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沂濛颂是不是红歌
愿亲人早日养好伤(又名沂蒙颂)作词:集体 作曲:刘廷禹,是四场芭蕾舞剧《沂蒙颂》的插曲,1973年5月16日,《沂蒙颂》由中央芭蕾舞团(当时的剧院名称为中国舞剧团)首演于北京天桥剧场。197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同名舞台艺术片在国内公映。该剧以1947年沂蒙老区的拥军故事为题材。
歌词:
蒙山高,沂水长
沂蒙颂歌谱
军民心向共产党,心向共产党
红心迎朝阳,迎朝阳
炉中火放红光
我为亲人熬鸡汤
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
添一瓢沂河水,情深谊长
愿亲人早日养好伤
为人民求解放
重返前方,重返前方。
红歌即红色歌曲,就是赞扬和歌颂革命和祖国的歌曲,它们普遍具有浓韵的感情基调,有较强的历史感,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从这个角度说,《沂蒙颂》也是红歌。
⑵ 沂蒙颂《芳华》电影的音乐舞蹈特别美,特别是音乐之美,第一段分步演奏的音乐是经典,想求得到相关简谱,
若干年后,可能会有乐谱出版 ——
现在只能扒谱。
⑶ 《沂蒙颂》是歌剧还是舞剧啊
《沂蒙颂》是一部四场芭蕾舞剧。1973年5月16日,由中央芭蕾舞团(当时的剧院名称为中国舞剧团)首演, 197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同名舞台艺术片在国内公映。该剧以1947年沂蒙老区的拥军故事为题材,讲述的是战争年代沂蒙山一个真实的故事,她用自己的乳汁,救活了一名革命战士。后来,人们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美丽的“红嫂”。
⑷ 电影《芳华》《沂蒙颂》融入哪个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元素
胡:中国古代中原多用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如春秋末,把林胡、东胡、楼烦称为北方三胡。又如西汉时,把匈奴称为胡或北胡,把乌桓、鲜卑称为东胡,把匈奴以西...
⑸ 沂蒙颂电影中方铁的原型是谁
今天一进院子,就看见一张撕名牌游戏的包装袋躺在垃圾桶旁边,我的视线望前面轻眺,一对父母正在陪儿子玩撕名牌游戏,父亲西装革履,母亲高挑有气质。
⑹ 电影《芳华》《沂蒙颂》融入中国民族民间的哪个元素
服饰,旗袍,那时候盛行的旗袍。很多中年妇女喜欢穿,以为洋气。其实那时low,很low的一种行为。
⑺ 《沂蒙颂》的原唱是谁★我问的是原唱者,请给我 他/她 的资料!★
歌曲:沂蒙颂
演唱:梦鸽
蒙山高
沂水长
军民心向共产党
心向共产党
红心迎朝阳
迎朝阳
炉中火
放红光
我为亲人熬鸡汤
续一把蒙山柴
炉火更旺
添一瓢沂河水
情深谊长
愿亲人
早日养好伤
为人民
求解放
重返前方
重返前方
梦鸽,原名刘清娣。女。汉族。中国女歌手。1966年出生于湖北沙市。四岁时受母亲启蒙学习唱歌,8岁即首次登台演出。1979年考入沙市歌舞团。1990年在北京与著名歌唱家李双江结婚。1992年进入总政歌舞团。1995年实现了个人艺术生涯一次重要飞跃,成为中国音乐学院一名民族声乐的硕士研究生,并于就学期间连续两届获得“全国听众最喜爱的优秀歌手”第一名。1999年梦鸽在中国剧院成功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2006、2007年又连续两年担任扶贫中国行、新长城千村寻访助学行动的爱心使者和宣传大使。
中文名: 梦鸽
别名: 刘清娣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湖北沙市
出生日期: 1966年
职业: 歌手
毕业院校: 中国音乐学院
代表作品: 《摇篮曲》、《沂蒙颂》、《祖国,永远祝福您》等
主要成就: 全国听众最喜爱的优秀歌手第一名
第七届全军文艺会演一等奖
国庆50周年新歌评比一等奖
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金奖
供职机构: 总政歌舞团
⑻ 电影芳华剧中舞蹈《沂蒙颂》的舞蹈音乐
盼亲人早日养好伤
歌剧《沂蒙颂》中的一个片段。音乐我只找到过电影剪辑版,喜马拉雅有。
⑼ 电影沂蒙颂是反应抗日战争的吗
不是的,是关于1947年国内解放战争的。
⑽ 沂蒙颂历史背景
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谊长。”这首源于真实故事改编的《沂蒙颂》,唱出了在战争年代里,每一个山东省沂蒙山区儿女的激情热血。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特别是在黄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期间,420万沂蒙人民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有120万沂蒙儿女拥军支前,20万人参军参战,10万将士血洒疆场……
从1946年开始,山东解放区通过支援鲁南、莱芜、孟良崮、济南等各大战役,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支前组织,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支援大兵团作战的经验,这一经验在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从下面一组数字可以直观地看到,山东人民对淮海战役的巨大贡献。战役总共动用民工543万人、担架20余万副、大小车辆88余万辆、挑子30余万副……其中山东解放区就出动民工218余万人、担架5万余副、大小车33万辆、挑子19万副……在随军常备民工22万人当中,山东仅沂蒙山地区就有17万之众。
位于临沂市临沭县曹庄镇的朱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村民为战士们做军鞋,筹军粮,抬担架,救伤员,全村先后有近百人参军,共有8名村民为解放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朱村,也因此获得了“支前模范村”的称号。
近年来,临沂挖掘提升沂蒙精神,坚持艰苦奋斗,抢抓机遇,不断加大对朱村这类“红色村庄”的帮扶力度。“朱村历史悠久,山清水秀,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村庄布局混乱、基础道路设施薄弱、明清古建筑和红色历史印记缺乏专项保护。为此,临沭专门成立了朱村改造提升和柳韵田园综合体建设两个指挥部,聘请浙江大学编制《朱村村庄规划》,实行居住区、农业园区、旅游区‘三区同建’,到2022年打造出一个集居住、产业、旅游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宜居村居。”临沭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淑军说。
临沭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先是将原来的八路军老四团钢八连红色纪念馆升级改造,与朱村民俗展馆、烈士墓、纪念碑进行整合,打造一条红色历史文化街区;又对50间明清古民居进行保护性修缮,打造成“一街一巷一园七户”古村落。同时,依托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园,规划实施“沭河人家”精品农家乐等项目,以自助采摘、观光休闲、特色饮食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也在逐步壮大。目前,朱村已成功创建为山东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年均接待游客3万余人。
朱村村民张雪英原来在外打工,这两年看着村里的产业越来越红火,她也从外地归乡,自己做起了小生意:“一到节假日,来咱这儿旅游的人可多了。我就把柳编的草鞋、帽子、小篮子拿出来卖,来的游客可喜欢了,每人都能带几件走。今年,我准备在红色文化街区租一个摊位,把在外打工的老公也叫回家一起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