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宣部,邻居对70年代老放影员有解决方案吗
有。
1、中宣部《意见》指出,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从事电影放映的乡镇(公社)老放影员,常年坚守在电影放映一线,为我国农村电影事业的发展和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做出了贡献。这批放影员年事已高,其生活待遇、社会保障等问题日益突出,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保障乡镇(公社)老放影员的基本生活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按规定对符合条件的乡镇(公社)老放影员缴费给予补贴,对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老放映员按月发放养老金。
2、地方政府还可以采取补助等多种形式,妥善解决好乡镇(公社)老放影员的保障和生活困难问题,具体办法由当地政府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对丧失劳动能力,家庭生活确有困难的乡镇(公社)老放影员,各地政府应当通过城乡低保、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政策,帮助其解决基本生活困难。
❷ 70年代和80年代的那个时候,人们晚上是如何打发时光的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时,我还是十几岁的光景,上小学和中学,对 社会 和未来充满好奇。
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互联网,晚上的时光只有家里的小喇叭,可以定时听听新闻和样板戏。有时候去看露天电影,算是很喜欢的 娱乐 活动了。
我家住在一个很大的家属院里,平房,门前有一个几十平方的院子,出太阳时,用于晾晒衣服,被子。
我和弟弟相差一岁多,不喜欢晚上到处疯玩。就坐在院子里聊天。那时候,天空很蓝,许多星星眨着眼睛,无边无际的星空给童年的我们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我们聊天的话题很宽泛,从日常小事到国际战争,什么都聊,非常有兴趣。
弟弟喜欢农业基础知识课程,是因为他的老师给他们讲了许多课程以外的生物知识,什么三倍体,多倍体,基因,遗传,变异等等,他讲得兴致勃勃,我听得津津有味。我们正是吸收知识的年龄,对新知识非常感兴趣。这个话题一直聊了很久,一些生物知识就是从这里开始了解的。
我虽然是个女孩,却喜欢政治,父亲的《参考消息》我每天都看,虽然看不太懂。我就给弟弟聊第二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的石油之争。当时觉得战争好残忍,就必须打仗吗的话题还有争执。
我们还聊电影,聊喜欢的明星,像王心刚,王丹凤,田华,于洋等等,一起背诵电影中的台词。一部好电影也能聊得非常开心。
弟弟学校的图书馆藏书很多,他借看完以后,我就迫不及待的接着看。这也是我们聊天的一部分话题。
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回想那一段童年夜晚看着星星聊天的情景,多么美好,多么快乐!
70年代和80年代的那个时候,人们晚上是如何打发时光的?
我是68年生人,从我幼年知事到高中毕业,时间跨度刚好是70-80年代。你问这个问题,算是问对人了。
我父母是地质队的,他们在野外工作,租住农村老乡的房子,把我托付给房东大婶照看。白天我和房东家孩子、村里孩子一起玩,晚上爸妈回来了,我就回家了。
那时候,晚上都干些什么呢?爸爸经常去找同事们下下棋打打扑克,妈妈带我在家,给我讲故事。晚上外面很黑很静,我们都呆家里不出去的。都睡得很早,也起得很早,父母上班地方远,不得不早起。每次起床,对我而言,都是千难万难。
75年我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父母调回了队部工作,住在队部家属区。父母晚上多了一项内容:去各自部门开会讨论学习毛选(毛泽东选集),除开星期天,每天晚上七到八点,雷打不动,不能迟到早退。当时我的大妹妹才两岁,我在家里带她玩,开着收音机,似懂非懂地听播放的新闻。心里烦得要死,盼父母早点回来。过了很久,这种晚间学习才没有了。
县城电影院的生意,一直是非常好的。票价五分钱一张,周末晚上看电影的人多,还常常买不到票,黄牛(票贩子)们就有了赚钱的机会。有时候,学校还组织学生包场。
队部这边,每个月要在篮球场放一部电影的。白天银幕挂出来,小伙伴们就去球场占位置,早早地拿粉笔在地上画方格,写上“有人占”,这地方就归你了,别人都自觉,不会侵占。等吃了晚饭,直接带凳子去就可以了。片子都是看了很多遍的《奇袭》、《闪闪的红星》、《难忘的战斗》、《智取华山》、《创业》等。但大家仍然很有兴致。有电影看,已经很满足了。电影院放的,也是这些,新片子不多。
后来,队里招来了一批青年工人,住集体宿舍。这是精挑细选的一批知识青年,男男女女,个个都是漂亮有朝气的,而且,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他们到来不久,就在队部礼堂里搞了一台文艺晚会,台上 吹拉弹唱一个个节目精彩纷呈,台下人头攒动激动万分。我成了他们忠实的粉丝,经常往他们宿舍跑,看他们弹手风琴、吹笛子、吹黑管、拉二胡,心里有说不出的艳羡。五一、国庆这些节日,他们都要搞文艺汇演。
直到八十年代初,电视机才出现。谁家里买了一台12吋黑白电视机,就像放了一颗卫星一般轰动。左邻右舍都跑来看,屋里坐不下,电视机就摆在院子里一个高台上,下面坐了一大堆人,眼睛瞪得大大的,脖子伸得长长的。每个星期六晚上,我也在这群人当中。我看了《大西洋底来的人》、《敌营十八年》、《加里森敢死队》。
八十年代中期,港台剧大量涌入,《霍元甲》、《陈真》、《射雕英雄传》等一部接一部上映,经常出现万人空巷的盛况。
85年,我们家有了彩色电视机。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的夜间生活,才真正的开始丰富多彩起来。
想当年,为了买这台14吋的彩色电视机,我父母省吃俭用存了好几年的钱。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奢侈品。现在,电视机成了普普通通的家电,买一台46吋的大彩电,半个月的工资就足够了。打开电视,几百个频道,无数的节目,你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更神奇的是,现在有互联网,一个手机在手,你随时可以上网刷新闻,看视频,聊天购物。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抚今思昔,感慨万分。我们是幸福的,享受到了改革开放 科技 进步的成果。吃水不忘挖井人。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富强,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我觉得我有发言权,我眼神不好,耳朵就灵敏。
我家又离公园近,我市现在的森林覆盖率都占百分之七十往上,那年代,别提了,公园全是小树林。
我们小孩的夜晚,就是捉迷藏,年轻人的夜晚,嘿嘿嘿,钻树林。
我一只眼睛天生弱视,捉迷藏,黑漆麻乌的,看不清啥,等我听到身后传来啧啧啧的声响,回头看,准挨骂。 谁家 孩子,瞅啥,滚!
有时候被好几波搞对象的骂。我也火大,我要看清了啥,骂我也不屈,我啥也没看见还挨骂,啥人嘛。
我出生在70年代初,那时候的农村的夜晚是很黑很安静的,感觉分外的祥和。农村夏天的夜晚家家户户门前大都摆着乘凉的竹床,大人们聚在一起谈天说笑,时不时传来拍蚊子的声音,小伙伴忙着抓萤火虫,再大一点的孩子,就邀一起去田里捉泥鳅,青蛙,反正那时候的农村没有电视看,更没有手机互联网,但是70年代的人很纯朴善良;80年代初我跟随父亲到异地一个偏僻的小镇上学,父亲在供销合作社上班,父亲的单位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每天晚上有时间就跑到父亲单位办公室追剧,《陈真》《霍元甲》的主题曲当时街头巷尾在连续播放,现在想起那个纯真年代,虽然物质生活很匮乏,和现在不能比,但内心都是满满的美好回忆!
为什么总有些人拿六、七、八十年代来无事找事?心存何意?是故意想加之贬低,还是另有其它企图?告诉你们这些人,那时候 社会 风气好的很,夜不闭户。晚上左邻右舍可以,实际也经常走往,不象现在邻居是谁,都不知道。晚上学习读报,上夜校,看露天电影和文工团,宣传队演节目,小孩子玩踢房,捉迷藏等多种自娱活动。天热没电扇,家家晚上拿竹床到外面纳凉,热闹非凡。所以不同年代有不同的活动,不同的方式与情调。所以今与昔是无法对比的。谁又知道再过三十年后,晚上有啥活动,怎么更加潇洒打发?时代的发展, 社会 的进步必定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 娱乐 也自然丰富多采。
我是1975年下乡 ,那个时候农村的文化生活十分枯燥 ,非常单一 ,除了几个样板戏 ,就是挨个村播放的电影《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 》等几部旧片子 ,有的时候到晚上 ,会徒步十几里路, 到另一个村子看已播放过的电影 。
我下乡的那个自然村,基本上属于三无村庄,既:无电、无自来水、无燃气。晚上照明用煤油灯,吃水自己到井里挑,生火做饭烧的是柴禾。我们知青第一年 ,有一个农村大叔为我们做饭 ,到了第二年,第三年都是知青自己轮流着做饭 。业余时间除了猫在自己的屋里 ,就是到小队、大队麦场的仓库里 ,聚在一起听农民伯伯讲故事,侃大山 。
78年回城以后 ,我被分配到了建筑公司木材加工厂工作, 我学的是建筑内业木工 ,业余时间就跟着师傅们出去帮忙给别人打家具 。没事的时候,就在自己家里学做家具,我们结婚用的家具,全部是我自己做的 。
到了82年12月26日结婚时,我自己花钱买了一个12寸的泰山牌黑白电视机 ,那个时候我已经从事机关管理工作了,也很少出去帮助别人打家具了 ,晚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看电视上 ,这就是我一个出生在57年的人,70和80年代基本的业余生活。
那个年代的各种条件与现在相比相差甚远。电视是奢嗜品没多少家买得起,即便买了顶多也是个十几英寸的黑白电视。电脑一般百姓还闻所未闻。空调那是宾馆专设 ,家家有个小电扇就美滋滋的了。电影院虽说票价不是很高,但能够经常去光顾的人也不是很多,一是交通不便利,二是影院稀少,三是收入不支持。街道也不像现在车水马龙,商阜林立,由于收入低逛街的人少,购买力低下,所以商店等都按部就班准时打烊关门谢客。街道巷里因为路灯极少,一到西山落日后,漆黑一片早早就行人无迹。那时高楼广厦极其稀有,大部分居民居住条件很差,冬怕屋里那点热气跑掉,禁闭门窗早早入睡。夏暑炎炎怕蚊虫进入叮咬难挨,所以也只能强忍炎热钻入蚊帐。所说的是普遍情况,但是也有的中老年人,他们不甘寂寞,太早闭门又难以入寐,因此就找上几个邻里或者约几个同仁,小麻将一打小扑克一摔也就不管严寒酷暑了。还有的约上几个朋友,或者邻里,坐在一起海阔天空聊大天消遣度时光。文雅一点的就沏上一壶香茗,自斟自饮或者约几个知音品茶论道。经济条件好一些的人,也会叫上几个朋友简单弄几个菜,小酒一喝拳令一划美哉美哉,这可是那时有点钱的主啊!也不乏爱看书爱学习的青年和老者,吃完晚饭休息一会就不管冷还是热,自己有滋有味的看书看报看杂志了。总之那时的业余生活贫乏单调,夕阳落山大部分人也就恢复了老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今昔不可比,我辈当珍惜。华灯光熠熠,逛街玩手机。亲友常相聚,寿与泰山齐。
许多方面遗漏,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请谅解为盼!
这是我的拙见,不妥处请批评指正。谢谢[作揖][作揖][握手][握手]
现在的年轻人是很难想象到那个年代的生活的,我们这些60年代出生的人,在70年代和80年代的时候,由于当时国家的经济环境。生活过得很单纯。不像现在的精神生活这么丰富,现在的生活吃穿用都很高级了,家里的电器设备,还有网络发达,一个手机在手就足够玩了,但是在我们那个年代,没有这么多的物资生活,由于人活得单纯,精神生活也就比较容易解决,因为我的妈妈是人民教师,我家也住在学校里面,每天晚上就有很多老师的孩子一起在学校的操场上玩耍,那个年代,哪个家里没有几个孩子啊!人多也好玩,在学校可以一起打球啊,还有捉迷藏,每天玩到差不多的时候,就会一起唱着歌拍着手回家,记得是这样唱的“扁担开花,各回各家”,那个时候家里能有一个小的收音机就是很好的 娱乐 工具了,每天到了中午12点还是12点半,记得不是很清楚了,我兄弟三个就会躺在一个床上听评书,
听得最多的就是“岳飞传”“杨家将”这些,其实人单纯的时候,思想不是那么复杂,一点东西就能解决大问题,还会玩得很快乐,现在经常回味那时候的快乐时光,现在还把儿时住在学校的一帮老师的孩子都弄了一个微信群,经常聊聊天,回忆当年的很多囧事。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看到题主这个问题,思绪不由得回到了70年代的童年时刻!
在70年代和80年代,广大农村普遍贫瘠,生产力落后,物质和文化生活相对缺乏!但个人从远久的记忆中感觉那时生活虽然贫困,但心情是快乐和满足的!
70、80年代,农村电力是不足的,停电成为常态,每到夜晚,村子里就会漆黑一片;每每晚饭后,玩伴们热闹的捉迷藏就会准时上演:草垛内、树杈上、大门后、草丛中等便成了藏身之处,静静的等着伙伴来找,你追我躲、我藏你找,甚是热闹,孩子们的嬉戏声此起彼伏,在漆黑的夜晚传的很远……
快乐时光总是感觉短暂,正在和小伙伴玩的尽兴时,耳边总会传来大人们的呵斥声:到点了,明天还要上学,赶紧回去睡觉!小伙伴们不得不无奈的各回各家,简单洗漱一下,迅速躺在床上,很快就会进入梦乡……
大人们虽然白天在田地劳累了一天,但晚饭后也不会早早上床休息:妇女们或洗衣服、或为男人和孩子们缝补衣裳、或坐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纳鞋底…
男人们就会收拾和整修各种农具,虽然有时候没有必要每晚收拾,但男人们总是习惯性的整理一遍:铁掀和锄头擦的是否铮亮、镰刀磨的是否锋利、耧具摆放是否整齐……因为这是春种秋收的根本,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
农村的夜晚似乎漫长,偶尔邻居也会互相串门,沏上廉价茶水,抽着旱烟,昏暗的小屋内,就会传出彼此开玩笑的爽朗笑声、互相交流种植经验的交谈声……夜深了,在女人们的连续哈欠声中,男人们才会结束彼此的高谈阔论!晚上的时光就在忙忙碌碌或者邻居串门侃大山中度过!
让一个家庭最高兴的就是村里演电影,孩子们兴奋的快速吃完晚饭,早早搬着凳子去占居好的位置,一家人坐在一起聚精会神的观看电影,也从短暂的影片中了解了外面的不同世界,提高了人们的眼界……
夏天洗完澡后点上蚊烟,
扛着竹床,提着木椅。带上
蒲扇,一家大小在露天场歇凉。
然后进屋睡觉。
冬天则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或
碳盆边,孩子们边烤火边写
作业,也不要大人辅导,做
完了作业就洗嗽睡觉。
这是指农村还没通电的时期
的生活。
城市一般夏天有电风扇(台式
吊式都有),80后有人安空调
了。大多数冬天用电炉子取
暖。
❸ 你还记得70.80年代农村放电影的经历吗
夏天: 一地瓜子壳、腿腿蚊子包、人人自带凳、足足几村人、影幕正反看、老少眼直盯、青年轧热闹、趁机找对象、看到桃色境、心跳手不正、起哄吹叫子、吓跑大姑娘、中间暂休时、忙着找茅坑、小孩手中抱、头无着落靠、大人只管己、继续等下续、一部心酸泪、哭得哒哒涕、一部喜闹剧、笑声满天飞……,电影结束,下次再回!!![笑哭]
我是1976年10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的,那个时期的乡下文化大多是电影。隔三差五的周边的村庄都有放电影的,影片大多都是看过的,为了消磨时间,我们男女知青结伴而行。农村那时放电影就像过年一样,有的连续放二三天,外村的来看电影,就像是走亲戚。放电影前,早早就把凳子放在银幕前,特别是孩子们的高兴劲,很有意思。
那时的文化主要还是匮乏。
看一场露天电影,在农村人眼里,远远胜过现在人看春晚,是那个时代人们的最高精神享受!
农村的电影生活是从知道要放电影时开始的,一个村要放电影了,都是提前通知的,从这时开始,村子里就开始沸腾了,大人小孩奔走相告,无论是否已经得到消息都要告诉一番。大人们开始紧锣密鼓地把自己家的活忙活完好静心地看电影,孩子们开始设计准备自己看电影时吃的小食品,当然不是买而是自己到山里采。
放电影当天,大队要派一挂马车到公社里把放映设备和放映员接到村子里,这时孩子们就成群地围在放映地了,带着好奇心看着这些设备;成年人就老早地帮着放映员架设银幕,银幕最初是窄的,后来变成宽银幕了;待到黄昏时分,全村的男女老少、全家的老小,就纷纷的从四面八方向放映场聚集。不过,因为当时 社会 治安不好,家里要留一个看家的,一般都是老年人。
那个时代电影片子少,还是黑白的,经常重复放映,那也百看不厌,甚至电影的台词都能背下来。
那时农村放电影,是一个社交大平台,通过看电影,全村百姓在沟通交流,小伙伴们在加深感情,年轻人通过看电影谈成恋爱的也不在少数。当然,因为拥挤了、挡视线了、踩脚了等等,口角的、打人甚至打群架的也时有发生,不过这也不影响人民对看电影的迷恋程度,因为很多人都是步行十里八村跟着放映员看电影的。
那个时候看电影不只是文化,更是一种生活,是过来人的一种永恒记忆,美好的!
回忆起少时看电影,那是非常兴奋的事。当年我村有验军,又是公社驻地,看电影的次数各外多。当着到部队的放影车驶来,那心情别提多高兴了。经常不吃饭就直奔放影场,早早的等待着电影的播放。今天想来还存在时的感觉。
71年的,那时家里都没有电视 ,村里放电影成了一件大事,喇叭通知时间,很早就搬个小凳子去占地方,那时候村里放电影真是热闹,几乎全村的人都过来看电影,不爱看的也过来凑热闹,邻村的年轻人也登着自行车 过来乘机看有没有好姑娘。[笑]
那时候虽然落后,穷!但是人都很单纯,过的很快乐,没有现在的车贷,房贷的工作压力,没有现在的人心叵测……
现在的到底怎么了,生活条件这么好,可是人每天都生活在忙忙碌碌之中,压力、攀比、嘲笑是现在人都有的素质。吃的好东西比以前多了,用的也都是现代化了,但唯一就是病人比以前多了,也更年轻化,可怕的癌症却成常态了!
这是现在人共同的话题,回忆以前很有感触,但是只能在记忆当中!
我是古稀老人,亲历五十年前的农村文化生活,如果有电影看,就是特别快乐!
那时候的人民公社,除了广播站让农村家家都有广播音箱之外,还有电影院或者放影队。电影院看电影,大部分是免费的,节假日全天轮番播放最新的影片,就需要花两毛钱买电影票入场。其他时间只有夜晚放一两场电影看看。
放影队,就是去各个建设工程的工地或者生产大队放电影,全部都是免费的。例如,大型水库建设工程,一般都是几万人,按照人民公社为施工团,分别驻扎在周围山头上,每天晚上,各个公社的放影队播放各种电影,那可是非常热闹的地方!
再例如,电影队轮流到各个生产大队放电影,都是免费的,一般都是当时的热播片。播放正片之前,首先播放半小时左右的科普宣传政策讲解的节目。
还例如,驻军营地,普遍都有电影队或者电影院,经常免费为人民播放电影;周围的各个人民公社电影队,也去驻军营地慰问放电影,就是当地军民联欢晚会;
还有大型的国防施工现场,一般都是施工工期很长,人员很多的五湖四海的民兵,周围的各县电影队轮流来放电影慰问一下 ,几乎天天看电影。
特别庆幸的是,看过电影《洪湖赤卫队》之后,湖北省歌舞团《洪湖赤卫队》剧团来到我们这里,现场演出《洪湖赤卫队》,他们都是明星啊!
电影院
小时候家在三线厂,每个月一次的电影放映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欢乐!放映前都会提前通知,最兴奋的就是孩子,每个人都从家里抱着小板凳,甚至拿着块砖头到影院前的空地上占位子,厂医院的一侧院墙就是放映的幕布,每次放映完,大家都意犹未尽,兴高采烈的讨论着回家去[呲牙][呲牙][呲牙]
我七十年代在新疆托克逊县伊拉湖乡(原称前进公社)下乡当知青时,条件差看一场电影要跨一至三个大队,路途远,我就到老乡家借用毛驴(关系好才给借)骑着毛驴去看电影(看电影人多没有座的椅子,我就骑着驴看)电影基本上都是样板戏和抗日、援朝的老电影……
❹ 七十年代私人可以放电影吗
那个年代是不可以私人放的。
七八十年代的农村,经济落后,农民们过着勤劳朴实的生活,物质上的满足和精神层面的享受是显得那么奢侈。在这样的年代里,农村电影放映员成为了人们眼中的香饽饽。他们不仅拥有固定工资,每月约30元,而且还能接私活,为村里办喜事放映电影。私人是没有放映电影的权利的,只能请放映员播放。
❺ 小时候,看露天电影你最难忘的是什么
记得七十年代可以看到的电影非常少,我居住的附近就一个电影院。由于父亲的单位是一大形的军工企业,一般来说都是单位工会发票。有时候小学校组织我们学生包场观看,影片发行放映日期短的时候我们只能干瞪眼看不上了。就要等待父亲单位如果能有多余的电影票,我可以有幸获得观看。
由于文革时期感情影片基本没有,只有《地道战》《南征北战》这些革命影片。朝鲜电影故事片《卖花姑娘》批准在国内放映,渴望精神食粮的人们盼来了希望,这一下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由于就放映10场,电影票是每个人都可望得到的,谁有一张电影票那可是天大的美事。有的人干脆就到电影院的后台墙外听着实况。听到那电影插曲“卖花姑娘”沉醉在无限的快乐之中。每天电影院门口站着很多找机会混进去的人,工厂出动了工人民兵预备役人员看住电影院大门,维持秩序防止发生意外。
就在人们观看无望的时候,工厂工会经研究请示有关部门,同意在广场晚间6点30分露天放映一场,这好消息一出大家非常高兴。我吃完晚饭去观看时大道上人们脸上透着浓浓的笑容。在人山人海的广场看台上一块放映幕早已经挂好,一台解放牌 汽车 停在中间上面架着一台放映机。电影开映前放着新闻简报,一会儿正式放映开始人们鸦雀无声专心观看。每个人的心情随着剧情发展而变化着,看到激动时痛哭流涕,后来听说有的人把兜里的袜子误以为手帕擦着鼻涕眼泪 留下笑谈。这是我有生以来经历的最多人一起观看露天电影的经历,真的使人难忘。
在文化生活缺乏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看露天电影就是最好的精神享受。每当听说今晚村里要放映电影,我就高兴得不得了,整天精神都很亢奋,甚至忘了饥饿和一切不愉快。
看露天电影最让我难忘的有下列几点:
一,若村里当晚有露天电影,几乎家家都吃“蕃薯饭配豆干压韮菜”。
在我们潮汕普宁县,“蕃薯饭配豆干压韮菜”在物质匮乏的时代是顶级 美食 。就是用大米加上蕃薯丝煮成干饭,配上普宁豆干炒韮菜。这道菜平时少吃,在有露天电影这喜事的当天晚饭是一定要吃的。一来是喜庆时刻庆贺一下;一来不用看电影半途挤出来拉尿而错过精彩镜头,不像平时老吃稀饭尿多。
二,早早就拿着家里破草席去占位,生怕去晚了占不到居中并靠前的好位。因抢占好位而吵架是经常的,严重者甚至大打出手。
三,一部老电影放了又放,战斗片最受欢迎。
放映频率较高的战斗片有:《奇袭》、《侦察兵》、《三进山城》、《小兵张嘎》、《渡江侦察记》、《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地下游击队》、《平原游击队》、《南征北战》等。
四,几乎每次都在电影间隙开批斗大会。
挨批斗者有盗窃者、投机倒把者、逃港者、五类分子等。
五,每部电影都有电影放映员进行解说。
解说员解说生动有趣、语言诙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六,每部电影都要换好几次片(拷贝),尤其是小型机。中型机和大型机少些,并且银幕比较宽大,小型机银幕很小,有人笑称像手帕。有个别电影是宽银幕的,比较好。
七,大部分电影是黑白的,彩色的少。
八,电影机经常出故障。
每当出故障时很扫兴,我们经常喝倒彩。学着街巷的叫货子的叫卖声:“铜铁换糖块哟!”意思是电影机可以当废铁去换糖块吃了。这时大队的民兵会拿着竹枝来打我们,叫我们住口坐下。
最难忘小伙伴们哪种天真浪漫、风雨无阻、执着追随、废寝忘食劲头。
那时候,村村都有小学,学生人数众多,二三百是有的,喧嚣热闹非凡。同学们居家分布方圆好几里旮旯角落,信息灵通,隔村邻队哪里要放电影,早就打探清楚。(那时每个区乡都有电影队,按乡村序列逐一播放,有时间按排和规律可追寻)。在上学的来回路上,课间 娱乐 操场,稍有丁点消息,迅速传遍整个学堂。一听说某个地方放电影,个个兴奋得像过年,心里象吃了蜜糖一样快活。
一放学,即像离弦之箭一样向家奔去。毛里毛燥忙完家长交待的农活,也顾不得换衣就饭,即刻拉开嗓门,吆喝起左邻右舍、同湾同队小伙伴,向电影播放里急切进发。几里、十几里山路,那怕刮风下雨、坡陡路滑,统统都不在话下。牵浪打群、翻山越岭,瞎火黑灯,打着个光脚板,从不叫苦喊累,更莫说打退堂鼓。那一路的叽叽喳喳、一路的嘣嘣跳跳,一路的嘻笑打闹,还带着时不时来一句口号:“冲啊!”。那呐喊声、那劲仗,那气势,用兴高彩烈、满心欢喜、心满意足、满载而归等字眼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有了电影的耳濡目染,家里泥巴墙、篱笆壁、门框、小格窗上贴的画像《董存瑞》、《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雷锋》、《沙家滨》等英雄事迹图片,连环画等等小人书,塞满了各种破书包、布口袋、烂桌柜,这不仅是青少年追捧、模仿、崇敬的偶像,更是陪伴我们年轮增长的忠心朋友、精神大餐。谁家的画多,便有了在其他发小面前炫耀的底气。谁要是把家里当个兵的帽子或军衣或军鞋兜起,尽管大得出奇,一点不合身,只要在同伴中亮个相,旋一圈,那骄傲自豪表情,用一句四川方言,港得狠哦!真的不摆啰!直让人高看几眼,馋慕三天。
有道是:
少小乐趣纯天然,电影画图枕耳边。田间地头追风跑,树梢悬岩敢登攀。嘻逐打闹冲锋喊,争扮豪杰斗敌玩。自古英雄出少年,谁当叛徒要挨鞭。
在那个 娱乐 活动匮乏的年代,露天电影的存在,成了几代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最难忘白色的幕布前,那一张张充满笑意的脸,仿佛定格在了脑海里,成了一张发黄的老照片,唤醒着尘封的往事……
电影带子转动着,一束光照在白色的幕布上,故事片就这么开始了……《新龙门客栈》、《铁砂掌》、《黄天霸》、《霸王花》、《鹰爪铁布衫》、《十兄弟》、《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中南海保镖》……
70年代那时候物质匮乏,80年以后才有电视。
记得小时候农村除啦墙上的小喇叭,那就是每月两场电影了,妈妈早早把饭做好催赶我们快吃,拾掇完赶紧叫哥哥扛起板凳占个好位置,我们到的时候人早满了找到哥哥赶紧坐好,焦急的等待。电影一开演立刻鸦雀无声,先开始《祖国新貌》《闪闪红星》《英雄儿女》《红牡丹》《小花》《上甘岭》《柳堡的故事》《铁道游击队》《董存瑞》《戴手铐的旅客》……儿时满满的回味[再见][再见]
哈哈哈,上世纪60年代,还是在丹江口市上小学,一天找老娘要了5分钱在露天电影院看电影,不知道什么时候在水泥橙子上睡着了,半夜醒了一看,就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幸亏露天电影院没有锁门,赶快回家去了。(因为不知道时间,也不知道几点钟)。[大笑][大笑][大笑]
小时候,看露天电影你最难忘的是什么。
小时候那时不仅物质匮乏,文化生活也是很匮乏的,看电影在当时绝对是一件所有人开心的一件大事。
厂区的广播总是提前通知今天会有电影,甚至今天什么电影,几点开始放映都通知的明明白白。
爸爸妈妈赶紧的抓紧时间把饭就做好,我和姐姐快速吃完饭后赶紧的抱起小板凳去占位置。
那时电影院都是露天电影院,位置绝对的不能太靠前,否则只能仰着头看电影了,但也不能靠后,靠后会被会被被前面的人挡住视线,只有前面靠后一点的地方是最好的。我和姐姐总能占到前面靠后一点的位置。
其实那时放什么电影,对于还是小孩子的我并不重要,只是喜欢那种热闹的气氛,哪怕有时刮着风,下着雪,即使脚都被冻僵了,也乐此不疲。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部电影就是《画皮》有的小朋友直接吓哭,我也被吓的钻进爸爸的怀里,再也没敢看。
后来厂子里就专门盖了电影院了,即使刮风下雨也吹不到淋不到了。
如今虽然电影院里的环境已经非常的好了,我却很少去看电影了,露天电影就像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记载着我儿时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
露天电影也是几代人美好生活的回忆,看过露天电影的人多少都有一段难忘的记忆。
小时候,物质文化生活不丰富,看个电影像过年一样,有时候要跑几十里地,也不嫌累,看完电影回家 睡一会,天就亮了。
记得那时候的电影片子也不多,反反复复就是那几部,《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卖花姑娘》,都是黑白片窄荧幕的,情节简单,画质也不好。前面还有加演。“中国的新闻简报,朝鲜的哭哭笑笑,越南的飞机大炮”。
最难忘的是看《卖花姑娘》,跟一伙同学走了很远的路,到了放电影的地方 ,人都站满了,没地方了,只好挤在荧幕的后面,凑合看着。画面里的人物及图像都是反的,津津有味的看着,跟着剧情一会哭一会笑,那时也没有餐巾纸,用袖子擦眼泪。
看完回家要过一个小河,河上有一座木桥,先过去的人使坏,把桥板拆了,后面的人不知道,掉进河里好几个,后来有人把桥板搭上了,我们才过去,大冬天冻的鼻涕眼泪的。
现在生活条件太好了,家门口几个电影院,十几年也不看一次电影。上次单位包的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拿住电影票也没好好看是那个电影院,去了找不到,打电话问同事,人家说了地方,一看票面,跑错地方了。
小时候,看露天电影最让我难忘的就是一部叫阿福的电影,故事讲叙了一个小男孩在美国入侵越南的时候,坚决抗击侵略者的故事,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
小时候看露天电影我最难忘的是银幕用两根杆子挂在中间,放映时两面都能看到电影的内容。
❻ 七八十年代晚上农村放电影,为什么必须留下一个人看家呢
记得小时候农村那时村里没有电,到了晚上小孩子也没什么娱乐活动,大多吃完饭到村里空旷的地方跳马、捉迷藏,不到大人喊着回家是不会走的,要数最热闹的就是晚上放电影,一个发电机、一个大布幕、两个带窟窿眼的圆盘胶带、一个白炽灯泡,村里人只要有一人知道哪里放映电影,整个村子的人都会知道,晚上比白天赶集还热闹,谁都不想呆在家里,但是那个年代小偷也多,家里必须留人,我家一般都是我母亲。
综上,七八十年代农村放映电影,基本都是全家出动,我家基本都是母亲看家,露天电影是我难忘的回忆。
❼ 小时候,看露天电影你最难忘的是什么
记得七十年代可以看到的电影非常少,我居住的附近就一个电影院。由于父亲的单位是一大形的军工企业,一般来说都是单位工会发票。有时候小学校组织我们学生包场观看,影片发行放映日期短的时候我们只能干瞪眼看不上了。就要等待父亲单位如果能有多余的电影票,我可以有幸获得观看。
由于文革时期感情影片基本没有,只有《地道战》《南征北战》这些革命影片。朝鲜电影故事片《卖花姑娘》批准在国内放映,渴望精神食粮的人们盼来了希望,这一下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由于就放映10场,电影票是每个人都可望得到的,谁有一张电影票那可是天大的美事。有的人干脆就到电影院的后台墙外听着实况。听到那电影插曲“卖花姑娘”沉醉在无限的快乐之中。每天电影院门口站着很多找机会混进去的人,工厂出动了工人民兵预备役人员看住电影院大门,维持秩序防止发生意外。
就在人们观看无望的时候,工厂工会经研究请示有关部门,同意在广场晚间6点30分露天放映一场,这好消息一出大家非常高兴。我吃完晚饭去观看时大道上人们脸上透着浓浓的笑容。在人山人海的广场看台上一块放映幕早已经挂好,一台解放牌 汽车 停在中间上面架着一台放映机。电影开映前放着新闻简报,一会儿正式放映开始人们鸦雀无声专心观看。每个人的心情随着剧情发展而变化着,看到激动时痛哭流涕,后来听说有的人把兜里的袜子误以为手帕擦着鼻涕眼泪 留下笑谈。这是我有生以来经历的最多人一起观看露天电影的经历,真的使人难忘。
在文化生活缺乏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看露天电影就是最好的精神享受。每当听说今晚村里要放映电影,我就高兴得不得了,整天精神都很亢奋,甚至忘了饥饿和一切不愉快。
看露天电影最让我难忘的有下列几点:
一,若村里当晚有露天电影,几乎家家都吃“蕃薯饭配豆干压韮菜”。
在我们潮汕普宁县,“蕃薯饭配豆干压韮菜”在物质匮乏的时代是顶级 美食 。就是用大米加上蕃薯丝煮成干饭,配上普宁豆干炒韮菜。这道菜平时少吃,在有露天电影这喜事的当天晚饭是一定要吃的。一来是喜庆时刻庆贺一下;一来不用看电影半途挤出来拉尿而错过精彩镜头,不像平时老吃稀饭尿多。
二,早早就拿着家里破草席去占位,生怕去晚了占不到居中并靠前的好位。因抢占好位而吵架是经常的,严重者甚至大打出手。
三,一部老电影放了又放,战斗片最受欢迎。
放映频率较高的战斗片有:《奇袭》、《侦察兵》、《三进山城》、《小兵张嘎》、《渡江侦察记》、《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地下游击队》、《平原游击队》、《南征北战》等。
四,几乎每次都在电影间隙开批斗大会。
挨批斗者有盗窃者、投机倒把者、逃港者、五类分子等。
五,每部电影都有电影放映员进行解说。
解说员解说生动有趣、语言诙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六,每部电影都要换好几次片(拷贝),尤其是小型机。中型机和大型机少些,并且银幕比较宽大,小型机银幕很小,有人笑称像手帕。有个别电影是宽慎旦穗银幕的,比较好。
七,大部分电影是黑白的,彩色的少。
八,电影机经常出故障。
每当出故障时很扫兴,我们经常喝倒彩。学着街巷的叫货子的叫卖声:“铜铁换糖块哟!”意思是电影机可以当废铁去换糖块吃了。这时大队的民兵会拿着竹枝来打我们,叫我们住口坐下。
那时候的我还太小,看不懂电影演了什么,但我和小伙伴们却能“看懂”大人们在看电影时发生的各种偷偷摸摸的事,因此发生了很多有趣并且惊险的事。
我的家乡通电比较晚,那个时候人们的 娱乐 活动少得可怜,除了迟旅逢年过节“打花鼓子”(花鼓戏)外,就剩下农闲时为数不多的几场露天电影了,老家人叫“演电影子”。
所以,只要听说有哪个村晚上会“演电影子”,村里人奔走相告宽卜,早早做好晚饭,一吃完碗都顾不上洗就拿着小板凳往那边赶。有时要翻山越岭,老人们还会备上火把,年轻人则把家里所有的一号电池都找出来,一节一节试哪个还有电,然后将三四节接在一起,拼成一个超长号手电筒。
我们小孩子则聚在一起,根据听说的电影名字,讨论“打的凶不凶”(激烈武打场面),打得凶的,我们跑得比大人还快,打得不凶,我们就磨磨唧唧不想去,或者干脆聚在村里不愿去的人家,免得大人走了在家害怕。
后来不知道哪一天,一个大孩子告诉我们,他在电影开始之后看到有人“亲嘴”,开始我们还以为他说电影情节,都觉得甚是无聊,那是大人们才喜欢看的画面,我们毫无兴趣。
但那家伙却敢用全家人来赌咒,说不是电影,是某某和某某某,这下我们都来了兴趣:这不是那谁的妈妈和谁的爸爸吗?他们两个咋亲嘴了呢?于是我们发现了比看电影还有趣刺激的事情,每次者积极地跑在大人前面。
跟着那个大孩子观察几次皇,我们知道他的确没有撒谎,虽然没有再看到他说的某某和某某,但每场电影真的都会有一些大人“亲嘴”的事情在黑暗中发生。
慢慢地,我们从露天观看的位置上就能发现秘密:
每场电影,永远积极抢点第一排位置的人,基本上都是每个村里平时能说会道、说话喜欢大声大气的人,大部分都是小伙子和比我们大的孩子,因为他们回村后会负责直到下次电影开场前的“讲电影”工作,经常在一起干农活或者乘凉歇息时看到很多人热火朝天地和他们讨论有趣的电影情节的场面。
中间位置,基本上就是大致按照先到先得的顺序,补七大姑八大姨五叔六婶这类人占了,有些听说邻村某个亲戚今晚会来看电影的人家,还在小凳子摆有零食吃的,占一片地方早早地等着。
我们这些看不懂电影的孩子,就不停在放映场地四周奔跑呼叫,兴奋无比地期待着电影开场。个高一些的孩子,会跑到银幕前比比划划搞怪,在空白的银幕上留下影影绰绰的样子。
放映的电影有些是已经放过很多次的老电影,但每次放映场地也是人满为患,大家看电影热情依旧不减。
而最让大家兴奋、举村拖家带口去看的则是那些刚刚流传过来的“新片子”,特别是听说“打得特别凶”的那种。这时候放映员也特别忙,一个村挨着一个村赶场,有些村子为了早点迎来放映员,还送礼请客。
我印象中有好几次就是这样,放映员在热情的村民家里喝多了,没来得及“洗电影片子”,类似于我们现在说的“倒带”——把上一次放过的胶片卷到另一个盘子上倒回去。于是经常有放映员在电影开场前在场地片“洗电影片子”。
这是我们所有孩子最兴奋的时刻,能最近距离看到神奇的电影片子,有时洗断了,还能看到放映员把片子接上。
也有放映员完全忘了“洗电影片子”的情况,我们就曾经和大人看过一场“倒着演”的电影,里面的人和车都是往后退,武打片中本来飞上楼顶的人,会从楼顶上“摔下来”,耳光从脸上“飞”起来,子弹从脑袋上飞回枪里面……看电影的男女老少都兴奋得像自己演电影了一样,哄笑声淹没了放映员“不要吵,不要吵,马上就洗完了”的大喊。
对于我们这些躲在人群背后的小孩子们而言,真正的“电影开场”是在银幕上的电影演到关键时——通常是刚过1/3或者过半,所有人全神贯注瞪着银幕、甚至有人忍不住站起来的时候。
这时,坐在后面那些“怀着某种目的”的人,就开始动作了:我们经常看到有小伙子偷偷拉起旁边姑娘的手或者姑娘偷偷塞给小伙子一个什么东西,然后两个人一起低下头。任凭人群吵闹,银幕上如何热闹,他们都毫不在意,就那么偷偷拉着,偷偷看对方一下,可能偷偷在笑或者脸红。
而像某某和某某那类型的人,就比小伙子大姑娘们大胆的多。我们经常看到他们在看电影时靠得很近,边看边不时地你碰我一下,我拍你一下,电影还没演到一半,他们就开始四下张望,然后自语一句“呀门忘了锁”“火可能没熄”之类的,往人群外面黑暗处走,另外一个隔一小会也偷偷摸摸跟着去了。
这个时候我们这些看不到也看不懂的小孩子,就激动得眼睛发亮,偷偷跟着他们看他们干嘛去。但经常他们去的地方太黑了,我们都害怕不敢去。只有几次,可能他们太着急还是怎么了,被我们模模糊糊看到,我们就兴奋地相互叫到“哇抱住了”“快看亲嘴了”,其实每个跟来的孩子都能看到,但我们总是忍不住想相互通知。
听到声音的大人会像被蛇咬到了一样突然跳开,对着我们骂一句“哪来的小杂种瞎扯!”然后一前一后去了其它地方,这时他们都会走得很快,我们经常就跟丢了
只有一次,我们特别幸运!
那次我们跟着两个人,到了一片玉米地边,他们就在地头草丛那里被我们看到“亲嘴”了,我们激动得刚喊了出来,就看到那个男的向我们这边扔了什么。我们都以为要被打死了,撒腿就跑,但几个没反映过来的孩子弯腰找到扔过来的东西,发现是糖!我们激动疯了,就一起像小狗一样爬在地上摸找起来……等我们找得差不多时,那两个人已经从玉米地里面出来了,路过我们身边时,还“嘻嘻”笑着。
也大概就一两年光景吧,我们村通电了。
村里慢慢有黑白电视机,人们都开始晚饭后聚在有电视的人家看电视剧。露天电影渐渐没人看了,再好的片子,现场也经常没几个人了,还都是老头老太太,再也没了我们这些小孩子的乐趣了。
再慢慢地,又有了彩色电视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连聚在一起的热闹场面也没有了。
村里的夜,变得像白天一样平淡无奇和没有乐趣了。
最难忘小伙伴们哪种天真浪漫、风雨无阻、执着追随、废寝忘食劲头。
那时候,村村都有小学,学生人数众多,二三百是有的,喧嚣热闹非凡。同学们居家分布方圆好几里旮旯角落,信息灵通,隔村邻队哪里要放电影,早就打探清楚。(那时每个区乡都有电影队,按乡村序列逐一播放,有时间按排和规律可追寻)。在上学的来回路上,课间 娱乐 操场,稍有丁点消息,迅速传遍整个学堂。一听说某个地方放电影,个个兴奋得像过年,心里象吃了蜜糖一样快活。
一放学,即像离弦之箭一样向家奔去。毛里毛燥忙完家长交待的农活,也顾不得换衣就饭,即刻拉开嗓门,吆喝起左邻右舍、同湾同队小伙伴,向电影播放里急切进发。几里、十几里山路,那怕刮风下雨、坡陡路滑,统统都不在话下。牵浪打群、翻山越岭,瞎火黑灯,打着个光脚板,从不叫苦喊累,更莫说打退堂鼓。那一路的叽叽喳喳、一路的嘣嘣跳跳,一路的嘻笑打闹,还带着时不时来一句口号:“冲啊!”。那呐喊声、那劲仗,那气势,用兴高彩烈、满心欢喜、心满意足、满载而归等字眼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有了电影的耳濡目染,家里泥巴墙、篱笆壁、门框、小格窗上贴的画像《董存瑞》、《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雷锋》、《沙家滨》等英雄事迹图片,连环画地道战>地雷战>双枪老太婆>等等小人书,塞满了各种破书包、布口袋、烂桌柜,这不仅是青少年追捧、模仿、崇敬的偶像,更是陪伴我们年轮增长的忠心朋友、精神大餐。谁家的画多,便有了在其他发小面前炫耀的底气。谁要是把家里当个兵的帽子或军衣或军鞋兜起,尽管大得出奇,一点不合身,只要在同伴中亮个相,旋一圈,那骄傲自豪表情,用一句四川方言,港得狠哦!真的不摆啰!直让人高看几眼,馋慕三天。
有道是:
少小乐趣纯天然,电影画图枕耳边。田间地头追风跑,树梢悬岩敢登攀。嘻逐打闹冲锋喊,争扮豪杰斗敌玩。自古英雄出少年,谁当叛徒要挨鞭。
在那个 娱乐 活动匮乏的年代,露天电影的存在,成了几代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最难忘白色的幕布前,那一张张充满笑意的脸,仿佛定格在了脑海里,成了一张发黄的老照片,唤醒着尘封的往事……
电影带子转动着,一束光照在白色的幕布上,故事片就这么开始了……《新龙门客栈》、《铁砂掌》、《黄天霸》、《霸王花》、《鹰爪铁布衫》、《十兄弟》、《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中南海保镖》……
70年代那时候物质匮乏,80年以后才有电视。
记得小时候农村除啦墙上的小喇叭,那就是每月两场电影了,妈妈早早把饭做好催赶我们快吃,拾掇完赶紧叫哥哥扛起板凳占个好位置,我们到的时候人早满了找到哥哥赶紧坐好,焦急的等待。电影一开演立刻鸦雀无声,先开始《祖国新貌》《闪闪红星》《英雄儿女》《红牡丹》《小花》《上甘岭》《柳堡的故事》《铁道游击队》《董存瑞》《戴手铐的旅客》……儿时满满的回味[再见][再见]
哈哈哈,上世纪60年代,还是在丹江口市上小学,一天找老娘要了5分钱在露天电影院看电影,不知道什么时候在水泥橙子上睡着了,半夜醒了一看,就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幸亏露天电影院没有锁门,赶快回家去了。(因为不知道时间,也不知道几点钟)。[大笑][大笑][大笑]
小时候,看露天电影你最难忘的是什么。
小时候那时不仅物质匮乏,文化生活也是很匮乏的,看电影在当时绝对是一件所有人开心的一件大事。
厂区的广播总是提前通知今天会有电影,甚至今天什么电影,几点开始放映都通知的明明白白。
爸爸妈妈赶紧的抓紧时间把饭就做好,我和姐姐快速吃完饭后赶紧的抱起小板凳去占位置。
那时电影院都是露天电影院,位置绝对的不能太靠前,否则只能仰着头看电影了,但也不能靠后,靠后会被会被被前面的人挡住视线,只有前面靠后一点的地方是最好的。我和姐姐总能占到前面靠后一点的位置。
其实那时放什么电影,对于还是小孩子的我并不重要,只是喜欢那种热闹的气氛,哪怕有时刮着风,下着雪,即使脚都被冻僵了,也乐此不疲。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部电影就是《画皮》有的小朋友直接吓哭,我也被吓的钻进爸爸的怀里,再也没敢看。
后来厂子里就专门盖了电影院了,即使刮风下雨也吹不到淋不到了。
如今虽然电影院里的环境已经非常的好了,我却很少去看电影了,露天电影就像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记载着我儿时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
露天电影也是几代人美好生活的回忆,看过露天电影的人多少都有一段难忘的记忆。
小时候,物质文化生活不丰富,看个电影像过年一样,有时候要跑几十里地,也不嫌累,看完电影回家 睡一会,天就亮了。
记得那时候的电影片子也不多,反反复复就是那几部,《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卖花姑娘》,都是黑白片窄荧幕的,情节简单,画质也不好。前面还有加演。“中国的新闻简报,朝鲜的哭哭笑笑,越南的飞机大炮”。
最难忘的是看《卖花姑娘》,跟一伙同学走了很远的路,到了放电影的地方 ,人都站满了,没地方了,只好挤在荧幕的后面,凑合看着。画面里的人物及图像都是反的,津津有味的看着,跟着剧情一会哭一会笑,那时也没有餐巾纸,用袖子擦眼泪。
看完回家要过一个小河,河上有一座木桥,先过去的人使坏,把桥板拆了,后面的人不知道,掉进河里好几个,后来有人把桥板搭上了,我们才过去,大冬天冻的鼻涕眼泪的。
现在生活条件太好了,家门口几个电影院,十几年也不看一次电影。上次单位包的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拿住电影票也没好好看是那个电影院,去了找不到,打电话问同事,人家说了地方,一看票面,跑错地方了。
小时候,看露天电影最让我难忘的就是一部叫阿福的电影,故事讲叙了一个小男孩在美国入侵越南的时候,坚决抗击侵略者的故事,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