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找洪妙的经典潮剧
艺 术 年 表
1904年4月25日出生于泰国。4岁由父亲带回家乡澄海隆都。
1909——1910年在家乡参加大锣鼓娃娃班。
1912年参加家乡的纸影班,学唱潮剧。
1929年飘流到泰国,参加当地纸影班老正兴。
1930年在泰国加入潮剧戏班老怡梨,成为正式的潮剧演员,在《杨令婆辩本》中饰杨令婆、《包公会李后》中饰李后。曾到越南、马来西亚等国演出。后随剧团回到中国。
1934年再度到泰国参加中正顺潮剧班,除演出《辩本》、《会李后》外,还在《唐僧出世》、《朱洪武》、《薛武》等等连台本戏中担任重要角色。但好景不长,中正顺突然星散,他又倒嗓失声,只好又回到家乡,跟祖母一起生活。
1938年前后在家乡参加“功德班”,稍后又参加潮剧老玉堂班。
1939年戏班星散,流落到福建东山一带卖唱。
1945年参加永乐班和老一枝香班当演员。
1947年参加老源正班,演出剧目有《包公会李后》、《杨令婆辩本》等。
1951年在《白毛女》中饰老妇,《穷人恨》中饰大成母。
1952年在《孔雀东南飞》中饰焦母。
1953年在《志愿军未婚妻》中饰赵母,《红楼梦》中饰贾母。
1954年在《妇女代表》中饰婆婆。
1955年在《卓文君》中饰程妻,《选女婿》中饰丈母娘。
1956年在《秦香莲》中饰太后,同年调到广东省潮剧团。
1957年上京演出,主演《杨令婆辩本》,被誉为“活令婆”。在《苏六娘》中饰乳娘,《拉郎配》中饰李母。
1958年底广东潮剧院成立,为一团主要演员,在《苏六娘》中饰乳娘。同年《苏》剧拍摄成电影戏曲艺术片。
1959年国庆十周年献礼,随团上京演出。在《阿二伯的龟鬃匙》中饰二姆。
1960年随广东潮剧院一团赴香港演出,主演《辩本》。同年,广东潮剧院成立青年剧团,调往青年剧团。
1961年在《换偶记》中饰张幼花。
1962年在《香罗帕》中饰老夫人。
1963年在现代戏《杜鹃山》中饰杜妈妈。
1964年在《刘明珠》中饰太后,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成电影。。同年,参加广东潮剧院建立的农村演出轻骑队。
1964年表演唱《某公三哭》。
1965年调往广东潮剧院青年实验剧团。
1965年在现代戏《借牛》中饰刘母。
“文革”期间辍演。有一段时间到家乡隆都放牛。
广东潮剧院恢复建制后,于1978年2月17日,从戏校调到广东潮剧院任顾问,同时在二团工作。
1980年随广东潮剧团赴香港访问演出。
1982年12月15日广东潮剧院为卢吟词、谢吟、洪妙、吴大举办艺术生活纪念大会。
1984年在电影戏曲艺术片《张春郎削发》中饰乳娘。
1986年逝世。
洪妙小传入编《中国大网络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艺术家辞典》和《中国戏曲曲艺词典》。
⑵ 以前的一部电影,潮剧的
这一部潮剧好像在这里,都是比较老的戏曲了,相信你看过后就明了啦。
⑶ 潮剧名字带有情字是哪几部特别是澄海剧团。谢谢
关注 听看戏曲 回复潮剧
国歌类-51 琴-52 轻音乐-53 泉州南音-54 埙-55 琵琶名曲-56 三藏梵音精选音乐专辑-57 钢琴名曲-58 小提琴名曲-59 唢呐-60 小号音乐专辑-61 新疆音乐-62 其它戏曲-63 其它资源-64 闽台歌仔戏-65 单弦-66 大鼓书-67 歌剧-68 春晚-69 河南坠子戏-70 怀旧老电影-71 淮剧-72 反串-73 绍兴莲花落-74 话剧-75
⑷ 喜欢潮剧的朋友请进,有哪些比较好看的潮剧介绍,谢谢!
陈楚惠全部潮剧最好看,好多黑白大型实影电影,只要看了她的潮剧,其他人演的都不是潮剧了,很多能看,也有一些看不了的,不过听也是好,像潇湘秋雨只能听,因为是原创,潮剧还是原唱好听
⑸ 求下载潮剧片段MP3格式的网站
看看有没有能帮到你http://bbs.chaoshanren.com/thread-387142-1-1.html
⑹ 有没有朋友知道网上哪里有香港潮剧电影《二岁夫》曾珊凤、陈楚蕙主演的视频
土豆有啊,你先找潮州女状元进去后,就找到很多陈楚惠的潮剧,
⑺ 求潮剧《双玉奇缘》的资料!!我们全家超喜欢!
在网上认识的戏迷中,喜欢香港潮剧的极少,最大的程度只是可以接受。不过,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香港潮剧却是占了很大一部分。当时街头巷尾不多的录音机里,播的大都是香港潮剧。
香港潮剧能大行其道有其原因,一是80年代国内潮剧卡式带出版不多,而香港磁带大量流入,占据市场,也出现了街头翻录磁带这一行业(目前几近绝迹)。二是制作技术比较精良,音质效果很好。三是参加录音的香港演员大都声音不错(虽然多数演员演技放到国内只能算业余)。四是情节通俗,唱词易懂,群众基础好。五是明星效应,主唱的基本都是那几位香港顶尖艺人,听众耳熟能详,有亲切感。
一、女小生
香港潮剧中,最突出的是女小生了。自张应炎被陈楚惠取代,标志着男小生在香港的绝迹。最出名的是庄雪娟和陈楚惠。
最早出名的应是庄雪娟。唱声较为出众,演技也不错。流传较广的是电影《双玉鱼》,还有黑白片《滴水记》《田七郎》等,国内有出版的还有一出被CHENYE称为垃圾电影的《天赐奇缘》。录音较流行的有《水鬼升城隍》《秦德宿雨》《打面缸》《双珠凤》《烈女报夫仇》《玉观音》《莲香戏鞋》等。
陈楚惠是公认的女小生王,在海内外都是家喻户晓。记得有一次香港无线台台庆或是慈善晚会上,她还和歌坛红星郑秀文合唱了《洛神》。据不完全统计,无论电影或是舞台戏VCD,她应是出版数量最多的主角演员。磁带数量也极多。本人推荐剧目有《严兰贞》《碧玉簪》《桃园奇冤》《一门三进士》《红鬃烈马》等。
一线女小生还有:
陈碧玲,声音有金玉之质,推荐剧目《赵少卿》《杨乃武与小白菜》《三闯宫》《斩郑恩》,她演出剧目还有《双玉奇缘》《洛水仙姬》《杜王斩子》《岭南忠魂》《一门三进士》等。
方桦,演《赵少卿》中的陈广才,也是很不错的一位,主演剧目主要的《玉堂春》《孟丽君与风流天子》《王老虎抢亲》《春香传》《泼水记》等。
罗桂凤,声音较有阳刚之气,演《赵少卿》中郭嘉巡按。主演剧目主要有《洛水仙姬》《诗为媒》《刘伯温智败陈友谅》,最流行的是《白高梁》。
陈嫦娥,声音富有磁性,比较动听,流传较广的戏有《蜢舍落难》《三附马》。
陈惠芳,主演的剧目很多,不过国内熟知她声音的并不多,她主演的主要有《二岁夫》《三审状元妻》《威武帝游江南》《孝妇杀家姑》等。
其他主要女小生:杨逊姎、陈玲玲、吴瑞丽、张丽金、萧少云、邱丽卿、丁敏。
二、旦角
较早期的有丁楚翘和曾珊凤。这两位出演的电影也不少,丁主要是和庄雪娟搭档,曾主要和陈楚惠搭档,她们和方巧玉一样童伶唱法,不过后期方巧玉唱腔进一步个性化,所以比较出色。
方巧玉在国内听众中是最受欢迎的,老人都爱听她的“惨戏”,与她搭档的女小生也较多,出版的戏出也多。推荐剧目《一门三进士》《苦尽甘来(现场版)》《潇湘秋雨》《桃园奇冤》。
陈碧霞是小生陈碧玲的亲姐妹,声音像极方巧玉,国内出版VCD中由她主演的有《红书宝剑》《薛丁山三休樊梨花》《红鬃烈马》。推荐剧目《赵少卿》《苦尽甘来》《洛水仙姬》《杨乃武与小白菜》《白高梁》。
另一青衣兼老旦李美英,也是比较出色的,小时候看过她的电影《挽面案》,印象极深。推荐剧目《掠帽风会李后》《五凤楼》《包公三勘蝴蝶梦》。
后起之秀应数陈美云,早期在普宁团是主要配角演员,出版的唱片也极多,声音广为人知。推荐剧目《玉堂春》《一门四状元》《秦凤兰》《三姐下凡》《吴越春秋》《香香公主》《曹翠娥》《四郎探母》。
一线旦角:
柳惜春,声音甜润,唱工细腻。推荐剧目《金花女》《朱玉莲》。
陈燕兰,艺名玉兰香,《赵少卿》中演素月,先声夺人,主演《二岁夫》《百花赠剑》《三闯宫》等。
石玲,主演电影《双玉鱼》,基本和庄雪娟搭档演出。
老旦演员:陈乔、庄静、叶丽珍、纪六美。
其他演员:夏蝶、辛妙兰、郑婉香、方汉妆。
三、男演员
相比于女演员,男演员广为人知的不多。
例外之一是香港第一潮剧老生许云坡,素以声腔好著称,推荐剧目《四郎探母》《赵少卿》《掠帽风会李后》《五凤楼》《包公三勘蝴蝶梦》……
另一位是香港第一潮剧丑角陈文昌,有一把不错的痰火声喉,是不一位不错的超级绿叶。
再一位是由男小生转型为老生的张应炎,推荐剧目有《一门三进士》《桃园奇冤》《潇湘秋雨》。
其他老生演员有吴泽、姚佳雄、陈振东、余旭鑫。
其他丑角演员有何亦曾、周乐。
以上基本都是通过声音认识的演员,还要让熟知香港潮剧情况的朋友指正指教。
值得一听的香港潮剧:
香港潮剧是贴珠片、穿粤剧服装也好,乐队唱腔自成一格也好,我们总不能否认她是潮剧家族里的一员。其实香港潮剧很多剧目都是改编自解放前的老剧目,以及照搬50、60年代国内整理的剧目,当然还有一大批电影作品的编创剧目;后来也上演一些创作剧目,如林立勤作曲的《吴越春秋》,李廷波作曲的《三姐下凡》和《珠虎奇缘》,王志龙作曲的《乱世鸳鸯》等。小时候听过的香港潮剧较多,这两年因为音配像香港剧目多,也听了一些,本人认为有些香港潮剧还是值得一
⑻ 有哪些比较好的潮剧拜托各位大神
1、扫窗会(姚璇秋、翁銮金) 2、庐林会(范泽华、黄清城) 3、井边会(姚璇秋、陈瑜、李有存、孙暹龙) 4、回书(张长城、陈瑜、郑建英) 5、磨房会(范泽华、张长城) 6、闹钗(方展荣、谢素贞、陈郁英、陈丽璇) 7、赵宠写状(叶清发、陈丽璇) 8、闹开封(张长城、朱楚珍、方展荣、吴玲儿等) 9、杨令婆辨本(洪妙、林银门) 10、包公会李后(洪妙、蚁锡深) 11、薛仁贵回窑(陈书橱、温美蕉) 12、柴房会(方展荣、吴楚珊) 13、庵堂认母(王少瑜、周细卿) 14、庵堂认母(吴丽君、陈学希) 15、六月雪(郑建英、胡娟) 16、梅亭雪(姚璇秋、陈瑜) 17、嫦娥奔月(郑健英、郑仕鹏) 18、孟姜女过关(吴楚珊、孙暹龙) 19、益春藏书(王少瑜) 20、泼水记(李泽瑞、刘育生等) 21、芦林会(郑小霞、陈学希) 22、六月雪(郑小霞) 23、苏六娘(电影录音) 24、陈三五娘(电影录音) 25、刘明珠(电影录音) 26、江姐(姚璇秋、谢素贞、方展荣等) 27、彭湃(陈秦梦、林舜卿、郑健英等) 28、蝶恋花(郑健英、吴文兰、张小重等) 29、万山红(姚璇秋、谢素贞、林玩贞等) 30、换偶记(洪妙等) 31、白兔记(范泽华、张长城、陈瑜、温美蕉) 32、金花女(郑小霞、陈学希、林舜卿、李有存等) 33、张春郎削发(中唱1984年版本) 34、辞郎洲(姚璇秋、翁銮金、谢素贞等) 35、续荔镜记(姚璇秋、叶清发、张长城等) 36、续荔镜记(吴丽君、黄清城、翁銮金等) 37、汉文皇后(郑小霞、陈学希、张长城等) 38、飞龙女(吴玲儿、方展荣、郑小霞等) 39、古琴案(方展荣、吴玲儿、吴丽君等) 40、苏后复国(郑小霞、陈瑜等) 41、袁崇焕(陈秦梦、林玩贞等) 42、赵氏孤儿(范泽华、陈光耀等) 43、审皇后(郑健英、陈光耀、钟怡坤、王少瑜等) 44、告亲夫(郑建英、曾馥、陈文炎等) 45、柳明月义救孤儿(郑健英、周若虹、许惠琴等) 46、救风尘(郑健英、王少瑜、陈文炎等) 47、绣襦记(王少瑜、胡娟等) 48、南唐遗事(钟怡坤、郑健英等) 49、血染南梁宫(王少瑜、郑建英、钟怡坤等) 50、血溅美人图(王少瑜、胡娟、郑薇等) 51、花笺状(王少瑜、黄振龙等) 52、荆钗记(王少瑜、吴文兰、林玩贞等) 53、嫦娥奔月(钟怡坤、杜冰、曾馥等) 54、美人泪(郑健英、周细卿等) 55、银锁怨(郑健英、陈丽玉、钟怡坤等) 56、三篙恨(郑小霞、胡娟、蚁锡深等) 57、屠夫状元(钟维、魏璇卿、马婵如等) 58、谢瑶环(曾馥、吴文兰、陈文炎等) 59、香罗帕(陈丽璇、马婵如等) 60、龙女情(王少瑜、钟怡坤、周细卿、黄学勇) 61、宝莲灯(邱楚霞、许淑婉、陈廷良等) 62、七日红(唐龙通、许淑婉等) 63、莫愁女(邱楚霞、郑跃生、许淑苑等) 64、二度梅(邱楚霞、许淑苑、陈廷良等) 65、五女拜寿(邱楚霞、唐龙通、黄少华等) 66、回唐山(潮州团) 67、梁山伯与祝英台(郑莎、李娜等) 68、逼上梁山(蔡植群、郑莎等) 69、彩楼记(郑莎、蔡植群等) 70、杨八姐闯幽州(郑莎、赖舜娥等) 71、文武香球(郑莎、蔡植群、王文和等) 72、姐妹易嫁(陈芳生、赖舜娥等) 73、江秀卿(李娜等) 74、红珊瑚(陈丽玲、赖舜娥等) 75、罗衫记(陈丽玉、许惠琴、陈大筐等) 76、孝妇杀家姑(王瑞芬、林洁、张桂坤等) 77、珍珠塔(邱应发、田佩兰、陈丽玉、廖文卿等) 78、飞龙刺狄青(张秀兰、李丽容、黄素玲、陈家汉等) 79、武则天亲断梨花案(陈丽玉、张桂坤、陈家汉等) 80、春香传(李楚卿、许悦蓉等) 81、血溅美人图(李楚卿、许悦蓉、郑薇等) 82、张古董借妻(李楚卿、彭钟亮、胡娟等) 83、火烧临江楼(李楚卿、吴文兰等) 84、孔雀东南飞(李丽容、郑莎等) 85、孟丽君会苏映雪(黄楚霞、方壮华等) 86、白蛇传(黄芝香、肖岳潮、方壮华等) 87、杨门女将(张楚吟、黄芝香等) 88、白玉扇(黄芝香、肖岳潮等) 89、金龙银凤(黄芝香、周辉南等) 90、柯山红日(普宁二团) 91、红鬃烈马(余林侬、陈燕鸣等) 92、弓剑情(余林侬、陈燕鸣等) 93、陆文龙归宋(余琳侬、陈燕鸣、陈乔、张仕耀等) 94、古堡恩仇记(余林侬、陈燕鸣等) 95、歌女剑刺江西王(陈燕鸣、麦素芝等) 96、王莽篡汉(陈燕鸣、陈乔等) 97、乱世佳人(林羡、陈经伦等) 98、秦香莲(陈舜卿等) 99、铁面县令怒斩玉面狼(林娟、黄派林、陈舜卿等) 100、猫儿换太子(林娟、陈舜卿等) 101、粉妆楼(林娟、林玉等) 102、龙井渡头(吴丽华、林若英、林静香等) 103、秦王李世民(许淑娥、吴丽华等) 104、十五贯(林炳利、黄明强、周芝圃等) 105、包公铡侄(林令勇、周芝圃、林炳利等) 106、周不错(周芝圃等) 107、王魁休妻(电台版) 108、刘璋下山(惠来,李开珠、吴玉华等) 109、生死牌(揭西,林木汉等) 110、秦香莲(马丽端、曾友禄等) 111、赵少卿(陈碧霞、许云坡等) 112、一门三进士(方巧玉、陈楚惠等) 113、四郎探母(许云波、陈美云等) 114、朱玉莲(柳惜春、许云波、李美英等) 115、杨乃武与小白菜(陈碧霞、陈碧玲等) 116、桃园奇冤(方巧玉、陈楚惠等) 117、苦尽甘来(陈碧霞、许云坡等) 118、玉堂春(陈美云、方桦等) 119、秦凤兰(陈美云、庄静静等) 120、孟舍落难(陈嫦娥、许云坡等) http://www.chaoju.com/ http://www.chaoju.cn/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B3%B1%BE%E7&fr=ala0
希望采纳
⑼ 白兔记的潮剧
刘智远与三娘成婚不久,刘被迫赴山西投军。三娘在家遭受兄嫂虐待,于磨房产下一子,取名脐。其兄狠素,将咬脐抛下鱼池,被老仆人窦通所救。三娘怕兄嫂再次寻隙生非,托窦公送子于太原。时刘已入赘岳府,不敢收留其子,窦通痛切三娘之苦,感动了贤惠的岳秀英,她自愿承担养子义务。
事隔十六年后,三娘被迫井边吸水,疲乏假寐,于生母素不相识的刘咬脐率众出猎,射白兔追至井边,俩人对话,得知三娘即其生母。咬脐三娘血书急赶回家,顿足捶胸地大闹一场,紧紧追问其父,智远以实答之,并微行相会三娘,一家得以团聚。
[考释]全剧由、《进边会》、《回书》、《磨房会》三折组成。1996年,汕头旅游潮剧艺术团演出。 (电影本)落魄书生刘智远,幼答怙恃,贫无立锥,为人牧,及长,气宇魁梧,膂力过人,沙陀村李员外奇人,知非池中物,赘之为婿。李员外生一子一女,子李信,娶妻张氏,悍妇也。驯骂李信如羔羊女名三娘,美而贤,自赘知远,克尽妇道,无如张氏嫌其贫,恐将来夺产,视如眼中钉。
无何,李员外病笃,临终嘱李信善视三娘及知远,李信唯唯,迨至李殃后,张氏即逼知远耕种。但知远已探知太原岳元帅招兵御契丹,知远立志投军,前往效力,张氏以眼中钉既欲远去,佯嘉许之,时三娘已身怀六甲,临别知远嘱善自保重而去。知远去后,张氏逼三娘改嫁,否则须操作,三娘自甘入磨房,不愿改嫁。知远杳无信息,而三娘将临盆,史嫂俱置之不理,且责藉词偷懒,绝其饮食,李信不忍,偷送残羹冷饭,不幸为张氏瞥见,怒夺之倾于猪槽内。
风雨之夜,婴儿呱呱堕地,脐带久不下,三娘忍痛咬断脐带。母子得平安,张氏突至,强夺婴儿出,遇老仆窦伯,张氏将婴交窦,嘱其投于鱼塘中,许以重赏。窦佯许之,待张氏去后,入告三娘,窦愿负责将婴儿送至太原投知远。临行,三娘谓儿名为咬脐,以志不忘。时知远因勇敢善战,积军功曜升为先锋,且为岳元帅所倚重。窦伯受风雪雨露之苦,跋涉千里至太原见知远,知远闻知情形,急遣人带银信至沙铊村欲迎三娘,银信误入张氏手,张氏伪称三娘产生失调,以致身亡,知远闻报哭恸不已。
岳元帅临阵受重创,临终受命脉知远代掌帅印,并以女妻之,此后知远面征北讨,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北方因是大定,知远亦位居平辽王矣。时咬脐郎年已十六岁,英勇有父风,随父出镇潼关。
某日,咬脐郎请于父,谓欲往行猎,知远命家将九成等随往,为追逃兔,竟追至沙陀村外,见一冒风雪于古井旁汲水,奈天寒地冻,点滴毫无,正深悲叹,忽见咬脐郎貌似知远,正注视间,咬脐郎亦觉心有所触。互相询问下,咬脐郎知妇人乃其生母,但以堂上有母焉可随意相认,盖自幼即以岳夫人为母也,乃托词愿代觅乃夫及子使其团聚。三娘乃撕下罗裙,咬指血书付与,咬脐郎归见父,呈血书,事闻于岳夫人,旋命驾往迎。
车驾至沙陀,李信夫妇闻报失色,三娘苦尽甘来,念在同胞之谊亦赦其既往,十八载之悲欢离合,至于复庆团圆。 [考释]故事源流见《井边会》条。
编:姚香雪。60年代,万声影业公司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