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画皮电影剧情介绍
皇后寿辰之日,天降大雨,爱看烟花的皇后有些遗憾。王安旭投其所好,画下美轮美奂的烟花图贺寿,博得皇后欢心。王安旭夫人陈月惠怀疑自已的丫鬟与王安旭有染,怕其威胁到自己的位置,设计逼其离开王家,谁知丫鬟却投井自尽。
月慧做贼心虚,整日疑神疑鬼,王家上下更是怪事连连。此时月慧的表弟史逸明从西域归来,带回一张人皮,请王安旭作画。王安旭对此画纸爱不释手,经过一番酝酿,终于画好一幅美人图。史逸明几次来求画,都被他搪塞过去。月慧的表妹明霞公主将远嫁塞外,为此闷闷不乐,月慧为让其开心,让安旭为其画了一幅画像,公主看后喜上心头。月慧无意间将安旭画的美人图给了史逸明,史逸明看后如获至宝,对画中人迷恋不已,谁知深夜,画中人居然走了出来。
第二天,史逸明跑到王家告知此事,说画中仙跑了,空留一张画纸。王安旭无意间救了一个被戏班主虐待的戏子小梅,并收留她住在自己画院———暗香阁。原来此小梅为王安旭亡妻的化身,来找王报仇。一日,月慧来给安旭送糕点,看到一女子好似先前所见画中人,便把此事告知史逸明,史来暗香阁求走了画像。
月慧怀了身孕,安旭跑去庵中告知出家的母亲,回家的途中遇到一古怪的张姓道长。安旭回到暗香阁,无意中看到了小梅的鬼脸,大惊失色。他这才想起,原来她就是被自己放火烧死的前妻梅三娘。为躲避灾祸,他去找了张道长,求了护身符带在身上,不敢再回暗香阁。梅三娘找上门来,被符咒挡在门外,只得利用史逸明将自己带进王家,但很快被王安旭发现。
梅三娘告知月慧自己是被王安旭所害,月慧将信将疑,决定去找安旭的乳娘(实是安旭母亲)证实,但老人家缄口不言。回到家中,月慧被梅三娘附了体,掐住安旭不放。本想找王安旭报仇的梅三娘,再次被王安旭的甜言蜜语所蒙蔽。月慧想起日间所发生的事,知道丈夫被鬼缠身,找到张道长帮忙。王安旭利用月慧送来的镇妖之物,想再次烧死梅三娘,梅三娘被赶来的史逸明救出,愤怒的梅三娘追杀王安旭,并掏出了他的心,此时张道长赶到收服了梅三娘,还回了王安旭的心。
明霞公主丧夫,回到皇后身边,与王安旭情愫暗生。月慧分娩之时,安旭买通产婆,让月慧难产而死,将孩子送给自己的母亲抚养,自己则与明霞公主步入洞房。善恶终有报,深夜,两个女鬼悄然现身,洞房里随之传来了两声惨叫……
B. 大陆80版吓死人的《画皮》到底真实存在吗
在中国恐怖电影史中,《聊斋志异》无疑是璀璨的瑰宝,其中的经典之作如《画皮》、《倩女幽魂》等,犹如鬼魅的画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画皮》这部传奇作品,历经五次改编,从1966年的初版到2008年的现代翻拍,每个版本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和恐惧感。
夜叉鬼的形象在原著中被描绘得阴森恐怖,尤其在80年代的那个版本中,因其神秘感和惊悚气氛而备受瞩目,它超越了同期的《黑楼孤魂》,成为了恐怖片中的独特存在。尽管1966年版的导演被誉为“武术高手”,但关于其具体细节,人们知之甚少,各版本间存在着微妙的差异,这为《画皮》的故事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80版《画皮》的传说,虽然真假难辨,但它的魅力在于对《聊斋志异》原著的重新诠释和电影本身的独特演绎。有人认为它是杜撰的产物,然而,那份关于恶鬼变脸、画皮幻术的恐怖魅力,却让无数人深陷其中。60年代的版本曾因某种原因被禁,而70-80年代的观众,尤其是那些在那个时代成长的人,对它的记忆犹新,仿佛它真实存在过。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和信息的稀缺,80版《画皮》的真相在时间的迷雾中显得扑朔迷离。对于它的存在与否,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观点。有人期待有一天,这部经典能够重见天日,被更多人所知;有人则固守记忆,坚信其背后的故事确实发生过。无论未来如何,《画皮》的故事,无疑已经烙印在了那一代人的文化记忆中,成为了恐怖电影史上的一个谜团。
总之,《画皮》的魅力并非空穴来风,它源于《聊斋志异》的恐怖精髓,又在不同的改编版本中找到了各自的生命力。尽管80版的具体细节尚存争议,但它无疑在观众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成为了那个年代恐怖电影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C. 被禁封42年的恐怖片!上映时候吓死过人,放到现在要被一剪梅
1979年,内地首部恐怖片《画皮》公映,画面恐怖,惊吓了一名观众,随即被封存于电影资料馆,至今已42年。这部影片由鲍方导演于65年拍摄,66年在香港上映,后在内地公映时,时间已相隔十几年。
相比现今的恐怖片,《画皮》富含深意,具有教育价值。借助鬼神之象,阐述人性欲望,讽刺时弊,揭示现实意义。现在的恐怖片则被贬为“渣作”。故事遵循原著,讲述了一名落榜书生王崇文在破庙求神,却招来女鬼梅娘的故事。梅娘以助其高中为诱饵,诱使其沉迷美色,离间王生与妻子关系。王崇武,王崇文之兄,识破梅娘真面目,揭示其“画皮”真身。
《画皮》时长不足100分钟,却极为恐怖。除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厉鬼,还有血腥情节,如挖王生心的情节。女鬼梅娘的最终目的是挖掉男主角的心脏,吸取其血液。这一幕极其残忍,体现了上世纪的电影大胆和敢拍精神。然而,放于当今,这类镜头难获通过。观众从梅娘的美貌瞬间转换至僵尸般的面容,令人不寒而栗。
与现代电影相比,从前的电影人物塑造较为单一,女鬼恶到极致,好人则一好到底,缺乏立体感。《画皮》的故事人物更为接近现实,情感层次丰富,引起观众共鸣。这部电影虽非高分佳作,但其用心程度值得赞赏,为后世影视剧改编积累了宝贵经验。
《画皮》中,梅娘由朱虹饰演,她将一位心狠手辣的女鬼演绎得淋漓尽致。朱虹是一位有才华的演员,出道即担任女主角,出演过《情窦初开》、《父子情》、《屈原》等作品。男主角高远则是凤凰影业的当家小生,出演过《金鹰》、《雷雨》等经典作品。两位演员才华横溢,可惜后来皆弃影从商,令人惋惜。
蒲松龄在原著中对故事的评语为:“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为妄。”此言讽刺世人对美丽外表的盲目追求,对真实本质的忽视。披着画皮的鬼迷惑人心,最可怕的可能是隐藏在暗处的东西。这部电影值得我们铭记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