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影热带鱼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还真看过,阿庆与老大两名绑匪,在绑架富家小孩时,意外将一名国中生企图搭救也绑走,经历老大车祸身亡,阿庆只好将两个小孩带回老家躲藏,一边想办法取赎款,却同时帮即将面临联考的国中生温习功课…。其实那部电影和热带鱼没什么关系。
『贰』 有个日本电影叫什么热带鱼,名字全称我忘了,谁知道啊.告知一下.非常感谢
你说的如果是日本的惊悚血腥类型电影的话,就是《冰冷热带鱼》了
『叁』 台湾电影《热带鱼》内容简介及观后感
台湾电影《热带鱼》内容简介及观后感
内容简介
在台北市即将进入联考的紧张又炎热的夏天里,刘志强整天幻想着带暗恋的女孩去绿岛上坐潜水艇游海底,做着“热带鱼”的美梦。在又一次令父母失望的模考成绩下,他偶然在电视上看见一起绑架案,试图只身解救小孩没想到自己反被抓了去。绑匪阿庆(林正盛 饰)是自乡下来台北混世的打工仔,勒索失败后他把两个小孩带回了家。阿庆全家人生活困顿却其乐融融,一面悉心安顿两个小孩的生活另一面想办法如何获得高额的绑票。阿庆甚至找来辍学妹妹阿娟闲置的书本让刘志强继续复习。最终,警察还是找到了被阿庆带到海上逃避追捕的刘志强,可刘志强却否认阿庆是绑匪……
观后感1:
片子看下来是沉静的,台湾本土感的黑色幽默,1995年的片子现在看来依然新奇。导演的处女作往往最纯净,代表了电影人的梦,会给人刚刚好的感觉。这个世界如此现实,和不作一个白日梦人。以荒诞的喜剧去表达枯燥的现实,发现现实原来更加荒诞,他们都在一个圈里,有挣扎,却无法撼动这个圈,它不会因你而停止,何不以幽默去面对。
热带鱼,梦幻的颜色,梦。情节的安排上也很细腻,前后都有铺垫,人物很朴实,剪辑也很有安排,清晰,转场都在每小段尾部。颜色很热带鱼。一屋子的水,很花心思的电影,导演投入了很多个人情怀。
推荐给高考前的孩子们看,他们应该能更平静的去对待。
观后感2:
诞的草根表达风格
Mr沛看电影
这已经是1995年的片子了,导演陈玉勋的处女作,而现在看起来也没有很明显的时代差。陈玉勋有着新奇的想象力,从《10+10》中他导演的《海马洗头》就可见一斑。而从《热带鱼》,《爱情来了》两部剧情长片之后,他便离开电影转而拍广告去了。2013年回归之作《总铺师》以轻松搞笑的情节和浓浓的生活味也在台湾收获了不匪的票房。而陈玉勋应该现在台湾导演中将台湾味,草根性与喜剧感结合得最到位的一位导演。
总体说来,《热带鱼》是一部轻松诙谐,又带着清新元素,间杂讽刺现实的作品。大致讲述了一个国中生阿强是一个爱做梦的少年,在重要的联考前十几天意外卷入了一起绑架案中,而其中的一名绑匪又意外身亡,剩下一名笨拙的绑匪不知所措,便把两位少年带入嘉义的家中与家人商量,结果家人也都是单纯有些粗俗的.村民,闹了很多笑话之后阿强被解救,却没有指正绑匪,故事说献给所有爱做白日梦的人。其实,在电影里“热带鱼”就是“梦”的代名词,但故事的意涵也不仅仅是“梦”这个主题了,在这出闹剧中,“梦”的主题描绘被加强,同时对现实的批判有了更深入的刻画。
“梦”这个元素很很多电影都在表达的主题,《热带鱼》中的“梦”主要是阿强的“白日梦”,导演一开始片通过电台广播给影片蒙上了一层美妙朦胧的“梦”的面纱,接着以爱做梦的国中生阿强带入具体的“梦”的主题。与一般青春片里描绘青春期的性与暴力不同,影片没有终点刻画爱情和叛逆,而是将重心放在了这个孩子的“梦”上。他对于大海的梦,对于热带鱼的梦,幻想自己是人鱼超人,对于未来毫无担忧,沉浸在自己营造的梦幻世界中。而影片最突出的地方在于阿娟这个人物的对照或说对应,她因为家里经济条件放弃联考,在外打工又被自己喜欢的男生强暴,终日郁郁寡欢。她明白阿强的“热带鱼”,因为他们都是做白日梦的少年。两人在片中没有任何一组对白,代替的是最后阿娟的信“人生的路很长,光有梦想是走不动的,应该好好珍惜你现在所有的一切,好好加油!”通过两个人物的对应,将“梦”这个主题更普遍化,也更深入,更能牵动观众的情感。影片结尾甚至以一种奇幻的方式:将热带鱼带入城市,一条热带鱼在大厦林立的城市中游来游去。导演以这样的方式在电影里完成了我们的白日梦,使得观众的情感诉求有了表达空间。
在对于现实的讽刺或说批判上,主要借助学校和电视台对于联考这个事情的反应。老师的严厉体罚和凶悍,记者的炒作都指向了联考这个事件。教育和媒体,也成为了影片写实的对象。而与”梦”的主题结合起来,少年的欢乐和梦想与社会的考试制度的压制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虽然这个话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是在1995年的台湾,仍然是一个很热门的社会话题。此外,城乡的差距,乡下人去城市打工,城市家庭的问题(通过小胖来表现)等等也在透露“现代化”这个大命题,这也是导演们始终都在关注的命题。
这些主题正是通过这样一个略微复杂的绑架故事而被带出来的。故事结构有些复杂,而板块之间的衔接显得有些松散,不过节奏明快,几乎没有冗长或不相关的情节,故事的整体性没有被破坏,观众看完也是一气呵成之感。而且,在嘉义这个县城里面发生故事插入得很恰当,编写得也很精彩,使得主题(不管是“梦”还是现实讽刺)都得到了延伸,故事变得丰富,意涵更加立体。
在风格上,虽然是写实的题材,但是陈玉勋导演将之幽默化,喜剧化。绑匪和孩子们一起吃包子、冰淇淋,一起撒尿的情节颇为有趣,一家人的电话勒索也搞笑无比。将梦想和写实的主题套上这种草根乡土的外套,在当时应该是很新鲜的。这样处理方式,不仅使得人物生动真实,还形塑了风格的轻松明快。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台湾电影严肃沉重的写实风格下,影片荒诞式的草根表现开启了电影表达的另一个面向。绑匪的笨拙出于他的本性善良,乡下阿婆急躁的脾气,光着膀子赌博的年轻人,失忆的老年人,他们共同构成了这个充满戏剧性,带着生活味,有时候还感动人的荒诞的“绑匪组”。这不就是台湾的草根味么!而数年后宁浩的《疯狂的石头》也在其中可见端倪。
《热带鱼》虽然是导演的处女作,但是影片故事精彩,内涵丰富,层次分明又不缺真实感和乡土味。并且在少年梦想与现实批判的主题下,建立了明快轻松,诙谐幽默的风格。这种荒诞式的草根表达风格在当时沉重写实的台湾电影中,带来了清爽的一笔。
幕后制作
《热带鱼》(1995)烩的故事同,不由得令人材联想台湾电影自七八十年且代以来一直所探讨输着“联考”问题,那种压力与氛围,的确很容易叫人迸发出点意外之举。影片轻松诙谐,令人捧腹。导演陈玉勋虽然也是“半路出家”的草莽出身,是一个充满童稚幻想的导演,在台湾电帮影普遍沉重写实的调子中,他的作品无疑地提供给活在功利社会的人们以一个可供作梦的理想世界。从《热带鱼》中,我们看到了每一个角色的单纯与执着,执着于身边最贴近自己的情感:爱情、亲情以及友情。虽然梦想常是遥不可及,但是没有一个人可以剥夺别人作梦的权利,在他心目中那充满梦与想像的世界中,每一个人都是伟大的国王。然而,从逃避现实的观点,作梦人在现实生活中,却也往往都是最需要被同情的一个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