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世间》彭心生扮演者是谁
《人世间》彭心生扮演者是洪浚嘉。
2014年,洪浚嘉主演微电影《鲤鱼》,从而正式进入影视圈。
2016年4月,参演都市穿越剧《奇妙的时光之旅》开播;8月,参演都市爱情剧《北京遇上西雅图》;12月,主演现代动作电影《江湖水》上线。
2018年,主演的网络电影《九门提督》上线播出。
2019年,参演的缉毒题材悬疑刑侦剧《破冰行动》上线播出;8月9日,主演的硬核热血剧《上道》上线播出;9月6日,主演的人物传记影片《樵夫·廖俊波》在全国上映;9月26日,主演的青春校园剧《外貌至上主义》上线播出。
2020年10月27日,主演都市电视剧《告别薇安》,11月20日,参演刘浩良导演犯罪题材电影《除暴》上映;12月13日,参演的检察法治剧《巡回检察组》开播。
2021年,参演电视剧《埃博拉前线》;同年,主演军旅题材电影《排爆手》。
2022年,主演由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改编的现实题材巨作电视剧《人世间》。
《人世间》彭心生人物设定
现实主义题材大剧《人世间》中50年的时间跨度,周家五口人的跌宕命运让观众牵肠挂肚。故事推进到改革开放,一个名叫彭心生的年轻人闯入了深圳的春风中。他是大时代中的一个小人物,但为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呈现留下了一个属于年轻人的截面。
彭心生在剧中的出场年龄是20多岁,正是洪浚嘉现在的年纪。小彭从农村来,刚到深圳,人微言轻,但在厂子生死存亡的时刻,敢于站出来说话,这样有智商又热血的年轻人,洪浚嘉觉得自己该向他学习。
彭心生代表了改革开放初期一个青年群体:他们出身草根,文化层次也不高,从家乡走出,来到城市,用他们的智慧和努力,敢为天下先,奋发向上,打拼出一番事业。时代和年轻人互相成就,成长于改革开放浪潮之中,他们的父辈更多考虑的是温饱问题,而他们想要更美好的生活,进而思考如何为国家作一点贡献。
⑵ 观后感《岔路口》
今天,在党组织的号召下,我观看了2016年湖北省法治微电影的系列获奖作品,其中让我最有感触的是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制作的微电影《岔路口》。这部影片讲述的是某建筑国企商务部新调入的招标主管张明在会见完竞标商后接到了弟弟打来的电话,被告知母亲重病急需手术费,同时改电话业被竞标商王老板听到。面对巨额手术费,张明经济能力有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了王老板的自主。知道真相后,张明主动向单位主任坦白,愿意接受责罚。在情感与职责,诱惑与法律的岔路口上,张明最终选择了正确的方向,坚守住法律的底线。
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一书中有一句话我很喜欢,“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事去涉足。”其实,这句话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我觉得他写的很真实,很能引起共鸣。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常常站在岔路口上徘徊,犹豫该选哪条路。电影主人公张明也不例外,在得知王老板自主了自己两万块时,他也在犹豫,是神不知鬼不觉的接受了还是坦白一切,做一个清白的员工。幸而他最终选择了正确的道路。在生活中,我们也常面临这样的岔路口。是作弊拿高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是全靠自己问心无愧?是遵守纪律诚实守信还是满口谎言不择手段?在这些种种岔路口面前,我们应当站在正义的一边才是正确的选择。要在法治的监督下清白做人。
主人公张明最后的一段话说的很对:“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有困难,有诱惑。每一次的选择都是一次考验,每一次的考验都决定着我们的前途和命运”。这样的考验每个人都会遇到,但是不是所有人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现今社会法制教育虽然已经深入开展,但是任然有许多人枉顾法律作出有害社会有害他人之事。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当加强自身法制建设,身体力行,在约束好自身的同事,也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和影响其他人。如此法治教育才能发挥更大效力,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人生道路上岔路口何其之多,在各种困难和诱惑面前,要想少走弯路、不选错路,唯有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守法不受外物所扰,浩然正气方可长存于天地之间。
⑶ 李珊儿人物介绍
李珊儿
李珊儿,女,绵阳安州区塔水镇白塔村人。2010年6月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表演系,之后一直从事传媒演艺工作。
中文名:李珊儿
外文名:LiShaner
别名:珊珊
国籍:中国
身高:169
出生地:绵阳安县塔水镇
出生日期:1988年4月2日
职业:演员、策划
毕业院校:四川音乐学院
代表作品:《冷暖人生》《改变》
人物简介
李珊儿,女,绵阳安县塔水镇白塔村人。2010年6月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表演系,之后一直从事传媒演艺工作。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李珊儿甜美的外表是独一无二的,再加上与众不同的古铜色皮肤,愈加显得性感十足。但是相反的是她的演技确实略显拙劣,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作为演员的她已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策划上面。
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她依稀在努力着,实现人生的价值,展示梦想舞台,到更高的艺术学院深造。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演艺经历
李珊儿的一部作品《一念之间》中,她在这部戏中饰演陈小红一角,与型男搭档讲述两人因为一夜情而彻底改变命运的故事。
在重庆电视台工作期间,参加协助拍摄的法治栏目剧《冷暖人生》系列,获得全国最受欢迎栏目剧奖。
2015年,李珊儿在电影《栖镇·等我》中饰演女主角玫子,该作品在加拿大金枫叶电影节中荣获了金枫叶提名奖。
2016年,李珊儿在阆中微电影《第一女书记》中饰演女一号冼明华。
参演电影
栖镇·等我-2015,饰演玫子
None-2015,饰演陈小红
⑷ 高原上的守候,观法治微电影《扯一片白云作哈达》有感_1200字
云一般洁白的雾,和雾一般洁白的云,从拉萨河如砥的水面,袅袅而起。在冰山雪水浅浅的叮嘱中,丝丝缕缕,哈达一样,在风的诱惑中酩酊大醉,醉成一种叫雪的花。而此刻,所有来看山看水和看云的人们,无不因你在高原上的这份守候,而肃然瞩目,默默的诉说心中的敬意……——题记
就读于政法大学的大一学生田星,她的父亲田建华是一名援藏法官。在一次下乡办案的途中不幸遇难,永远留在了西藏。田星伤心之余,决定去一趟西藏,收拾父亲遗物的同时,也想看一看,是什么让父亲如此牵挂,甚至不惜奉献生命。
刚下火车,田建华的书记员扎西就举着“北京田星”的纸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寻找田星。田星随扎西上了车,不久就到了法院。扎西带着田星去了田建华生前的办公室。办公室里,简单而朴素,木质的长椅成了办公室的床,长椅旁倚着两面旗,三四架书柜全放满了书,墙上贴着田建华生前的座右铭:“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架子的一个角落,还放着田星的照片。田星摩挲着照片,会心地笑了。
田星又坐到父亲生前的“床”上,抚摸着父亲生前用过的枕头,想起父亲生前写的诗:“原野空旷,雪山、云朵以及冰川,仍然在重复着,亿万斯年的生命轮回。山越来越高,高得单调,单调得让天下最美的风景都为之绝望;天越来越蓝,蓝得纯粹,纯粹得让高原所有的生灵都心怀敬畏。就这样,没有一丝的怯懦与彷徨,你用脚步来把这高原丈量。格桑花闻声怒放,雪莲也开始因你的到来而生机茁壮。”
晚饭时,父亲的同事对田星说起田建华在田星高考落榜时,她坚强的父亲,由于担心女儿而第一次在同事目前落泪。同事说到这里眼圈都红了,田星听后又惊讶又感动,密密的刘海遮住了睫毛上晶莹的泪珠。
第二天,田星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了父亲还未来得及送出去的书包。田星决定代替父亲将书包送给落桑的孩子。田星送完书包,凝望着纳木错碧蓝的湖水,恋恋不舍地上了汽车。
半路上,田星看到了前来送行的人们。田星问:“叔叔,不是说好了不送的吗?”回答是那么的朴实而感人:“怎么能不送呢?你也是我的女儿。记着,拉萨永远是你的家……”说着便把洁白的哈达挂在了田星的脖子上,村民们也纷纷效仿。田星含泪说出了心声:“我以为,我爸不爱我,不爱我们这个家。妈妈生病了,他没回来;高考时,我最需要他陪在身边的时候,他没回来;他曾经答应我和妈妈,暑假时,陪我们一起去旅游,我们整整等了三年,他也没回来。现在我知道,他再也不会回来了。爸,我真的想你!我想你回来!”田星已经泣不成声了:“爸,我来看你了。那高原的雪山,是你;那飞翔的雄鹰,是你;那流淌的拉萨河,是你;这圣洁的哈达,是你……”
迎着车窗的微风,田星的耳畔响起了父亲的声音:“云一般洁白的雾,和雾一般洁白的云,从拉萨河如砥的水面,袅袅而起。在冰山雪水浅浅的叮嘱中,丝丝缕缕,哈达一样,在风的诱惑中酩酊大醉,醉成一种叫雪的花。而此刻,所有来看山看水和看云的人们,无不因你在高原上的这份守候,而肃然瞩目,默默的诉说心中的敬意……”
汽车,载着挂满哈达的田星,踏上归途,消失在道路深处……
初二:徐箐蔚
⑸ 适合小学生表演的法制节目
适合小学生表演的法制节目如下:
以案说法、以法断案,揭秘案件背后的一桩桩人间悲剧 《拍案惊奇》是一档大型法制类纪实节目。从新闻热点追踪、法治案件调查、事实真相揭秘等角度对法治民生进行全方位报道。以新的视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大案、要案、命案。观众可以通过节目了解每一个案件背后故事的曲折纷杂,更能通过节目提高法律意识,学习法律知识,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该档节目以“微电影”的形式,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误区、法律盲点立体形象的表现。在欢乐里明辨是非,于轻松中通晓法理,精彩辩论,幽默睿智,倡导正能量。
⑹ 微电影的发展历程
2006年。这一年,出现了两个后来非常有名的名字:胡戈、“筷子兄弟”。胡戈的恶搞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筷子兄弟”的《男艺妓回忆录》、《祝福你,亲爱的》都创造了疯狂的点击率。很难说,谁是那个微电影的第一个制造者。但从此开始,“小型电影”进入视线。
微电影,又名小型电影,指的是在电影和电视剧艺术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小型影片,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可观赏性。从视觉停留的角度来讲,微电影有其特殊的意义,它能更清楚地让观众记得发生在30分钟以内的故事,而且在长时间内,依然记忆犹新。
2010年初,中国电影集团和优酷网共同推出了“11度青春系列电影”项目,“筷子兄弟”凭借《老男孩》一举成名。
《老男孩》的成功,让许多投资人找上门来。其中,尤以广告客户为多。而沉寂了几年的胡戈也火了起来。2012年1月,为了承接广告,胡戈还专门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巨雷文化传播公司。
由于微电影有“参与性强”、“成本低”、广告植入更灵活等特点,全国各地的传媒公司,广告公司争相开发。很多人都看好它巨大的市场和广阔的情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是桔子酒店。2010年底,他们没有投放任何广告,而是仿照正在热播的《让子弹飞》,推出了一部诠释酒店品牌的微电影《让火车叫》。整部片子只有4分51秒,但在一个粉丝量较大的朋友的微博上首发后,效果却出奇的好,一个星期内播放量达40万,转发量超过1万次。桔子,一夜之间家喻户晓。
目前,微电影已普遍被关注和接受,好片也不断出现。诸如《老男孩》《一触即发》《66号公路》《安全感》等等。也有私人开拍微电影,比较有名的就是王东鉴,自《来信》后又推出《交易》。
⑺ 法治微电影观后感
观《法制教育片》观后感
很久很久以前,听到一个关于少年犯的故事,非常悲惨。曾以为那只是故事,离我很远很远。今天,在校领导的组织安排下,我们全校师生观看了法制教育片,才知道,故事里的事,离我们很近很近……
法律,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不是一个漂渺的概念。它如此真实,无处不在,触手可及!财产纠纷,故意伤害,过失杀人,侵权,遭遇假货维权……
法制教育片里的少年,也曾是祖国的花朵,也将是祖国未来的栋梁。然而,有些花儿枯了,有些栋梁朽了。为什么,为什么?说来让人扼腕长叹!那些拥有大好前程的少年,有的只是一语不合,便抄起刀子,举起拳头,狠狠地挥向朋友,同窗。其实,他们之间,并没有不共戴天之仇。仅仅因为话不投机,便闯下大祸,失去自己大好前程,真不值啊!
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前一段时间闹得网上网下沸沸扬扬的药家鑫事件。药家鑫要是懂一点法律知识,以他的智商,是很容易在赔钱和偿命之间作出选择的。可惜,他枉为大学生,居然一点法律都不懂,唉!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必须做的,就是把握好今生今世,不去浪费自己的生命。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我们没有理由伤害它!如果我们做了错事,失去了自由,甚至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那么,我们的父母,将是天底下最最伤心的人!我从网络上看到,药家鑫的妈妈已经患上了抑郁症,生不如死,多么可怜的母亲啊!
每一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一旦铸成大错,悔恨,自责,毫无用处。因为,世上没有后悔药可买。很多时候,犯罪只是一时冲动,如同法制教育片里的那些孩子。所以,当我们遇到矛盾,火冒三丈的时候,一定要抑制住自己的冲动。切记,冲动是魔鬼!
同学们,让我们自尊自爱,慎重交友,并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做一个知法,懂法,依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我祝愿,蓝天之下,所有的青少年,都能健康茁壮的成长!
我祝愿,阴暗肮脏的监狱里,永远都不会有青少年那稚嫩的身影!
⑻ 禁毒微电影《岔路口》观后感450字
今天,在党组织的号召下,我观看了2016年湖北省法治微电影的系列获奖作品,其中让我最有感触的是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制作的微电影《岔路口》。这部影片讲述的是某建筑国企商务部新调入的招标主管张明在会见完竞标商后接到了弟弟打来的电话,被告知母亲重病急需手术费,同时改电话业被竞标商王老板听到。面对巨额手术费,张明经济能力有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了王老板的自主。知道真相后,张明主动向单位主任坦白,愿意接受责罚。在情感与职责,诱惑与法律的岔路口上,张明最终选择了正确的方向,坚守住法律的底线。
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一书中有一句话我很喜欢,“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事去涉足。”其实,这句话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我觉得他写的很真实,很能引起共鸣。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常常站在岔路口上徘徊,犹豫该选哪条路。电影主人公张明也不例外,在得知王老板自主了自己两万块时,他也在犹豫,是神不知鬼不觉的接受了还是坦白一切,做一个清白的员工。幸而他最终选择了正确的道路。在生活中,我们也常面临这样的岔路口。是作弊拿高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是全靠自己问心无愧?是遵守纪律诚实守信还是满口谎言不择手段?在这些种种岔路口面前,我们应当站在正义的一边才是正确的选择。要在法治的监督下清白做人。
主人公张明最后的一段话说的很对:“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有困难,有诱惑。每一次的选择都是一次考验,每一次的考验都决定着我们的前途和命运”。这样的考验每个人都会遇到,但是不是所有人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现今社会法制教育虽然已经深入开展,但是任然有许多人枉顾法律作出有害社会有害他人之事。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当加强自身法制建设,身体力行,在约束好自身的同事,也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和影响其他人。如此法治教育才能发挥更大效力,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人生道路上岔路口何其之多,在各种困难和诱惑面前,要想少走弯路、不选错路,唯有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守法不受外物所扰,浩然正气方可长存于天地之间。
⑼ 李征主持人
李征,一位才华横溢的男性主持人,出生于金牛座的5月17日,拥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本科文凭。他的职业生涯充满了多元的角色和成就,现任扬州广播电视总台(集团)新闻频道的《关注》和《法治周刊》主持人,同时也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手,以及中国禁毒志愿者等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参与者。
在主持领域,他的足迹遍布电视和广播,如在扬州新闻频道的《真相》、江苏国际频道的《中国旅游》,以及江宁人民广播电台的《青春进行时》和三门峡人民广播电台的《星空情缘》。在广播方面,他还主持了《彩铃乐翻天》和《直通南广》等节目,同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夏青杯”朗诵大赛和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选拔活动中担任过主持人。
除了主持工作,李征还曾参与过多项重要活动的组织和报道,如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活动,以及多次大型公益活动,如奥运倒计时、市民迎圣火、禁毒宣言等。他的优秀表现使他荣获了多项荣誉,包括河南省三好学生、郑州市三好学生,以及“自强之星”等称号。
在媒体领域,他的作品包括音乐作品《追梦》、文学作品《百张笑脸迎亚运》等,甚至参与了音乐MV《追梦》的创作和微电影《8弃8离》的导演工作。他的作品被广泛刊载在各类知名媒体上,如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凤凰等。
李征以阳光、健康、自信的形象,展示了他作为一名主持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的奉献精神,他的每一次参与和贡献都体现了他的公益热情和专业精神。
(9)法制微电影作品扩展阅读
中国书画名家李征。李征,笔名墨龙1963年出生,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创作中心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名家书画院副院长、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书画,亲授名家刘大为、王琦、范曾大师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