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产电影 » 中国电影邮差评价
扩展阅读
电影美国公路警察 2025-04-15 19:23:05
外国拍电影的狗 2025-04-15 19:23:05
电影黑社会1在线迅雷 2025-04-15 19:22:56

中国电影邮差评价

发布时间: 2025-04-15 17:15:36

『壹』 电影《邮差》的主要内容

2013年的地球一片荒芜,经历过一次毁灭性的战争后,世界原以建立的文明荡然无存,人类颠沛流离的生活在这片焦土之上,在饥荒与暴力下生不如死。一个名叫霍尔内斯特的恐怖组织,以其对居民们的暴力镇压而迅速扩张,规模庞大。组织的统治者伯利恒上将(威尔·帕顿 Will Patton 饰)甚至妄想统治世界。
一个无名无姓的流浪汉(凯文·科斯特纳 Kevin Costner 饰)被捕后,被强行加入了这个组织。终于,他抓住仅有的一次机会成功逃走。在一辆废弃的吉普车上,他发现了一具骷髅骨架。为了取暖,他穿上了骨架上的邮差服,并且他意外的发现了一包过期邮件。从此,他开始往返于各个城镇之间,为之送信,并谎称自己是邮递员。很快,他赢得了小镇人们的信任,并带领大家与极权统治者展开了顽强斗争。

『贰』 如何评价电影ThePostman译名末世邮差

电影《The Postman》译名“末世邮差”是一个恰当且富有深意的翻译。以下是对该译名的具体评价:

  1. 准确传达电影主题:“末世邮差”直接点明了电影所处的背景——一个末日废土的世界,同时“邮差”这一角色也成为了连接故事各个元素的关键。译名准确地传达了电影的核心主题,即在一个荒芜、绝望的世界中,邮差如何成为传递希望与梦想的重要角色。
  2. 富有象征意义:“末世”象征着毁灭与重生,“邮差”则象征着沟通与传递。这一译名将两者巧妙结合,既展现了电影的视觉冲击力,又寓意着在末日世界中,希望与梦想仍然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传递和延续。
  3. 易于理解与记忆:“末世邮差”这一译名简洁明了,易于观众理解和记忆。它避免了复杂的词汇和句式,使得观众在第一时间就能抓住电影的核心要义。
  4. 引发思考:译名中的“末世”和“邮差”两个词组合在一起,不仅让人联想到一个充满挑战与绝望的世界,还让人思考在这样一个世界中,个体如何能够找到生存的意义,如何传递希望与梦想。这与中国观众在集体主义熏陶下对个体能力的忽视形成了鲜明对比,引发了对个体价值与集体主义的深入思考。

综上所述,“末世邮差”这一译名既准确传达了电影的主题和背景,又富有象征意义,易于理解与记忆,同时还能引发观众对个体价值与集体主义的深入思考,因此可以说是一个恰当且富有深意的翻译。

『叁』 急求法国电影《邮差》影评

《邮差》故事的背景是50年代席卷全球的共产主义浪潮,聂鲁达1945年当选为智利国会议员,同年加入智利共产党,1946年后被迫流亡,直至1952年回国。在聂鲁达的影响下,马里奥参加了当地的一个政治集会,正当他被主持人邀请上台朗诵献给聂鲁达的诗歌时,会场产生了骚乱,并遭到警察镇压,他不幸身亡。因而,在剧末,聂鲁达数年后再次回到当年流亡时居住的小岛时,只见到了贝特丽丝以及她和马里奥所生的儿子,一个根据聂鲁达命名的男孩——帕波里托。

这部影片的某些段落令我不可避免地联想到帕乌斯托夫斯基的名著——《金玫瑰》,特别是马里奥向聂鲁达学习如何写诗——更确切地说,是如何创作暗喻——那些段落,完全就是《金玫瑰》的风格。比如:马里奥说,我想做一个诗人,聂鲁达告诉他,你试着一个人沿着沙滩散步,走得越远越好;聂鲁达让马里奥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渔网,他脱口而出:悲伤——这是一个让我无比意外的形容词,但是看到影片里那些年老而干瘦的渔夫们的生活,又会觉得用这个词来形容渔网是那么的贴切;马里奥在屋子里冥思苦想着暗喻和诗句,镜头的另一边,他的父亲在很仔细地舔一口锅...

电影青年们对聂鲁达的扮演者Philippe Noiret必定不会陌生,他就是天堂电影院里那个放电影的老头,那个目盲却又洞悉一切的先知。在那部影片的结尾,他为多多拼接起来的接吻镜头深深地感动过我这样的电影青年;而这部片子的结尾,却是诗歌爱好者马里奥为他录制了小岛上最美丽的一些东西:第一,卡拉第索托的海浪声,小的;第二,海浪,大的;第三,悬崖上的风;第四,吹过丛林的风;第五,我爸爸伤心的渔网;第六,教堂的钟声,女士的忧伤,还有牧师;第七,岛上布满星星的夜空;第八,帕波里托的心跳...这一切,只是因为聂鲁达曾经让他说一些岛上漂亮的东西,而那时的马里奥是这样回答的:贝特丽丝.卢梭。

不可否认,马里奥已经成了一个诗人。

当然,在这部影片中不得不提一下贝特丽丝.卢梭美丽的胸部,个人感觉,要比莫妮卡.贝鲁奇更加的迷人(影片放到38分钟左右第一次出现的胸部绝对地令人倾倒)。我以为,贝特丽丝的胸部是影片的一个关键,是马里奥产生诗歌灵感的源泉,因此,女演员的选择就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众多中国导演所没有意识到的一个关键的问题。试想,对着章子怡那张冷冰冰的face和扁平的咪咪,你怎么可能让一个憨厚的渔民之子、一个此前从未接触过诗歌的人,从嘴中喃喃道出这样美丽的诗句:

你的微笑像蝴蝶一样飞过你的脸庞;
你的笑像一朵玫瑰花,
未出鞘的矛,清澈的水
你的笑像银色的波浪...

贝特丽丝的姨妈也是片中一个重要的配角。她几乎完全是一个王尔德式的人物:粗壮的身材、恶劣的面容、庸俗的心灵,吐出的却是隽永的妙语(至少我听上去很隽永)。比如说,当贝特丽丝被马里奥的暗喻打动心灵的时候,她说,当一个男人的话感动你的时候,他很快就会动手的了;她还说,话语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东西,我宁愿酒吧里的一个醉汉摸你的屁股,而不是一个家伙说什么你的微笑就像一只蝴蝶;贝特丽丝纠正她,是我的微笑像蝴蝶一样飞过我的脸;她说,苍蝇也飞,道理是一样的,到了床上,什么人都一个样,无论是诗人、牧师、还是共产主义者!简直令人笑翻肚皮。当聂鲁达离开意大利后,数年没有音讯,她总是说,鸟儿吃完了就走了,不再回头。

此片是一部翻拍之作,导演把聂鲁达和邮差之间的故事移到了50年代和意大利,不知道是否是为了政治背景的需要。影片、或者说剧本令人不满的地方在于,把马里奥对聂鲁达的崇敬之情上升到了一种几乎是个人崇拜的地步。聂鲁达是较早地介绍到中国来的国外诗人之一,我猜想除了他的诗艺之外,其间不免有他的亚非拉背景以及共产党员身份的因素,甚至,我猜想,他能够获得诺贝尔奖,其政治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力也不能低估,毕竟,在拉美作家群中,他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比起马尔克斯和博尔赫斯来,要微弱许多了。聂鲁达的诗我读的不多,印象中以情诗为主,早年没有投入,现在就更加不符合我的趣味了。

『肆』 邮差基本信息

电影《邮差》于1994年上映,是一部跨越法国、意大利和比利时的多国合作作品,其英文原名是《Il Postino》。在中国,它还有两个中文片名,分别是《事先张扬求爱事件》和《事先张扬的求爱事件》。影片类型丰富多样,包含了爱情、剧情和喜剧元素,为观众带来多重感受。


电影时长为108分钟,属于一部短而精悍的作品。它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法国和意大利之间,对白语言主要为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展现了两种文化的交融。色彩方面,电影采用了彩色的表现手法,为视觉效果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影片采用35毫米遮幅宽银幕系统制作,保证了画面的宽广和细腻。


音效方面,采用了Dolby混音技术,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影体验。《邮差》在制作上投入了大约3,000,000美元的成本,尽管预算有限,但影片的质量却得到了充分保证。拍摄日期从1994年3月30日持续到6月3日,期间采用了35毫米胶片进行摄制,确保了每一场戏的质感和艺术效果。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和艺术手法的电影,无论是从剧情设计还是技术层面,都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观众可以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4)中国电影邮差评价扩展阅读

邮差,邮递员的旧称,负责背负大袋邮包,收集邮件,信件分类和派发信件。另有多部邮差题材的电影、书籍、歌曲等,也以《邮差》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