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看电影 » 看电影看人生
扩展阅读
日本一个镜头的电影 2024-12-14 19:39:49

看电影看人生

发布时间: 2024-12-14 18:48:02

1. 看电影谈人生作文

也许明白世界的意义,有价值的意义在于交流吧。因为人往往在谈天说地,畅所欲言时,会说出自己的见解,从而延伸到人生哲理上,变的满富蕴味。也许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能联系到人生。我认为小月是上天派给我的天使,因为她使我明白了太多太多的东西。我们两人“臭味相投”,都喜欢谈人生。我们总结了关于人的一些见解,我用问答的方式来说明。
人是为什么而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是为了享受?体验生命?感受真情......?其实着一切都可以归纳为一类,那就是为了满足欲望。人就是为了追求向往美好的东西才生存在世界上,为了欲望而奋斗,为了欲望而努力。
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是什么?是自私,是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是自私的,人本来就是自私的,不可能没有自私的人,虽然在某些方面表现的无私,但站在个人的角度上来说,都有为自己着想的时候,人不可能一生都在奉献。
对人。对己。对朋友都需要什么?都需要一颗真诚的心,难道不是吗?真诚无价,可真诚之心那里有?多多少少其中也包含着谎言,但是别人多一份真诚,别人也会献给你一份真诚,人本来就是如此,许多东西都是相通的。
人最容易忽视什么?那就是珍惜,人总是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拥有时,忽视了自己置身在幸福的海洋中遨游,但是拥有时却没有珍惜,失去后,知道自己是愚蠢的,总是忽视最重要的东西。
其实幸福和快乐就在你的身边,他只不过蒙上了一层薄纱,你只需要用你的双手轻轻撩开他,他便属于你。

2. 电影《人生》观后感

电影《人生》观后感

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观赏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人生》了,自从接手《影视鉴赏》的授课,我就从网上下载了这部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老电影,准备让学生认真观赏。昨天下午的影视鉴赏课上我在多媒体教室给前来上课的近二百名学生播放了电影《人生》,学生在看,我也在看。我不时被剧情所吸引,坐在播放设备旁紧盯着电脑中的影片画面神情专注的程度就像是头一次观看这部优秀电影作品。善良、单纯的巧珍,背着负心人骂名的有志青年高加林,朴实、慈善长者的德顺爷、老实巴交、安守本分的高加林父亲这个老农等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本片的剧情并不曲折复杂,以高加林的人生命运变化为主线,以它与刘巧珍、黄亚平的情感纠葛为副线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陕北黄土高原某地改革开放前的农村有志青年渴望改变个人命运最终失败的故事。这部影片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社会问题,那就是像高加林这样有才华、有理想有志向和抱负的农民青年的出路在哪里。涉及到的爱情问题,就是青年人如何正确处理好爱情婚姻问题。

我想在那个集体化年代,在社会大变革刚刚萌芽的时期,谁也难以帮助高加林实现个人的远大理想。高加林最后命运的变化无疑促使我们思考社会体制当时存在的极大弊端,他的悲剧表面看起来是自己现任女朋友前男友他妈出于报复写信揭发他走后门参加工作野银造成的,但是实际不是,而是当时的社会用人体制和用人理念所致。若果放到现在,高加林绝对不会再回到那个贫穷落后的村落继续与贫瘠的土地打交道的,他会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里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影片的深刻意义在于它提出社会变革势在必行,否则像高加林这样的有志青年难以成就个人伟业的悲剧人物会难以计数。在处理爱情婚姻问题上,影片似乎在颂含宴引导青年人懂得“恋爱是一回事结婚又是另外一回事”道理。

因为后来似乎有意在为高加林舍弃爱他的农村姑娘刘巧珍的负心汉行为辩护,强调男女要志同道合,要有共同语言,只有这样他们的结合才可能是幸福的。高加林对刘巧珍的爱是很肤浅的,感激之情远远胜过了对他的爱。虽然他也给巧珍买过红色的纱巾并且亲手给她披在头上,但和他对黄亚平的爱没法相比。老简他们有着高中同班同学的经历,有着对文学的共同爱好,所以他很快就被开朗、直率、热情、仰慕他才华的黄亚平所俘虏。可高加林最终也没能和黄亚平去南京拥有和她的婚姻,原因是高加林的农民身份的恢复,他的.正式工作的丢失,是他俩的遥不可及的身份与社会地位的差距。

影片也在告诉观众婚姻结合离不开文化的背景,一个细节便是明证,刘巧珍从农村老家来县委大院看望高加林,他们的交谈已经表明刘高两人话不投机,文化人关注的和没文化关注的话题有着迥然不同。影片借此情节再也暗示他们的分手是必然的。我想每个观众观赏完影片后各自对影片所要表现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塑造的意义与目的都会有着自己的见解,我写本文陈述拙见旨在抛砖引玉,争议之处愿与网友商榷之。

3. 电影与人生的句子

1、用一生看电影,在电影中看一生。

2、电影是生命在荧幕上的流淌。

有的电影就是一个个生命的缩小版、减缩版,也有些每部电影所呈现的生命内容 不同而已,它们所展现的可能是人生中的一部分, 给人们不同的感想。

3、人生多像是电影,小时候的电影总是最精彩。

4、一部电影就是一段浓缩了的人生。

无论这个故事是关乎一个人还是一群人,他人生命的脚步中总有一步会与自己对应,观看电影其实也是在潜意识里寻找生命的共鸣。

5、电影和人生,都是以余味定输赢。

6、电影是一种独特的娱乐,在影院中我们所得到的快乐、满足是在其他的屏幕前无法得到的。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尽管影像无所不在,但是我们同时经历了一个时代,就是我们与现实之间似乎始终隔着某些屏幕,我们透过屏幕去看一切,就像今天我是在透过屏幕和大家相遇,大家可能在透过屏幕来观看我。当我们看到、望向整个世界,似乎屏幕成为一个介质,在我们和世界广泛相连的时候,请大家不要忽略一个事实:每一个屏幕都有一个框子。后面我们会说它是取景器边缘,它是银幕边缘,它是屏幕边缘,它是一个简单的框子吗?正是这个框子的存在,使得我们透过屏幕所看到的整个世界是经过筛选的。我也经常做一个语词游戏,当我们说屏和幕的时候,请大家不要忘记屏可以是屏幕之屏,也可以是屏风之屏。所以当我们透过一个屏风看向世界的时候,大家也要意识到每一个屏幕其实也在把我们和世界隔开,它也在阻拦着我们。

正是在这样一个事实之下,迄今为止,我有把握说电影成了一个特殊的屏幕,成了一个特殊的银幕,因为在很多时候它更像是一个窗口,一个朝向世界的每一个方向、朝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的窗口。透过电影的窗口,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在很多时候其丰富度超过了我们仅仅通过似乎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视频网站所看到的世界,尤其是它打开了那些我们通过既有的技术手段和我们的肉身、我们的肉眼看不到的世界。当我说看不到的世界的时候——宇宙之宽广或者微生物世界之细微,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通过镜头,比如说看到新冠病毒,而且好像在显微镜下新冠病毒还挺迷人,还挺漂亮,尽管它很恐怖——我在这儿不仅是讲在技术的意义上、在我们的视觉能力的意义上,我们不可能看到的世界,我们可以通过电影去看到,我更强调的是被我们今天的世界所剔除的世界,被我们今天的画框所框在外面的世界。

在电影当中,迄今为止,我们仍然可以捕捉到众多的被主流的框框所框除所切割所放逐的世界。而正是因为这样的丰富的世界、这样的丰富的画面使得电影艺术独一无二,使得电影艺术在捕捉在呈现的同时,创造着丰富着独特的美。

——戴锦华《读电影,读社会与人生》

4. 《看电影,就是看人生》

我认为电影对导演(制作方)来说就是想办法把几万,十几万字的剧本演成一两个小时的艺术视觉。

电影对观众(欣赏者)来说,就是反过来——从导演给的一两个小时的视频翻译出属于自己世界观的一部电影剧本。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每个人所看到的剧本又是不一致的。

现在很多影评媒体,单纯地为了流量话题、为了得到拥趸而去夸或去骂。这都很容易,难的是从心而发、有理有据;难的是如何引导电影爱好者以更加平和客观的心态去对待中国的电影产业,如何让大家真正地在电影中得到乐,收获,成长。

而作为观众,其实,影评只是为你提供了一种意见和参考,而非什么真理定论。我们要先听从自己的内心的感受,然后再试着理性看待一部电影。不用担心自己专不专业,也不用去烦恼自己喜欢的或讨厌的电影和主流的声音不一样。

既不要盲从讨伐,更没必要违心称赞,免得随波逐流。毕竟一部电影带给你的所有感受都落在你的心里,别人无法剥夺也无法诋毁,你的爱恨,该由你自己珍藏,只与知己分享。

拿《肖申克的救赎》举个例子吧,这部电影对我影响很大,但又说不出来各为什么。尤其是我和朋友分享交流的时候,他们倾向于认为电影最大的亮点是最后出狱(结果)的那一部分。而我对影片的诸多细节(过程)很震撼,从主人公安迪里看到了自己,看到了社会,看到了些许人生的意义。我认为这部电影之所以伟大,最主要的不是因为越狱题材的新颖,也不是映射制度的黑暗,也不是什么所谓的二十年的不懈坚持。而是讲了——一个人的自我寻求。

下面这是我看到的一个专业影评人员写的一点关于《肖申克的救赎》的看法,我看了很是赞同,切身体会,这说的不就是我嘛。小伙伴们有时间的话可以读一读,或许你也是这么认为呢?

————————分割线——————

我想要向大家传达的是:即使在今天的中国,阶级固化已然严重,我们也一定不要放弃追求三件事——

自由、知识和希望。

何为自由?

既然我的工作是写影评,我就试图用一部电影来解释。

若论视听艺术,《教父》与《美国往事》都可堪称史诗。

但为什么,在众多排行网站上,《肖申克的救赎》能久居影史第一?

坦白说,我以前没太看懂这部电影。

我曾天真地以为,《肖申克》全片的精华,只在于最后一幕。

经历过19年的冤狱,安迪终于打破束缚。他忍辱负重,从下水道中奋力爬出。

他启程奔向大海,尽情享受自由的光辉。

可后来,我发现《肖申克》没那么简单。

这表面上的情节,实际掩藏着更深层的内核。

如果,获取自由的方式,只是从监狱跑到外界,那老布又为何要在出狱后自杀?

难道,真的有人会不热爱自由么?

不。

老布,其实从未拥有过真正的自由。

真正的自由,实际上是一种心灵的感受。

有了更深的理解后,影片最令我触动之处,是这里——

安迪违规,锁上典狱长的房门,播放音乐“费加罗的婚礼”,任凭典狱长威胁也无动于衷。

因此,在暗无天日的小黑屋里,安迪被监狱长单独关禁闭两周。

狱友问他:就为了听首歌,你值得吗?

这两周,你过得可爽?

安迪回答——

这是我最舒服的两周

有莫扎特陪我

在脑中,在心底

音乐之美是夺不走的

你没体会过吗?

是的,心若是牢笼,处处是牢笼。

自由不在于外,而在于内心。

老布虽然出狱,可他的心仍被牢笼所困;安迪虽然身处监狱,但在许多时刻,他的心灵却真正地处在自由之中。

换句话说,“自由”并不是外部的客观条件,而是你内心的主观信仰。

那自由的信仰,又是从何而来?

知识。

这个知识,不是单指某项专科,而是指你对于周遭事物的认真感知。

即使身处狱中,你仍有机会去享受莫扎特,仍能在图书馆里、在浩瀚的精神世界中畅游。

也只有知识,才能使你在逆境中达成自救。

影片中,安迪通读了《基督山伯爵》,并巧妙搭配了法学、金融学、地质学等知识,灵活处理与看守的关系发展,才终于在长久的沉寂中爆发越狱。

希望,真是这世上最美的一个词。

我们人类的大部分成就,都是由它而来。

我们只有拒绝麻木,时刻抱持希望,才能不断吸收知识,提升并超越自己,然后获得真正的自由。

今天的中国,即使阶级再固化,也无法阻挡你成为一个精神贵族,对吧?

5. 求电影《人生》的观后感

感触颇深,高加林没有把握好自己,错过了巧珍,可惜。人生就是在选择,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高加林最终没有选择巧珍,巧珍在伤心绝望之际嫁给了苦苦追求自己的马栓。

不久高加林走后门的事情暴露被赶回家,而这时巧珍已经出嫁,高加林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而孩子们的话“哥哥哥哥你不成材,卖了良心才回来”,听到此歌声高加林那个后悔啊,可惜已经没有用了。

他自己放弃了深深爱他的人,这又能怪谁呢?人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把握住这份感情,人活一辈子,不容易,一定要珍惜爱自己的人,一旦错过,或许就是永远。

《人生》留给我们很多启迪,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人生的无奈,无奈的人生!——电影《人生》观后感
2010-01-02 14:30

路遥是我最喜欢的作家,毫无理由的喜欢.....时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路遥书中的人和事,想起平凡和不凡;想起高尚和卑微;想起人性的光辉的黑暗。我的空间名字也是源于路遥的大作——《平凡的世界》。最近心情比较杂乱,就看了《人生》——路遥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

片中高加林由最初被村委儿子顶替教学而成为地道的农民,现实的落差让他难过、痛苦、无助。上街去卖馒头结果喊也不敢喊,叫也不敢叫最后还是被巧珍“卖掉”了。巧珍是一个心地善良而又美丽的农村女人,深深地爱着加林却又觉的配不上他因而直到高加林成为农民后才敢于表达对高加林的爱意。在高加林人生最黑暗的时候关心他、不顾一切毫无保留的爱他,让高加林从新扬起对生活的信心。

估计这样的女子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少很少的吧。可是人生有无奈就有喜事在高加林二爸(二叔)从部队转业回家后。马战胜——一个马屁精搞搞关系又让加林去县城当了记者,此时的高加林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在新的生活起点上尽情的施展着自己的才华。也尽情的享受着一切的美好!而浪漫主义的黄亚萍在此刻对高加林的示爱,把高加林推向了悬崖边缘——选择只会说“家里母猪生了10只猪仔母猪压死一只还剩9只....”的——巧珍;还是选择有文学气质且能在精神层次上和自己聊得来的——亚萍。这让高加林很苦恼和难过毕竟人生都是肉长的。。。在我看到大桥上高加林拒绝巧珍而巧珍痛哭的时候。我的眼睛也湿润了。。。人生的无奈就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发生,有人告发了高加林走后门就当记者的事情,而他二爸又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坚决的听从组织。高加林又成为农民了,在黄亚萍说出要放弃现在的一切想和高加林回去当农民时,此时的高加林能想象的到一身浪漫主义色彩的黄亚萍真的跌进现实的生活中后会发生什么。。。也告诉她——从感情角度他更爱巧珍。就这样高加林失去了一切的一切又回到了农村。。。巧珍的它嫁是高加林一手造成的,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如果我们是高加林又会怎么做????

人生的无奈,无奈的人生让我们一起饱受着煎熬。。。可是还要为了一万个理由活下去。在漫长的人生的路上,人难免要做出选择很多时候我们也根本不知道做出的选择是对还是错。。。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我们各自生命中那个有金子般心肠的——“巧珍”。不要错过生命中的真心爱我们的人和我们真心爱的人。。。珍惜一切。。。

电影《人生》观后感

《人生》留给我深深的思考。

对于高加林的态度,我一直是很矛盾的。一方面,当他负了巧珍的一片心意时,我是痛恨他的,但另一方面,当我在看过电影后仔细冷静回想的时候,我是同情他的,甚至还偏向于支持他的做法。

因为我觉得高加林与巧珍之间真正的问题不是出在城市农村,距离远近上,而是根源于两人文化上,精神上,生活方式与人生追求上。热爱尼采的高加林也只有与黄亚萍在一起时,才能找到知音,知己,才可以找到共鸣。高的一颗总要飞得更远的心,是永远无法与巧那种生了几只猪仔又死了几只这般平淡的生活丝丝入扣的(引用)。我不怪高,如果我是高,我也会选择亚萍的。因为我觉得爱情需要物质基础,但若想寻得共度一生的人,真正需要的是“精神伴侣”,有共同语言和共同的人生追求的人。

但高的一生是一个悲剧,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所有农村青年的悲剧,使我们整个时代的悲剧。

当高穷困潦倒的时候,黄与张虽嘴上不说,但心里对他是十分鄙视的。而当高进城工作后,黄见这份感情可以物质爱情双丰收时,她开始了主动进攻。当我们在鄙视黄的时候,她又何尝不是悲剧的,她与张虽然在物质背景上相同,但是也面临着与高一样的问题,她与张缺乏“精神共鸣”。

巧是不幸的,她对高的爱情没能得到一丝回报。而她的悲剧是整个社会舆论造成的,是那个年代封闭的观念造成的。虽然我知道舆论会对巧带来多大的精神压力,但我依然不支持她嫁给马的做法,虽然马对巧最后说的那句“我一辈子就是当牛做马,也不能委屈了你,咱村里人能享多少福,我都叫你享上。。。”让我十分感动,但我不得不问巧能幸福吗?没有爱情的婚姻能幸福吗?

那个时代就是那样的社会状况,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巧处于的80年代是夹在封建与解放之间的矛盾地位。她追求高是开放,嫁给马是封建的。

我还是个思想简单,初经认识的孩子,也许我不该妄加评论他和她的事情。但在这我需要阐明我的爱情观,那就是“爱情+物质基础”,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婚姻伊始,爱情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到最后爱情是需要物质基础来保鲜的,吃咸菜的两人爱情能走到最后?也许等我再大些,我会认为是“物质基础+些许熟悉”,这些都是社会现实赋予我的,我知道它有这个能力,因为在孩童时代,我认为爱情就是单纯的爱情,就是通话里的那句“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我从未考虑过当你不是王子与公主而是普通的平民百姓时,婚后的生活该怎样打理。现在我的爱情观已经从理想主义蜕变为略现实主义了,以后我也许会彻底沦为现实主义。其实,这是我十分抗拒的事情,但也是我最不可能抗拒的事情,因为这是时间和现实对我的“洗礼”。

我曾看过《云水谣》,片中的王碧云终生未嫁只为等待爱人陈秋水。我当时特崇拜王碧云,我认为那是对爱情的忠贞的表现。不过现在我觉得一个人生活应该很难吧,人是需要有个家的,当父母终将离你远去的时候,人是需要有一个伴侣,一些后代来陪自己走下去的。但我另一方面又在排斥爱情,我觉得亲情和友情是我现在生活的全部,不想想太多。

总而言之,《人生》就是体现城市文化差异对农村青年的伤害。而更深层讨论的是人的追求,理想与信念。受年龄局限,也只能想到这些了,真不知道十年后,二十年后,五十年后我是怎么想的,我的观点又会被改造成什么样的,我是否还在坚持我年少时所坚持的。

就将一切交付时间吧。

the end......

我静静等待时间的到来
最是水色轻浅,那湾流域却在心底汩汩流动。。。。

《人生》是路遥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1982年,它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叙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一直以来,我都比较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作品,而《人生》也就是以它那一波三折的故事吸引了我.小说的主人公高加林,一个才貌双全,文武皆备的农村青年高中毕业后没能跳进梦寐以求的城市,回到农村当上了民办小学的教师.那时的他已经很满足个既能体现他的才能而又对他充满希望的职业,但是好景不长,他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三星顶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当上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然而,心性极高的他又怎能安于现状呢当机遇再次降临到了高加林身上时,他义无反顾地抓住了这次机会,重新回到了城市,当上了县里的通讯干事,一个有头有脸,风风光光的"记者",成了城里引人瞩目的人才.事实上,他确实也是相当出色的,他辛勤,朴实,他勇敢,自信,他热爱生活,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他凭着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在城里大显身手.但是终于有一天,高加林进城的背后原因被人告发了,他要面对的是重新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如同过眼云烟难以挽留了.他难以承受这份打击更难以面对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减少了狂热而又冷静的反省,接受了德顺爷爷的一翻话,而后一下子扑倒在黄土地上.人生变幻真是难以预料,谁又能知道自己今天以后会发生什么呢对于高加林的才华我是佩服的,对于高加林工作旅程中的变迁我是同情的,对于高加林的理想和追求我也是理解的.然而,对于高加林的爱情我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初恋是美丽,初恋也是激情彭湃的.正如小说中描述的,农村姑娘刘巧珍美丽,善良,她没有文化,但是却真心真意地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的爱质朴纯真,她以她的那种充满激情而又实际的作法表白了她的炽烈的爱.就在高加林离开讲台,失意无奈的时候.她的爱给了高加林精神上的慰籍,但仅此而已.因为,这爱实在是太单纯,太无助了.虽然,那时的刘巧珍是幸福的,她被自己倾慕以久的,多才多艺的,强壮标致的"先生"所爱着;那时的高加林也是幸福的,他被大马河川里最俊的姑娘所爱着.但实际上呢,这爱的天平能平衡吗不能.当高加林重新离开土地,走进城市,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学黄亚萍时,这天平就一下子倾斜了.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位现代女性,她开朗活泼,却又任性专横,她对高加林的爱炽烈大胆又有一种征服欲.高加林的确与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又有许多感兴趣的话题,当他们俩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时,高加林已经进入了一种艰难的选择之中.当高加林隐隐地有了这种想法时,他的念头很快便被另一种感情压下去了,他想起了巧珍那亲切可爱的脸庞,想起了巧珍那种无私而温柔的爱.当巧珍带着狗皮褥子来看他时,他的那种难以言说的复杂的感情一下子表现了出来.在经过反复考虑后,他终于接受了黄亚萍的爱,无情地拒绝了深深爱着他的姑娘巧珍.更令人感伤的是,当高加林委婉地对巧珍表达了他的这种选择后,巧珍没有任何言语含泪接受了,她没有过多地责怪高加林,反而更担心高加林以后的生活,劝他到外地多操心.但是泪水却在脸上刷刷地淌着.我被这无私的爱而感动着,也被巧珍那坚强和豁达而感动着.但也仅仅是感动而已,我又能说什么呢退一部想想,一字不识的农村姑娘巧珍能和才华横溢,心性高远的高加林生活到一起吗 如果说高加林当时选择了巧珍,以他躁动的个性又能安于现状吗两个世界中的他和她,即使生活到了一起又能有共同的语言吗我不敢回答.也许人生就是这样吧!路遥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慢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我想,人生就如这段话一样,让我们慢慢去走,去体验,去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直到有一天,我们老了,回首往事时能欣然一笑.直到有一天,我们老了,回首往事时嘴角能流淌出几个小小的故事.不也无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