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
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是《格萨尔王传》。
《格萨尔王传》主要讲述了雄狮国王格萨尔以大无畏的精神率领岭国军队南征北战,降伏妖魔,抑强扶弱,救护生灵,使百姓过上安宁日子,晚年重返天国的故事。作为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史诗熔铸了神话、传统民歌、格言俚语,具有雄浑壮丽、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
《格萨尔王传》流传到了境外的蒙古国、俄罗斯的布里亚特、卡尔梅克地区以及喜玛拉雅山以南的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和周边地区。这种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是异常罕见的。2006年,最长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被列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格萨尔王传》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格萨尔王传》的艺术特色列举如下:
1、巧妙的结构安排
《格萨尔王传》在结构安排上,有其独特的处理方式,它采用了以人物为中心和以事件为中心相结合的结构方式。具体来讲就是在整体的分章本中采用以人物为中心,而具体的分部本则以事件为中心,从一个故事派生出另一个故事,不断充实完善,独立成篇,形成新的分部本。
2、鲜明的形象塑造
《格萨尔王传》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也有较为出色的表现。作为一部规模宏大的史诗,格萨尔塑造了上千个形象迥异的艺术形象,数量如此众多的艺术形象,大都塑造得鲜明生动,栩栩如生,相当成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3、生动的语言运用
《格萨尔王传》在语言艺术的运用上,经过千锤百炼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格萨尔首要的语言艺术特点是采用了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格萨尔王传
Ⅱ 需要格塞尔王的资料
你要的是电影<格塞尔王>的资料吗!
Ⅲ 格萨尔王是什么朝代的什么民族的讲的什么故事
《格萨尔王传》是我国藏族人民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大约产生在古藏族氏族社会开始瓦解, 奴隶制国家政权逐渐形成的历史时期,即公元前二、三百年至公元六世纪之间;吐著王朝建立之后(公元七世纪初叶至九世纪)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吐著王朝崩溃,藏族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也就是藏族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农奴制过渡的历史时期(十世纪至十二世纪初叶)得到广泛流传并日臻成熟和完善.在十一世纪前后,随着佛教在藏族地区的复兴.藏族僧侣开始介入《格萨尔王传》的编纂,收藏和传播.史诗《格萨尔》的基本框架开始形成,并出现了最早的手抄本.手抄本的编纂者,收藏者和传播者,主要是宁玛派(俗称红教)的憎侣,一部分就是“掘藏大师 ”他们所编纂,传抄的《格萨尔王传》,初称为“伏藏”的抄本。
《格萨尔王传》作为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是在藏族古代神话,传说,诗歌和谚语等民间文学的丰厚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她通过对主人公格萨尔一生不畏强暴,不怕艰难险阻,以惊人的毅力和神奇的力量征战四方,降伏妖魔,抑强扶弱,造福人民的英雄业绩的描绘,热情讴歌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伟大斗争.这部史诗在广阔的背景下,以徽宏的气势,高度的艺术技巧,反映了藏民族发展的重大历史
阶段及其社会的基本结构形态,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和崇高理想,描述了纷繁的民族关系及其逐步走向统一的过程,揭示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研究古代藏族的社会历史,阶级关系,民族交往,道德观念,民风民俗,民间文化等问题的一部网络全书,同时也是一部形象化的古代藏族历史,在藏族文化发展史上,《格萨尔王传》不仅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而且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认识 价值,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历史早已把我国各族人民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格萨尔王传》这部史诗同样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着中国各族人民追求平等,正义和美好的幸福生活的崇高理想.《格萨尔》的产生,流传,演变和发展过程,是藏族历史上少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我们伟大祖国多民族的文学发展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也不多见.本身就是一首诗篇,一首悲壮苍凉的诗篇,一首大气磅礴的诗篇,一首洋溢着蓬勃生机,充满着青春活力的诗篇,一首孕育着创造精神,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诗篇.从《格萨尔》产生,流传,演变和发展的过程来看,时间跨度非常之大,有一,两千年之久;从藏族的社会形态来看,自原始社会末期的氏族社会,经历奴隶主专政和奴隶制社会,到封建农奴制时代;直至今天的社会主义时代,这部伟大的英雄史诗,依然在辽阔的青藏高原广泛传唱,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表现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历史上藏族社会发展的凡个重要时期,都对《格萨尔》的流传,演变和发展产生过影响,各个重要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都在这部宏伟的史诗里得到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使她日趋丰富和完善,反过来讲,《格萨尔》对各个时期藏族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从而在藏族文化史上确立了不可替代,不可抹杀的重要地位.在藏族文化史上没有第二部著作, 能象《格萨尔》那样深刻地反映古代藏族社会发展的历史,对藏族文化的发展,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格萨尔》堪称“奇书”。
《格萨尔王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很久很久 以前,天灾人祸遍及藏区,妖魔鬼怪横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为了普渡众生 出苦海,向阿弥陀佛请求派夭神之子下凡降魔.神子推巴噶瓦发愿到藏区,做黑头发藏人的君王——即格萨尔王.为了让格萨尔能够完成降妖伏魔,抑强扶弱造福百姓的神圣使命,史诗的作者们赋予他特殊的品格和非凡的才能,把他塑造成神,龙,念(藏族原始 宗教里的一种厉神)三者合一的半人半神的英雄.格萨尔降临人间后,多次遭到陷害,但由于他本身的力量和诸天神的保护,不仅未遭毒手,反而将害人的妖魔和鬼怪杀死.格萨尔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为民除害,造福百姓.5岁时,格萨尔与母亲移居黄河之畔 ,8岁时,岭部落也迁移至此.12岁上,格萨尔在 部落的赛马大会上取得胜利,并获得王位,同时娶森姜珠牡为妃.从此,格萨尔开始施展天威,东讨西伐,征战四方,降伏了入侵岭国的北方妖魔,战胜了霍尔国的白帐王,姜国的萨丹王,门域的 赤王,大食的诺尔王,卡切松耳石的赤丹王,祝古的托桂王等,先后降伏了凡十个“宗”(藏族古代的部落和小帮国家)在降伏了人间妖魔之后,格萨尔功德圆满,与母 亲郭姆,王妃森姜珠牡等一同返回天界,规模宏伟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到此结束.从《格萨尔王传》的故事结构看,纵向概括了藏族社会发展史的两个重大的历史时期,横向包容了大大小小近百个部落,邦国和地区,纵横数千里,内涵 广阔,结构宏伟;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降生,即格萨尔降生部分;第二,征战,即格萨尔降伏妖魔 的过程;第三,结束,即格萨尔返回天界.三部分中,以第二部分“征战”内容最为丰富,篇幅也最为宏大.除著名的四大降魔史——《北方降魔》,《霍岭大战》,《保卫盐海》,《门岭大战》外,还有18大宗,18中宗和18小宗,每个重要故事和每场战争均构成一部相对独立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就象一个能装乾坤的大宝袋, 一座文学艺术和美学的大花园.它植根于当时社会生活的沃土,不仅概括了藏族历史发展的重大阶段和进 程,揭示了深邃而广阔的社会生活,同时也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其中无论是正面的英雄还是反面的暴君,无论是男子还是妇女,无论是老人还是青年,都刻画得个性鲜明,形象突出,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尤其是对以格萨尔为首的众英雄形象描写得最为出色,从而成为藏族文学史上不朽的典型.通过人物本身的语言,行动和故事情节来实现塑造人物形象,是《格萨尔》史诗的特色之一.因此人物虽然众多,却没有给人雷同和概念化的感觉.同是写英雄人物,但却各不相同,写格萨尔是高瞻远瞩,领袖气派;写总管王则是机智,仁厚,长者风度.嘉察被写得勇猛刚烈,丹玛则是智勇兼备.人人个性突出,个个形象鲜明:对妇女形象的塑造更是语言优美之至,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例如:史诗《霍岭大战》之部描述霍尔国三王兴兵去抢岭国格萨尔的王妃珠牡时,是因为霍尔国白帐王派霍尔国四乌去遍寻天下美女,乌鸦给他带回了消息:美丽的姑娘在岭国,她往前一步能值百匹骏马,她后退一步价值百头肥羊:冬天她比太阳暖,夏天她比月亮凉;遍身芳香赛花朵 。蜜蜂成群绕身旁;人间美女虽无数,只有她才配大王;格萨尔大王去北方,如今她正守空房。
Ⅳ 西藏的世界最长历史是什么
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是世界上篇幅最长的史诗,目前已搜集整理出来的就超过1500万字,比古希腊《荷马史诗》和印度《摩诃婆罗多》两部著名史诗的总和还多。它讲述了传说中的藏族英雄格萨尔王降妖伏魔、造福百姓的故事,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2009年10月1日,中国当代最杰出的民间格萨尔王说唱艺人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