这个“中学生阶级”往往感到与家庭的疏离、对现实生活厌倦,在精神上无所归依。他们的这种相同的感觉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学生的意识形态”。而文格尔老师创造了一种使人人平等的,使生活充满希望的“浪潮的意识形态”。当一个人并没有或者无能力去发掘出自己内在真正的自我价值的时候,他就开始趋同于其他主流人群或者非主流人群。他需要一种归依感,尽管这种归依感是虚无的,但只要他觉得自己是混在人群中的人,他并没有被人群抛弃,那么他就得到了满足。蒂姆无疑就是这种人的典型,他的生活中缺少最基本的关爱,又往往被人欺负。所以他急切地在“浪潮的意识形态”中寻求慰藉。同时,许多像他一样的人继续完善了这种意识形态。

一个极权政党要有一个领袖,一个领袖还要有一批死忠。领袖和他的死忠构成一个政党的核心,是政党的主力军。从影片的内容来看,“浪潮”已然呈现出某些明显的极权政党的特性。如果我们把文格尔老师看作是“浪潮”运动的极权政党领袖,蒂姆、或许还有最后揪着马尔科上台的那几位同学可以算作是领袖的死忠。那绝大多数“浪潮”的参与者其实都只是被其神秘魅力吸引的外围人员。外围的人员就像一堵保护墙,将核心成员和外部的正常世界隔开,使他们觉得自己所在的世界与外部世界完全不一样。他们开始敌视外部世界,凡是不属于自己世界的人都被视为敌人。所以,我们看到片中的锡南半开玩笑的说买来的冰淇淋只给“浪潮”的成员吃时,其实就暗合了这种组织特性。同时,他们也明确地树立了一个敌人,那就是楼下学习无政府主义课程的班级。与敌人的作对使这个组织更团结,更有活力。

当然一个政党还要有他的标致,仪式。通用的标志和统一的仪式,使组织内部的成员与外界有了鲜明的区分。这种区分使内部成员感受到了强烈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一个政党想壮大起来必须有一套策略。不管什么策略,这些策略必须与人的心理暗合。

社会心理学家斯泰纳曾经提出过一个“沉睡者”的概念,来指代正常情况下蛰伏,但有时却被唤醒的残酷的潜能。基于此我们可以做出判断:文格尔的班级里全是一群“沉睡者”,他们的暴力潜能被“浪潮”所唤醒,导致他们一步步滑入恶的深渊。与家庭的疏离、对现实生活厌倦,在精神上无所归依,使“浪潮意识形态”的侵入有了可乘之机。标新立异,人人平等,又与中学生的内心需要暗暗结合。最终,他们的暴力潜能被唤醒了,浪潮也在校园甚至城市中席卷开来。

浪潮观后感 篇6

我看到上有这样一条《浪潮》的感想:“像《浪潮》中的学生那样穿一样的衣服,坐正了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说话要起立……这些对我们来说太熟悉了,我们过了十几年这样的生活却不如一部电影给的体会更深刻。”

当敲下这句话的时候,当这句话得到颇多的赞同时,就该深刻明白“浪潮”的集体主义和中国的教育是不同的。

当莫娜提出质疑时,没有人理会她;当卡罗试图阻止“浪潮”时,所有人甚至她的男友反对她;当马尔科站起试图制止文格尔先生的演讲,他被强行带上了舞台。清醒者被鄙夷、排斥,如同房龙的《宽容》序言,无知的山谷里所谓的全知老人秉承着先辈的律法惩罚了离开山谷的先驱。穿上统一的白衬衫、牛仔裤,拥有统一的问候手势,佩戴统一的“浪潮”标志,一切都是平等的。他们说,在“浪潮”中,无所谓谁是最漂亮的,谁的成绩最好,我们都是“浪潮”里的成员,我们是平等的。他们说,我们孤独、缺乏家庭的温暖、集体的关心,缺乏对一个群体的归属感,但是“浪潮”给了我们。最后蒂姆,狂热分子,说,“浪潮”是我生命中的全部。那一群“白衫党”是如此沉浸在自己的“浪潮”世界,没有人能妄图打断他们在这个世界中平等和集体主义所带来的快乐。

不平等来源于私有财产和国家权力。

历史第四分册上的话,背时就这么背过了,然而在《浪潮》里我才明白这种“不平等”带来的危害。人类是有多么渴望平等,就能在多么短的时间里掀起“浪潮”运动。“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

然而,当我们扭曲了《浪潮》,生搬硬套地讽刺中国教育时,我们是否又做过了。诚然,中国教育宣扬了集体意识,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个性,但我并不认为这是所谓的“独裁”。我们能发表这样或那样的言论抨击如此的教育,我们在寻求这样或那样的信仰支撑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在试图挣脱束缚。相反,在《浪潮》中,文格尔先生是学生们的全部信仰,这个集体里没有人意识到这堂课程将演变为一场致命的闹剧,因而当“浪潮”运动结束,狂热分子只能用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看吧,是不一样的。

江姐在复习《病梅馆记》的时候强调:“你们绝对不是‘病梅’。”当时哄堂大笑,但为何我们不是“病梅”。我们的确被修剪过,被束缚过,但终究是会挣脱镣铐。我们缺乏信仰,失目标,但在迷茫后依然会回到正轨。我们在寻找解脱的大门,而“浪潮”中他们却是在寻找绝对的平等,自身的依赖。

因而,看了多篇上关于《浪潮》的影评,当在解读《浪潮》时提及中国教育时多半是扭曲了它的本意的。

我们的确也在寻找平等,也认识到了不平等的危害,但与教育无关。如若一定要抨击中国教育的话,不如思考美国——《浪潮》真实发生的地方——他们能用这种方式让学生体会什么是独裁,而我们只是停留在书本上,只停留在“法西斯”等零星的知识点。

㈢ 绵羊教育

1

当我从事基础教育后,我很讶异自己曾经恨过一个老师,并且不是因为私人的原因。

事情发生在高中的一次运动会上。当时班主任临时有事,提早回家了,我们班的观看台一片狼藉,大部分的人都已作鸟兽散。这时,一向被我们视为竞争对手的隔壁班的班主任对着一个老师嘀咕,大概是说看我们班班主任不在,就没人处理垃圾了。这瞬间激怒了还剩下的我和几位同学。我们纷纷感觉因为"母亲"不在而被欺负被侮辱了,重要的是这不是对个人的侮辱,是对我们班的侮辱。于是我带头,和他们一起将垃圾清理干净。而平时难以叫动的同学,这时候都异常得积极与心甘情愿。事后我想,这就是所谓的集体荣誉感将我们凝聚在了一起。

后来我在新加坡的一所中学教书,遇到一位在新十几年的老师,向我提起了令她难忘的中国运动会的这种集体凝聚力。新加坡中学运动会的建制不同,他们把全校学生分成四个阵营,所有学校开展的体育活动,都是四个阵营的竞争,而不是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随机分成四个阵营的做法,完全不具备感情基础,平时一起练习加油的口号都显得极为松散,只有几个学生领袖异常积极,旁边老师不断鼓励众多将自己置身事外的学生参与进去,可效果寥寥。那位老师认真而真切地对我说:中国的学生运动会让我们更有拼劲,更团结,也更有意思。

当那个老师说"更有意思"时,我完全明白她说的是什么,她说的是一种置身集体,为之奋斗,乃至为之牺牲的一种崇高感,至少是归属感。

可是,多年后我想,那个隔壁班的班主任只不过陈述了一个事实,我被一种莫名的情绪牵引,引发了对事实陈述者的愤怒与恨意。 2

第一次看完德国电影《浪潮》时,里面对独裁统治的模拟深深刺激了我,我突然发现,在中国最被认可的班集体建设,正是用了同样的方法,而优秀与成功的标准正是一个独裁组织的雏形。

在这部电影里,教授"独裁政治"的老师,问学生一个问题:现在法西斯主义还能不能在我们身上复现?这些民主制度下成长的孩子,表示了轻蔑,他们认为完全不可能。于是,这个教师策划了一个独裁实验。

一个女生上完第一堂课回家兴奋地和她的母亲交流:

女生:纪律铸造力量。我们所有人都参与了,像是有一种力量,吸引了所有人。

母亲:我只能用可怕来形容。

女生:至少你从来不这样教育我们。纪律对弟弟来说没有什么坏处。

母亲:你弟弟应该自己发现他的底线 。

这个女生说的参与是,他们按老师的要求按正确的坐姿坐着上课,发言之前一定要举手,得到老师允许后才可以发言,而且必须要起立。有没有感到熟悉?接着下来是统一的服装,统一的口号、统一的目标、统一的敌人,不属于你的阵营即是敌人,党同伐异。

我们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充满了这种对整齐划一行动的训练。往往最初的反抗者会受到处罚,在老师那里这是杀鸡儆猴。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建成,标志即是所有人高度的集体荣誉感。为了这个集体,在个人行为上不逾矩不犯规,每一次集体的活动,大家都能团结一致,朝着共同的目标进发,在集体目标的实现中实现自己,当然在适当的时候还要学会个人牺牲。我在小学时,参加一个集体舞比赛,班主任老师要求我脱下袜子给另一个同学,原因忘记了,我不同意,于是后来我成了整个班的敌人。而电影里,当唯一的清醒者站出来反对这个组织时,被强制拉上台,如果继续下去就是被多数人的意愿杀害。

独裁的诱惑总结起来是两句我们并不陌生的话: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 3

这种对我们纪律性与一致性的规训,最好的活动例子就是军训。在中国做老师时,和同事聊起军训,最大的感受就是,刚军训完的学生真乖,真好教。我们不妨将对军训的评价暂时放下,那么新加坡的中学生需要参加军训吗?答案是否定的,但是他们的每个学年都要参加露营活动。什么是露营活动,当然不是一整个年级的同学去郊外搭帐篷烤肉吃吃喝喝。而是在一些训练员的带领下,参加一些需要集体完成的活动,让学生自己解决训练员所给出的题目,在我们看来大概都属于游戏:例如两人摇绳,其余同学一起跳过去;一群人站在一块布上,在所有人都不可以离开布的前提下,将布翻转过来等等。

我找出了第一次带中学一年级的学生参加露营活动的第一天的日记,选录其下,这样或许更具真切感:

1月10 日

今天是露营的第一天,带学生来到三巴旺,他们接受的第一个任务是跳绳。教练没有给出任何指导,只说明了规则,即两个学生摇绳子,其余的同学站成一排,喊一、二、三齐跳,所有人都跳过去了算是完成任务。当然,试过几次都失败了,总有人绊到脚。教练开口问,那你们遇到的问题是什么?这样一问,积极的学生自然地就站了出来,带领大家找原因,接着一起试着解决问题。尽管最初他们的解决方法不太对,或者原因根本就找错了。可是,我发现一点,这种训练是给个人思考的机会,并且是找寻与人群相处的合理方式。交际能力强的人会主动成为组织者领导者,喜欢独来独往的人也会与他们合作,一起解决问题。这是不是就是一个社会良性发展的模型呢?这大概就是公民训练。

继而,我想到了我们的军训,军训是"命令"与"服从"的思维训练,最优秀的人是完全服从者,细致到脚的高度,手的弧度。这当然是当兵的基本素质,可是我质疑的是这是否适合学校训练公民?作为中学的必修课,我们为什么千方百计要教会绝对服从,所以我们要制造的是绵羊,而不是公民。

在后来的反反复复的尝试中,我看得已厌倦,只想上前告诉他们应当如何解决问题。甚至想说让那几个总跳不过去的同学单独练习一下。在失神好久后,我被身边另一个班主任老师的欢呼声惊醒,学生终于都跳了过去。问题的解决需要的是创新和不断地尝试,良心社会的标志是对同处的弱者的耐心与不放弃。

这个游戏结束后,学生在训练员的带领下写游戏后的反思。而这个游戏最核心的想要传达的是合作的重要性。在那天的日记里,我对集体荣誉感与合作做了如下的比较:

它们大概有很多相同之处,可是我总觉得,集体荣誉感总在强调某种感觉,这种感觉是取消自己,只有一个虚拟的集体存在,为了这个集体可以牺牲一切,包括理性。集体荣誉感到最后,往往发展成为毫无理性的党同伐异。

合作在强调实用功能。在共同目的下,做最适合的工作配合伙伴,共同实现目标。他的侧重点在功能性的合作上,而不是精神交付。

中学一年级的露营活动围绕的是合作与尊重,而中二的目标是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来看看几个活动的设计方案:

这就是我们的学生在参加军训时,新加坡学生在参加的活动。我们不管在方式上还是目的上,都与别人大相径庭。 4

一个班主任与我聊天,向我表示自己被学生折腾的无奈。他和我说,前一天他打电话给一个问题学生的家长,他给这个家长的评价是"洋派",原因是他在电话里还没向家长说完这个孩子的问题,这个"洋派"的家长就借口有事挂了电话,语气虽克制却带有愠怒。这个孩子的问题是:上课总不能管住自己,常常和周围的人闲聊。我在想应该怎么去理解这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家长的反应?"洋派"家长的挂电话是一种对老师做法的不认同。任何取消个人自由而要求绝对服从的命令,我们都有理由怀疑是独裁专制的萌芽。有学者在总结福柯《规训与惩罚》一书的主旨时说:

福柯抨击说,从学校到各行业,从军队到监狱,我们社会的主要惯例体制表现出邪恶的效能,极力对个人施以监控,"消除他们的危险状态",通过反复灌输训诫条例来改变他们的行为,结果不可避免地将造就一些毫无创造能力的"驯顺的团体"和听话的人群。

从这个角度来看"钱学森之问",我们那些有创新能力的杰出人才是不是都没有逃过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教育劫难。 5

《浪潮》里有一个特殊的学生,他生性懦弱,在同学眼中恐怕是一无是处的。自从参与到"浪潮"活动中后,他完全变了。为了组织他变得勇敢无畏,做出了许多令人意外的事。甚至在组员被黑社会成员欺负时,他举枪跑出来吓跑了敌人。最后,老师宣布"浪潮"就是独裁的雏形,就是专制的复辟,老师让大家解散回家好好反思。这时,他根本无法接受,他重新被抛到了一无是处的位置上,情绪失控的他举枪击伤了同学之后,也饮弹自尽了。

我也同样不可否认的是,那次高中运动会,那种所谓集体荣誉感带给我的强烈的力量感。独裁团体为什么会招来这么多的真心拥护者,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鼓舞人心的力量,如《浪潮》里的那个学生,如重庆支持唱红打黑的群众。他们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自我价值的缺失。他们在参与到集权团体之前,本身从未确认自我的价值是什么。《狂热分子》的作者埃里克o霍弗指出:

一个人愈是没有值得自夸之处,就愈是容易夸耀自己的国家、宗教、种族或他所参与的神圣事业;这本质上是对一种事物牢牢攀附--攀附一件可以带给我们渺小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东西。

你无法用理性或道德上的理由去说服一个狂热者抛弃他的大业。他害怕妥协,因此你不可能让他相信他信奉的主义并不可靠。但他却不难突然从一件神圣伟业转投另一件神圣伟业的怀抱。他无法被说服,只能被煽动。对他而言,真正重要的不是他所依附的大业的本质,而是他渴望有所依附的情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