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黑泽明十大经典电影
1、《罗生门》
《罗生门》这部影片由讲述同一个事件的四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由一个不同的人物从主观的立场出发,来叙述自己目击的情况,这四个人介绍的情况又并入另一个自成体系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同四个片段中所描绘的中心事件并无必然联系。
由于结构的复杂,我们会发现每一段的情调几乎都有变化。黑泽明既做到了结构上的多变,而又没有使自己的风格显得支离破碎。摄影风格自始至终反映了导演善于使影片成为统一体的敏锐感受力。这部电影也让导演黑泽明在国际影坛名声大震,更获得奥斯卡的提名。
2、《七武士》
《七武士》。全片人物多彩多姿,剧情蜿蜒有致,动作场面至今仍令人震慑,剧终(二百多分钟)余音绕梁。《七武士》出现后半世纪,仍是独一无二,可说后无来者;而在《七武士》之前的武士片、剑道片,不能说对黑泽明全无滋润,但也无一能及。
3、《蜘蛛巢城》
五十年代的一部,莎士比亚名篇故事经过改编得到的电影,可能只有黑泽明完成得最好。无疑,他是一位氛围大师,甚至可以说是鼻祖,在黑白的影像之中,他带给了我们欲望与心魔等等一系列人性的挣扎,你会不由自主地被电影拉进去,跟着一起迷惘,一起叹息,这就是黑泽明。
4、《赤胡子》
《赤胡子》(1965)无疑亦是杰作之选,此片的人道主义全赖剧情推展,十分自然,否则像这类讯息强烈的电影,很容易流于说教。《
赤胡子》剧情丰富,情节热闹,可观性极高。我记得已故台湾小说大家王祯和当年看过此片十多次,十分推崇。大概我心目中的杰作,也不免来自对该片的熟悉度。
5、《用心棒》
《用心棒》是黑泽明在1961年上映的一部小品式作品,灌注影片精神内核的是一种东方式的游侠精神,即便从影史的角度出发,从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神怪武侠,到其后香港武侠电影继承发展,以至邵氏时代武侠电影称霸影界,成为一时风尚,可谓一以贯之。
6、《生之欲》
《生之欲》虽然同样是描述战后日本社会的混乱,但全片在题材和形式上别树一格。片中讲述一位老官员平日推卸责任,并非真心为人民服务。自从他得知身患绝症之后,才突然思考应该如何度过临终岁月。
7、《电车狂》
《电车狂》是黑泽天皇首部彩色片(用传统银幕比例),构图及色彩明显沿承欧洲近代写实的油画传统,又特别专注于具体事物之表面细节,迹近写生。
8、《天国与地狱》
在权藤今吾(三船敏郎Toshiro Mifune)家里,举行了一场关于民族鞋业的董事会议,讨论关于新鞋的质量问题。权藤发表的意见慷慨激昂,他觉得不应该只顾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而忽视了鞋子本身的质量。
此番言论显然跟其他人急功近利的理念大相径庭,因此其他人合谋决定罢黜他的董事会职位,由某个听话的傀儡顶替。破财的权藤还要面临公司和债主的双重威逼。而警方则在绑架地发现了一对因吸食毒品死亡的恋人。然而,这还只是罪犯阴谋的开始……
9、《战国英豪》
战国时代,秋月家族战败而没落,勇猛的将军(三船敏郎饰)带领公主雪姬(上原美佐饰)逃窜至荒无人烟之地,试图穿越敌阵携带黄金去往盟国。危难之际公主和将军都将面临生死抉择。
该片是乔治·卢卡斯创作《星球大战》最主要灵感,公映以来被公认为黑泽明成就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10、《影子武士》
日本战国时代三雄之首的武田信玄(仲代达矢饰),号称“甲斐之虎”。他的信条是“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当武田信玄包围德川军的野田城,即将直取京都完成霸业时,他被敌人的狙击冷枪打中,重伤濒死。
临死前,他留下遗言要部下隐瞒自己死讯三年。先前弟弟武田信廉(山崎努饰)找到的替身(仲代达矢饰),原为窃贼的他面貌和信玄酷似,即日本人所说的“影子武士”,担当起了重任。
该片第33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2. 一公升眼泪和罗生门这两部电影主要内容是什么
电影《一公升的眼泪》讲述了住在爱知县丰桥市的木藤亚也的故事。在中学三年级时,亚也被诊断出患有“脊髓小脑萎缩症”,一种会逐步夺去行动及说话能力的不治之症。她的日记被集结出版,单行本在1986年由名古屋市FA出版株式会社发行,文库本在2005年再版,并合计销售超过120万部。电影于2004年10月首次公映,并在2005年被日本富士电视台改编为电视剧,在2006年在香港首播,2007年在台湾播出。2007年4月,日本富士电视台播放了此剧集的特别版,讲述了亚也逝世后半年的故事,剧中亚湖担任护士,与神经科医生遥斗回忆亚也生前的片段。
电影《罗生门》讲述了四个人物的故事:武士、武士的妻子、强盗和樵夫。强盗利用武士的妻子的美貌,骗武士一起去寻找宝藏,绑住武士后强暴了武士的妻子。武士的妻子认为这太没面子,挑拨武士与强盗打斗,强盗在搏斗中幸运地杀死了武士。强盗和武士的妻子都否认自己的罪行,而樵夫偷走了武士的短剑。在衙门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说法,但只有樵夫知道真相。最后,在“罗生门”这个地方,樵夫全盘托出了事实。然而,这个故事的真相却让人感到震惊和悲哀。武士、武士的妻子和强盗都在说谎,他们都在推卸责任,将错归咎于他人。他们都是自私的,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乞丐、樵夫和云游和尚三人正谈论着这个故事时,听到了婴儿的哭声,最终找到了被遗弃的婴儿。在一番争论后,樵夫表示愿意领养婴儿,消除了与云游和尚之间的误会。夕阳照在樵夫离去的背影上,象征着希望和新生。
3. 推荐几部与精神疾病,心理障碍有关的电影
[惊魂记]
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编剧:约瑟夫·斯蒂凡诺/罗伯特·布洛克
主演:珍妮特·利/安东尼·博金斯/维拉·迈尔斯/马丁·鲍尔萨姆/约翰·加文
类型:悬疑/惊悚/恐怖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上映日期:1960-06-16
片长:109分钟
4. 电影《罗生门》重要性在哪对后世又产生了什麽影响
一、二战结束仅五年,罗生门横空出世,不但拿下了威尼斯金奖(另一个战败国义大利给的),更同时拿下了当时的奥斯卡荣誉奖(等同於最佳外语片),现在读史,当然威尼斯金奖名气更大,但在当时,奥斯卡才是最为人所乐道。
罗生门,让二战投降,灰头土脸的日本,用艺术重新立身於世,证明艺术二字,跟战争胜负,跟西方东方无关,可以独立昂然於世。证明亚洲的三流电影圈,也能出电影大师。所以,它在影史上有独一无二,开山辟地的历史地位。
二、一般电影影展,给奖一个新锐导演,多有其赌博性,有些大师作品落选,甚至会成为这个影展的永久耻辱,成为後人笑柄。但,威尼斯把奖给了默默无名的黑泽明,时间和历史都证明了,这是一次伟大而成功的「发掘」。
罗生门之所以为伟大而重要,当然跟黑泽明离不开关系。
三、圈外人,很多人不能理解黑泽明的地位,究竟高在哪裏?简单地说,他有几个特殊性。
首先,他大多时候,都是一个「票房导演」,从他的处女作姿三四郎开始,黑泽明鲜少在票房上失利。(当然有失利过,比如电单车狂,但,比例上来说,赢面总大於输面)。
其次,他是少数一直高举「艺术大旗」的票房导演。电影很少流俗,也很少从众,总走在日本电影,甚至是世界电影潮流之前。
再其次,他是非常难得一见的,能「通吃各种类型」的,又高举艺术大旗的票房导演。黑泽明拍过古装,现代,警匪,幻想,政治寓言,舞台剧搬上银幕,运动片,传记片……。每一种类型,都得心应手。
再其次的其次,黑泽明不但是个伟大的导演,他更是伟大的,少有人能与他并肩的编剧,在全世界所有电影学校中,读原创剧本,要学他的电影,读小说改编,要学黑泽明,读莎士比亚搬上银幕,还是离不开黑泽明……。严格来说,现代所有电影导演,无一不是他的学生。
四、罗生门自身虽然是一部「古装 + 警世寓言」的小说改编电影,但,它的「多线架构剧情」,无结论的「开放结局」,都是影史首创,虽然其後有不少模仿者,但,根本上来说,无人能超越黑泽明的地位。
加上这电影大多是在森林中拍摄,黑泽明用了许多的技法,圈外人可能不知道,但,圈内的电影导演,只要受过正统学院教育的,都得学习其中独特的黑泽明技法,比如森林中的追逐战,森林中的移动轨道,鬼魂和真实世界的交织。
我常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乔治鲁卡斯拍摄「星际大战」,裏面,路克驾驶地面飞行车,和c3po去找r2d2的戏,那车在地面上飞行,就是学的黑泽明的「定点环绕」手法。
五、罗生门一片,给日本影坛带来了许多惊世人才,除了黑泽明之外,还有演员三船敏郎,还有编剧桥本忍,幕前幕後,出了太多人才。举一个圈外人很少知道的例子,甚至连原作者「芥川龙之介」,他当时已过过世近三十年了,但,他的第三个儿子,芥川也寸志,也在同一时间前後,踏入影坛(「银岭の果て」),成为日本影史上重要的配乐。
我年少时,影响我个人,非常重要的电影「砂之器」(野村芳太郎导演,他是黑泽明的徒弟),其中整部电影,最高潮的「宿命」交响曲,就是芥川也寸志的作品。
换言之,日本影史战後,以迄於八零年代到达顶峰,「罗生门」的冲锋陷阵,不但为後人带来市场,带来国际性的关注和高度,也跟它给日本影坛带来了各种人才,日本电影的大兴,与黑泽明离不开关系,日本电影,又带动台湾和香港电影(台湾第一部彩色片杨贵妃,就是日本台湾合作),往宽的讲,黑泽明一人,算是实实在在地影响了万千同代和後世的电影工作者。
连史匹柏,连鲁卡斯,连柯波拉,见到黑泽明都要立正站好,(黑泽明到奥斯卡领终生成就奖时,当时全世界大导演们齐聚一起,拍了一张照片,居中而坐的是黑泽明,其它上百人,全部立在他的身边。),谁还敢说,黑泽明不重要?
黑泽明的成名钜作,不重要?
六、总之,若要问罗生门有多重要?
还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去查各国的专业论文,查「Rashomon」一字,看能出来多少专业著作吧。
这是一部伟大而重要的电影。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