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微影 » 老电影大全免费洪湖赤卫队
扩展阅读
坐轮椅女孩电影外国 2025-04-16 04:18:20
最新禁闭电影 2025-04-16 04:18:15
日本简爱电影 2025-04-16 04:08:08

老电影大全免费洪湖赤卫队

发布时间: 2025-04-16 04:05:39

❶ 革命题材的电影

60部最经典革命老电影
革命时代,是最壮烈、最动荡的时代,中国人民为了解放和自由,浴血奋战,极为壮烈。而这些壮烈和动荡,我们少有人经历过,但从最经典的革命老电影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故事。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即使浸润在和平年代多年,回忆起来,仍旧会心潮澎湃!下面这60部最经典的革命老电影,您看过几部,又还记得几部呢?
01《铁道游击队》
02《地道战》
03《永不消逝的电波》
04《闪闪的红星》
05《鸡毛信》
06《冰山上的来客》
07《地雷战》
08《小兵张嘎》
09《红色娘子军》
10《白毛女》
11《英雄儿女》
12《羊城暗哨》
13《狼牙山五壮士》
14《渡江侦察记》
15《保密局的枪声》
16《三毛流浪记》
17《平原游击队》
18《林海雪原》
19《破袭战》
20《战斗里成长》
21《两个巡逻兵》
22《百万雄师下江南》
23《激战无名川》
24《董存瑞》
25《苦菜花》
26《地下尖兵》
27《两个小八路》
28《洪湖赤卫队》
29《智取华山》
30《民兵的儿子》
31《新兵马强》
32《战上海》
33《柳堡的故事》
34《兵临城下》
35《上甘岭》
36《刘胡兰》
37《侦察兵》
38《铁道卫士》
39《奇袭》
40《长空比翼》
41《碧海红波》
42《秘密图纸》
43《长空雄鹰》
44《南征北战》
45《翠岗红旗》
46《高山下的花环》
47《打击侵略者》
48《回民支队》
49《野火春风斗古城》
50《祖国啊,母亲》
51《塞上风云》
52《车轮滚滚》
53《松花江上》
54《青松岭》
55《烽火少年》
56《战洪图》
57《艳阳天》
58《铁甲008》
59《蛇谷奇兵》
60《草原上的人们》

❷ 你还记得70.80年代农村放电影的经历吗

夏天: 一地瓜子壳、腿腿蚊子包、人人自带凳、足足几村人、影幕正反看、老少眼直盯、青年轧热闹、趁机找对象、看到桃色境、心跳手不正、起哄吹叫子、吓跑大姑娘、中间暂休时、忙着找茅坑、小孩手中抱、头无着落靠、大人只管己、继续等下续、一部心酸泪、哭得哒哒涕、一部喜闹剧、笑声满天飞……,电影结束,下次再回!!![笑哭]

我是1976年10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的,那个时期的乡下文化大多是电影。隔三差五的周边的村庄都有放电影的,影片大多都是看过的,为了消磨时间,我们男女知青结伴而行。农村那时放电影就像过年一样,有的连续放二三天,外村的来看电影,就像是走亲戚。放电影前,早早就把凳子放在银幕前,特别是孩子们的高兴劲,很有意思。

那时的文化主要还是匮乏。

看一场露天电影,在农村人眼里,远远胜过现在人看春晚,是那个时代人们的最高精神享受!

农村的电影生活是从知道要放电影时开始的,一个村要放电影了,都是提前通知的,从这时开始,村子里就开始沸腾了,大人小孩奔走相告,无论是否已经得到消息都要告诉一番。大人们开始紧锣密鼓地把自己家的活忙活完好静心地看电影,孩子们开始设计准备自己看电影时吃的小食品,当然不是买而是自己到山里采。

放电影当天,大队要派一挂马车到公社里把放映设备和放映员接到村子里,这时孩子们就成群地围在放映地了,带着好奇心看着这些设备;成年人就老早地帮着放映员架设银幕,银幕最初是窄的,后来变成宽银幕了;待到黄昏时分,全村的男女老少、全家的老小,就纷纷的从四面八方向放映场聚集。不过,因为当时 社会 治安不好,家里要留一个看家的,一般都是老年人。

那个时代电影片子少,还是黑白的,经常重复放映,那也百看不厌,甚至电影的台词都能背下来。

那时农村放电影,是一个社交大平台,通过看电影,全村百姓在沟通交流,小伙伴们在加深感情,年轻人通过看电影谈成恋爱的也不在少数。当然,因为拥挤了、挡视线了、踩脚了等等,口角的、打人甚至打群架的也时有发生,不过这也不影响人民对看电影的迷恋程度,因为很多人都是步行十里八村跟着放映员看电影的。

那个时候看电影不只是文化,更是一种生活,是过来人的一种永恒记忆,美好的!

回忆起少时看电影,那是非常兴奋的事。当年我村有验军,又是公社驻地,看电影的次数各外多。当着到部队的放影车驶来,那心情别提多高兴了。经常不吃饭就直奔放影场,早早的等待着电影的播放。今天想来还存在时的感觉。

71年的,那时家里都没有电视 ,村里放电影成了一件大事,喇叭通知时间,很早就搬个小凳子去占地方,那时候村里放电影真是热闹,几乎全村的人都过来看电影,不爱看的也过来凑热闹,邻村的年轻人也登着自行车 过来乘机看有没有好姑娘。[笑]

那时候虽然落后,穷!但是人都很单纯,过的很快乐,没有现在的车贷,房贷的工作压力,没有现在的人心叵测……

现在的到底怎么了,生活条件这么好,可是人每天都生活在忙忙碌碌之中,压力、攀比、嘲笑是现在人都有的素质。吃的好东西比以前多了,用的也都是现代化了,但唯一就是病人比以前多了,也更年轻化,可怕的癌症却成常态了!

这是现在人共同的话题,回忆以前很有感触,但是只能在记忆当中!

我是古稀老人,亲历五十年前的农村文化生活,如果有电影看,就是特别快乐!

那时候的人民公社,除了广播站让农村家家都有广播音箱之外,还有电影院或者放影队。电影院看电影,大部分是免费的,节假日全天轮番播放最新的影片,就需要花两毛钱买电影票入场。其他时间只有夜晚放一两场电影看看。

放影队,就是去各个建设工程的工地或者生产大队放电影,全部都是免费的。例如,大型水库建设工程,一般都是几万人,按照人民公社为施工团,分别驻扎在周围山头上,每天晚上,各个公社的放影队播放各种电影,那可是非常热闹的地方!

再例如,电影队轮流到各个生产大队放电影,都是免费的,一般都是当时的热播片。播放正片之前,首先播放半小时左右的科普宣传政策讲解的节目。

还例如,驻军营地,普遍都有电影队或者电影院,经常免费为人民播放电影;周围的各个人民公社电影队,也去驻军营地慰问放电影,就是当地军民联欢晚会;

还有大型的国防施工现场,一般都是施工工期很长,人员很多的五湖四海的民兵,周围的各县电影队轮流来放电影慰问一下 ,几乎天天看电影。

特别庆幸的是,看过电影《洪湖赤卫队》之后,湖北省歌舞团《洪湖赤卫队》剧团来到我们这里,现场演出《洪湖赤卫队》,他们都是明星啊!

电影院

小时候家在三线厂,每个月一次的电影放映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欢乐!放映前都会提前通知,最兴奋的就是孩子,每个人都从家里抱着小板凳,甚至拿着块砖头到影院前的空地上占位子,厂医院的一侧院墙就是放映的幕布,每次放映完,大家都意犹未尽,兴高采烈的讨论着回家去[呲牙][呲牙][呲牙]

我七十年代在新疆托克逊县伊拉湖乡(原称前进公社)下乡当知青时,条件差看一场电影要跨一至三个大队,路途远,我就到老乡家借用毛驴(关系好才给借)骑着毛驴去看电影(看电影人多没有座的椅子,我就骑着驴看)电影基本上都是样板戏和抗日、援朝的老电影……

❸ 求经典红色老电影名!越多越好!

《永不消逝的电波》《高山下的花环》《苦菜花》《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南征北战》《千里跃进大别山》《白毛女》《野火春风斗古城》《红色娘子军》《烈火金刚》《鸡毛信》《冰山上的来客 》

❹ 老电影名称列表

以下是一些老电影名称列表:

《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董存瑞》《铁道游击队》《洪湖赤卫队》《狼牙山五壮士》《渡江侦察记》以及经典儿童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等一系列电影作品。

这些老电影多产于上个世纪,它们以生动的影像和感人至深的故事,记录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英雄人物的传奇事迹。例如,《地道战》和《地雷战》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军民如何利用地道和地雷等战术,与敌人进行巧妙周旋和英勇斗争的故事。这些影片不仅展现了战争年代的残酷与艰辛,更凸显了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力量。

另外,《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等则是以游击战争为背景,展现了抗日武装在敌后战场的英勇善战。这些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如李向阳、刘洪等,以他们的智勇双全和无私奉献,成为了观众心中的楷模。而《洪湖赤卫队》则是以歌剧形式表现了洪湖赤卫队在保卫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的战斗中屡建功勋的感人事迹。

这些老电影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后人了解历史的重要窗口。它们以影像的方式,将那些远去的岁月和英雄的故事定格在胶片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铭记历史,砥砺前行。虽然时光荏苒,但这些经典影片所传递的信仰与力量,依然能够穿越时空,触动每一个观众的心灵。

总的来说,这些老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瑰宝,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时代记忆。无论是对于电影研究者,还是普通观众,这些影片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回顾这些经典之作,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激荡,更能够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❺ 电影《洪湖赤卫队》观后感

上个星期五,我观看了《洪湖赤卫队》这一部老电影,革命英雄那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热情豪迈的英雄气概让我深有感触,

本电影主要讲了洪湖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1927年,党领导洪湖人民,在全国秋收暴动的影响下,掀起了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摧毁了反动统治,建立了红色政权,1930年夏天,白匪乘红军开辟新区之际,纠集豪绅恶霸,卷土重来,妄想复辟。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洪湖人民经过艰苦曲折的斗争,打垮了白匪,有力地配合了井岗山,大别山根据地的革命斗争……

这部电影里有许多感人的片段,韩英被敌人抓住了,敌人先是严刑拷打,再以母女之情想软化韩英,但没想到韩英的母亲临危不惧,反而激励女儿为党、人民牺牲一切,敌人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丝毫没有动摇她消灭白匪的决心。后来,地下党员张副官牺牲了自己,救了韩英。我不禁被革命者宁愿为党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也不愿背叛党和人民的伟大精神所感动,

还有一个场景,彭霸天生日的那天晚上,他得到了不少枪支,赤卫队得到了这个消息,当天深夜就去偷袭,他们弯着腰,步子又轻又快,悄无声息地溜进了彭家后院,不一会儿,就“偷”到了许多枪支。于是,他们弃了刀,就如贺绿汀的歌中所唱“没有枪,没有炮,敌人为我们造”。等彭霸天一伙发现为时已晚,赤卫队队员们早已神不知鬼不觉地溜走了。看到这里,我不禁为机智勇敢的队员们拍手称快叫好。

看到这里,让我想起了北宋末期的岳飞。当时,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母亲鼓励他报效国家,从军之前,母亲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岳飞不忘母训,那四个字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岳飞每战必胜,立功无数,名闻大江南北。岳飞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英勇的抗金军队“岳家军”,岳家军遵守纪律,宁可忍住饥饿,不敢打扰人民,留下“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美名。百姓们为了感谢岳飞的功德,建了岳飞祠,并塑了他的像放在祠内,早晚礼拜。“岳家军“让金军闻风丧胆,金兵统帅长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当岳飞追到距金兵大本营只有45里,眼看大功告成,收复江山时,皇帝赵构怕岳飞打败金兵后,接回原先的皇帝,自己王位不保;又怕岳家军强大起来,成为自己政权的威胁,连发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退兵。岳飞挥泪退兵时,中原人民拦住军马,哭声充满了原野。

韩英和岳飞的勇敢、机智多谋让我佩服。我要向他们学习!

❻ 50年代以前有免费电影吗


50到60年代老电影,有很多经典的,《牛郎织女》《林海雪原》《党的女儿》《赵一曼》《小兵张嘎》《白毛女》《沙家浜》《分水岭》《龙须沟》《李双双》《七十二家房客》《鸡毛信》《地道战》《南征北战》《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狼牙山五壮士》《平原游击队》《董存瑞》《洪湖赤卫队》这都是那个年代的老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