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微影 » 反映412反革命事变的老电影
扩展阅读
香港电影扫把星木偶 2025-01-14 13:26:04
看电影的日记150字 2025-01-14 12:59:54
陪娃看电影怎么发朋友圈 2025-01-14 12:59:42

反映412反革命事变的老电影

发布时间: 2025-01-14 02:11:51

1. 红旗谱的故事梗概

《红旗谱》是现代作家梁斌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以朱、严两家三代农民同地主冯老兰父子两代的矛盾斗争为主要线索,描写了冀中地区“反割头税”斗争和保定二师的学生爱国运动,真实地反映了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后到“九·一 八”事变时期北方社会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展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伟大历程。

《红旗谱》所反映的时代正是中国农民几千年的历史悲剧即将结束,新的觉醒、新的斗争序幕已经拉开的新旧转折时期。在这个时期,进行了北伐战争,发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九一八”事变,革命由高潮转入低潮,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民族危机日益加重,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但是,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使革命从低潮走向高潮。

《红旗谱》就是在这样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对冀中平原锁井镇朱严两家农民三代人和冯家地主两代人之间尖锐的斗争的描写,谱写了一部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革命运动的壮丽史诗。

(1)反映412反革命事变的老电影扩展阅读

《红旗谱》通过朱严两家三代农民形象的塑造,为读者绘制了一幅感人至深的英雄谱系,艺术地概括了中国近、现代农民的斗争道路。朱老巩、严老祥是小说塑造的第一代农民形象,他们是中国农民传统性格的化身,嫉恶如仇,遇到不平揭竿而起,赤膊上阵。朱老忠、严志和是第二代农民形象,他们是从自发反抗走向自觉革命的一代农民,他们一方面继承了父辈身上嫉恶如仇、豪爽仗义的优秀品质,另一方面又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他们具有了比父辈们更高的思想境界。

运涛、江涛等是第三代农民形象,在他们身上,既流淌着父辈们反抗精神的血液,又注入了无产阶级崭新的生命因子,并以他们身上新鲜的生命活力去影响父辈们,一经投身革命,便成为坚定不移的革命者。这样看来,作者在序幕中浓墨重彩所描绘的“朱老巩大闹柳树林”的故事就不单是为农民朱严两家与地主冯家的世代矛盾作铺垫,作者更倾向于把它作为中国农民几千年来反抗斗争及命运的缩影。

朱老巩手抡铡刀力护古钟的壮举使他成为一代农民英雄,但又只是一个草莽英雄,他像中国历史,上无数揭竿而起的农民一样,虽然惊天动地,但最终只能以失败而告终。所以说,“朱老巩大闹柳树林”对于《红旗谱》的情节而言是第一个故事,而对于几千年的农民起义英雄来说是最后一个故事。它形象地说明了即使像朱老巩这样最勇敢的农民,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凭个人的单枪匹马,其结局只能是一幕惨烈的悲剧。

所以,当以朱老忠为代表的农民一经找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便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从此,中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全新的斗争,作品所描写的“反割头税斗争”和“保定二师学潮”两大内容正是这一全新斗争的深刻表现。

2. 十大红色经典儿童电影大全

1、《鸡毛信》

《鸡毛信》是1954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影片制作,石挥导演,蔡元元、蔡乐乐、舒服等人出演的一部抗日战争喜剧片。电影关键叙述了龙门村的少年儿童团团长海娃领命给八路军送鸡毛信的道路上所出现的小故事。电影是我国创立后第一部体现我国青少年儿童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对抗抗争的儿童影片,也是中国第一部获国际性巨奖的儿童影片。

10、《报童》

《报童》是由钱江改写,钱江和赵元协同导演的影片,王铁成及李若君等参与表演,1979年在我国公映。《报童》的故事情节叙述的是周总理副书记问讯率报刊社工作人员和卖报在街上释放报刊,使皖南事变大白于天下。

3. 有没有比较新的革命影片

刚出不久的,《南京!南京!》,讲叙南京大屠杀的,也许比较符合你的要求。
还有《拉贝日记》。

4. 想了解中国近代史,请推荐几部表现近代历史的电视剧。

表现近代历史的电视剧:

1、《走向共和》

《走向共和》,是一部由中央电视台、北京同道影视节目制作有限公司、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长沙电视台等联合出品的中国近代史题材电视剧,该剧由张黎执导,盛和煜、张建伟编剧,王冰、吕中、孙淳、马少骅、李光洁等主演 。

该剧以史诗般的艺术笔触全景式地呈现了中华各民族人民推翻帝制、走向共和这一波澜壮阔的艰难历程。

剧情简介:

剧情背景为自清朝末期慈禧太后归政光绪皇帝,至民初袁世凯称帝失败约30年间的中国近代历史,包括洋务运动、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拳乱、庚子后新政、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张勋复辟等史事。

慈禧太后要修颐和园风光地过她六十岁生日,李鸿章担心日本扩充海军渐成威胁,想加强北洋水师的实力,设"海防捐",又找洋人借钱,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只得搞了一次令人心酸的演习。

中国与日本进行了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受命签定《马关条约》,在日本遇刺大难不死,虽然为国力争,但从此背着汉奸恶名黯然退出政治舞台。

中国在与日本的“甲午战争”兵败之后,朝廷决定训练新兵,袁世凯由于有勇有谋而取得朝廷重臣荣禄的信任,开始在天津郊外小站练兵,经营政治资本。

签订《马关条约》的国耻激起全国义愤,康有为、梁启超等举子联名“”公车上书“”朝廷,要求维新变法,光绪虽然也想维新自强,慈禧开始也积极给予支持,但后来发觉激进派图谋起兵,便将维新血腥镇压了。

逃亡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二人在檀香山宣传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驳斥康、梁二人,宣传中国的出路只有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民国才有希望。

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西逃,为了慈禧回銮的议和,清廷不仅赔款,还不得不将一大批被侵略者列为战犯的王公大臣处死。为慈禧安全回銮,袁世凯学西方组建警察,正缺兵少将无人可用的慈禧于是很器重袁世凯。

屡败于洋人丢尽颜面的慈禧太后听说立宪共和可以强国,也派五大臣出国考察,袁世凯和权臣庆王爷通过交易结成联盟,借机推行"新官制",获得更大的权力,军机大臣瞿鸿玑为遏制其权力,发动丁未政潮。庆、袁反击成功,终使首辅被罢,从此独断朝纲。

慈禧太后死后,载沣担任摄政王,罢免袁世凯,亲贵专权,遏压民意。革命党乘机起事,辛亥革命爆发。

朝廷只好又任用袁世凯镇压革命军,袁世凯利用朝廷向革命军讨价还价,又用革命军要挟朝廷,逼隆裕皇太后退位,孙中山为了实现共和理想的大局,将大总统之职让给了袁世凯。

宋教仁遇刺充分暴露了袁世凯的军阀面目,引发二次革命。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再次流亡海外,国会中占多数的国民党议员选举中要罢免袁世凯,袁世凯采用武力威胁手段演出了一场滑稽的闹剧,并且解散国会,清除国民党议员。

对历史有所贡献,但头脑发热的袁世凯被忽悠复辟当皇帝,蔡锷起兵讨袁护法,袁世凯不得人心,众叛亲离,惶惶而死。但随即军阀混战,张勋借机复辟。剧情在孙中山慷慨激昂地为讨伐张勋,反思过去,激励世人的演讲中结束。

2、《恰同学少年》

《恰同学少年》是由龚若飞执导,谷智鑫、钱枫、练束梅、钱芳、赵冉主演的人物传记电视剧。

该剧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生活和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

剧情简介:

风起云涌的20世纪初,一切都是未知,但时代已无法阻止新思潮的来临。时任湖南第一师范校长的孔昭绶要请到了杨昌济来校任教。一批学贯中西的老师的来临,让湖南师范成为了许多有志青年向往的地方。前来就读的包括了蔡和森、萧子升和年少的毛泽东等人。

在这里,他们开始了五年的校园生活。

读书期间,毛泽东逐渐成为了一个教育救国论的信仰者。有想法不拘束的他成为了学校格外关照的“特殊学生”。在这当中,毛泽东加深了和蔡和森、萧子升及周南女子中学的陶斯咏、杨开慧等人的友谊。而处于动荡时代的中国,学校也无法独善其身。

一系列的事件让这群少年们对人生、对社会、对祖国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想法,而他们则是未来祖国的建设者。

3、《井冈山》

《井冈山》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由金韬导演,邵钧林编剧,王霙、潘雨晨等主演。

该剧讲述了1927年时,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遭到失败。面临严峻考验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挽救危局,发动了八一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故事。

剧情简介: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遭到失败。为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毛泽东当机立断,放弃攻打长沙退守文家市,率部转向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井冈山寻求立足。

途经三湾时,毛泽东在与余洒度等人的斗争中,将队伍进行了改编,创造性地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 推行“三大民主”和成立士兵委员会等重要的建军原则,使部队面貌焕然一新。

在贺子珍等人的帮助下,毛泽东得到了井冈山“绿林”首领袁文才、王佐的支持,使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立住了脚。

在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毛泽东倡导实践调查研究,先后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大纪律和六项注意”、“三大任务”等人民军队等建军原则;在通过“水口建党”等措施加强军队内部党的建设的同时,抓紧恢复和发展地方党组织;建立了遂川等三个县的红色政权,实行土地革命。

正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取得蓬勃发展之时,陈浩的叛变使毛泽东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湖南省委特派员周鲁贯彻中央“左”倾盲动政策,把毛泽东开除出党,使之迫走湘南。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此遭受巨大损失,史称“三月失败”。

南昌起义部队在三河坝一战中伤亡惨重,朱德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拔起残破的军旗,发誓一定要把这面军旗扛下去。他的决心得到了陈毅的支持,两人率领起义部队余部始终坚持艰苦卓绝地斗争,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湘南暴动,历经周折和磨难,与毛泽东在井冈山砻市胜利会师。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成立后,在朱毛的领导下,采取灵活的“十六字诀”作战方针,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打击敌人,粉碎了敌人的数次“会剿”,接连取得了五斗江、草市坳和龙源口大捷,使根据地的建设扩大到了六个县的区域,成立了湘赣边界人民政府。

正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生机勃勃地进入全盛时期时,湖南省委巡视员杜修经贯彻分兵向湘南进军的盲动政策,使红29团全军覆没,加之袁崇全的叛变,队伍几乎濒临绝境,根据地再次惨遭浩劫,史称“八月失败”。

毛泽东临危不乱、立持异议,日夜兼程,亲自迎接朱德等上山。留守井冈山的何挺颖、朱云卿等带领军民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彭德怀等率领在平江起义中创建的红五军也来到井冈山,使井冈山的武装斗争力量得以进一步加强。

对“朱毛红军”起初不以为然的蒋介石终于亲自披挂上阵,接连不断地调动重兵从“进剿”到“会剿”。面对强敌,朱毛决定留彭德怀守山,自领主力转战赣南,以求“围魏救赵”。但终因敌强我寡,井冈山失守。

在转战赣南闽西的过程中,部队中对有些问题的认识出现了分歧,加之留苏归来的刘安恭大肆推行“城市中心论”,攻击毛泽东,致使毛泽东在“七大”上落选,被迫离开红四军。

中央的“九月来信”纠正了红四军内部的“非无产阶级思想”。陈毅亲往闽西请毛泽东回到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上。红四军“九大”即古田会议上,毛泽东通过对中国红军两年多来在井冈山斗争中不断探索的经验总结,集中解决了如何建设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这一根本性问题。

会后,针对林彪在新年贺信中提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问题,又洋洋洒洒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至此,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已初现雏形。

4、《长征》

《长征》由王朝柱编剧,金韬、唐国强共同执导的24集红色革命类电视剧,该剧由唐国强、刘劲、陈道明等主演。

该剧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在逆境中战略转移,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过程,生动刻画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挽狂澜于既倒的雄才大略,弘扬了不怕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剧情简介: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悲壮的失败中出发,面临着大批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大自然的艰难险阻、以及内部错误思想和军事路线的干扰。

但就是在这样的特殊环境和时刻,中国共产党和她领导的红军,却勇敢地正视并纠正了自身的错误,重新选择、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和新的领导核心。

以顽强的战斗和大无畏的精神创造了一个个军事上的奇迹,终于突破重围,赢得了"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胜利,并由此踏上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道路。

5、《浴血坚持》

《浴血坚持》以22集的篇幅,讲述主力红军长征时,留守在苏区的红军在陈毅等指挥员的领导下,坚持三年游击战的血与火的历史。

该剧将通过对陈毅、项英、曾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的精心刻画,艺术的再现三年游击战争这一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历史,歌颂红军战士不怕艰难困苦、永葆旺盛斗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精神。同时,该剧也将反映红色革命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对革命的理解与无私的支持。

剧情简介:

三年游击战争与红军长征一道,被称为中共历史上最为艰苦的军事斗争,陈毅、项英、曾山、张鼎丞、粟裕、叶飞等老一辈革命家出色的牵制了敌人,有力配合了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更为后来组建新四军和抗日战争保存了南方的革命战略支点和一批骨干力量。

这是我党我军历史上非常特殊的一段时期,在中国革命历史和军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能忘怀的。

5. 电影《飞夺泸定桥》的简介

没有这部电影,相同题材的电影名字如下。

片 名:
Da he
译 名:
大渡河
导 演:
( 林农 Nong Lin )
主 演:
( Xuecheng Fu) ( Shi Han) ( Huaizheng Liu) ( Hengo Zhao) ( Shenqiu Zhao)
上 映:
1980年

剧情介绍: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队伍来到金沙江到大渡河之间的天险纵横的重迭山川中。数十万国民党中央军和军阀武装围追堵截,蒋介石的座机也飞临川军首脑驻地,两种决定中国命运的力量对峙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同志部署了佯攻大树堡、暗渡安顺场的战斗。红军进入冕宁县城后,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释放了被反动政权拘押的群众,使这片彝族聚居地区,成为红军走向胜利的通衢。先遣团迅速夺取了安顺场渡口,17位勇士孤舟奋勇,直扑对岸守敌。老谋深算的蒋介石也迅速调整了部署,调集部队左右夹击安顺场,妄图半渡而击,将渡河的红军分割围歼,扬言要红军重蹈石达开的覆辙。毛主席等首长及时变通部署,将计就计,一面继续造成在安顺场涉渡的假象,一面另辟泸定桥为强渡点。之后,又以刘伯承佯攻雅安,作直取成都状,迷乱了川军,调开了固守泸定的川军二0八旅。蒋介石察觉了真相后,恼羞成怒,走马换将,令新任川军司令何湘辉火速调二0八旅回援泸定。这时,我左路部队已占领桥头,攀着十三根凌空摇荡的铁索向左岸突击。当蒋介石打电话训示右岸守敌时,接电话的已是红军战士小张……毛主席安步走下泸定桥头,对身边的战友们说:"梦想我们当石达开第二的那个人作何感想呢?"

6. 什么是电影

■电 影
电影的特性

19世纪末,随着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诸学科技术的发展,人类可以将活动的物像用摄影机拍摄在胶片上,又能通过放映机将这些记录在胶片上的活动物像投射到银幕上从此,这种被称为电影的“第七艺术”问世了。到20世纪末的近百年时间内,电影已发展成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有着广阔的覆盖面的与人类生活发生密切联系的崭新的艺术。
电影的发展是以与其相关联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先导的。一个世纪的时间中,电影由无声而至有声又至立体音响,由黑白而至彩色,由单一银幕而至多种银幕。这种技术上的变革,使得电影在艺术上不断变化,成为具有丰富表现力及较大可塑性的一门艺术。
电影在逐步的发展进程中,吸收了诸多艺术的积累及创造,并逐步将这种吸收与自身特点尽可能完善地结合在一起,既有其综合性,又有其独立性,使电影终于成为融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于一身的崭新艺术,又成为覆盖面最广阔的传播媒介。
电影是兼有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特性的视听艺术,是兼有时间艺术、空间艺术特性的时空艺术,是善于用分解和组合的方法,在运动中表现事物运动的艺术,是需借助于必要的放映设施、以群体性、“一次过”的方式进行观赏的艺术……。电影的这些特性,使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电影经营管理、电影艺术创作、电影技术工艺、电影放映发行、电影理论研究等系统,各系统内又有细致的分工,各司其职。这种分工协作,保证了庞大的电影企业的正常运转,维持着兴旺的电影王国的繁衍发展,其涵盖之广、分工之细、整体协调性之强,是其他艺术种类所不及的。电影的综合性是以现代大工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进行统筹,得以体现的。因之,也可以说,电影的产生和发展是现代大工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在艺术领域的成果。
电影是一门群众性的艺术。电影制作是有组织的、相互依赖的群体劳动;与其他艺术相比,制作成本巨大;影片以画面为主体,直观、形像,通俗易懂,便于多层次观众观赏;复制简便,易于传播,早期无声片及有声片产生的配音译制方法,使电影能够超越语言障碍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这种特点使得电影始终是一门大众化的“俗文化”。电影只能在寻求与社会的同一性中生存及发展。影片既是精神产品,有其艺术属性,同时,也是物质产品,通过传播渠道,进入市场流通,又有其商品属性。电影观众既是艺术欣赏者又是商品消费者。成本巨大的电影再生产是无法依赖个人或集团承担的,而只能依赖于社会,也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电影只能以各种方式求得尽可能多的群众的认同,方能生存,方能发展。任何想把电影囚于“沙龙”和“象牙塔”内的想法和行动,都是难以成功的。电影只能偶尔充当“沙龙”及“象牙塔”中的匆匆过客,它生存的土壤仍在群众之中。近一个世纪的电影发展的历史,也就是电影工作者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以与之相适应的方法寻求社会容纳、群众认同的历史。
为寻求社会容纳、群众认同,电影必然要实现与人民群众、与社会进步的结合。电影问世之初,是以新奇的技术满足吸引群众的娱乐需要。然而,只具备纯娱乐功能的电影“杂耍”、“游戏”时期很快就结束了,电影开始对现实生活进行能动地反映,逐渐具备教育、认识、审美诸多功能并努力将其寓于娱乐功能之中。无声片时期崛起的天才大师C.卓别林的电影创作,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在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中,电影虽程度不同地出现过扭曲、变异的不健康成长状况,然而它终究要回到与人民、与时代、与社会进步相结合的道路上来,这是电影发展的主流。不论是美国的好莱坞电影、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电影、法国的新浪潮电影,或是正在勃兴的第三世界电影,都是在这一主流前进中腾起的一个个浪潮。在这一主流中,电影几乎与20世纪人类生活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诸多领域发生了密切的联系。电影既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变革,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变革,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随着电子工业的兴起而诞生的电视,曾一度危及电影的生存及发展,然而,现在它们已经日趋融合,走上了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发展道路。这是因为,电影已在百年来与人民、与时代、与社会进步的结合中,产生了自身生存、发展的活力。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还将面临着更新、更多的竞争和挑战,电影仍需在寻求社会容纳、群众认同中汲取生命的活水。
电影是遍及全球的世界性艺术,它在现代大工业生产比较发达的国家中首先兴起并迅速发展,在美国好莱坞电影的鼎盛时期,曾以其为中心成散射状遍及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电影,在经过短暂的对外来电影的单纯模仿阶段之后,便进入将电影在本国家、本民族中移植的阶段,即实现电影本体与本土的结合,使电影与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与本民族群众的生活风俗、伦理道德、文化积累、欣赏习惯相适应,只有这样,电影才能在本土寻求到被社会容纳、群众认同的必要条件。几十年过去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电影工作者,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在实现电影本体与本土日趋完美的结合中,各自从本民族文化传统中汲取精华,创作出具有本国、本民族特色的电影,形成世界电影的丰富多样,并以多点散射的方式相互渗透、广泛交流,使得世界电影发展呈现出在宏观上异中求同、微观上同中求异的局面。
中国电影的产生和发展
电影是19世纪末由西方传入中国的。一开始是由外国人在中国放映、摄制影片。1905年,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摄制了京剧舞台纪录片《定军山》,揭开了中国人摄制影片的历史序幕,至今,中国电影已走过了80余年的路程。
中国电影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
1905年到1931年是中国电影前辈将诞生在西方的电影艺术移植到中国、并在已被西方电影以绝对优势占领的中国电影市场上取得立足之地的拓荒时期。1913年,中国的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问世。之后,相继有电影摄制机构出现,进行国产影片摄制与经营,但均为小规模的、时断时续的、收效甚微的尝试。1923年,明星影片公司的《孤儿救祖记》以丰厚的票房收入证实国产影片在中华大地立足的可能性,随即吸引了一批投资者对民族电影的关注,相继成立了电影企业。至1925年,在上海,就出现 100多个。从各种不同渠道涌入电影行业的投资者、创作人员各显其能,各行其道,在与外国电影竞争的总背景上相互激烈竞争。经过一段时间的混乱发展,形成以明星、联华、天一这三个初具规模的电影公司为主的制片工业,经历了家庭伦理片、社会言情片、民间传说片、神怪武侠片等类型片创作热潮的起起伏伏。其中,神怪武侠片将中国武术、中国戏曲中的武打及电影特技巧妙地融于一体,以中国传统道德中“侠义精神”为主,一度蜂拥而起,甚至泛滥成灾,虽以粗制滥造者为多,但也使后来发展成中国特有的“功夫片”得具雏型。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多以迎合城市市民观众趣味以保证票房收入。在内容上多宣扬传统封建道德,在形式上多顺应中国戏曲及文明戏以适应观众的欣赏趣味。拓荒时期的中国电影带有浓厚的纯娱乐性及纯商业性,其根本原因是未与中国社会变革的主流——中国人民的民主革命运动发生紧密的联系,与“五四”运动后文学、戏剧、音乐、美术诸多艺术领域中蓬勃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格格不入。因而呈现出混乱、起落沉浮、变幻不定的局面。然而,中国电影事业拓荒者的功绩还是不容抹煞的,是他们坚持不懈的奋斗,使得电影这门新生的外来艺术,在古老的中国扎下了根、站住了脚,在被外国电影垄断的中国电影市场上争出了一席之地,使中国民族电影成为中国都市人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也为中国民族电影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方面、人才方面、舆论方面的初步基础。
1932年到1949年是第二个时期,是中国民族电影事业的探索时期。1931年9月,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三省,翌年又发生了淞沪战争,国难当头,民族矛盾尖锐。1932年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入电影领域,中国民族电影再也不能脱离实际,不能不考虑广大群众的要求了,于是,中国电影开始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阵地,电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旗帜,确立了大众化的路线方针,汇入中国人民民族解放运动、民主革命运动的时代洪流,发生了与人民、与时代、与社会进步相结合的历史性转折,开始与中国的社会变革相联系。这一重大的历史性转折,为艰难求生的中国民族电影事业注入了时代的活力。电影工作者将创作的目光,由脱离实际的题材转向现实生活,转向广大的劳苦大众。通过对中国社会现实生活的真实描绘,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民族危机、阶级对立,与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强烈要求呼应起来,在与中国社会变革的同步中获得了社会的认同,博得了观众的欢迎。从1932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左翼电影运动蓬勃兴起,在泥泞中跋涉,荆棘中潜行,初步形成了这一历史性转折,制作了《三个摩登女性》、《春蚕》、《大路》、《神女》、《渔光曲》、《新女性》、《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比较优秀的影片,在拓荒时期的基础上产生了较大幅度的质的变化。抗日战争时期,战乱使中国的电影事业几乎陷于停顿。由于摄制基地被毁和胶片来源中断,上海几家规模较大的电影公司被迫停产。1938年上海沦陷,除一部分人在香港、重庆、武汉、延安坚持很少的故事片和纪录片摄制外,大部分电影工作者参加了救亡工作,一部分人转入戏剧等其他领域。抗日战争结束后,与中国劳苦大众共同经历了八年离乱之苦的广大电影工作者,与社会实际有了更多的接触,对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体会,思想、艺术均较前成熟,长期的生活积累与被压抑的创作热情的结合,迸发出可贵的艺术火花,很快就推出了《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丽人行》、《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等优秀影片。这些影片,以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深刻,人物形像塑造的典型性,艺术手法的精美,整体水平的和谐而表现出相当的思想性、艺术性及两者的较好结合。这些影片,迅速及时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在民族压迫、阶级压迫下的痛苦呻吟和强烈愤怒,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崩溃前夜的正义要求和革命呼声,尽管在历史条件的限制下,只能用比较隐蔽的手法来表现,仍然与广大观众产生了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与此相应,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与解放区,也建立了电影摄制机构,以拍摄纪录片为主,为中国革命历史保留了丰富而珍贵的电影资料。这一时期,是中国民族电影事业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阶段。使得电影不仅在中国的土地上立足,而且通过与人民、与时代、与社会进步的联系获得自身发展的活力。电影在中国人民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也比以前大大提高了。
1949年到1966年是第三个时期。是中国人民电影的振兴时期。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人民结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苦难生活,开始当家作主,创建新生活。如果说,在第一、二个时期,中国电影的发展是在黑暗的社会条件、腐朽的反动统治、外国电影的垄断包围下艰难求生的话,那么,在这一时期,电影是在人民政府的关心爱护下,获得了广阔的发展天地和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首先,外国影片占85%以上的电影市场的局面结束了,国产影片以绝对优势占领了中国电影市场;过去,只有上海一个地方有电影制片厂,抗战时在重庆虽也建厂,但出品数量很少。建国后,东北、华北、东南、中南、西北、西南相继成立了电影制片厂;1966年以前全国列入国家生产计划的生产故事片的制片厂,规模不一,共7个,它们是:长春电影制片厂、 北京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峨嵋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和八一电影制片厂。过去,只有生产故事片的电影厂,建国后,相继成立了新闻纪录片厂、科教片厂和美术片厂,品种更齐全了;过去,没有国产胶片、电影机械制造工业,建国后,电影胶片和电影机械基本可以自己制造了。过去,电影的放映发行只局限在都市,建国后,电影普及到乡镇、农村、工矿、部队,形成了遍布全国的发行放映网;过去,没有全国性的电影专业学校、电影专业团体、电影出版和电影科研机构,建国后,建立了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出版社、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由于社会条件的改变,电影工作者获得更直接、更深入地了解人民生活、社会实际的便利,继续坚持并发扬了中国电影与人民、与时代、与社会进步相联系的良好传统,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进行的民主革命和经济建设。过去没有条件在银幕上正面表现的各个革命时期的武装斗争和地下斗争,建国后成了首先吸引电影创作者关注的题材领域。同时,中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英雄壮举,也迅速及时地涌现在中国银幕之上,出现了《桥》《钢铁战士》、《中华儿女》、《白毛女》、《翠岗红旗》、 《渡江侦察记》、 《祝福》、《李时珍》、《青春之歌》、《上甘岭》、《林则徐》、《老兵新传》、 《林家铺子》、 《红色娘子军》、《早春二月》、《舞台姐妹》、《农奴》等优秀影片,不仅在题材内容上,比前两个时期有了新的开拓,而且在整体艺术水平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影片质量明显地超过以前。这一时期,建国前从影的老一辈电影工作者及建国后培养起来的新一代电影工作者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支可观的电影专业队伍这一时期,尤其是1958年以后,由于电影方针政策方面的“极左”思潮使电影创作生产一再受到不应有的干扰和压制,特别使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影片创作方面的收获很不理想。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到1978年是被称为“十年浩劫”的荒芜时期。“文革”十年,电影首当其冲地被全盘否定,全部打倒,成为受反革命文化专制主义迫害的重灾区。大批电影战线的领导干部,艺术、技术、理论人材被打倒、批斗、监禁,甚而迫害致死;几乎全部影片被封、被禁,许多影片被当作毒草进行全国性批判;除新闻纪录片厂外,全部电影厂停产数年;电影队伍流失严重,专业创作活动中断;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电影出版社都被解散。十年中,只生产了极少量的故事片和所谓的“革命样板戏”影片,使中国影坛万马齐暗、一片荒凉。中国人民电影事业在创业时努力创造的兴旺局面被窒息,中国电影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停顿和倒退。
1977~1979年,由于电影领域仍处在十年动乱的余悸之中,影片生产处于徘徊踏步的状态。但广大人民对电影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了迎接新的发展形势,1978年国家又批准成立了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天山电影制片厂、广西电影制片厂和潇湘电影制片厂,使列入国家生产计划的故事片厂增加到了11个。
1979年以后,是中国电影恢复创伤、重新振兴的第五个时期,由于全面否定“文化大革命”,肃清反革命的文化专制主义的流毒和影响,在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指引下,广大电影工作者在荒芜的废墟上重建家园。医治创伤的同时,积极解放思想,不断突破禁区,努力开拓视野,吸收世界电影艺术、技术,重新恢复了中国电影与人民、与时代、与社会进步相结合的优秀传统,使中国影坛出现了崭新风貌。创作出一批与现实联系紧密、思想内容深刻、艺术上有所创新的电影作品。如《小花》、《归心似箭》、《巴山夜雨》、《天云山传奇》、《西安事变》、《人到中年》、《沙鸥》、《野山》、《黑炮事件》、《原野》、《芙蓉镇》、《黄土地》、《老井》、《红高梁》、《血战台儿庄》、《孙中山》等优秀影片,不论从思想上、艺术上都达到前所未有的质量水平;特别是近年来,相当一批中、青年电影工作者在实践中成长起来,脱颖而出,挑起了振兴中国民族电影事业的大梁,显示出中国电影发展的乐观前景。与此同时,国家又相继批准成立了青年电影制片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深圳影业公司、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福建电影制片厂。到1988年为止,中国共有列入国家生产计划的故事片厂16个。目前,随着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改革的深入发展,电影领域的体制改革正方兴未艾,预示出电影领域生产力进一步解放的可能性。
80余年的中国电影发展历史中,成就是巨大的。然而,总的来说,这80余年的历程也是步履艰难的,可以说依旧是一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局面。“先天不足”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中国民族电影事业与中国人民一样,处于艰难的生存环境之中。一方面是外国影片的垄断,反动势力的镇压、剿杀,进步电影的被压制和遭禁映,经济竞争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许多投身于电影事业的进步人士,都没有受过专门的专业训练,基本上是白手起家,只能一边模仿、学习,一边实践、创造,起点不高,基础薄弱。再加上处于连年的战乱及武装革命斗争的困难环境中,电影发展条件极其有限,这就使中国电影事业只能步履艰难地摸索前进。“后天失调”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虽然比旧中国条件优越多了,但是,从制片到发行放映,从影片的题材、产量到工作人员的培养任用,都一统到底,管得太多,限得太死,“吃大锅饭”、“捧铁饭碗”。这种体制对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文化素质不高的国家,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此外,对电影生产领导管理上的党政不分、政企不分以及过分强调电影为政治服务,历次政治运动,电影总是首当其冲,种种“左”的干扰,使创作思想越来越被禁锢,电影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受到很大的限制。建国后,对西方电影采取了封闭态度,很少电影交流,限制了中国电影工作者的吸收、借鉴。而“文革”十年中电影所遭受的惨重破坏,更是大大地损伤了中国电影的元气,造成人为的停顿和倒退,延缓了中国电影的发展速度。这种种弊端都使中国电影“后天失调”,发展受影响,不能很快地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经验与展望
中国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与世界电影的发展保持着一定的联系。20年代时,主要受美国电影的影响,当然也受一些英国、法国电影的影响。1930年前后,中国放映了少量苏联电影,又从书本上接触到..普多夫金、C. M. 爱森斯坦等电影理论,开始受到苏联电影的影响。作为左翼文艺运动一部分的左翼电影运动,主要是受苏联无产阶级文艺理论的影响,但是当时在电影艺术方面可以借鉴的却是能够看到的美国、 英国、 德国、法国的影片。因此,30年代的中国电影,在电影艺术——特别是叙事法、结构、电影语言等方面受西方电影的影响是很深的。D.W.格里菲斯、J.福特、K.维多乃至E.刘别谦、C.卓别林的影响,都在早期的中国电影中反映出来。接触到苏联电影之后,也受到普多夫金、爱森斯坦、..杜甫仁柯等人的影响。1950年后,中国不再放映美国电影,大量放映苏联影片,介绍苏联电影理论,派庞大的电影实习团赴苏学习,聘苏联专家指导工作和任教,从体制管理上、创作上、艺术教育上照搬了苏联的一套,虽然学到了许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但在吸收与借鉴外国电影艺术方面形成“一边倒”。“文革”时期,除上映少量朝鲜、阿尔巴尼亚影片外,中国曾一度与世界电影隔绝。直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才对世界电影打开大门,电影工作者才又接触到世界各国的影片和电影理论,从而开拓了视野。1980年以后,中国电影受到苏联、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电影及其理论的影响,经历了由单纯技艺上模仿、形式上照搬到与中国电影特色由表及里的融化过程。这种与世界电影文化的开放交流,大大有益于中国电影工作者的吸收借鉴,有益于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的沟通,加快了中国电影质量提高的步伐。
中国电影80余年的发展历史中,贯穿了一条创立中国电影特色的主线,几代电影工作者的努力,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然而,经过锲而不舍、前仆后继的奋斗,中国电影初步形成了自己具有民族特色的现实主义传统。中国是一个经历了长期封建社会的国家,中国有11亿人口,中国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诗歌、绘画、小说、戏剧都有独特的美学观念,世代相袭、潜移默化地薰陶,造就了中国人民的独特审美习惯。这一切,正是电影由西方进入中国后所面临的实际环境,是电影在中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气候和条件。适者方能生存,电影也是如此。从郑正秋的《孤儿救祖记》到张艺谋的《红高粱》,中国电影史上家喻户晓、历映不衰的佳作,无一不是采用电影这种“成套”引进的外国艺术形式,来塑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包括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环境)的人物性格,将典型的中国环境中的典型的中国人物呈现于银幕之上,反映出不同于外国人的中国人的伦理、道德、行为准则、表情语调、风俗习惯,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而适应中国观众的审美需要,得到社会容纳与群众认同。对于中国电影创作生产者来说,实现电影本体与中国本土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的11亿人口,是世界最大的电影消费市场,因之,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应包括占领中国市场这一重要内容,可谓“放眼世界,立足本土”。现在,中国电影正处在开放、搞活的社会背景之中,有前所未有的发展环境。中国的电影工作者应充分利用这一大好时机,认真总结历史遗产,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继承并发扬其优秀传统;同时,积极吸收借鉴世界电影的一切科学、进步的成果,在纵向继承与横向吸收的交叉点上,达到新时代的电影本体与电影本土结合的新高度、新水平,中国电影的真正腾飞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