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大专院校、专业艺术院校师生、专业视频创作者、在线工作者、草根原创作者、视频爱好者,只要有创意,都可以报名参赛。二、所有参赛影片作品,必须为参赛者本人或团体自行创作的原创作品,并经原创作者或团队同意参赛。
三、征集作品类型包括微型影片和电影剧本。体裁和题材不限。
四、微型影片要求画面清晰,设置中文字幕(鼓励中英文字幕并置)。普通话、方言均可。作品时长可控制在3分钟—20分钟和20分钟—45分钟。
五、作品征集截止日期:2011年10月15日。
六、举凡参赛者必须遵循大赛的一切规章制度,配合大赛相应的活动环节。
七、参赛者无需支付报名费或任何相关费用。
Ⅱ 张晓颖的作品及奖项
高清故事短片《待嫁的箱子》编剧、导演、剪辑 第15届大学生电影节短片单元最佳编剧奖 第10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影像单元一等奖 纪录片《在长征路上》导演、剪辑 2007年ISFV国际电影节国际组优秀奖 获科讯杯SONY高清最佳拍摄奖 中国纪录片协会优选优秀纪录片一等奖 纪录片《滔滔小河》(3集)撰稿、导演 第1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纪录片奖最佳中国纪录片, 并同时获最佳长纪录片,最佳摄影提名 第3届中国(青海)山地纪录片节人文类最佳长纪录片 第18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年度作品 2012年中央新影集团星花奖年度特别作品 2012年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年度最佳编导奖 微电影 编剧导演 剪辑 《茶香三部曲》《咫尺》 《回家》 《集合》 《集合》获2012年广州国际微电影大赛一等奖 《集合》获海峡两岸微电影节 两岸最佳导演 《集合》获第二届《我的长辈》微视屏 最佳影片一等奖,最佳导演 微电影《生日》导演 第一届北京国际微电影大赛闭幕影片 2013中国足协杯“一起逐梦”系列微电影《吊车尾的逆袭》《无敌波》《我是球迷》导演 编剧 《吊车尾得逆袭》获2014中国移动青春正能量微电影大赛优秀奖
Ⅲ 2016百部“中国梦”网络微电影征集活动颁奖典礼直击
2月17日晚,2016百部中国梦网络微电影征集活动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获青春励志单元最佳影片奖的《追梦者》剧组代表(左一)上台领奖。 记者 陈剑/摄
编者按
2月17日,随着2016百部中国梦网络微电影征集活动颁奖典礼的举行,持续近9个月的活动在当天落幕。
2016年4月28日,在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下,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作为主办单位,联合北京国际微电影节组委会、中华慈孝节组委会、永畅传媒,面向广大青年发起的造梦创梦圆梦百部中国梦网络微电影征集活动,得到了青年的积极关注和参与。
本次活动共征集到1100余部微电影,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整合视频平台资源,采用多媒体传播形式,将文字报道、视频节目、H5作品有机结合,统筹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官方微博微信、中国青年报App以及中青微信矩阵等传播渠道,共同对征集活动做好报道,并通过运营微博话题#影像中国梦#,吸引网友进行互动传播,总阅读量达3300万。
2016百部中国梦网络微电影海报展示。刘子新/制图
Ⅳ 中国国际微电影大赛的活动规则
1. 征集分类
剧情类、动画类、纪实类
(此分类不影响评比,所有作品一视同仁按照晋级标准评选)
2. 赛事流程
A、参赛报名,上传作品。
B、通过网络投票及评委打分相结合形式产生八强。
C、八强导演获取经费拍摄八部公益微电影。
D、通过网络投票及评委打分相结合形式产生四强。
E、四强导演获取经费拍摄四部数字电影短片。
F、颁奖晚会揭晓前三甲,前往法国拍摄电影。
3. 参赛规则
A、观看报名须知,符合报名条件后
B、签署版权协议
C、填写报名表
D、上传作品:
方式一:将作品刻录数据光盘后,邮寄至“北京市石景山区政达路2号银座写字楼7层”;方式二:小于500M的作品可以通过大赛官网上传渠道上传。
4. 晋级规则
八强产生方式:
A:大众网民投票
在大赛官网平台建立,大赛唯一指定作品投票系统页进行投票(大赛宣传平台可以附链接进入官网投票地址)。
海选征集期,网民可以对喜爱的作品投票,截止至2012年10月27日0:00关闭投票系统,由大赛组委会根据网络票数统计出前二十强,作为八强候选人。
B:评委团打分
专业评委团,对网络票选前二十强作品的四个方面进行打分,总分100分——剧情,摄影,后期,创意每项各占25分,最终根据分数选出最终八强名单。
四强产生方式:
A:大众网民投票
八强作品诞生之后,开放投票系统,网民可以对喜爱的作品投票,截止至2012年11月17日0:00关闭投票系统,由大赛组委会根据网络票数统计出第一名,直接进入四强。
B:评委团打分
专业评委团,对八强作品的四个方面进行打分,总分100分——剧情,摄影,后期,创意每项各占25分,最终根据分数选出前三名,并同网络票选出的第一名,共同组成最终四强名单。
三强产生方式:
四强拍摄的数字电影短片,由评委团和观众投票结合评选,在颁奖晚会上揭晓答案。
单项奖产生方式:
海选征集期的网络票选前二十强,均可以报名参赛作品参与最终单项奖的角逐,于颁奖晚会上揭晓答案。(单项奖分为:最佳视听奖,最佳视觉奖,最佳剪辑奖,最佳创意奖)
赛制:(微视频)
另外大赛除微电影之外,征集网民随手拍的微视频作品,作品可以通过手机用户,下载客户端中国微电影,通过VLOOK上传至官方平台。
拍摄要求:
1. 所有视频内容必须是原创作品。
2. 作品内容不得涉及色情,暴力,种族歧视的内容,不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相抵触。
注:由于微录客视频录制时间为5分钟,所以所拍摄时间长度务必要在5分钟内。
Ⅳ 中国国际微电影节的第二届
2012年4月2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微电影节在中国传媒大学礼堂内举行开幕式暨新闻发布会,文化部和教育部有关领导、知名新锐导演、演艺新人等均出席本届微电影节开幕式及相关系列活动。
第二届中国国际微电影节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中国高校文化创意产业联盟、横店影视城主办,腾讯视频协办;并联合联通沃商店、纽约电影学院、56网、激动网、第一视频、CNTV电影台、迅雷看看、PPTV、乐视网、风行网络等主流视频媒体平台以及国内外百所高校,共同打造微电影行业顶级权威平台。
中国国际微电影节立足于中国首都北京,旨在为全球华人电影爱好者搭建一个前期创意创作、中期投资拍摄、后期展示传播的产业链式交互平台。
本届微电影节的筹备工作历时7个月之久,经过中国国际微电影节组委会全体同仁的不懈努力,本届微电影节内容精彩纷呈,亮点众多。除了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大学生一分钟影像大赛”成为本届微电影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本届微电影节还涵盖了上届获奖作品、本届参赛入围作品的高校巡映、中国大学生微电影剧本暨校园人气男女主角选拔大赛、中国微电影光影艺术系列讲座以及中国微电影投融资会暨产业高峰论坛等活动内容。
第二届中国国际微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羽翼”奖,主旨在于用审慎的、独特的视角定义微电影这一新的艺术形式,严格杜绝将微电影作为传统电影的陪衬,杜绝微电影成为广告片的升级版,同时从思想性、传播性、娱乐性等方面建立微电影新标准。同时,本届微电影节还设立多项竞赛单元,旨在面向全社会挖掘和培养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电影新人、新作,集中展现有价值、有力量的高水平作品。所有获奖团队可优先获得“载旭计划”天使投资微电影拍摄,并参与到中国高校文化创意产业联盟的创业扶持计划工程。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微电影节“金羽翼”奖——最自由地表达!中国国际微电影节组委会,携手各界专业人士打造顶级权威平台,让更多怀有光影梦想的年轻人实现梦想。
Ⅵ 中国国际微电影大赛的上传方式
*参赛微电影作品报名条件
1.片长:2-30分钟。
2.影片需有完整的片头、片尾、唱词(中文简体)、主创人员名单。
3.作品画质要求为最低720X576(标清作品)
4.上传视频格式为mp4、avi、mpg、mov,上传视频大小不超过500M。
5.参赛者必须保证提交的参赛作品是新近完成的原创作品。
6.参赛作品内容不得涉及色情、暴力、种族歧视的内容,不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相抵触。
请先至大赛官网下载报名表,填写详细信息后发送邮件至(请以作品名称命名),然后再从网络通道上传视频。
大于500M的作品请以光盘形式与报名表一起寄至:北京市石景山区政达路2号CRD银座写字楼A座7层《首届中国国际微电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邮编:10040。
注意: 务必填写清楚个人信息,便于我们联系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