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海皇帝的幕后制作
麦当雄与萧若元(编剧)、潘文杰(导演)、吕良伟与郑则仕(男主角)的组合,曾推出了港产黑道人物传记片经典《跛豪》,掀起了一片黑白两道传记片风潮。如今,原班人马远赴上海开拍民国近代史枭雄杜月笙的故事,名为《岁月风云之上海皇帝》。《上海皇帝》较诸《跛豪》,无论剧情架构和制作规模都大得多,也拍出了相当高的娱乐性,逼真地写出了二十年代上海法租界的无法无天与军际的嚣张跋扈。编导尤其够胆识的是敢于碰触至今仍视为禁忌的一些政治话题,例如左派煽动工会罢工,国民党军队利用杜月笙设圈套将工会领袖杀人灭口,又强逼他收编上海各界势力为已用,对当年的国民政府颇有微词。不过碰到了真正具有关键性的地方,本片还是暖昧地草草收场了事。除此之外,编导在严谨的格局中仍然塞进(杜月笙三名手下在船舱中恶整毕军长的一场戏),也使本片在艺术层次上难以更上一层楼。
杜月笙在中国黑帮史上,地位不是香港的其他黑道人物所能相提并论,其传奇经历也堪称黑道少有,麦当雄把这么一个“黑道教父”级的人物提了出来,野心实在不小。
麦当雄等人拍电影,向来时间概念看得“淡薄”,常常置香港电影界惯例的一个半钟头片长而不顾,随心所欲细说漫谈。因为麦当雄他们知道自己卖的是好东西,观众只会嫌短而决不可能嫌长。
《上海皇帝》从杜月笙(电影里的名字)贩卖水果开始说起,说了其传奇一生,上下集加起来片场5个钟头左右,可谓是枭雄片中的大手笔大制作。
麦家班在控制故事节奏方面向来有一手,《上海皇帝》节奏把握得很好,整个故事高潮迭起,充满实感,又不失娱乐,看得实在过瘾。
但整体来看,麦家班还是过于托大,暗含了许多仁义道德在电影里头,妄想指点江山,心机重,表现得并非十分自然。而上集的风云突变、高姿态,到了下集野心依旧,却表现得平平无奇,偶有惊喜处,功不抵过,不免失分,导致有些失望。
虽然《上海皇帝》主要是讲述杜月笙的故事,但上海三大亨沆瀣一气利益连心,不可能不大范围涉及黄金荣、张啸林两人。因此,说《上海皇帝》是这三大亨的故事也正确。
人物塑造
三大亨中,郑则仕的黄金荣诡计多端,徐锦江的草莽跋扈都是精彩的,只有吕良伟的杜月笙身形上多了两分豪气,稍显过力。其他各配角也都不错,特别是何家驹的陆军长,变态嚣张,从中脱颖。
《上海皇帝》大阵势却没有大突破,保持了麦家班的电影水准,没丢“麦家班”招牌的脸。是一套值得推荐细看的电影。
当年香港枭雄片经历了两三年的消磨后(涉及的多,但真拍人物的少),已经走向了末势,麦家班此时再推出那么一套讲述香港外枭雄的《上海皇帝》,没能起太大的吸引力,票房只是平平。麦家班雄心壮志,却逃不过时代趋势,只落得个失望而返。“上海皇帝”之后麦家班已经有点名存实亡的味道,事隔4年后,回光返照组织起来拍了部《黑金》,就此不再见踪影。
90年代初,各电影公司拍的枭雄其实大多数都是些过气枭雄,风光不在,只能遥想当年。唯独向氏兄弟拍过一个叱诧江湖几十年,不但当年威风、90年代威风,至今日仍旧风光无限的大枭雄。那就是赌王——何鸿燊!
故事背景
上海三大亨。杜月笙、张啸林、黄金荣
杜月笙1888年出生于上海川沙,十四岁到上海水果行做学徒,削水果刀法据说出类拔萃,而后拜了青帮陈世昌为老头子,因这层关系不久又进入了上海滩黑老大黄金荣的公馆。杜月牲办事精明倍受器重,地位不断上升,这阶段已经开始负责起帮派里的赌场生意。
杜月笙头脑灵活,与军阀、法租界关系深厚,又能准确把握住时机,贩卖鸦片生意越做越大,到了1925年成立“三鑫公司”,已经垄断了法租界的鸦片生意。此时,他和黄金荣、张啸林合称“上海三大亨”。声名大振,势力足以撼动整个上海滩。
1927年,上海三大亨选择走在国民党一边,组织成立“中华共进会”,以门徒流氓镇压工人运动,杀害了工人领袖。此举得到蒋介石回馈,南京政府成立后,杜月笙担任起陆海空总司令部顾问、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和行政院参议,地位如日中天。
1929年杜月笙开始涉足金融业,操控起上海银行业务,钱财敌国。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8月,上海八一三事变。讲义气善变通的杜月笙为保住上海这一方地盘,参加了上海抗战后援会任主席团成员,积极疏财劳军助战。
尽管如此,上海还是沦陷了。日本并未找杜月笙秋后算帐,而是想利用上海三大亨的势力,借此控制上海各界,但杜月笙没受日本的拉拢,37年离开上海到了香港。此一段时间,不忘救国,利用自己的帮会势力,积极地下活动,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在大陆开始失衡,杜月笙去到了重庆,一边发展势力一边努力助战。二战胜利后,1945年9月,杜月笙回到上海老窝,重拾旧山河。但国民党过河拆桥,冷落怠慢起杜月笙。杜月笙此时是表面风光,而实质危机重重。
1948年,杜月笙儿子杜维屏因没照办国民党指示,被蒋经国逮捕,上海滩一代枭雄杜月笙知道大势已去,到1949年国民党节节败退,人民解放军准备打到上海,杜月笙不敢留滞,5月1日逃到香港。两年后,病逝香港。
上海三大亨利益相连,谁也离不开谁,但命运却各有不同。杜月笙病逝香港,而土匪出家的张啸林则比他早死几年,于抗日期间,勾结日本势力,遭地下暗杀令,虽然逃脱了抗日力量的暗杀,却阴差阳错被门人气愤下枪杀(有点意外成分,记得那家伙是挨张啸林打,气不过拔枪杀了张啸林的);而黄金荣则装疯卖傻,没和日本合作,抗日期间逃过一劫,解放战争后,黄金荣不听杜月笙劝告,没舍得离开上海滩,结果,劳动人民站起来后,装糊涂混迹不过去,写检讨写交代,沦落到被工人阶级任意摆布,最终这上海大亨被拍下一张在大世界前扫大街的相片,以做宣传。此相片在世界轰动一时。1953年黄金荣病逝。
这是杜月笙的传记电影,导演虽是潘文杰,但有很深的麦当雄印记,通常都把他看做麦当雄的作品。麦当雄很喜欢拍传记,特别是黑帮的。不过这部电影拍的很平实,可能是因为触及到很多历史人物,所以有很多完可以更加艺术化的情结处理的很无奈。而且国语配音也把所有主要人物的名字改了。
❷ 有一片文章,写的是香港电影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作者:朱家昆
不知是不是你要的
××××××××××××××××××××××
根据楼主新的线索,我猜想是
香港电影地图
香港这个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蕞尔小岛,其电影在建构文化想像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若有一天来到香港这片天地,或可拿电影与实景、想像与经验,相互比读一下,可能你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香港
陈可辛:《甜蜜蜜》
缘来缘去的尖沙嘴南部
不看《甜蜜蜜》,不知道原来尖沙嘴可以如此浪漫婉丽。初到贵境的黎小军(黎明饰),踏着单车穿梭于尖沙嘴大街小巷送货,及后认识了来自广州、充当香港人的李翘(张曼玉饰),形单影只变成一双一对,单车、尖沙嘴两者意义,不再只是谋生。其中一幕说黎小军下英文课后,骑着单车载李翘回家,李翘坐在单车后座,双脚摇呀摇口里哼着《甜蜜蜜》(总叫我勾起王菲《约定》的歌词:“当天街角流过你声线,沿路旅程如歌褪变……”),无牵无挂,单车在尖沙嘴广东道徐徐流过,看得人心动不已。时光流转,阔别数载,再次一双一对坐在车上,黎小军的单车换了李翘的私家房车,黎小军做了人家丈夫,李翘跟了黑帮豹哥(曾志伟饰),物非人也非,一样的只有同样的地理(尖沙嘴),同样的邓丽君歌声(但此时画外音播着的却是叫人神伤的《再见!我的爱人》)。电影时空从1986年至1996年,当真是十年人事几番新。影评人冯若芷看到电影的怀旧味道,她说:“它选择了最有代表性之一的尖沙嘴南部作为根据地,将那处昔日的殖民地光芒尽情表露:有夕阳斜照下的旧式商店和门外的印度人、有浪漫化了的河内道式旧楼和街外的大树、有念念不忘半岛酒店的中年妇人把偷偷收藏多年的酒店餐具拿出来看——全部都是充满缅怀之情的情深影像。”尖吵嘴不仅是一个游览区,也是一个缘分聚散之地,摩肩接踵,人海中偏偏遇上了你。多谢导演陈可辛,现在一听到邓丽君的《甜蜜蜜》,便不禁想到电影中的一些画面。
王家卫:《重庆森林》
危机四伏的重庆大厦,感情输送带的中环扶手梯
《重庆森林》为重庆大厦这间乌烟瘴气的廉价旅馆,添上几分迷离色彩,印巴籍、酒、毒品,当然还有一个穿雨褛戴墨镜套金发的女毒枭。国内有王家卫迷专程来港到此暂住,俨如朝圣之地。下半集梁朝伟与王菲(那时还叫王晴雯)一段移师港岛中区,画面明朗得多,California餐厅之外,最叫人印象深刻的,当然是那条中环行人扶手电梯。这条全球最长的扶手电梯,王家卫着眼点不在其长度,而在于它与两旁住屋的交错。警察梁朝伟的住所便在这扶手电梯旁,王菲偷偷潜进去就像潜进了梁朝伟的心窝,冷不防王菲在电梯上向住屋内的梁朝伟大叫一声,然后俏皮轻笑,梁朝伟一脸懵懂,此幕看得人心花怒放。只是穿梭于扶手梯的除了王菲外还曾有过空姐女友周嘉玲,电梯,一条感情输送带,新欢旧爱,来而又往。我们看得开心,摄影师杜可风可叫苦连天。原来那家会哭的屋子是他的住家,他在《光之速记》里说:“我想任何拍过电影的朋友都不会轻易将自己的住家借出,作为拍摄的场景,因为后果往往难以预料……不但自己被逐出家门,流离失所,还要遭受邻居的抱怨、投诉,甚至生活的另一半在忍无可忍之下要求离婚。”
刘伟强、麦兆辉:《无间道》
剧力迫人的天台意象
《无间道》最叫人难忘的相信是连场的天台戏:黄秋生送生日礼物(一只手表)给梁朝伟;黄秋生与梁朝伟再次会面于天台,被人跟踪,黄秋生惨被敌人从天台扔下;最后梁朝伟与刘德华双雄对决,梁朝伟拔出手枪,对准刘德华额头,镜头往外拉开……这些天台场面,成为《无间道》一个标记。香港的摩天大楼比比皆是,电影取景天台也算有香港特色。《无间道》中首场黄秋生与梁朝伟的天台戏,正门取景上环一座商业大厦,天台主景是北角一幢政府物业;第二场两人天台的诀别戏,在红商业大厦天台取景;对了,还有Beyond三子为《无间道Ⅱ》主题曲《长空》拍的MTV也在大厦天台取景。实际地点已不重要,总之这类高层商业大厦天台,香港俯拾皆是,导演刘伟强与麦兆辉却以天台玩出了耐人寻味的意象:隐蔽、光明、出路、死亡,上往天堂,下冲地狱。
尔东升:《新不了情》
人情味浓的老庙街
流动摊档、食肆、占卜星相、江湖唱戏等等,短短一条庙街,充满市井混杂的味道,却是游人必到之地。以我所知,电影拍庙街的为数不少,如《忌廉沟鲜奶》、《庙街皇后》、《庙街故事》、《半支烟》等等,要说拍得最富人情味的,就是尔东升导演的《新不了情》。电影讲一个落泊作曲家刘青云,不满纸醉金迷的流行乐坛,从璀璨天堂掉落凡尘庙街,却偶遇天真可爱又懂人情世故的庙街少女袁咏仪,体会到人间有情。印象最深的是乐手秦沛与一班老乐手即兴演奏,歌女吴家丽演神功戏,还有卖唱档口妈妈冯宝宝唱大戏唱至声泪俱下。在尔东升的镜头下,庙街的灰暗面被过滤掉,透现的是街坊的朴实、怀旧的情愫和下层小人物的可亲。
王家卫:《旺角卡门》
蓝红调子的旺角江湖地VS青葱幽静的大屿山避世地
无数的江湖片都以旺角为背景,如《旺角的天空》、《旺角风云》、《旺角Fit人》等,王家卫一鸣惊人之作《旺角卡门》也不例外。不同者是王家卫为旺角建立了一个对照地:大屿山。电影中,大屿山镜头都是素淡的、平静的,不像旺角和油麻地街头,漂染在一片郁闷的蓝调和血色的霓虹之中(摄入镜头的有油麻地果栏、油麻地戏院等港人熟悉的坐标)。在江湖凶险刀光剑影之外,大屿山成了一处纯粹谈情的缱绻之地。别忘了那个大屿山码头——表妹传呼华仔等候之地,天色已暗,二人于码头旁电话亭中激吻,林忆莲反复唱“Take my breath away!”(《旺角卡门》国语版选用的是王杰的《你是我胸口永远的痛》)。只是旺角没有卡门,却有一个专找碴儿的兄弟苍蝇,等着他去送死,真真正正的Take my breath away。
关锦鹏:《愈快乐愈堕落》
璀璨之下暗涌处处的青马大桥
到目前为止,还未找到一出港片,把青马大桥拍得比《愈快乐愈堕落》更加哀恸凄美。电影最精彩处竟然是临尾的两分多钟。曾志伟驾车载着陈锦鸿,镜头从车的主观角度拍摄青马大桥,不是名信片式的,而是随汽车的流动而拖迤,从不同角度剪影出黑夜中依然星光璀璨的青马大桥,笔直的大桥在镜头的把玩下变得迂回曲折,两个男人静默,画外音渐渐响起黄耀明慢板唱腔的《暗涌》:“害怕悲剧重演,我的命中,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碰。历史在重演,这么烦嚣城中,没理由相恋可以没有暗涌……”不错,青马大桥下是深蓝大海,暗涌滔滔,美丽中一片荒凉。
❸ 香港十大漫改电影终极回顾
上世纪90年代,香港影坛掀起一阵漫画改编电影的风潮。90年代后期,随着CG特效技术的革新,越来越多的香港电影人开始将原著漫画搬上大银幕,类型横跨武侠、动画、喜剧、爱情、战争,不一而足。本期《香港电影漫谈》就带您重温这十部漫画改编的香港电影。
6.《风云》系列、《中华英雄》
《古惑仔》大卖之后,刘伟强先后将香港漫画大师马荣成的玄幻武侠漫画《风云雄霸天下》《中华英雄》搬上大银幕。前者除了刘伟强的御用男主角郑伊健外,还邀来四大天王之一的郭富城,分别饰演原著中的聂风和步惊云,展开一段血雨腥风的武林传奇。
1998年暑假,《风云雄霸天下》在香港上映狂收4000多万港币,首次打破了自1985年以来“双周一成”占据年度票房冠军的局面。片中,极富想象力的视觉奇观令人耳目一新,无论是开篇的乐山大佛,还是聂风大战火麒麟的段落,都很好地展现出漫画中天马行空、雄浑豪迈的气势。
2009年,彭氏兄弟执导的《风云2》上映。十年间,CG特效的进步让观众再度领略到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导演彭氏兄弟以拍摄恐怖片起家,本片画风仍是暗黑系,富有质感的特效、大量的慢镜头运用、恢弘大气的配乐,近两个小时的电影塞满了目不暇接的打戏。
1999年暑期上映的《中华英雄》依然带有刘伟强鲜明的漫画色彩。片中,郑伊健演绎了一个比聂风更加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武林高手,他饰演的华英雄因命犯“天煞孤星”,自幼父母双亡,后遭遇爱人惨死,甚至不能和儿子相认,一生命途多舛。比起《风云雄霸天下》,《中华英雄》对主人公成长过程的刻画更为立体,塑造漫画英雄的方式反朴归真,从而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
7.老夫子2001
由徐克监制、编剧,邱礼涛执导的《老夫子2001》是首部真人与3D动画结合的华语电影,由当时的青春偶像谢霆锋、张柏芝主演,片中他们与CG特效制作的老夫子、大番薯、秦先生上演对手戏,动画效果虽不能说水乳交融,但至少流畅自然。邱礼涛和徐克这两位香港影坛多面手的强强联手,也令本片呈现出不俗的喜剧效果。
8.头文字D
本片改编自日本漫画家重野秀一的同名漫画。作为香港影人甚少触及的赛车题材电影,片中的赛车场面令观众的肾上腺素直线飙升。本片是刘伟强、麦兆辉、庄文强继《无间道》之后的再度合作,恰到好处的改编既符合读者对原著的想象,又不失港片的特色。
本片也是周杰伦首次担任男主角的电影,他的本色出演,将一个高中生对梦想的憧憬和面对爱情时的羞涩诠释得恰如其分。最终,《头文字D》斩获了金像奖的最佳男配角、最佳新演员等四项大奖。
9.龙虎门
本片改编自香港漫画大师黄玉郎的同名漫画。自上世纪70年代初起,《龙虎门》在香港连载1400多期,平均每期销量超过十万本。也正因连载时间的跨度较大,电影版《龙虎门》并没有设置具体的时代背景。作为甄子丹漫画感最强的功夫片,其标志性的“甄功夫”贯彻在整部影片当中,并且借助CG特效重现了“金钟罩铁布衫”“电光毒龙钻”“降龙十八掌”等原著漫画里的武功。
10.墨攻
本片改编自日本漫画家森秀树的同名畅销漫画。“墨家非攻,兼爱天下”本片细致展现了革离如何成为墨者、为何只身前往梁城救助、以及他对战争的厌恶、对黎民苍生的关怀等主要情节。为了忠于原著,饰演革离的刘德华本打算剃光头发,但遭到了导演张之亮的强烈反对。最终,刘德华成功塑造出了一个庄严睿智的墨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