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哥斯拉第一部剧情详细介绍
1954年,美军在比基尼岛所进行的核爆实验将方圆几百里内的岛屿均夷为平地,一只即将上岸的庞然大物也在核爆后销声匿迹。1999年,隶属负责探索古老生物的秘密组织“君主计划”(Project Monarch)的日裔科学家芹泽猪四郎与助手薇薇安·葛拉罕,到菲律宾调查一座发生地陷的采矿场,于地下勘验时找到一组巨大古老生物化石,并发现化石旁边寄生著两个具有放射性的巨型细胞蛹;
一个处于休眠状态,另一个已经破壳释出一种生物并逃入太平洋,其顺着洋流游到日本雀路罗市的核电站地底下,获取核辐射作为食物来源。但它突破时所造成核泄漏,导致核电站里的美籍核工程师乔·布洛迪目睹同事兼妻子珊卓和她的队伍被困在反应堆中赴死,而雀路罗市很快就被军方封锁变成核辐射隔离区。
十五年后,乔与珊卓的儿子福特参军当上美国海军爆炸品处理课中尉,得到休假回到美国旧金山和妻小艾儿和山姆团圆,偶然得知乔因为私闯雀路罗市隔离区而被逮捕,其自从妻子身亡后开始走火入魔地调查核事故真相。福特到东京将乔保释,乔表示自己私闯禁地只是想回到老家房子,拿到当年的核电站震源的数据资料来证明观点,最后坚持说服福特和他再次回去。
于是,父子俩冒险回到雀路罗市,首先发现内部辐射已被净空,虽然成功回到老家拿回资料,但走前还是被巡逻队抓捕。父子俩被带至昔日的旧核电站,该地区已被君主计划建立基地,而反应堆上覆盖着某种物质形态的蛹。
芹泽刚好身为基地的负责人,经过多次震动和基地停电,才得知巨型蛹中的生物已将三个反应堆吸食干净。蛹内的一只翅膀巨兽直接孵化逃出、大肆破坏基地,刚好站在吊车通道上的乔直接从高处坠落,福特亲眼目睹巨兽逃出基地、张开翅膀飞至天际。美国军方一早前来接手局势,芹泽将乔与福特一同带到位于日本海的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上;
海军上将威廉·史坦兹将巨兽定名为“大型未知陆上生物”,简称“穆透”。乔因为伤势严重而身亡,芹泽对福特以造成巨兽逃出的事故表示歉意后,为福特讲解巨兽的历史以及穆透的由来,并提及一只君主计划致力研究的史前顶级掠食者“哥斯拉”,认为它是唯一能够恢复大自然“平衡”的王者。福特向芹泽供述自己父亲生前提到的回声定位法,让众人解答出穆透一直通过这种定位法来呼唤某只生物。
穆透这时摧毁一艘俄军核潜艇,将其带到夏威夷檀香山岛上进食核弹。它的存在引出海底的哥斯拉,其因为体形庞大而造成海啸,海边一带被淹没后,哥斯拉上岸和穆透正面交锋,穆透在势单力薄下飞行逃跑,哥斯拉则立刻回到海里追随。当萨拉托加号等军舰开始跟随哥斯拉时,另一只体形更为庞大的雌性穆透从十五年前在菲律宾寻获、
被美国军方回收并封存在内华达尤卡山核废料处置库的休眠蛹中破壳逃出,踩碎拉斯维加斯后往旧金山湾前进。史坦兹等军方决定实施靠一颗核弹做诱饵、运至海上引爆以杀死所有怪兽的方案,只有芹泽和薇薇安坚决反对这个方法。福特搭军方运输机回到美国加州,途中乘上运送核弹的火车队伍,但车队却在夜里受到雌穆透的攻击,只有福特一人落入河中才幸免于难。
旧金山市民被紧急撤离至奥克兰,军方在火车残骸营救福特后,将完好无损的核弹继续用船往海上运输。雄穆透从高空飞下将核弹取走,与到达城市的雌穆透会合后,在唐人街挖地下洞建立巢穴。哥斯拉穿过金门大桥赶到城市,和两只穆透正面交锋。由于整座城市受到核武威胁,史坦兹只好派遣海豹部队去城市处理核弹,获救的福特也加入队伍行列。
全员透过高空跳伞至面目苍夷的旧金山,趁哥斯拉和两只穆透交战时赶到巢穴,获取核弹却无法打开计时器开关,只能将核弹抬到码头的观光渡轮上,再运往海面上自行引爆。福特在走前打开地下燃油,将整个巢穴浇油放火炸毁。
哥斯拉在战斗中成功杀死雄穆透,而雌穆透发现它的卵都被烧死后,愤怒地歼灭驻守码头的突击队。福特趁机跑过来启动船只往海上航行却被雌穆透截住,哥斯拉用原子吐息喷进雌穆透的体内而将它烧断头至死,获胜后也因力尽而倒在城市里,福特被军队的直升机救上去后,核弹被船运至远方于远处海平面上引爆。战后,福特来到群众聚集的体育场里;
最终和艾儿和山姆相拥团圆。军方到旧金山开始搜救幸存者时,倒下的哥斯拉深吸一口气后再度站起来,在市民的注视下回到海里销声匿迹。
(1)老电影哥斯拉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1、福特·布洛迪
美国海军爆炸品处理课中尉,专长拆弹爆破,回到日本原本打算接自己父亲回家,但这次间接成为怪兽袭击的解救人员。
2、芹泽 猪四郎
日籍核物理学家,君主计划的主力科学家之一,毕生的精力都用来研究怪兽上面。
3、乔·布洛迪
美国核物理学家,福特的父亲,雀路罗核电站的主工程师,十五年前的核泄漏中痛失妻子,此后变成试图揭开事件真相的阴谋论者。
㈡ 求一部老电影 应该是美国的科幻片 里面有恐龙 有怪兽叫什么电影
哥斯拉是一部经典的美国科幻电影,影片中不仅有令人惊叹的恐龙形象,还有一只名为哥斯拉的巨大怪兽。哥斯拉拥有强大的力量,能够喷射出炙热的原子射线,同时它的体型庞大,能够摧毁城市。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人类与怪兽之间的较量,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电影中的哥斯拉形象生动,特效逼真,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它不仅是片中的主要角色,也成为了科幻电影中的一个标志。影片中的场景设计也非常出色,既有城市的繁华景象,也有被怪兽破坏后的废墟,这些场景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背景。
电影中,哥斯拉与其他怪兽的战斗场面尤为精彩。在与金刚的对决中,哥斯拉展现了它惊人的战斗力,而金刚则凭借其坚韧的意志和勇敢的精神,最终赢得了战斗的胜利。这种人与怪兽之间的较量,不仅展现了哥斯拉的威力,也传达了电影对于自然力量的尊重与敬畏。
除了哥斯拉和金刚,电影中还有其他一些怪兽角色,如摩斯拉和拉顿,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特性和能力。这些怪兽之间的对抗,不仅增加了电影的趣味性,也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和多彩。电影中的这些怪兽形象各异,有的强大,有的敏捷,它们之间的战斗为电影增添了许多精彩瞬间。
除了怪兽之间的战斗,电影中还有许多关于人性的故事。主人公们在面对怪兽的威胁时,展现了勇气、智慧和团结的力量。这种人性的展现,使得电影不仅仅是一部科幻片,更是一部关于勇气、智慧和团结的寓言。
哥斯拉的出现,不仅激发了人们对怪兽的兴趣,也为科幻电影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它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科幻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至今,哥斯拉依旧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它的故事也被多次改编成不同的版本,继续在大银幕上闪耀。
㈢ 哥斯拉的来历
哥斯拉,英文名Godzilla,来源于1954年上映的由本多猪四郎执导的同名电影《哥斯拉》。其背景设定随着时代的发展有过多次改动,但是其最初的背景设定是:受到核辐射污染的远古生物。其最初的银幕形象来自于中国古代的辟邪瑞兽—貔貅!
1954年上映的科幻灾难片《哥斯拉》由日本东宝株式会社出品,本多猪四郎执导。该片在日本一经上映,便引起了强烈的观影热潮,其中的大BOSS—哥斯拉更是成为了日本家喻户晓的“银幕偶像”。
之后,日本东宝株式会社抓住了时机,在1954年往后拍摄出多部以哥斯拉为主角的电影。另外,日本东宝株式会社还以哥斯拉为中心,创作出多个留名影史的经典怪兽角色!
好莱坞哥斯拉
其中从世界的角度看,真正让哥斯拉这一银幕角色红遍全球的,还要属由美国好莱坞拍摄的一系列以哥斯拉为主角的科幻灾难片。哥斯拉这一东方银幕角色之所以依靠好莱坞红遍全球,主要的原因在于,美式主旋律搭配上顶级的特效水平更利于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1998年,日本东宝株式会社将哥斯拉的角色版权授权给了三星公司,而后三星公司便委托美国的索尼公司进行拍摄。于是1998年5月份,好莱坞影史上第一部以哥斯拉为主角的电影诞生了,即由罗兰·艾默里奇执导,马修·布罗德里克、让·雷诺主演的《哥斯拉》(98版)!
之后,日本东宝株式会社分别与美国的传奇影片公司在2014年和2019年合作制作了《哥斯拉》(14版)、《哥斯拉:怪兽之王》两部电影。在这两部电影里,传奇影业公司不仅采用了原版哥斯拉的角色设定,而且还加入了原版里的魔斯拉、基多拉等怪兽。
另外,随着2017年《金刚:骷髅岛》的上映,随着“帝王计划”浮出水面,传奇影业公司试图打造的“传奇怪兽宇宙”正在逐渐成形。自此,“传奇怪兽宇宙”的建立带给了哥斯拉这个诞生长达五十多年的老“IP”新的“活力”!
㈣ 经典电影推荐
在科幻电影的浩瀚星河中,有三颗璀璨的星辰闪耀着独特的光芒。首当其冲的是《哥斯拉》(美版),这部影片将巨大的生物与人类文明的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哥斯拉作为地球上的古老生物,它的出现不仅带来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更是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科技与未知力量之间的紧张关系。导演巧妙地运用视觉特效,将哥斯拉的庞大身躯和惊人力量展现得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紧接着是《黑客帝国》(The Matrix),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哲学思考和超凡的视觉风格,成为了新世纪科幻电影的代表作之一。影片通过虚拟现实与现实世界的对比,探讨了自由意志、现实本质和科技伦理等深刻主题。它不仅仅是一部视觉盛宴,更是一部思想的盛宴。《黑客帝国》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电影本身,它激发了无数人的想象力,引领了一代人的思考。
而《终结者》(Terminator)系列则是一部关于时间旅行与未来战争的科幻巨作。影片中的机器人T-800不仅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反派角色,更是一个充满复杂情感的存在。它穿越时空,为了保护未来的希望而战斗,这种超越常规的设定引发了人们对未来、人类命运以及科技伦理的深入思考。《终结者》系列不仅仅是一部动作片,更是一部哲学性的作品,它在惊险刺激的同时,也让我们对科技和人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㈤ 如何评价 2014 年电影《哥斯拉》
从来没有一部商业动作电影的剧本让我感觉如此...无力,它的剧本问题太突出了。
很多人认为动作电影哪需要神马剧本,“打就是了嘛”。但是要打架总得有个理由先吧?人物动机和线索得完整吧?什么叫线索完整?比如,如果一个配角突然拉着主角念叨起“老婆孩子热炕头”或者“打完这一战就回老家结婚”,我们即可预见到十分钟后他的可悲命运——因为死亡flag已经立起来了。这招很俗,但放在商业电影中很有效,既能把故事编圆,也能快速调动观众情绪。而电影哥斯拉的剧本可能经过多人之手修改,很多线索有头无尾,明明flag已经立起,后面却没有下文。
举个例子:开头男主的麻麻不幸遇难,临死前对巴巴说:“照顾好我们的儿子!”男主成年后巴巴沉溺于找寻真相,和男主关系不好——鲜亮的亲情flag——我的脑内便上演小剧场:“哦哦哦后面一定是巴巴发现真相后男主和巴巴冰释前嫌最后世界和平祖孙三代其乐融融!!”
半个小时后巴巴也shi了....
!!!!我觉得自己被编剧猛抽了一耳光....
核弹这一段更离谱:一枚核弹,先是要炸,后来又要拆,最后还是炸。编剧你到底要拿核弹怎么样啊你说!你考虑过核弹这个道具的感情吗?!男主是“拆弹专家”——最后一秒拯救世界flag——我的脑内又上演小剧场:“哦哦哦后面一定是男主为了核弹出生入死最后一秒成功拆弹拯救世界!!”
结果核弹还是爆炸了,身为拆弹专家的男主全片没有拆除一颗炸弹...
!!!!!!我觉得自己被一群编剧饱以老拳....
既然如此编剧你给男主按“拆弹专家”的身份干嘛?如果仅为了蹭美军交通工具,随便给个“大兵”身份不就结了?相比之下,“原来哥斯拉不是搞破坏的小怪兽而是正义的小伙伴啊!”已经不算surprise了...
还有一些类似于“这里挠一下那里捏一下”的小问题,不算大纰漏,但还是让人如坐针毡不吐不快。比如男主搭美军便车时认识的小配角马勒斯,两人互动颇多,也没有亮配角的死亡flag,我就想:“搞不好这个配角沾主角光环能够幸存。”结果毫无预兆的,这个小配角被Muto一巴掌pia飞...还有(戏份少得完全不象)女主在避险时突然脑袋发热,执意与儿子分开走,我还以为会有什么重大剧情发展比如和男主在乱战中重逢之类的,结果,她除了作出恐惧的表情,就被埋入废墟中了...
说来说去,这片最严重的剧本问题是:前面人类角色花了不少戏份铺垫感情(开头男主巴巴麻麻生离死别,巴巴那叫痛不欲生涕泪横流啊,让我以为这是一条重要的感情线索,没想到就没有然后了),后面统统酱油,都目瞪口呆的围观小怪兽斗殴去了....哥斯拉与人类又缺乏感情联系(为什么渡边谦饰演的科学家如此信任哥斯拉?为什么哥斯拉变成“城市救星”了?全片没有交代或缺乏铺垫),所以整个故事虎头蛇尾,磕磕巴巴勉强把故事说完,但没说圆满。
“人类角色统统酱油”又带来一个问题:这部电影太浪费演员了。本来商业电影中演员就是“道具”,只要保质保量完成功能性演出即可,但这部电影在聚集了那么多奥斯卡/国际电影节获奖/提名的实力派演员的情况下,剧本烂到演员连保质保量的发挥空间都没有,也算少见。尤其是朱丽叶 比诺什和渡边谦,一个打了好大一碗酱油,一个全片仅有一种表情,我理解影片采用大牌演员有宣传之效,但我就是为演员不值...
有时候先天不足的剧本靠导演过人功力东补西补,好歹能给补圆了,运气好不定还能成经典,比如《大话西游》。但《哥斯拉》没给补回来...说到这我想起《环太平洋》,你当然可以说它“俗”,但至少,几个树起的flag没浪费,剧本圆满,机器人就能放手殴打小怪兽,观众看着也舒心开心。所以剧本很重要啊同志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