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影学研究生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电影学2008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 01. 电影理论与批评
02. 中外电影史
03. 电影制片管理
04. 电影导演研究
初试科目: 1. 101政治
2. 201英语
3. 647电影理论
4. 881中外电影史
5. 影片分析(研究方向01、02、04)(复试科目),影视制片管理(研究方向03)(复试科目)
复试备注: 报考电影(电视)导演研究方向的考生必须具有一定的导演、表演、摄影实践基础。专业限制:色盲、色弱。
881中外电影史
《中国电影史》陆弘石 舒晓鸣 文化艺术出版社
《西方电影史概论》邵牧君 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
《中国电影发展史》程季华 李少白主编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世界电影史》[美]克莉丝汀·汤普森 大卫·波德维尔著 陈旭光 何一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1月
647电影理论
《影视批评:实践与理论》陈犀禾 吴小丽 上海大学出版社
《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丁亚平 文化艺术出版社
《电影艺术新论——交叉与分离》潘秀通 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理论史评》尼克·布朗 中国电影出版社(参考)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电影学
南京大学文学院电影学2008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 01电影理论与批评
02电影史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6戏剧与电影基础(含戏剧与电影理论、中国戏剧、外国戏剧、中国电影、外国电影)
④978评论写作
复试:电影学专题
复试备注: 在艺术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招生计划8人,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总分排序。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电影学2008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 01中国电影史
02电影理论批评
03电影美学
04新闻记录电影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05文学语言综合知识
④811电影史与电影理论
『贰』 南京大学电影学的研究生需要看哪些参考书目
一、南京大学电影学是130300 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一个研究方向,电影学的研究生初试科目是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616
戏剧与电影基础(含戏剧与电影理论、中国戏剧、外国戏剧、中国电影、外国电影)
④978 评论写作
复试科目:0809 戏剧与影视专题
二、学校指定的参考书目如下:
1、《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古典戏曲方向参考书)。
2、《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古典戏曲方向参考书)。
3、《戏剧艺术十五讲》,董健、马俊山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4、《戏剧学研究导引》,吕效平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5、《中国现代戏剧史稿》,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
6、《中国当代戏剧史稿(1949-2000)》,董健、胡星亮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
7、《西欧戏剧史》,廖可兑著,中国戏剧出版社。
8、《世界戏剧艺术欣赏——世界戏剧史》,[美]布罗凯特(Oscar G﹒Brockett)著,中国戏剧出版社。
9、《认识电影》,[美] 路易斯.贾内梯(Louis Giannetti)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10、《世界电影史》,[美] 克莉丝汀.汤普森( Kriston Thompson )、大卫•波德维尔(David Bordwell)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1、《中国电影史(1905-1949)》陆弘石著,文化艺术出版社。
12、《新中国电影史(1949-2000)》尹鸿、凌燕著,湖南美术出版社。
『叁』 我要买一本中国电影史方面的书,考研用,倪俊、陆弘石、舒晓鸣、钟大丰、李少白,哪一个人的比较好或其
1.标题上你说的哪些,基本我都看过,我比较喜欢钟大丰的那本,当然,其他的也都不错。其实这些书的基本史实(主干)都是一样的,只是各自的偏重有所区别。比如十七年那部分,李少白的这本《中国电影史》是从几大制品厂入手的,而钟大丰的则分别从当时的主要事实脉络(四起四落)、主要电影类型、各自特点等等着手的。陆弘石那本比较适合最初打底用,比较薄,能够先从整体上对中国电影史有个了解。
2.香港的那部分,可以看看尹鸿的《当代电影艺术导论》和李少白的《中国电影史》
3.买一本的话,还是推荐李少白的吧,因为他这个是06年出版的,比较新,里面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台湾、香港等部分也都有。
『肆』 求中国电影资料馆戏剧与影视学外国电影研究考研经验
2020年中国电影资料馆戏剧与影视学外国电影研究考研经验分享
起初考研这个想法是从大三开始的,也就是去年6月即将面临毕业,明白需要自己对未来的方向有一个大致的规划,毕竟大学四年的学习只是学到了专业的皮毛,所以决定继续三年研究生的学习来不断完善自己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
在刚开始准备考研之前,对于考研如何考,考哪几门,需要准备什么,自己并不是特别的清晰,只是有个大概的概念,导致后期专业复习期间有些抓不住重点,有些浪费时间,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准备考试前一定要弄清楚往年的考试的科目、范围以及需要准备的东西。
复习规划
我复习的时候有点晚,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基础阶段,这个阶段从6月开始到10月底,满打满算5个月。
英语方面我不是很担心,主要做真题,毕竟过了四六级了。
这个阶段主要是政治与两门专业课的积累。
政治采用做题的方式。
两门专业课把官网推荐的书籍都买了过来,有些不太好买的就用影印版,还有才思考研专业课的两套资料。这个阶段就是看书,看资料,熟悉基础知识点,理解掌握。
到10月的时候,开始做专业课的题目,才思考研的真题很全,共有10年。
考前冲刺阶段,11月到考前,这个阶段需要开始背诵记忆这些考点知识。英语需要准备作文,政治需要背诵材料题,两门专业课要背诵常考知识。
各科目学习思路
在英语方面,首先就是词汇量的积累和语法的掌握,其次就是要注重阅读理解的训练,培养自己做阅读的速度和关键句的把控,最后就是要积累写作的素材,不要认为万能模板一定是通用的,其实最终考试写作中最熟悉的还是自己总结出来的素材,所以一定要随时积累。
政治,暑期就做1000题或者1500题。大纲出来之后,再做一遍最新的1000题。大部分我的复习按着肖秀荣的系列书复习的,出什么书,就做什么书,像1000题,8套卷,4套卷,模拟卷等。政治的真题也要看看,真题的含金量很大,题每一年都不一样,但是考查的点,做题的方法是一样的。在复习过程中大家很有个小问题,做完选择就算结束了,记住五道分析题,也不能忽视。做完记得研究分析,我习惯每做完一套卷子就把考查的知识点列个表格,逐个分析,查漏补缺。
专业一文艺理论与电影理论,专业二中外电影史,需要看的书官网上有,我这边也分享一下。
文艺理论与电影理论: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
张同道:《艺术理论教程》
鲁道夫·爱因汉姆,杨跃译:《电影作为艺术》
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邵牧君译:《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
安德烈·巴赞,崔君衍译:《电影是什么》
杨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
尼克·布朗,徐建生译:《电影理论史评》
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著,李迅译:《电影史:理论与实践》
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
托马斯·沙茨:《好莱坞类型电影》
许南明、富澜、崔君衍编:《电影艺术词典》
《当代电影》杂志、《电影艺术》杂志
中外电影史:
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
陆弘石、舒晓鸣:《中国电影史》
丁亚平:《中国当代电影史》
郑亚玲、胡滨:《外国电影史》
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世界电影史》
路易斯·贾内梯:《闪回电影简史》
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或《西方电影史论》
格雷戈尔:《世界电影史》
《当代电影》杂志、《电影艺术》杂志
文艺理论部分主要看的是张同道的《艺术理论教程》、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专一真题里的文艺理论部分,出现的比较多的大都来自这两本书。除此之外还有两本是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跟李泽厚的《中国美学》,这两本书上的论点可以是你解题的补充。文艺理论的内容本来就很多很复杂,如果只凭借自己的理解,记忆和答题都很难把握。不要局限于书中的内容,多去拓展一些内容,老师也会给我们总结很多方法,把自己的观点加入其中,形成一个具有你自己思想体系的文章,这才是老师真正想看到的。
专业一电影理论部分的复习是跟着专业二中外电影史一起进行。
电影理论与中外电影史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太多了。还好才思教育的笔记就很管用,知识点梳理很清楚,但是课本不能丢,搭配笔记一起复习效果很好。同时,自己也要在整理一遍,我是这样梳理的,纵向梳理:按照目录里面的年代时期分析,每一时期出现的品类,每一品类出现的知识点,都列出来。横向分析:每一品类,出现的前后时间、地点,相关事件人物等。历年真题,有时候是很好的参考资料,才思教育都提供历年真题,可以咨询老师,我是在十月份之后开始做真题的,每周一套,做完对照课本和笔记修改,完善答案,整理进自己的笔记里。笔记课本要一起复习背诵,我一般早上背诵,晚上默写。
考研很辛苦,很寂寞,所以要乐观。下定决心后不要胡思乱想,学就是了。祝愿大家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伍』 求2020年中国电影资料馆戏剧与影视学考研经验
2020年中国电影资料馆戏剧与影视学考研经验
考研录取信息出来了很久了,本来不想写经验帖(因为我懒啊……捂脸)但是在我考研的时候有个超级好的老师,超级耐心的解答我的问题,所以我将把我的考研经验写下来,希望能帮到考电影资料馆的你。
在决定考电影学之前,我甚至都不知道有电影资料馆这个院校,哈哈哈~
后来了解了之后,果断决定了,对于我这种没有背景的考生来说,太公平啦~
先来说说英语一,这门课我准备得最早,也是从头到尾没有落下的。英语我买的考研一号的考研真相,先自己做,再对答案。批改完再返回原文,逐字逐句翻译,包括每一个选项,把不会的单词摘抄到本子上,就这么下来做完一篇阅读理解大概2个半小时。对了,摘抄生词的本子也有讲究,首页写真题年月,例如2012年text4:然后再记录单词,每个单词给他前边画五角星,高频出现的可以画五颗星,经常见的给他画三颗星,不经常见的可以一颗星,再生僻的可以不画星,就这样积累,复习的时候也有个轻重。
对于我们这种英语底子差的人来说,笨办法是最有效的办法,一天一篇,一篇2.5小时,完全搞懂,这是一天中最大的收获。就这样下来,我从一篇阅读理解2.5小时减少到2小时,后来的1.5小时,1小时,20分钟,到最后随便抽出一句话来我都知道他出自哪一年哪篇一文章的哪一行。2005—2019年英语一的真题我做了3遍,2010—2019年的英语二的真题我做了两遍,单词本用了5本。
我感觉我用的是最笨的办法,但是效果确实最明显。后期明显感觉自己的英语水平上了一个档次。我没有看任何语法,我也不会,只是记单词,真的,劝世良言:认的单词多,题肯定会做,考研难就难在生词太多,大家都被吓住了。 不过英语一的难度到时比较平均,偶然翻过英语二的,里面有的年份比英语一还难…
接着说政治,我就用了肖秀荣,出一本资料做一本资料,背诵用了才思考研政治思维导图,有个思维哥,常常解读知识点,很有意思。这部分不多说了,总而言之,坚持,忍耐,给自己找点学习的乐子,嘻嘻~
说到专业课,其实两门课的学习方法是差不多的。考试的时候都是比较细致的,考题有20道填空、6道名词解释跟4道论述题。填空题考的不是很难,就是知识点比较分散,从往年考过的回忆版真题里看到还是比较有规律的,涉及到的知识点是很有代表性的。名词解释也是有往年真题重现的情况。像审美意象是19年的名词解释,在16年的填空里也有出现。这些可以去收集一下,我用的是一套才思出的文艺理论与电影理论资料,这里不放图片,免得有广告嫌疑,他家的真题是比较完整的。
下面说说参考书。
官网其实给出了很多书籍,但每本都读未免有点浪费时间。
我重点关注了以下几本:
专业一是: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
张同道:《艺术理论教程》
鲁道夫·爱因汉姆,杨跃译:《电影作为艺术》
安德烈·巴赞,崔君衍译:《电影是什么》
杨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
尼克·布朗,徐建生译:《电影理论史评》
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著,李迅译:《电影史:理论与实践》
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
托马斯·沙茨:《好莱坞类型电影》
许南明、富澜、崔君衍编:《电影艺术词典》
《文学理论教程》跟《艺术理论教程》是文艺理论的主要考题来源,名词解释跟论述题常常来自《艺术理论教程》,填空则是两本书都有。不过答题的时候要结合起来,文学理论教程里面知识有很多跟艺术理论交叉的。例如结构主义,这是其中的一道论述题。
专业二是:
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
陆弘石、舒晓鸣:《中国电影史》
丁亚平:《中国当代电影史》
郑亚玲、胡滨:《外国电影史》
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世界电影史》
路易斯·贾内梯:《闪回电影简史》
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
格雷戈尔:《世界电影史》
中外电影史的内容非常多,中国电影可以重点关注中国电影发展史跟现当代的中国电影,西方电影主要是美国电影跟欧洲电影,其他地区的电影内容涉及的很少。其中欧洲电影可以关注一下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波兰、芬兰等国家。我比较建议先看《闪回电影简史》,这本书比较有意思的是以10年为一个单元框架,把好莱坞电影、欧洲电影、亚洲电影及重要电影人各阶段的发展概况都描述了一遍,可以用来打框架,剩下的就可以先看中国电影史,再看西方电影史,另外两本世界电影史可以用来补充框架。
电影史方面还需要关注时事,多少会涉及一点,这部分我没怎么注意,悔…
《当代电影》杂志、《电影艺术》杂志
一个月刊一个双月刊。我买的不多,电影史跟艺术理论的论文比较有帮助。还有就是重点你报考方向的论文,这两套杂志比较适合在复试的时候用。
关于考试的一点建议:
考前一个月最好把生物钟调整一下,不然在考试上没精神会很影响发挥的。
准考证一定要多打几张,初试复试都要用到。
7月之前最好把参考书都看完,再开始做题,一些特别的知识点也可以关注,填空题1分也是分~
复试的时候多看点导师的论文,对专业面试很有帮助,影片分析从报考专业角度来分析会更为适合。我是这么干的~
最后给学弟学妹们打个鸡血,一旦下定决心考研,必定奋力前行,努力总能让你得到收获,哪怕是失败的收获,也让你离成功更进一步~
『陆』 电影拍摄制作方面的书
我有相关电子书~~~英国影视制作基础教程(原理实践和技巧).pdf
你要网络hi我,这里发地址,怕删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