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推荐 » 建党伟业电影的经典镜头
扩展阅读
印度电影捡了一个盆 2025-02-25 13:08:11

建党伟业电影的经典镜头

发布时间: 2023-05-13 16:05:15

A. 《建国大业》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几个片段

1、《建国大业》最令人感动的镜头就是当听说淮海战役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候,毛泽东感叹地说到:“从今以后长江以北从此以后再无战役”。

这一叹让我们看到了胜利来得是多么的不容易,是多少战士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2、影片最开始的音乐就是从钟声敲响起徐徐展开。

钟声一敲,预示着新的开始了。影片中最有感觉的背景音乐当属淮海战役胜利的时候庆祝的时候由敲锣打鼓的欢乐声转向了哼唱的深沉背景音乐。深沉的背景音乐给人心灵一震,胜利的来之不易不感而知。

《建国大业》赏析:

《建国大业》从人物形象上,由唐国强扮演的毛泽东还是一如既往的好,既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惧困难,思想充分的伟大领袖形象,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为了晚上写东西,开会时摸黑,勤俭节约,这样的小细节让人看到感觉很温暖,给人很好的视觉效果。

由张国立扮演的蒋介石最值得令人称赞,因为他和蒋介石本身形体上有很大的差别,却让我们看到了蒋介石该有的状况,包括他的喜怒哀乐,还有他否定划江而治,不愿成为千古罪人,其实也是一个有担当的人。还有周恩来,宋庆龄的扮演者表现得都很令人震撼。

B. 《建党伟业》观后感400字优秀作文

《建党伟业》全景式地讲述辛亥革命、护国战争、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准确地呈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下面是我整理的《建党伟业》 观后感 400字 优秀 作文 ,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更多观后感相关内容推荐↓↓↓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5篇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5篇

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800字5篇

关于《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00字5篇

《建党伟业》观后感400字1

看完《建党伟业》我的内心异常澎湃,被那个时代所震撼,被那个时代的青年的激情和热血所动容,被他们为了实现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所感动。我的脑海中始终闪现两个词——“青春”与“使命”。

到底是什么催使我们的青年从容的面对打击、伤害甚至死亡?我想,那一定是强烈的爱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爱国让我们感知责任,使命让我们上下求索、不惜一切代价的寻求祖国富强、民主、自由之路。

无论在什么时代,我们青年人都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最大实现自己的价值呢?毫无疑问,那就是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当今世界,现代中国,我们青年的使命异常艰巨,祖国的未来在我们手中,振兴中华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而光荣的使命,挥洒青春汗水,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谱写新的华章。

20x年7月1日,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x周年的纪念日。回顾党的伟大历程,我们感慨:是我们的共产党带领着劳苦大众推翻“两座大山”,建立起新中国;是我们的共产党带领着中华儿女艰苦奋斗,铸起了中国的繁荣稳定、和谐富强。

作为青年共产党员,我们更应该熟知历史,以学促用,以对对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提高认知和学习能力,强化时代责任感,为铸就新的辉煌做出贡献;应该牢记历史,以史为鉴,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在工作和生活中展示共产党人的时代精神。

作为一名司法助理员,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知道,有许多可能酿成大悲剧的小纠纷等待我们去化解,有许多悬在百姓心中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答,有许多弱势群体渴望我们去帮助……一想起这些,内心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激励着我坚守在司法行政工作的第一线,以饱满的热情为人民群众服务,牢牢把好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用实际行动去诠释新时期司法行政干警的神圣使命。

《建党伟业》观后感400字2

暑假里我观看了电影《建党伟业》这部鸿篇巨制。

此片最吸引我的,是剧本本身来源于真实历史之记录。那些号称百余位国内乃至两岸三地、国内外众多的一线明星们的精湛演技更是使我爱上了片中这些热血青年们。

历史,我们需要正视它,无论对与错、是与非、曲与折。毕竟,它是真真切切发生在距今仅仅百年左右的前人先辈们身上的。值得称颂的是《建党伟业》都非常客观、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那些人、那些事。

中国共产党的 故事 ,是一个青春、激情、奋斗、献身的故事。在那一代年轻人的身上,担负着救亡图存、改写历史的大任。正是这批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描绘出了新生的中国,谱写了一曲瑰伟壮丽的文明之歌。我们今天的一切,都与他们当年的奋斗和努力息息相关,他们与我们,昨天和今天,血肉相连,生生不息。

影片《建党伟业》给我留下比较深的印象片段是:片尾代表们在红船上开完会以后站起来合唱着《国际歌》时,大家的眼睛都是噙满着幸福和充满希望的!

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x年前,中国共产党为黑暗的中国点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x年后,《建党伟业》追本溯源,去寻找和讲述光明源头的故事。

最后,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120分钟时长的历史大片,我区区千余字还 不能概括和表述。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够走进影院去细心品味和重温那段历史,使我们不断前进的步伐变得更加坚定和铿锵有力!

《建党伟业》观后感400字3

光阴似箭,现在党已经x岁了,从当年的“风腥血雨”到现在“雨过天晴”,又有谁能体会当时的艰辛历程呢,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才是甜。看完《建党伟业》才明白,当初党的诞生,就是为现在的和平而建立,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战争,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共产党对我们的“恩赐”。

电影《建党伟业》围绕1921年前后展开,展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 历史故事 与风云人物,它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周恩来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邀请到178位演员参演。

试举胡适与辜鸿铭在北大图书馆的 辩论 为例分析,当时两位才俊在围绕文言与白话展开辩论,实则是谈新 文化 与旧文化的优劣势,深层次也谈到了该坚持孔学还是师从外国的问题,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干将,自然是进步积极和正面的,这已经为历史所证明,无庸再多言,但究其辩论本身却恰恰相反。

看完后,真的很感谢这部电影,让我体内的热血又沸腾了,让我对信仰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是的,为了心中的信仰,革命先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不怕流血牺牲,为了建立新中国,他们甘愿赴汤蹈火!真的很感谢先辈们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建立新中国!真的很感动先辈们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我要好好学习,以后当个领导,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来振兴中华的!

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报答祖国妈妈没让我生在那个战争时期!

《建党伟业》观后感400字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电影《建国大业》在毛主席的庄严宣告中结束了,那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在脑海里回荡着。

电影以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的飞机上拉开序幕。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广大人民群众反战情绪高涨。毛泽东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为了表示诚意,中国共产党主动放弃了部分占领的解放区,然而,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驱赶民主党派,逐渐走向了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展开了白色恐怖下的血腥屠杀,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遭到杀害。此举遭到了以共产党为首的各党派的强烈反对。着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一幕戏中,冯将军大白天手持白灯笼闯入蒋介石的府第,要求见蒋介石,被拒绝后。冯将军说:“这个世道太黑了,我怕看不见。”足以看出当时的时局是多么的恐怖。

最让人难忘的镜头是,影片中淮海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革命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的消息,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 大雪 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观众的眼睛似乎也在这一刻湿润了,多么艰难的历程啊。

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一个崭新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建党伟业》观后感400字5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一个青春、激情、奋斗、献身的故事。在那一代年轻人的身上,担负着救亡图存、改写历史的大任。正是这批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描绘出了新生的中国,谱写了一曲瑰伟壮丽的文明之歌。我们今天的一切,都与他们当年的奋斗和努力息息相关,他们与我们,昨天和今天,血肉相连。

在现代高科技电影制作技术的保障下,充分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事件重现,包括对历史画面的完美演绎、对历史人物的深入刻画、对音效和对白的精心剪辑撰写等等,这一切无不让观众感受到耳目一新、绕梁不绝乃至久久回味、如临其境!

影片《建党伟业》是一部重现辛亥革命后到中国共产党正式建党这十余年时间里面发生的偶然或者必然之历史事件的恢宏巨制电影作品,同样也是一部绝对官方政治色彩的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x周年的文献纪录片。它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辞藻和修饰,客观、真实就好。

影片《建党伟业》给我留下比较深的印象之桥段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片尾代表们在红船上开完会以后站起来合唱着《国际歌》时,大家的眼睛都是噙满着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炯炯眼神!还有就是刘德华饰演的蔡锷在火车站告别小凤仙时的那句“七尺男儿”的经典对白。

影片《建党伟业》里面着重渲染了一下毛主席和杨开慧的情感故事。我以为,这也是出于对毛主席和杨开慧的崇敬和仰望之情使然。两人简单结婚,当晚并肩坐在床头有些经典的对白。历史证明,杨开慧同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x年艰苦辉煌,x余年国运昌隆,气壮山河,声震寰宇!x年前,中国共产党为黑暗的中国点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x年后,《建党伟业》追本溯源,去寻找和讲述光明源头的故事。

最后,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120分钟时长的历史大片,我区区百余字还不能囊括和表述。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够走进影院去细心品味和重温那段历史,使我们不断前进的步伐变得更加坚定和铿锵有力!

《建党伟业》观后感400字6

最近有一部电影让我特别的感兴趣,前前后后看了四遍,它就是《建党伟业》,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x周年特别拍摄的一部影片。

影片讲述的是从清朝灭亡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这段历史,它让我很清楚地了解了中国国体是如何从封建帝制转型到了现在的民主共和制。影片中我印象最深的人有:孙文、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因为他们的出现拯救了中国、改变了历史,成就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给我印象特别深刻:那就是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一场 辩论赛 ,以陈独秀、胡适和李大钊为首的一方,坚持认为文化应跟着时代发展的前行而革新;而以辜鸿铭为主的一方则认为旧文化无错,我们应该尊重中华五千年的 传统文化 。从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新旧两种文化在革新时期激烈的对峙与冲突。

还 有一个片段让我看后久久不能平静,那就是中国在巴黎和谈上失败,充分验证了“弱国无外交”的说法,也真实地表现了中国当时在世界上是没有任何发言权和地位的,是不被各国列强所重视的。在影片中,我看到了那些爱国志士的失落,我能深深地理解他们当时的那种爱国热情和对不平等对待的委屈和愤懑。

同时通过这部影片,也让我对我们国家现在的强大感到由衷地自豪,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已经改变了很多,经济强大了、国家富强了、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富足了,就连外国人也对中国越来越刮目相看。我们应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建党伟业》观后感400字7

看了《建党伟业》,我觉得这部影片拍的很好,具有很深刻的 教育 意义。影片真实地还原和再现了历史,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当年的历史风云变幻之中,受到感染和感动。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x年前的旧中国,风雨飘摇,疮痍满目;国运垂危,民生多艰;山河摇摇欲碎,人民惨遭涂炭。在那风雨如磐的日子里,鸦片战争的硝烟、列强瓜分的国耻、民不聊生的惨景……不是我们今天这一代青年人所能想象的。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甜。影片为我们重现了历史,让我们知道了当年的深重苦难,知道了今天的胜利和幸福是多么来之不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73位明星倾情演绎了x年前那波澜壮阔、历史意义极其深远的一幕幕。我被北大“新文化与旧文化”的激辩场景所感染,被“五四”运动的宏大场面深深震撼,甚至热血沸腾。多少志士仁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艰难探索,多少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业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看完电影,我情不自禁地又一次翻开了党史。作为年青一代,我们需要重新走进历史,重新在历史中汲取力量的源泉,激励自己,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寻找自己的青春动力。真的很感激这部电影,它让我们体内的热血又沸腾了,让我们对那一段历史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更值得一谈的是,这部电影让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了全新的和直观的了解。每一个历史人物都被演员们鲜活形象地演绎了出来,他们的精神和信念感动着我们,一种久违了的青春的冲动澎湃在我的胸中。南湖上的红船划出了东方的黎明,庄严悲壮的国际歌唱出了中国的希望。当代表来自全国的50名党员的12位党代表结束了共产党的第一次会议,站起身来,准备奔向斗争的各个战场的时候,我才真正理解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壮大的历史,就是一部一代代人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历史。我们要万分珍惜今天的胜利成果,继续努力下去,完成先辈们未竟的事业。

我是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和科技工作者,肩负着国家和人民赋予的神圣历史使命。我要牢记党的教导和人民的希望,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时时鞭策自己,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


《建党伟业》观后感400字优秀作文相关 文章 :

★ 建党伟业优秀观后感400字

★ 建党伟业观后感400字4篇

★ 建党伟业观后感400字4篇

★ 建党伟业观后感400字

★ 建党伟业的观后感400字左右

★ 建党伟业观后感作文5篇

★ 建党伟业观后感400字小学

★ 《建党伟业》观后感500字6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C. 张颂文接住了何书衡这个角色,刘昊然有两场戏,非常惊艳,你怎么看

6月,电影产业出现异常的清冷,新公映的十几部影片里居然没有一部电影票房超出1.五亿的。

而伴随着暑假的来临,大伙儿又急缺一部超重量级大面积来止渴。

随后,《1921》来啦。

当获知魏大勋参演的是蒋介石时,许多人反响强烈不明白出去,和娱乐节目里的他大不相同,这刚好便是对魏大勋演出的毫无疑问。

好啦,剖析了这么多,大家就能见到《1921》是一部很有欲望的基调影片,电影导演黄建新试着带上脚铐跳出来一支轻柔的民族舞蹈,这类胆量在时下电影产业弥足珍贵,无论贬褒,《1921》都将变成军事题材电影中的一个与众不同的样本,希望它有好的电影票房主要表现。

D. 视屏鉴赏《建党伟业》的赏析

《建党伟业》——经典人物和场景赏析
一、蔡锷,字松坡,师从梁启超,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爱江山更爱美人!
电影中有两个关于蔡锷场景令人印象深刻,一个是蔡将军在袁世凯面前玩蛐蛐,大智若愚,和青梅煮酒论英雄中的刘备有得一拼;
一则为小凤仙(AngelaBaby)在火车站为蔡锷(刘德华)送别,两人依依惜别,小凤仙哭得梨花带雨,蔡松坡说出了那句让全天下女人都为之动容的一句话:“天下人都知道,我蔡锷爱美人不要江山!!!”,“奈何,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侠骨与柔情并举,惟大英雄能本色!
二、辜汤生,字鸿铭,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学惯中西,精通九国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西方形成了“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的说法。
电影中两个场景尽显先生大家风范:一则为北京大学聘请辜鸿铭为北大英文教授,他的上台别有深意,让西方人为其拿雪茄、提拐杖,大长中国人志气,留着象征封建余毒的小辫子,在被学生们嘲笑之时,却说出了最经典和深刻的一句话:“我的辫子长在脑后,笑我的人,辫子长在心头,老夫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而诸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其中还有一个细节是,先生在接受范静生的委任状时是握手,而不是作揖,这一握手寓意深长!!!
一则为在北大图书馆百家争鸣、舌战群英;先生针对陈独秀借新文化贬低旧文化的慷慨激昂之辞,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陈独秀先生大言不惭,借推崇新文化之际,将国人近代之磨难,归罪于孔家旧学,试问,两千年前之孔子,何罪于今人哪?!”,“孔子教人之方法,如数学家之加减乘除,两千年前是三三得九,今日仍是,不会三三得八,自家不精,将题目算错,却怪发明之人,毫无道理。”实在是太经典了,我最近一直在研读国学,买了好多本南怀瑾大师解读国学的书,《易经》、《老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真是越看越觉得老祖宗太早慧太厉害、中国文化太博大精深了,真的正应了辜先生的话,是后代人误读了国学、以讹传讹,怪不得古人!看了辜先生《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之后,更加确信这一点!陈独秀虽是好意,但借新文化贬低旧学,亦有失偏颇,其实新文化运动的是非功过,还需好好定夺!先生站在长远的历史的视角客观、公正、理性的看问题,佩服之至!
三、陈独秀和李大钊
一个热情似火、慷慨激昂,一个沉潜厚重,理性宽容,作为中共的创立者,两个人构成完美的搭档!但两人又都有对方理性和激昂的一面,当学生运动取得阶段性胜利学生们庆祝狂欢时,陈独秀却保持一种清醒的头脑、目光更加长远,而且敢为人先,勇于担当责任、从容赴狱!李大钊也有在学生运动中大义凛然、豪情万丈的一面!
四、胡适,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在北大图书馆辩论会上,胡适(吴彦祖饰)尽显学者风范!“文化总该革新的,因为时间在前行。有人讲文言文,文雅古朴,而白话文,粗鄙不文,我们说科举误国,误在八股文言,八股文做得再好,不会做事,只会考试,我们的国家需实务人才,脚踏实地,强健国力。”其中当一位女子师范的代表说文言文比白话文简洁并举出例子“无能为力”这个成语比白话文更简洁时,胡适的一句睿智和幽默的话语博得满堂喝彩:“无能为力”是四个字,改用白话文,三个字足够,——“干不了”!!!
还有一个场景是在课堂上授课批判陈独秀和李大钊:“马克思的学说只是个理论,这个理论,今日在俄国,即便俄国取得成功,也不意味着在中国就能套用,千万别再走亦步亦趋、邯郸学步的老套路,整日坐而论道,不肯解决实际之问题,那又与儒何异?若新文化就是如此,便没有任何意义!”这段话一针见血、发人深省,即便在今日亦非常有借鉴意义!
五、顾维钧,字少川,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时期外交界的领袖人物,中华民国高级外交官员。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风流、儒雅的陈道明饰演的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拒绝签字,誓死捍卫国家尊严和利益,怎一个“帅”字了得!!!
“尊敬的各位代表,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我,很愤怒!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然后愤然甩袖而去.......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在巴黎和会上昭然若揭,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被挨打,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一天@!
六、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儿女情长,在此暂且不说!
七、周迅,一个知性、睿智、理性而又非常聪慧的女性!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那是一个激情澎湃、暗潮汹涌的时期,那些有激情有理想又干劲和冲劲的热血青年和革命先烈们撑起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脊梁!!!

E. 建党伟业给我留下了哪些深刻的片段。

影片《建党伟业》是一部重现辛亥革命后到中国共产党正式建党这十余年时间里面发生的偶然或者必然之历史事件的恢宏巨制电影作品,同样也是一部绝对官方政治色彩的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文献纪录片。它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辞藻和修饰,客观、真实就好。
影片《建党伟业》给我留下比较深的印象之桥段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片尾代表们在红船上开完会以后站起来合唱着《国际歌》时,大家的眼睛都是噙满着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炯炯眼神!还有就是刘德华饰演的蔡锷在火车站告别小凤仙时的那句“七尺男儿”的经典对白。
影片《建党伟业》里面着重渲染了一下毛主席和杨开慧的情感故事。我以为,这也是出于对毛主席和杨开慧的崇敬和仰望之情使然。两人简单结婚,当晚并肩坐在床头有些经典的对白。历史证明,杨开慧同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90年艰苦辉煌,60余年国运昌隆,气壮山河,声震寰宇!90年前,中国共产党为黑暗的中国点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90年后,《建党伟业》追本溯源,去寻找和讲述光明源头的故事。
120分钟时长的历史大片,我区区百余字还不能囊括和表述。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够走进影院去细心品味和重温那段历史,使我们不断前进的步伐变得更加坚定和铿锵有力!

F. 2011年电影《建党伟业》片尾一组镜头把建党后的一些历史事件过了一下,这些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国共合作 南昌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红军长征 遵义会议
建国 抗战 解放 文革

G. 电影《建党伟业》中的两个最深刻的镜头

最深的是看到冯巩演了冯国璋出场,亮了。(这个据说还有点血缘关系)。

范伟演了黎元洪 出场,更是亮了,我往哪儿去呢?!

然后 赵本山演的段祺瑞又出场了。民国军阀啊,呵呵!

亮瞎了我的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