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微影 » 铁路题材微电影剧本
扩展阅读
搞笑拉黄包车老电影 2024-11-03 04:02:57

铁路题材微电影剧本

发布时间: 2024-09-04 07:56:06

1. 电影红灯记的故事(详细些) 重点片断的人物对白

<红灯记> 剧情介绍
一九三九年,日军对我东北抗日力量展开了疯狂围剿,妄图控制整个东北地区并向中原一带渗透。在地处东北地区交通要害的龙潭地区,以铁路工人李玉和为代表的地下党在惨烈的白色恐怖之下,为钳制日军、配合抗战进行着一系列灵活机智、艰苦卓绝的斗争,李玉和、李奶奶、李铁梅原本不同姓的三代人更是在共同革命信仰的感召下,演绎着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生发出来的缕缕浓情。日本宪兵队长鸠山仰仗自己多年的情报经验,在率部摧毁了北山游击队的电台之后,更妄图对龙潭地区的地下党组织进行彻底打击。 北满省委在得到游击队电台被毁的消息之后,及时派出交通员,携带一份新的密电码,乘坐253次列车,计划在途径的龙潭地区与当地地下党接头,将密电码送到游击队。没成想同时得到这一消息的日军对沿线铁路进行了严密封锁,禁止中途停车。交通员万不得已只得在列车行至龙潭车站附近的时候机智跳车,幸被赶来接应的王连举、李玉和相救,王连举为掩护他们自杀右臂,李玉和背起交通员逃离现场,交通员与李玉和对暗号未果,于是将随身携带的密电码藏于李玉和的号志灯下主动将自己暴露给敌人。 交通员被捕,而李玉和对于密电码的下落却全然不知,只是一心想方设法寻找密电码的线索,并联络游击队希望能够顺利地营救出交通员。 曾经做过外科医生的鸠山从王连举的伤口处看出了破绽,并采用一系列诱骗、攻心的战术击垮了王连举的心理防线,使其投敌叛变。 王连举的叛变使李玉和成为鸠山截获密电码乃至摧毁地下党的关键性人物。李玉和曾于十多年前对鸠山有过救命之恩,并是鸠山非常崇拜的象棋高手。老谋深算的鸠山为了达到摧毁龙潭地下党的目的,对李玉和实施了离间计。为此,李玉和不仅在组织内部受到怀疑,在同事、邻里街坊乃至自己的母亲和女儿之间都陷入百口莫辩的境地。 李玉和以宽厚的胸怀和革命者的睿智,忍辱负重,在极度艰难的情况下,坚持完成革命工作,最终在敌人的枪口下英勇就义,李奶奶也被日寇残酷地杀害。 失去了父亲和奶奶的李铁梅,在党组织的关心和帮助下,毅然承担起父亲未尽的革命工作,将密电码成功地送到了游击队。 李铁梅在斗争的风雨中逐渐长大成熟,最终成为一名坚毅、勇敢的共产党员,并由此开始了新的革命历程。

人物表

李玉和——铁路扳道工人。中国共产党员。
铁 梅——李玉和的女儿。
李奶奶——李玉和的母亲。
交通员——八路军松岭根据地交通员。
磨刀人——八路军柏山游击队排长。
慧 莲——李玉和家的邻居。
田大婶——慧莲的婆婆。
八路军柏山游击队队长。
游击队员若干人。
卖粥大嫂。
卖烟女孩。
劳动群众甲、乙、丙、丁、戊。
鸠 山——日寇宪兵队队长。
王连举——伪警察局巡长。原为秘密共产党员,后叛变投敌。
侯宪补——日寇宪兵队宪补。
伍 长——日寇宪兵队伍长。
假交通员——日寇宪兵队特务。
皮 匠——日寇宪兵队特务。
日寇宪兵、特务若干人。
第一场 接应交通员

〔抗日战争时期。初冬之夜。
〔北方某地隆滩火车站附近。铁道路基可见。远处山峦起伏。
〔幕启:北风凛冽。四个日寇宪兵巡哨过场。
〔李玉和手提号志灯,朝气蓬勃,从容镇定,健步走上。
李玉和 (唱)【西皮散板】
手提红灯四下看……
上级派人到隆滩。
时间约好七点半,
等车就在这一班。
〔风声。铁梅挎货篮迎风而上。
铁 梅 爹。
李玉和 哦。铁梅!(觉得孩子冷,摘下围巾给她围上)今天买卖怎么样?
铁 梅 哼!宪兵和狗腿子,借检查故意刁难人,闹得人心惶惶,谁还顾得上买东
西。
李玉和 这一群强盗!
铁 梅 爹,您也得多留点神哪!
李玉和 好。铁梅,你回去告诉奶奶,说表叔就要来了。
铁 梅 表叔?
李玉和 对。
铁 梅 爹,今儿这个表叔是个什么样儿呀?
李玉和 小孩子,别老问这个啊。
铁 梅 回去问奶奶。
李玉和 这孩子!
〔铁梅下。
李玉和 (望着铁梅背影,高兴地)好闺女!
(唱)【西皮原板】
提篮小卖拾煤渣,
担水劈柴也靠她。
里里外外一把手,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
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王连举上。
王连举 老李,我找你半天……
〔李玉和机警地制止王连举讲话,观察四周。
王连举 老李,鬼子的岗哨,今天布置得很严密,看样子好象有什么事!
李玉和 我知道。老王,以后我们尽量少见面,有事我临时通知你。
王连举 好吧。
〔王连举下。
〔远处火车汽笛声。李玉和下。灯暗。
〔火车轰鸣,飞驰而过。枪声。
〔灯亮。交通员从坡上“抢背”下来,晕倒。
〔李玉和急上。
李玉和 (见状自语)左手戴手套……
〔枪声。王连举返回。
王连举 这是谁?
李玉和 自己人。我背走,你掩护!
王连举 好。
〔李玉和背交通员下。
〔日寇宪兵追喊声、枪声。王连举朝李玉和走的相反方向放了两枪。日寇
宪兵将至,王连举为保自己,畏缩颤抖地朝胳膊打了一枪,倒地。
〔伍长带日寇宪兵追上。
伍 长 (问王连举)嗨!跳车的有?
王连举 啊?
伍 长 跳车的有?
王连举 哦!(手指李玉和下场的相反方向)在那边。
伍 长 (惊慌地)卧倒!
〔众日寇宪兵慌忙卧倒。
〔灯暗。
——幕闭

作者: 爱咱家的女人 2006-12-24 11:31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现代京剧《红灯记》(剧本)
第二场 接受任务

〔紧接前场。
〔李玉和家内外:门外是小巷。屋内正中放着桌椅,窗户上贴着一只“红
蝴蝶”。右后方是里屋,挂着门帘。
〔幕启:北风呼啸,四壁昏暗;李奶奶捻灯,屋中转明。
李奶奶 (唱)【西皮散板】
打渔的人经得起狂风巨浪,
打猎的人
【原板】
哪怕虎豹豺狼。
看你昏天黑地能多久!
革命的火焰一定要大放光芒。
〔铁梅挎货篮进屋。
铁 梅 奶奶!
李奶奶 铁梅!
铁 梅 奶奶,我爹说:表叔马上就要来了。(放下货篮)
李奶奶 (自语,盼望地)表叔马上就要来了!
铁 梅 奶奶,我怎么有那么多的表叔哇?
李奶奶 哦。咱们家的老姑奶奶多,你表叔就多呗。
〔李奶奶补衣服。
铁 梅 奶奶,那今儿来的是哪个呀?
李奶奶 甭问。来了你就知道了。
铁 梅 嗯。奶奶,您不告诉我,我也知道。
李奶奶 知道?你知道个啥?
铁 梅 奶奶,您听我说!
(唱)【西皮流水】
我家的表叔数不清,
没有大事不登门。
虽说是,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
可他比亲眷还要亲。
爹爹和奶奶齐声唤亲人,
这里的奥妙我也能猜出几分。
他们和爹爹都一样,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李玉和背交通员急上,推门进屋,示意铁梅关门,注意外边。关切地扶
交通员坐下,递水给他喝。
交通员 (苏醒)请问你此地可有个扳道的李师傅?
李玉和 我就是。
〔李玉和、交通员对暗号。
交通员 我是卖木梳的。
李玉和 有桃木的吗?
交通员 有。要现钱。
李玉和 好,你等着。
〔李玉和示意李奶奶拿灯试探。
李奶奶 (举煤油灯看交通员)老乡……
交通员 (见暗号不对)谢谢你们救了我,我走啦!
李玉和 (高举号志灯)同志!
交通员 (激动地)我可找到你啦!
〔铁梅接过号志灯,看到了它的作用,惊悟。
〔李奶奶示意铁梅提货篮出门巡风。
交通员 老李,我是松岭根据地的交通员。(从鞋底取出密电码)这是一份密电码。
〔李玉和郑重地接受。
交通员 你把它转送柏山游击队,明天下午在破烂市粥棚,有个磨刀的人和你接头。
暗号照旧。
李玉和 暗号照旧。
交通员 老李,这个任务很艰巨呀!
李玉和 放心吧,我一定完成任务!
交通员 好。老李,时间紧迫,我得马上回去。
李玉和 同志,你的身体……?
交通员 刚才是摔晕了,现在我能走了。
李玉和 好。等一等,我给你换件衣服。
〔李玉和拿衣服给交通员换上。
李玉和 (郑重叮嘱)敌人正在到处搜查,情况很紧,路上你要多加小心!
交通员 老李,你放心吧!
李玉和 同志……
(唱)【二黄快三眼】
一路上多保重——山高水险,
沿小巷过短桥僻静安全。
为革命同献出忠心赤胆一一,
〔送交通员下,铁梅进屋。
(接唱)
烈火中迎考验重任在肩。
决不辜负党的期望我力量无限,
天下事难不倒共产党员!
〔警车声响,李玉和机智果断,示意李奶奶吹灯。
〔李玉和持密电码“亮相”。
〔灯暗。
——幕闭

作者: 爱咱家的女人 2006-12-24 11:32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现代京剧《红灯记》(剧本)
第三场 粥棚脱险

〔次日下午。
〔破烂市粥棚。
〔幕启:群众丙坐着喝粥。群众甲、乙走进坐下喝粥。
〔粥棚近处,坐着卖烟的女孩。群众丁买烟下。
〔李玉和一手提号志灯,一手提饭盒,沉着机警地走上。
李玉和 (唱)【西皮摇板】
破烂市我把亲人访,
饭盒里面把密件藏。
千万重障碍
【垛板】
难阻挡,
定要把它送上柏山岗。
群众丙 (站起)李师傅!
李玉和 哦。(关心地)老张啊,你的伤好了吗?
群众丙 好多了。
李玉和 哦。往后可要多加小心哪!
群众丙 嗳。(自语)这年头,碰上日本鬼子,坐车不给钱,还打人!这是什么世
道!
〔群众丙下。
〔李玉和走进粥棚,把号志灯挂在柱子上。
群众甲
李师傅来了,这边坐。
群众乙
李玉和 (亲切地)你们坐。
卖粥大嫂 李师傅您喝碗粥啊?
李玉和 好。大嫂,近来你的买卖怎么样啊?
卖粥大嫂 咳!凑合着吧。(盛粥递给李玉和)
〔群众戊上。
群众戊 掌柜的,给我来碗粥。(接过粥刚要喝)掌柜的,这粥什么味?都发了霉
啦!
群众甲 嘿!这是配给的混合面!
卖粥大嫂 没法子!
群众乙 哎哟!(砂子硌牙,啐出)硌着了我啦!
群众甲 这里头尽是砂子!
群众乙 哼!真拿咱们不当人呐!
群众甲 小声点,别找倒霉呀!
群众乙 这怎么吃?没法活呀!
李玉和 (感同身受)唱【西皮流水】
有多少苦同胞怨声载道,
铁蹄下苦挣扎仇恨难消,
春雷爆发等待时机到,
英勇的中国人民岂能够俯首对屠刀!
盼只盼柏山的同志早来到一一
〔磨刀人上。
磨刀人 (唱)【西皮摇板】
为访亲人我四下瞧。
红灯高挂迎头照,
我吆喝一声:“磨剪子来抢菜刀!”
李玉和 (接唱)
磨刀人盯住红灯注意看,
又对我扬起左手要找话谈。
我假作闲聊对暗号——
〔正要与磨刀人接关系,突然警车声响,日寇宪兵冲上,磨刀人为掩护李
玉和,故意把磨刀凳碰倒,将敌人引向自己。
李玉和 【散板】
他引狼扑身让我过难关。
〔机智而镇定地边唱边把喝剩的粥倾倒在饭盒里。
李玉和 大嫂,再来一碗。
〔李玉和让卖粥大嫂把粥盛在饭盒里。
〔日寇宪兵搜完磨刀人,斥磨刀人下。转而检查李玉和。
〔李玉和趁机主动地把饭盒递给日寇宪兵检查,日寇宪兵嗅到霉味,推开,
搜身毕,挥手让走。
〔李玉和拿起饭盒和号志灯,泰然自若,从容走至正场,微微一笑,诳过
敌人;转身,昂首迈开胜利的步伐。
〔灯暗。
——幕闭

作者: 爱咱家的女人 2006-12-24 11:37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现代京剧《红灯记》(剧本)
第四场 王连举叛变

〔下午。
〔鸠山办公室。
〔幕启:鸠山正接电话。
鸠 山 哦,哦!哦!……怎么,掐断了?……哦,请你放心,密电码一定会弄到
手里……限期破案!是!是!(放下耳机。自语)好厉害的共产党啊!司
令部刚刚找到一点线索,很快地就被他们掐断了!共产党厉害呀!
〔伍长、侯宪补上。
伍 长 报告,各处搜查,跳车的没有。抓来一些可疑分子。
鸠 山 哼!抓了一些可疑分子又有什么用处?那个跳车人是共产党的交通员,他
身上带着一份极其重要的密电码,如果这份密电码落到柏山游击队手里,
于我们帝国是大大的不利!
伍 长 是!
鸠 山 王巡长?
侯宪补 他来了。
鸩 山 叫他进来。
侯宪补 是。(向内)王巡长!
〔王连举挎着一只受伤的胳膊走进。侯宪补下。
王连举 队长阁下!(敬礼)
鸠 山 哦!勇敢的年轻人,你吃苦了!我代表司令部授给你一枚三级勋章。(给
王连举戴上勋章)
王连举 多谢队长。
鸠 山 (唱)【西皮原板】
只要你忠心为帝国卖力气,
飞黄腾达有时机。
有道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就看你知趣(冷笑)不知趣!
王连举 队长阁下,您的话我不明白。
鸠 山 哼!你应该明白!我问你:那个跳车人能够距离你三公分开枪吗?
王连举 队长阁下……
鸠 山 年轻人,快说实话吧。谁是你的同党?
王连举 (脱口而出)同党!
鸠 山 对!事情很清楚,那个跳车人如果没有他的同党接应、同党掩护,他能长
翅膀飞走吗?
王连举 队长阁下,当时我中了枪弹,跌倒在地,跳车人怎么走的,我怎么能知道
啊?
鸠 山 你当然知道。如果你说你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打自己一枪?
〔王连举一惊。
鸠 山 (步步逼近)年轻人,快讲实活,谁是地下共产党?谁是同党接应人?交
通员藏在哪里?密电码又落到谁的手里?统统地讲出来,我这里勋章和奖
金是大大的有啊。
王连举 队长阁下,您的话我怎么越听越糊涂。
鸠 山 哼……!这么一说你应该清醒清醒啦!来!
伍 长 有。
鸠 山 带下去清醒清醒!
伍 长 是。来人!
〔二日寇宪兵上。
伍 长 带下去!
王连举 (怕死求活)队长阁下……
伍 长 (狰狞地)嘿!(踢倒王连举〕
〔二日寇宪兵摁住王连举。
王连举 我……冤枉!
鸠 山 打!
伍 长 带走!带走!
〔王连举喊“冤枉”,被二日寇宪兵拉下。伍长随下。
鸠 山 哼!用重刑撬开他的嘴,定叫他招出同党人!
〔伍长上。
伍 长 报告队长,他招了!
鸠 山 同党人是谁?
伍 长 扳道夫李玉和。
鸠 山 (似曾见过)李玉和!?……
〔灯暗。
——幕闭

2. 《青藏线》中女主角的详细资料是

冯小宁和刘小微,演艺圈难得的模范夫妻,从相识、相知到相恋,以及步入婚姻殿堂,一次次考验让他们的生命紧紧相连!

缘分天定,在《嘎达梅林》里找到了心中的她

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冯小宁被分配到儿童电影制片厂任美工。两年后,他与大学同学李玲结婚。婚后,他开始展露导演方面的才华。1988年,冯小宁自编自导的电影《大气层消失》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特别奖、世界环保电影节“银松奖”后,他便转行当上了导演,先后拍摄的电影《战争子午线》、《红河谷》、《黄河绝恋》等,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事业日渐辉煌,冯小宁的个人生活却很不顺利。由于各自忙于事业,冯小宁与妻子的感情转淡,两人最终分道扬镳。此后,冯小宁将全部身心投入到电影事业中。

1995年,冯小宁筹拍电影《红河谷》,他专门赴上海谢晋影视艺术学院选演员,就在这里,他遇上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另一半——刘薇。

时年20岁的刘薇是重庆渝中区杨家坪人,护士学校毕业后进入重庆市第八人民医院工作。1994年3月,著名导演谢晋创办的影视艺术学院到重庆招生,她瞒着家人参加了考试,并从30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

大二时,刘薇开始在《女人花》、《白粉妹》等影视剧中饰演角色,以其清新自然的表演风格获得业内的肯定。所以,当冯小宁来选演员时,老师力荐了她。

刘薇落落大方的谈吐、温柔娴静的性格给冯小宁留下了深刻印象。但由于《红河谷》女一号定位是泼辣而富于野性,这显然与刘薇的性格有差距,冯小宁最终没有选她作为主角。

这之后,两人整整6年没有联系。直至2001年6月的一天,刘薇正在上海拍摄《初恋的故事》,手机突然响了,电话里传来一个浑厚的男中音:“是刘薇吗?听说你在拍摄《初恋的故事》,真了不起啊!”

“您是哪位?我觉得您的声音怎么这么熟悉呢?”刘薇礼貌地问。但还没等冯小宁接话,她就立刻反应过来,激动地喊起来:“您是冯小宁导演对吗?”

原来,冯小宁决定导演以蒙古族民族英雄嘎达梅林为蓝本的电影《嘎达梅林》,在搜寻合适人选时,蛰伏在脑海中已6年的情愫突然闪现出来:那个刘薇不正是女主角“牡丹”的不二人选吗?

刘薇生长在都市,所接拍的戏也多以都市题材为主,接演“牡丹”这个蒙古族角色,她心里没底。冯小宁说:“演员在表演时,能够‘形似’当然好,但真正好的演员演得好的原因,还在于她演出时的‘神似’。你的性格既温柔,又坚毅,我觉得你是‘牡丹’的最佳人选!”

冯小宁的鼓励让刘薇有了信心。为不辜负冯小宁对自己的厚望,刘薇很刻苦。记得第一天骑马时,当她握着缰绳朝马屁股上抽打一鞭子之后,马便即刻撒开蹄儿飞奔起来,在马背上颠得一上一下的她被吓得大声尖叫,而且一下子被甩在了地上。

虽然没有伤筋动骨,但腿上磕出了血,背上摔得青紫。第二天,她依然坚持练习。

通过接触,冯小宁暗暗喜欢上了这个外柔内刚的女孩。但想到自己有过婚史,又比刘薇大20多岁,他心里虽有爱的情愫,却不敢有丝毫的流露。

那段时间,冯小宁也彻底颠覆了他先前留在刘薇脑海中的印象,从高高在上变得平易近人,他对每个人都好,那么善良宽厚,那么大气优秀……然而,他在工作之余却是那么孤独,看到形单影只的冯小宁,刘薇感到自己的心隐隐作痛,她意识到自己爱上了冯小宁。

2003年6月,冯小宁投拍抗日题材《举起手来》,再次邀请刘薇出演女主角。就在拍摄这部电影期间,他们的感情逐渐升华。

以诚打动岳父母,知天命迎来娇女出世

然而,恋爱结婚毕竟是大事情,何况冯小宁不仅离过婚,还比刘薇大20多岁,因此,当刘薇壮着胆子将自己与冯小宁的恋情告诉父母后,当即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

但刘薇的父母最终还是接受了冯小宁。

2003年8月,戏拍完了,恰逢刘薇的生日,刘薇的父母特地从重庆赶到北京,给女儿庆祝生日。得她的父母远道而来,冯小宁既高兴,也惶恐。

刘薇生日那天,冯小宁特地在北京一家最有名的川菜馆订了豪华套房,当刘薇和父母跨进这间套房时,被房间里的花团锦簇、香气四溢惊得呆住了,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别致浪漫的生日宴会。

“这里的川菜最地道了,不知是否合二老的口味?”“很香,很香。”刘薇的父母微笑着回答。看到这一桌菜,刘薇心中不由得泛起一阵温柔的涟漪。她吃得津津有味时,却突然发现冯小宁辣得鼻涕眼泪一个劲儿地流……

这时,一直默默吃饭的刘薇的父亲问冯小宁:“你不能吃辣,为什么要到这来吃呢?”看到刘薇父母不解的眼神,冯小宁沉吟片刻,然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因为刘薇喜欢,所以我也喜欢!”

听了冯小宁的话,两位老人愣住了,继而微笑着连连颔首。他们从冯小宁的话中感受到了真诚、温暖,觉得冯小宁实在,实在的男人好啊!

这时,刘薇从包里拿出一本已翻得有些破旧的川菜菜谱对父亲说:“小宁不仅在外面吃饭时总是给我点川菜,他还特地照着菜谱给我做川菜呢!”两位老人被感动了——一个忙得连休息时间也没有的大男人,居然会为一个女人去学做菜,以让她能够享受美味,这样的爱还用怀疑吗?

见父母态度缓和多了,刘薇便对父母撒娇说,冯小宁一直叫她小薇,因而她想把刘薇改成刘小薇。刘薇本是跟父母开玩笑的,不曾想父亲却笑着说:“冯小宁的名字中有一个‘小’字,你要改成刘小薇的话,名字中也有一个‘小’,这很好啊。你们两个人的名字中都有一个‘小’字,这不更般配了吗?”父亲说完,稍作思考又说:“还有,你既然要改名,那不如将蔷薇的‘薇’改成微小的‘微’,因为冯小宁的‘宁’是‘宁静’的‘宁’,你用微小的‘微’就与宁静最接近了!”

听了刘父的话,冯小宁感动不已,他连忙上前抓住刘父、刘母的手动情地说:“我一定会对小微好一辈子的!请二老放心!”就这样,刘薇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刘小微。

2003年10月1日,冯小宁与刘小微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不久,刘小微发现自己怀孕了。她谢绝一切演出,在家待产。看到娇妻日渐隆起的肚子,年满50的冯小宁简直心花怒放。无论再忙,只要在妻子身边,他都会抽出时间轻轻地俯在妻子的肚子上,聆听妻子腹中宝贝的声音;或者一边轻轻地抚摸妻子的肚子,一边轻唱两三首歌——他要在孩子还未来到人世前,就与之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2004年3月,刘小微生下了一个女儿。当冯小宁从护士手里接过襁褓里的女儿时,激动得心狂跳起来:多么漂亮的女孩儿呀,红扑扑的脸,粉嫩得令人心疼,脸上一双眯缝着的小眼睛……这一刻,他幸福得眼睛一下子湿润了。

见到原本漂亮却因为生产而变得憔悴不堪的妻子,冯小宁情不自禁在妻子的额角轻吻了一下:“小微,辛苦了,谢谢你!”

那天晚上,他在日记里快乐地记录自己的心情:“以前我只有小微一个宝贝,从今天开始,我就有两个宝贝了!小微啊,你可知道我多爱你!你真是上天赐给我的天使,你不仅给了我幸福,还给了我一个漂亮的女儿,给了我无尽的天伦之乐,谢谢你,为了爱你们,我会继续努力的!”

此后,无论是对妻子,还是对女儿,在外面阳刚十足、且所拍的电影也全是阳刚十足的冯小宁,回到家里却彻底变成了“小男人”。他总是悉心照顾着妻子和女儿,知冷知热,无微不至,哪怕是给女儿换尿片、用奶瓶喂奶,也干得津津有味。

经历生死考验,这一刻幸福的滋味分外甜

2006年5月,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让冯小宁拍一部讲述三代青藏铁路建设者克服“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修建青藏线的电影,作为2007年国庆节以及庆祝“十七大”召开的献礼片。

任务艰巨,冯小宁只用一个多月就写完了剧本,8月便开始搭建剧组班子。然而,在寻找女主角时,他发现一些知名女演员因为有其他片约而没有档期,还有一些演员愿意与他合作,但一听说要上高原进行实景拍摄,就改口说自己身体吃不消了。

被弄得焦头烂额的冯小宁决定还是请刘小微出山,因为刘小微不怕苦、不怕累,且与自己同心同德,生死与共。因此,他将剧中两个角色,一名慰问建设青藏铁路官兵的文艺兵、另一名专治高原病的护士全都让刘小微一人演了。

对于丈夫的决定,刘小微最初很高兴,因为没去过西藏,她十分向往那个神秘的地方,觉得去玩一次也不错。于是他们将女儿托付给刘小微的父母,于2007年5月率领剧组从西宁出发去往西藏。

刘小微到了西藏才知道有多艰苦——海拔5000米所带来的高原反应、零下40℃的低温考验,让她痛苦不堪。

恶劣的气候也让冯小宁始料不及。严重的高原反应让他头痛欲裂,呕吐不已,走起路来歪歪斜斜的;剧组也有好几个人出现类似的不适;更糟的是,电影胶片一碰就断……

怎么办?是撤回内地拍,还是只在环境好的地段拍摄?这样辛苦地拍会不会还没拍完就有难以预料的事情发生?剧组里有人提出了质疑。

“不,不能只在环境好的地段取景,更不能撤回内地!筑路工人们多年如一日地在这里战天斗地,我们只是拍一部电影,几个月后就离开了,为什么不能吃这个苦?”关键时刻,刘小微站了出来,大声说。

剧组一片静寂。此时,一旁的冯小宁看到妻子眼神里那一抹坚定的神情,不禁被深深震撼了,于是他坚定地说:“是啊,别人能够坚持,我们为何不能坚持?传统的电影胶片一碰就断,我们可以成本花大一些,用在南极也可以拍摄的特种胶片。”

“好,我们听小微的,誓死拍好电影!”这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大家齐声附和:“对,誓死拍好电影。不拍好决不下青藏线!”

就在这一刻,冯小宁突然意识到,此次拍片是生死考验,真有牺牲的可能。于是他连忙请在内地的朋友给剧组的所有人员买了保险,还与妻子一起给孩子写了一封遗嘱:

“乖宝贝:

爸爸妈妈今天给你写这封信的时候,是在美丽的西藏,是接近天堂的地方。

爸爸妈妈是为了拍电影而来到这里的,是为了再现修建青藏铁路的工人叔叔们战天斗地的英雄事迹而来到这里的。

但是,爸爸妈妈在给你写这封信的时候,却有着一丝无奈,想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和你的未来,你妈妈此时眼含泪水,而我的鼻子也酸酸的。因为这里的条件太艰难了,空气稀薄,呼吸困难,头痛欲裂,寒冷彻骨,温度低到摄氏零下40多度,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我们怕此去再也回不来,再也不能回到宝贝你的身边,所以,才给你写这封信。

我们写这封信的时候,更多的却是神圣,无限神圣!因为我们如果牺牲了,能为共和国捐躯,也死得其所!

宝贝,爸爸、妈妈对你唯一的希望就是,在你渐渐长大的过程中,如果凄怨的冷雨迷蒙了你的眼睛时,你一定要坚强,一定要奋进,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写完这封信,冯小宁和妻子都不由得泪流满面。可是,他们知道,自己别无选择!

刘小微是剧中唯一的女性,同时身体也比较瘦弱,因而受的苦也最多。在拍摄她披着婚纱奔跑的那个镜头时,她一边跑一边就吐了。尽管她每次跑完后,工作人员马上用军大衣把她裹住,但她还是几乎被冻成了冰棍。直到拍完第七遍,听到丈夫说非常好时,她才彻底放松下来,然而却一下子昏倒在地上。

晚上,醒来后的刘小微又感冒了,并发起了高烧。在青藏高原感冒可不比内地,极有可能引起肺气肿,并致人死亡。看到妻子烧得红扑扑的脸和急促的呼吸,冯小宁心如刀绞:“小微啊,你一定要挺住,你是我的生命啊!”

刘小微拉着冯小宁的手,吃力地说:“不会的,我不会有事的!我怎么舍得离开你呢?我年轻,能挺得过来。这些天来,你因为高原反应比我吐得还厉害,可你却一直默默忍受着。亲爱的,你要照顾好自己啊!”

就这样,剧组成员在冯小宁和刘小微夫妻与恶劣气候抗争的精神鼓舞下,几乎走遍了青藏线上的每一个点,历经4个多月后,终于顺利完成了整部电影的拍摄。

重归平淡却真实的幸福生活,冯小宁百感交集,他庆幸自己与妻子的“天路之旅”没有牺牲!

《青藏线》这部几乎是剧组人员用生命和鲜血拍成的影片,自2007年9月26日在全国上映后,引起强烈反响,好评如潮。这部电影也成了中国电影集团公司2007~2008年的8部重点推荐影片之一。

对冯小宁、刘小微来说,更重要的是,在4个多月拍摄时间里,夫妻俩从人间到天堂,再从天堂回到人间,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后,他们的爱情比金还坚!

3. 《铁道英雄》观后感

《铁道英雄》观后感(通用7篇)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铁道英雄》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铁道英雄》观后感 篇1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山东铁路工厂中一个由中国铁路工人组成的抗日队伍——山东铁道大队的真实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洪海是铁道队的队长。他们的第一个任务是劫军粮。劫时很顺利,但帮忙搬运的三个兄弟不幸被日本鬼子发现抓了起来,并在大庭广众之下施以酷刑。包括洪海在内的所有工人被召集到一起围观。刽子手抽出修长的日本军刀,撒上酒,转身刺向搬运工,然后慢慢地转动刀刃。空旷的刑场上,只回荡着搬运工兄弟们的惨叫,铁道队的亓鲁看着日本人如此残暴的行径,怒不可遏。他一把抽出怀中的小刀,就准备冲上前去杀敌。洪海一下抓住了亓鲁的刀,手被刀刃割破了,仍死死抓住,他知道,为了前线部队的后续支援,整个铁道队的安危,还有党的秘密与利益,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在敌人面前暴露身份。

第二个任务是劫药品。卧底老王帮他们悄悄进入了日本货车的车箱。谁知道狡猾的敌人早就设下了埋伏,一只枪口对准了正在寻找药箱、忙得不可开交的他们。机枪开始扫射,亓鲁等三名队员英勇牺牲,洪海也受了重伤。幸亏护士小庄及时抢救,洪海才活了下来。此时,亓鲁的弟弟亓顺也加入了铁道队。洪海取岀了队员们的入党申请书交给了李教导员,队员们入了党,又特追认三位牺牲的兄弟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第三个也是最戚卖蚂重要的任务,是要炸掉一列日军从连云港开往前线,给部队运送武器的重要列车。这次的任务至关重要,李教导员也加入一起战斗。两个人负责劫车头,两个人负责劫车尾,洪海负责安放炸药。此时,被抓起来的老王正在与日本军官藤原弘一对峙,藤原气急败坏地将匕首捅到了老王的手里,老王高埋的手被狠狠地钉在桌上,全身瘫软。洪海解决了藤原,为自己和老王点上一根烟,引燃身上的配察炸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电影结束了,我的眼睛不知不觉中湿润了。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之大,生活在强盛而和平的祖国,真是天大的福份啊!

《铁道英雄》观后感 篇2

带着老爸去看了久违的《铁道英雄》。不得不说再一次受到深深地教育。老爸也是干了一辈子铁路工作。

影片是根据发生在抗战时期1935年-1945年间,洪振海、王志胜、杜季伟、刘金山等“铁道队”队员在鲁南铁道的历史真实事迹改编。影片阵容从张涵予、范伟到周也,全明星的阵容保持着演技在线,无论是带着兄弟们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由张涵予饰演的老洪,还是在敌后卧底为了民族大义忍辱负重、卑躬屈膝的由范伟所饰演的老王,还是魏晨、周也、俞灏明等年轻演员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铁路英雄》从剧作上深刻体现了敌人的凶残与险恶,正是因为敌人“魔高一尺”才更加深刻刻画了“铁道游击队”队员们在如此艰苦危险的情况与敌人斗智斗勇的勇气与智慧,而森博之饰演的藤原,作为敌方首脑,在计谋方面和铁道英雄打的有来有回不相上下,甚至有机会生擒老洪,敲山震虎,散布假消息,观察老王行动推断对方下一步行动,每一个镜头都充分的体现出他缜密的思维能力,给故事的紧张感添上了浓厚的一笔。

片中的智斗环节令人叫绝,反派并不是脸谱化的降智纸老虎,而是真正有威胁的敌人,可以说好的反派在电影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由反派衬托出主角一行人的坚毅和不屈,他之所以是反派,在于他足够独特,异于常人。他解决问题的手段也足够令人胆寒,让他有自傲的资本。在强大阴险的反派角色衬托下,几位演员把我党战士敢打敢拼,不畏牺牲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在指导员带领大家宣读共产党员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我浑身感到了力量,同时在思考为什么如今的我们在入党的时候,没有这样的力量呢?

英雄们是用生命来换取抗日战争每一步的胜利,同时也在用生命换取了他们的信仰,那就是共产主义事业。

我们没见过真正的英雄,可是我们的家长,我们的父母就是我们见过的英雄,他们用他们教会我们的毅力来面对这个世界,面对我们的人生。

《铁道英雄》观后感 篇3

电影《铁道英雄》是一部让人意外的作品,虽然是耳熟能详的故事,但该片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而是独辟蹊径,拍出了难得的新意。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面对疯狂肆虐的日本侵略者,无数中华有志之士勇敢站出来保卫祖国,隶属于八路军第一一师的鲁南铁道队亦是其中一股强大的抗日力量,他们以铁道和火车为主要阵地,机智灵活地打击日寇,屡建奇功,铁道队的英雄事迹,早已在民间口口相传,并在大小银幕之上经过多次演绎,而变得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电影《铁道英雄》便是在他们故事基础上全新创作而成。

所谓“全新创作”,就是不但要拍出新意,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而且还不能乱拍,要尊重史料。简言之,在传统的版本上,寻找新的突破。电影《铁道英雄》,在这一点上完成得相当出色。

首先来说,就是呈现方式,比起传统抗战题材的战争片,本片内容交错连环。既有着骑劫列车的紧张刺激、短兵相接的火爆动作戏,也有着敌我双方斗智斗勇的暗线对决,从铁道队在敌人眼皮底下的险象环生,到反派阴险狡诈的成功刻画,正反双方线索交织缠绕在一起,动作、悬疑每条线索开枝散叶,各有特色,都呈现出别样的色彩,也为电影塑造了强大的戏剧张力。

历史上铁道队的事迹属于敌后,斗智谍战和隐藏身份是队员们的日常,所以,电影《铁道英雄》给观众呈现了两种不同的风格,动作大戏的火爆刺激与斗智大戏的斗智斗勇,电影在动作格局下,使用了很多动与静的对比,凸显了气氛的紧张和危机。

比如开场迎面而来的火车上大战,从快速移动的镜头语言和张弛有度的剪辑手法,将铁道队敏捷身手和果敢一面刻画出来,代入感极强而随后的故事,就转入敌后与地下活动,而相比于枪战和列车大战的大场面,这种谍战片隐藏在表面之下的肃杀对撞,这是“静”。白雪皑皑的平原地区,严酷肃杀的氛围,而两种风格的切换,好似在广袤的雪原中燃起一团火焰,需要极高的导演调度能力,而片中角色的行动也会在观众心中制造紧张的气氛,也这是一种很高级的戏剧张力。导演之所以敢这样拍,就是因为本片有着张涵予、范伟这样超级实力派演员存在。

毕竟在渲染敌我双方角力的一张一弛中,展示冲突是影像所长,但刻画氛围、描写心理却是软肋,所以这类故事很考验演员,如何展现人物的所思所想,演员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此。

比如范伟,作为列车站调度员,他每日笑盈盈地与敌人周旋,尤其是在敌人眼皮底下外出传递情报那场戏,面对敌人的盘问,他饰演的老王表情平静没有任何的变化,是一副镇定的样子,完全可以逃过敌人的目光,但眼神严肃神情迅速划过,则让处于上帝视角的观众,能够察觉角色内心忍不住的焦急一面。而随后他明知道被人盯上,干脆将计就计,用一颗手榴弹不但声东击西,还消灭了汉奸,可谓一举两得,这场戏的波澜不惊,但平淡中紧张的肃杀氛围,完全是在范伟影帝级的表演下带动起来的。

所以说,展现动作戏的火爆,可以用特效、烟火等技术手段完成,展现敌我冲突的场面,可以用摄影、剪辑等烘托气氛。但对于角色内心戏的刻画,在紧张氛围中角色状态的呈现,只能由演员的表演来完成。

又比如张涵予饰演的老洪,还是他与范伟通过递烟交接暗号,随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掉了尾随而来的汉奸,彰显硬汉的特色,两场戏接连而来,一静一动,平静中暗藏生死攸关的较量,动与静之间的对比,更加体现了一种对峙气氛。

值得一提的是,日军中的大反派藤原,则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所在。他集智谋与狠辣于一身,成为老洪、老王不得不共同面对的“狼一样的对手”电影通过塑造了一个强大的敌人,不但增强了电影的对决氛围,也更能显示出战士们的英勇。在这样的情节处理下,敌我人士互相试探,台词之中的针锋相对,暗含杀机,这就是明线。而暗线就相当于悬疑小说中“炸弹引信”,依靠突如其来的动作戏成为爆点,并通过故事推进和情节设定来将观众引入新的环境之中,从而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电影依靠明线的“静”情节推进,暗线“动”的特点来烘托气氛、增强观感,从而极大增强故事张力。但也只有以静制动的拍摄技法,演员对角色的精彩诠释,对内心戏份的完美展示,能帮助导演把这个看上去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篇章整合起来,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当时角色所处的环境和氛围,更容易能够get到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

到此我才发现,《铁道英雄》,这个我们原本耳熟能详的故事,在这样的全新的拍摄手法呈现下,变得非常具有新意。尤其是从导演到演员,把角色的心理揣度到了极致。他们面对敌人的暴行,会压抑住本能的情感,也会在敌人的控制区内伪装到滴水不漏,更会在关键时刻,舍生忘死,从老洪、老王,到亓顺、亓鲁兄弟,乃至周也饰演的护士庄妍,让我突然发现,他们也是鲜活普通人,在敌后那些孤军奋战的时刻,谁也体会不到他们内心的煎熬,结尾大家在工厂相聚的魔幻时刻,那才是胜利之后,来自真心的笑容。

《铁道英雄》观后感 篇4

影片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日军肆虐横行的鲁南地区,临城枣庄英勇的“铁道队”穿铁轨、扒火车,截取武器和物资,用胆识和智慧与敌人斗争到底,殊死捍卫国家,为抗战胜利作出突出贡献。

《铁道英雄》是根据发生在1935年-1945年间,洪振海、王志胜、杜季伟、刘金山等“铁道队”队员的真实事迹改编,最大限度的还原“铁道队”的英雄故事。从1931年到1945年的14年间,中国一半国土被日本侵略者践踏,超3500万同胞伤亡……旧时山河破碎,同胞逝去之殇不能忘。“血泪成就历史,热血曾洒沙场”记住的是历史带给我们的伤痛,记住的是那些为胜利勇敢抗战的革命先烈。

面对疯狂肆虐的日本侵略者,无数中华有志之士勇敢站出来保卫祖国,隶属于八路军第一一师的鲁南铁道队亦是其中一股强大的抗日力量,他们以铁道和火车为主要阵地,机智灵活地打击日寇,屡建奇功,电影《铁道英雄》便是在他们故事基础上全新创作而成。

电影里的雪从头下到尾,漫天的大雪给残酷现实带来一丝浪漫,肃杀和悬疑氛围拉满,张涵予、范伟两位影帝的演绎十分出色。张涵予在影片中饰演老洪,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形象,令人想到了《独行杀手》中的阿兰·德龙,即使内心有这波澜壮阔的起伏,从外部看来,却总是被包裹在黑衣和檐帽之中,沉默寡言,冷静凝重。范伟出彩的演绎甚至超越了《不成问题的问题》中的丁务源。没有儿女情长,只有战友情谊、对侵略者的恨、对人民的爱、对崇高信仰的追求。

当那首经典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响起时,诠释了本片向经典作品和抗日先烈的致敬,虽然电影的形式一直在进步,但一代代观众对历史的.记忆和传承则是永远不变的。从紧张严肃的电影,到紧张严肃的现实,形式依然严峻,英雄步履不停。

《铁道英雄》观后感 篇5

老剧翻拍贵在出新以当下的眼光来看,著名作家刘知侠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应该算是一部不折不扣的“超级文本”。自诞生以来,影视、戏剧、小人书等各种形式的改编层出不穷,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当下,如何另辟蹊径,深入挖掘和重新解读这部经典?刚刚上映的电影《铁道英雄》就是一次不错的尝试,虽然票房较《长津湖》等热片尚有差距,但为老剧翻拍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山东枣庄可以说是一座铁道上的城市,在它近代以来的发展进程中,煤炭、铁道和火车一直相依相随。但真正使其名扬天下的还是因为一部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于1956年的黑白故事影片——《铁道游击队》。“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了动人的歌谣……”那动人的旋律穿越时空,弹拨起几代中国人记忆中的“土琵琶”。

不过,看完电影《铁道英雄》,感觉这并不是老版《铁道游击队》的翻拍,而是一个新的故事。虽然保留了铁道大队刺杀日寇、劫取物资、助力抗日大业的基本故事框架,但却挖掘出铁路工人这个不同的英雄群体,在人物和故事上都重新做了架构。实际上,这段根植于严肃考证、翔实史料之上的传奇故事,来源于集编导于一身的杨枫历时5年对“八路军115师鲁南铁道大队”英雄事迹的重新挖掘、精心打磨,并添加了隐蔽战线和敌人斗智斗勇的时代流行因素。特别是片中教导员在冰冷的窗户上,用手画出一个清晰可见的“党徽”,并带领众人宣读入党誓词的桥段,非常新颖,极具创意,也一语双关地隐喻着寒冬即将过去,当前只是黎明前的黑暗。

张涵予、范伟在片中一张一弛地对飚演技,是《铁道英雄》中最大的看点,也是最亮的燃点。其实,剧本中的铁道大队队长“老洪”和火车站卧底“老王”,就是杨枫根据张涵予、范伟的表演风格为他们量身定制的。相比张涵予驾轻就熟的“硬汉”形象,范伟一改以往夸张、滑稽的搞笑风格,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最不像英雄”的英雄形象。从委曲求全地向日本人作出各种谄媚之笑到“逢人就掏花生”的卑微讨好,从自知同志即将遭到伏击却又无法告知时的焦急悲伤到识破汉奸跟踪并顺手锄奸时的淋漓快意,从几次三番地让安子“叫爹”的市井温情到明知必死却怒斥日寇的大义凛然,范伟将不同时段的人物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铁道游击队》之所以能够在不同年代经过一次次成功的影视改编,常播常新,不仅仅是通常意义上的“超级文本”效应,更因它蕴含着永不退色的革命理想主义光彩和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中华儿女不畏强权、威武不屈、顽强拼搏的精神,是红色经典的永恒内核,也是进行改编再创作的精神依循。正如刘德华在《铁道英雄》片尾主题曲《又弹起心爱的土琵琶》中唱的那样:

“一首歌,多悠长/传几代心膛/回声里,遥相望/英雄好儿郎……”

《铁道英雄》观后感 篇6

历时两个多小时的电影《铁道英雄》再一次地把我的视线拉向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那段永远让国人铭记在心的历史就像梦魇一样,每每看到这样体裁的电影都会让我伤心、难过与悲恸。

日寇的凶残、贪婪对我中华民族的凌辱、蹂躏、侵略罄竹难书。从1931年日军在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侵华,霸占东三省,接着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掀开日军全面侵华,直到1945年8月15日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前后共经历了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死伤惨重,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其中死亡1800万人,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南京大屠杀中,被日军残酷杀害的中国同胞达30万人以上。这组数字过于冰冷,冰冷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一幕,使人类文明的耻辱,日军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即便再多的影视也难以呈现,这也是我们今天看这部片子的意义所在。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当然不是为了延续仇恨,更多的是让我们从历史上得到一些启示。日军的残暴对我赤裸裸的凌辱、侵略与赶尽杀绝,固然可恨,但有两个重要原因我们必须汲取:一是当时我们太落后,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禁锢了国人的思想也封锁了科技交流沟通的渠道,当我们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时代时,国门之外特别是我们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明治维新之后,他们抓住了发展的良好契机,在科技大发展的背景下努力发展壮大了自己,早已对我垂涎三尺找准机会伺机而动,于是我们成了他们最艳羡的侵略目标。我们资源充沛,既有丰富的矿藏、又有天然的区位优势、地理优势,而且我们的国力不济,于是他们就开始大肆侵略,用较小的代价换回巨额的财富。

自古至今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被人类演绎得出神入化,即便进入十九世纪。日本国土面积小、物产匮乏,而自己的近邻中国就成了侵略的首选,再加上我们当时国力衰微,工业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稍带点科技含量的我们更是望尘莫及,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抵抗日军的侵略我们的确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铁道英雄》观后感 篇7

如果你近期想去看电影,我推荐你去看《铁道英雄》,这又是一部深情的爱国主义题材电影,又时值建党100周年,献礼主旋律片的标志性意义明显,无论是历史情怀还是爱国情绪,都足以让影片引起强烈共鸣。

《铁道英雄》的故事背景设定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山东临城。一支地下秘密组织为了抵御外敌保护家国,丝毫不在意个人得失荣辱,与侵略者斗智斗勇。他们克服了艰苦卓绝的地理环境,也战胜了敌我悬殊的装备差异,最终发挥铁道兵精神,保卫了家园。

范伟饰演的老王尤其让我动容,老王与日本军官藤原在火车上对峙,面对道貌岸然的敌人,老王毫不留情地揭穿了对方的狼子野心,“明明是畜生,装什么人”,“看谁喝了这杯见阎王酒”,一正言辞的怒怼宣泄出对日寇的痛恨,精彩的表演把平凡而伟大的“小人物大英雄”诠释得尤为立体。镜头里的老王明明在笑,却能让你看哭了,范伟把老王所代表的中国精神和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的结尾打出字幕,这是根据发生在1935年-1945年间,洪振海、王志胜、杜季伟、刘金山等“铁道队”队员的真实事迹改编,将最大限度地还原“铁道队”的英雄故事。

片尾主题曲《又弹起心爱的土琵琶》,刘德华深情献唱,重绎经典金曲,悠扬歌声让我眼前又一次浮现,“铁道小队”胸怀大义、保卫家国的英雄故事……

;

4. 电影剧本的写作格式及方法

创作技巧

一、多观察和思考生活;

二、多做构思,勤写勤练;

三、多增加艺术修养(包括音乐、绘画、戏剧……众多方面的);

四、多对影片进行剧作分析。前边三项也许人们谈得很多,最后这一项初学的朋友却常常认识不足。我们今天就来谈谈这一方面的问题。

剧本结构

弗兰泰格金字塔

19世纪德国新古典主义理论家弗兰泰格在《戏剧的技巧》中提出了戏剧的结构“弗兰泰格金字塔”。这个金字塔分5个部分:

1.介绍:介绍背景资料。

2.上升:将事件引向高潮的各种情节。矛盾与阻碍逐渐显现。

3.高潮:戏剧张力最强处。 从此情节将逐渐转弱。

4.下降:高潮过后矛盾形式开始明朗,引向大灾难或者大成功。

5.结局:谜底揭晓,剧情完成。

三段式结构

希德.菲尔德在《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表示三段式的结构:

1.第一幕:建置 (情节点1)

2.第二幕:对抗 (情节点2)

3.第三幕:结局

黑格尔“冲突律”

和谐

打破和谐。

重行建立和谐。

黑格尔:戏剧动作的本质是引起冲突,而真正的动作整一性只能以完整的运动过程为基础(即冲突的产生、展开和解决)。“冲突”是对本来和谐的情况的一种破坏,这种破坏不能始终是破坏,而是要被否定掉的。

(4)铁路题材微电影剧本扩展阅读

戏剧

1、 定义: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

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

2、 特点:

(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演出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发生在不同地点和较长时间里大事情集中在有限的舞台和两三个小时内的演出中表现出来。 关于“三一律”的知识见162页第四段

(2)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这中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

剧本的情节结构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开端:介绍人物关系和揭示矛盾冲突 发展:描写情节的波澜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步步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

高潮: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并表现出急剧转化的局面 结局:结局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矛盾冲突的解决。

尾声:与序呼应,对剧本的思想内容作些启示,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展望。

(3)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征

3、剧本刻画人物推进剧情和表达思想的手段有:

(1)舞台说明:包括人物表、舞台美术、环境、音响、人物上下场、人物对话的姿态、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

(2)人物的对白和唱词:包括独白、旁白、对白。是剧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展开情节、提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

(3)结构形式:分幕分场。幕是大单位,场是小单位

4、戏剧分类:

(1)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同: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

(2)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多幕剧、独幕剧

(3)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历史剧、现代剧

(4)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5)地域色彩不同:京剧(北京)、沪剧(上海))、豫剧(河南)、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黄梅戏(浙江)等

(6)演出不同: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