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微影 » 红色老电影精彩片段
扩展阅读
金英夏的韩国电影 2025-01-14 21:07:41
红色老电影精彩片段 2025-01-14 21:07:32
3d美国禁止电影迅雷下载 2025-01-14 21:03:34

红色老电影精彩片段

发布时间: 2025-01-14 21:07:32

『壹』 一篇关于革命电影中的精彩片段的300字作文

从小到大,我看过许多关于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影视片。可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小兵张嘎》的影视片。这集讲的是张嘎发现敌人来了,利用巧妙的方法拖住了敌人的时间,是游击队的战士知道消息做好战斗的准备,消灭了敌人的故事。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嘎子刚走到门口,突然看见有两个鬼子,东张西望的向这边走来。嘎子心想:不好,区队长他们还在屋里呢,要是双方照了面,一交火,把村里的鬼子都招来就不好办了。嘎子眼珠子一转,走上去说:“你们想干什么?”一个鬼子晃了晃手中的长枪,龇牙咧嘴地嚷了几句,让嘎子让开,说他们要进屋里去。嘎子故意放大声说:“你们想要什么?我给你们拿去还不成吗?我家里有病人!”一个鬼子把嘎子推在一边,气势汹汹的闯进去。嘎子见拦不住,就往里面喊:“爸爸,外面有两个太君,非要上咱们家来!”两个鬼子闯进去之后,挑开帘子,突然有三把刀从那刺了出来。原来,区队长他们刚刚听见啦嘎子在外面的喊叫,已经做好了准备。就这样,他们吧两个鬼子杀了。
张嘎能在危急时想办法,不怕敌人对自己的伤害,能勇敢的对付敌人,真令我敬佩!

『贰』 地雷战作文精彩片段摘抄

——描述《地雷战》精彩片段

星期六早上,我在家里看了一部精彩的战争片《地雷战》。

影片讲的是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时期。赵家庄人民运用地雷战来打击敌人,保卫自己的家园的故事。影片那紧张动人的情节,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瞧!鬼子浩浩荡荡地来扫荡了,只听“轰”的一声,人民的地雷在敌群中开了花,几个敌人腾空五十米,然后分散降落。敌人不甘心,继续前进,又是“轰轰”几声,敌人的军队马上就乱了。过了几天,敌人又来扫荡了,这次带来了工兵,人民的地雷全被挖了出来,敌人成功了。他们顺利地攻入赵家庄,大肆烧杀抢掠。后来,村长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把炸药装在石头里,再用碎石盖上,这样一来,只要地雷一爆炸,周围的大、小石子就会像雨点一般向敌人飞去,杀伤力可强了,村民们管它叫“石雷”,美其名曰“天女散花”。日本人吃了败战,还不死心,就派来工兵把地雷一个个地挖了出来。村民们也不甘示弱,他们积极讨论,吸取经验教训,又发明出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新型地雷。比如一种叫“头发丝雷”的,只要日本鬼子一不留神,哪怕只触动一根细细的头发丝,也会炸死他们。这些新型地雷把那些日本兵吓得半死,不敢轻易进攻。一天,敌人又来了。这次,经过地雷的轮番轰炸后,最终,敌人还是进了村。但是村里也有地雷,一个鬼子在酒罐上一闻,真香,可刚拿起罐子,他就上了西天。另一个鬼子拿起菜篮,马上就去地府报道了。就这样进村的敌人很快就全军覆没,连司令部也被端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不由得为这些聪明、勇敢的中国人欢呼,他们太厉害了!我还悟到一个道理:只要用心去想,任何问题总有解决的方法。

『叁』 抗日电影精彩片段摘抄200字

《小兵张嘎》精彩片段
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白洋淀有个男孩叫张嘎,他聪明勇敢,绰号“嘎小子"。他还有伙伴英子,胖墩,佟乐。在鬼子的一次突袭中,奶奶为掩护八路军被鬼子打死。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叔也被鬼子抓走了。嘎子悲痛欲绝,他决心报仇,毅然出发去寻找打鬼子的地区队伍。在路上,他误把游击队排长罗金保当作汉奸,想缴他的枪而闹出笑话。后来,人小鬼大的嘎小子乔装打扮成卖西瓜的小贩,用木头枪缴了胖翻译的“真家伙”。为了不让队长把枪收回去,他竟动了“嘎”气,将枪藏到了老鸹窝里,因而受到批评关了禁闭。经过区队长的教育,嘎子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在一次战斗中,他受了伤在老乡家里修养。游击队攻打敌人岗楼时,他偷偷从老乡家里跑回参战,不幸在进城侦察时被捕。在敌人面前,嘎子刚强不屈,并在战斗中逃了出来,他配合游击队拔掉岗楼,救出了钟亮。战斗胜利了,区队长代表部队表扬了嘎子,奖励给他一支真正的小手枪。嘎子高兴极了,最终成了一名出色的小侦察员。终于,嘎子的家乡解放了!

『肆』 红色经典电影片段的表演 要视频和台词

《五朵金花》

『伍』 寻一部很老的电影,就零星记得几个片段,就是几个士兵带着一个孩子坚守一座堡垒

是《八道楼子》。是长弓电影公司1976年出品的电影,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发行,改编自1933年秋长城战役之古北口八达岭战场。

导演张彻以狄龙、姜大卫、傅声、陈观泰等张家班底成员演绎这群无名英雄的动人事迹。他以功夫动作,融入大型战争中,炮火与肌肉结合得完美无瑕,以澎湃的爱国情怀重现“八道楼子”抗日英雄的传奇事迹。


(5)红色老电影精彩片段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七七事变之前,军事要塞─八道楼子只剩下了碉堡里7名中国军人:

营长吴超征(事后追封少将,吸引敌军、掩护主力、毙敌有功),五位上等兵江明坤与褚天成、白长兴、贾福胜以及潘炳林,还有二等兵何鸿发。

他们以背水一战的精神,顽强抵抗多于自己数十倍的日军,在主力失联与失去支援的情况下孤军作战,屡胜强敌,坚守这一军事要塞。但寡不敌众,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7位壮士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为国捐躯。

此片当年观众踊跃,票房收入颇佳,往后世界各国陆军战争电影拍摄,竟依稀可见此片身影,似乎抄袭;显见此片有它战争片经典地位;演员皆当年硬底子功夫明星齐聚一堂——戚冠军、傅声、狄龙、姜大卫、刘家辉、梁家仁。

『陆』 《长征》电影最受感动的场面要短!60字以上90字以下

啊,复制黏贴的,将就着用一下吧,长点的自己删减一点缩写下就行了。
1长征途中,有位女战士叫小董,才13岁。爬雪山是每人发一个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没带辣椒。小董刚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发抖。队员一直喊:“同志们千万别坐下,坐下就起不来啦。到了山腰,小董实在又冷又累,但还是坚持着,终于到了山顶,小董看队员们都滚了下去,一滚就是几十丈,她也一屁股坐了下去,一滚,100多丈。终于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2、战地女杰:贺子珍的身体里嵌入17块弹片
在悲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活跃着一群特殊身影,她们中有中央领导同志的夫人、有女干部,也有普通女兵。饥饿、疾病、血战、死亡,没有什么能阻挡住她们前进的脚步,这一群可亲可敬的巾帼英雄在弥漫的硝烟中一路穿行。
作者常敬竹说,1995年冬天,他同作家董保存穿行在北京城区的大街小巷,苦苦寻找当年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那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耗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他们依旧乐此不疲,因为每一个采访对象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惊喜,一种久违的精神在召唤着他们、激励着他们、感动着他们。
尽管,当年风华正茂、叱咤风云的红军女战士大多已经告别人世,而女红军留在漫漫征途上的那些美丽故事依然那样荡气回肠、动人心魄。
1935年4月初的一个晚上,女红军们刚拖着疲倦的身体赶到贵州盘县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一群敌机嗡嗡地叫着突然从山后飞过来,其中一架快速俯冲下来,一阵激烈的机枪子弹迎头扫射,三枚炸弹投向休息营地。战士们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沟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势把一些人遮蔽起来,但要命的是一些红军伤员躺在担架上根本动不了。
贺子珍本来是隐蔽在路边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顾个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担架,这时,一枚炸弹投了下来,在她身边顿时腾起一股烟尘……
敌机飞走了,枪声、爆炸声停止了,硝烟和尘土渐渐消散开去。贺子珍的身体里嵌满了弹片,鲜血把军衣浸染得殷红。
一场紧张的抢救开始了。警卫员骑马去总卫生部请来李芝医生,为贺子珍救治。李芝先为贺子珍打了一支止血针,然后做了全身检查,发现在她的头部、上身、四肢共有17块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弹片,在没有实施任何麻醉的情况下,手术开始了。贺子珍疼得浑身大汗淋漓,眼里噙满泪花,却坚持一声不吭。身体浅层的弹片终于被一块块取出,而深入体内的弹片却难以取出,成为战争留给她的一份永久纪念。
3、一袋干粮
长征时期,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感人的故事,我较为了解的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能够反映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男孩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她没有这么做,她选择沉默,不告诉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整支队伍的品质了。
4、“红军草鞋”作坊的故事
“打双草鞋送红军,表我干人一片心。亲人穿起翻山岭,长征北上打敌人”;“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穿草鞋干革命,夜提灯笼访贫农……”
1934年10月,红军从于都开始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在于都结集的10天时间里,于都人民夜以继日赶制出10万多双草鞋。夜渡于都河走上长征路的时候,每个红军战士的行囊中都有两双草鞋。
今年75岁的老人叫陈罗寿,家住于都县罗坳镇步前村。步前村当年是红五军团的结集驻扎地。这个村当时有七八十户人家,家家户户都会打草鞋。陈罗寿的父亲陈善模和母亲孙道秀都是村里打草鞋的高手。陈善模1932年参加红军,1934年10月从家乡渡河走上了长征路。陈善模参加长征不久就因负伤回到了家乡,第二年便去世了。为了生计,陈罗寿小小年纪就跟母亲学会了打草鞋。解放后,陈罗寿还一直靠打草鞋来贴补家用。
令陈罗寿感到些许欣慰的是,随着红色旅游热潮的兴起,每逢节假日,他和他的“红军草鞋”作坊慢慢吸引了不少城里人的眼球。他们或成群结队,或一家老小,或带着亲朋好友,来到这里观看这个独特制作草鞋的过程,感受老区民间手工艺文化的源源流长,同时,也增加了对长征历史的了解。
5、怀念小吴
老红军肖彬永远忘不了他的小通讯员吴玉民。
长征的时候,肖彬在红二方面军6师18团9连当指导员。泽章坝遭遇战中,他负了重伤。过草地的时候,上级给了他一匹马,并安排连里的小通讯员吴玉民照顾他。
小吴这年刚刚16岁,个子不高,黑黑的,长得挺结实。别看小吴年龄小,可是很会照顾人。每到宿营地,他都先找到一块干燥或者背风的地方,把自己那床补丁摞补丁的破被铺在地上,扶肖指导员歇下后,马上支起小铝锅烧开水,给指导员洗伤、消毒,然后拿出半小瓶儿红汞(这是当时他们部队唯一的药品)为指导员换药。
部队一天一天朝前走,肖彬和小吴的粮食袋越来越轻了。伤势好一些,肖指导员开始硬撑着帮小吴打些下手,到了宿营地,小吴拣柴火烧上饭,然后肖指导员看着火,小吴就去放马。
这几天,小吴不用肖指导员烧火了,放马走的时候,他总是带上小锅,说是可以边放马边烧饭,两不耽搁。每回,他都是很晚才回来,把小锅里热腾腾的饭盛给指导员吃。指导员一让他吃,他就笑着拍拍肚子说:“看,鼓鼓的,早吃饱啦!”
可是,指导员总是觉得小吴好象越来越瘦弱了。
这天傍晚,小吴安顿好指导员,又去放马了。
肖指导员悄悄跟上了他。但由于腿上有伤,他只有慢慢地爬,被远远地落在了后头。当他在一处小树林追上小吴时,小吴正端着锅,一口一口地吃着什么。
“小吴!”肖指导员轻轻唤了一声。
小吴吃了一惊,一看是指导员,急忙把小锅藏在了身后,稚气地笑着问:“指导员,你怎么来啦?”
肖指导员没有回答,仍然向前爬着。小吴赶紧起身扶他。指导员顺手端起了小锅。小吴急忙用手去捂,指导员用命令的口气说:“把手拿开!”
小吴只好拿开了手。
肖指导员凑着火光向锅里一看:天啊,这能叫饭吗?一锅黑乎乎的草根树叶,即使是饥肠辘辘的时候,见了它也就“饱”了,而这位只有16岁的小鬼,为了照顾战友,自己竟用它来充饥……肖指导员的眼睛模糊了,这时,他的耳边断断续续传来小吴低低的哀求声:“指导员,你别生气,你批评我什么,我都接受……”
肖指导员能批评小吴什么呢?他放下小锅,一把将小吴紧紧地抱在怀里……
6、血信
1935年,红三军团长征来到娄山关。蒋介石集中了几个师的兵力,妄图把红军消灭在娄山关下。
双方血战最激烈的时候,彭军团长和其他首长来到前线指挥所。中央机关就要过来了,如果不拿下娄山关,红军大部队就有被围歼的可能。彭军团长十分焦急,一边在指挥所里来回踱着,一边低声念叨:“派出的侦察员怎么还不回来?”跟随首长来前沿的军团宣传队长钟明彪也为首长担心,两眼紧紧地盯着前面的山峰。
突然,钟队长发现从敌人阵地背后的山脚下跑过来一个人,个子小小的,穿着一身破旧的老百姓衣服。他一手捂着肚子,一边跌跌撞撞地猫着腰往这边跑,一边往山上招手。钟队长见状,冲出掩体,快速跑去接应。跑近一看,呀,这不是半年前入伍的小战士刘志林吗?此刻,小刘的衣服已被鲜血染红了,肠子都流了出来。见到钟队长,他再也支持不住,右手兜住肠子,一头栽倒在钟队长的怀里,嘴里却吃力地喊着:“快,快去报告彭总,10团一部冲上娄山关主峰,又被敌人给扑压下来了,快派部队增援!”
“给你包扎一下吧!”
“不要管我,我是共产党员,你快去报告呀!”说着,小刘使劲推开了钟队长。
军情紧急,钟队长只好轻轻放下小刘,飞速跑回指挥所向彭军团长作了汇报。
彭军团长立即命令干部团增援,一鼓作气拿下了娄山关。
钟队长发了疯似地跑下山,去救小刘。在娄山关的山路上,他看到一条由一滴滴鲜血滴成的血路。沿着这条血路,他在一棵大树下找到了已经牺牲了的红军小战士刘志林。后面的同志们也赶到了。大家抹去脸上的泪水,掩埋了小刘的遗体,悲痛万分地踏上了新的征程……

『柒』 《长津湖之水门桥》总票房破30亿,这部电影中有哪些精彩的片段

这一部《水门桥》相比于上一部《长津湖》,在动作场面和特效方面有了些进步,尤其是场面调度、剪辑和摄影方面,显得节奏更加明快。这一部有了前面《长津湖》中对人物、情节的铺垫,在剧情设计上,更加集中和清晰,主要就是围绕着七连为完成炸水门桥的任务而不懈努力。这也使得故事的主体更加突出,地点就集中在水门桥,时间定格在一晚上,人物就是七连战士和驻守水门桥的美军,没有了其他的情节的支出,情节更加集中和圆满。

《长津湖》和《水门桥》,会成为中国主旋律抗战题材电影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代表作,这两部电影中,塑造了无数鲜活的英雄形象。七连的战士们,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相继进行着长津湖和水门桥两场战役,电影用他们的事迹诠释出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种精神是由每一名志愿军战士对信念的坚守、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所凝聚起来的,共同筑成了保卫祖国安全与和平的坚实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