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谁看过电影暴风骤雨
根据周立波同名小说改编。 1946年的鼕天,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最艰苦的年代。国民党军队在美帝国主义的指使和援助下,以精良的装备和数量众多的优势兵力,对我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我东北四野大军在毛主席的战略思想指导下, “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相继从几个大城市撤出,并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抽调一大批干部到农村去发动群众,实行土地改革,以便我军扎根立足,积蓄力量,准备反攻。我军一支农村土改工作队在年轻指挥员肖祥队长的领导下,来到了东北某解放区元茂屯。元茂屯的情况非常复杂,恶霸地主韩老六仍是屯内政治、经济上的实际统治者,农会也在他的狗腿子张富英等人的控制之下。农民群众还没有发动和组织起来,对党的土地改革政策还很不了解。肖队长带领工作队一方面揭露地主的阴谋,打击地主的拉拢和收买;另一方面,深入发动群众,培养农民积极分子赵玉林、郭全海等人,改组农会,与恶霸地主韩老六展开斗争。韩老六在无计可施时,勾结国民党武装残余袭击工作队。肖队长率领农民自卫队消灭了国民党武装残余,活捉了韩老六,然而农民赵玉林却在战斗中不幸牺牲。在工作队的领导下,发动和组织起来的农民群众,像一场迅猛异常的暴风骤雨,终於打垮了地主阶级的反攻,完成了土地改革的任务。这时农民们一面积极生产,一面踊跃报名参军,正如赵玉林生前所说,全力“保住穷人的天下”,将革命进行到底。1947年的鼕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大反攻。在浩浩荡荡的南下队伍中,元茂屯的青年人郭全海、刘桂兰,与回到部队的年轻指挥员肖祥并肩前进著。 影片以简炼细腻而富有概括性的手法,准确、形像地表现了解放区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的土地改革运动,塑造了赵玉林、郭全海等在土改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一批新型农民形像。肖队长、白玉山、老孙头等人物,也都具有鲜明的个性。赵玉林形像比小说更加丰满,具有较高的典型意义。 该片情节波澜起伏,风格朴素平实,多用东北口语,生动活泼,显现出一种雄浑、厚重的气派,公映后受到观众的热情赞扬,曾被推荐参加了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② 讲述土地改革历史的影片
《暴风骤雨》暴风骤雨 (1961年谢铁骊执导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