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执行者的相关影评
六月,梅雨即将到来的上海,能和世界杯的热度相提并论的除了气温和世博会,应该就是上海国际电影节了。在亚洲新人奖的参赛影片中,有一部电影让我经久难忘,就是韩国电影《执行者》,这部影片有着明显的韩国电影的范儿,不但融合着细腻的感情和深刻的哲思,而且在真实人性的挣扎方面也做了很好的尝试。恍惚间让我想起了金基德和朴赞郁等韩国导演的作品。但是影片在节奏和叙事线索上的漏洞颇多,难以将其定为一部杰作, 但如果中国导演能在处女作品中表现出如此的思想深度,那么真该欢呼雀跃了。
影片题材取自韩国社会的热点事件——死刑执行制度的恢复,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容易展现人性的题材,而导演把握住了这一事件最核心的人物——死刑执行者,在展现死刑执行者的心理方面不遗余力。
在影片《执行者》中,有三个重点表现的人物,而这三个人物表现的非常有层次感,由帅哥偶像演员尹继尚饰演的在京是一个涉世未深的青年,刚刚结束法务部的司法培训,对于监狱内的种种险恶的经历丝毫没有防备,从青涩走向成熟,也从单纯、善良走向复杂和纠结。坏小子赵宰贤饰演的钟浩警官则是一个嫉恶如仇,时时刻刻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暴力执行者的位置,他信奉以暴制暴,唯有暴力方能抵抗暴力,而在最后却因为迷失在暴力中,心灵坠入深渊。第三个人物是韩国老戏骨朴仁焕饰演的金警官,他曾经是十二年前的死刑执行者,却为此所累,不愿再重蹈覆辙。三个主要角色刻画的生动而鲜活,富有层次,可以说是影片成功之所在。
可是其他配角却稍显逊色,无法起到绿叶衬红花的作用,比如在京的女朋友也有一条线索,即因为感情问题在死刑执行当天去堕胎,这条线索没有得到很好的表现,不仅对影片的深入没有帮助,却成为画蛇添足的一笔,女友的刻画也很单薄。另外一个重要的配角人物杀人狂魔,前史并没有任何交代,使得人物显得不可信,只能从侧面烘托钟浩警官的残忍的以暴制暴的行为。
B. 如何评价韩国电影《辩护人》分享一下吧
《辩护人》的豆瓣评分达到了少见的9.1分,电影以韩国前总统卢武铉为原型讲述其从一个对现实漠不关心只想过好自己生活的普通律师在经历过韩国军政府的黑暗面后开始勇于与不公正的现实死磕的民权律师,说句实话电影中的辩护阶段以米国好莱坞电影的标准着实不算精彩,男主角与其说是用法律武器捍卫受害者更多的是用煽情的手法占领道德高地,就算如此里面的台词也让我泪目,更多的是无奈,当时那种感觉就像是自己想说的被男主角全部说出,正是靠着像卢武铉这些为民请命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韩国才能在几十年的斗争后终于在1987年光州事件后迎来自由化,更让我意外的是在审判中代表军政府的法院在男主角的要求下把那些原本被绑着的年轻人松绑还给他们座位,男主角的慷慨陈词竟然没有强行打断,事后也没有以扒男主角黑帐的方式把他抓进去再通过新闻报导显示自己的正确性,甚至同意外国记者旁听庭审,而作为证人的军人小哥也在作证后才把他抓走,这让我着实大感意外,刘喻先生在评价曼德拉先生时那句话说的可谓精辟,正是坏人坏的不够好人才有翻身的机会,而托洛茨基的另一句话则把极左与极右的差别表露无异“沙皇太软弱才会失败,我们对敌人决不能手软。”
C. 如何评价韩国电影《辩护人》
《辩护人》太火了,在韩国,在中国,尤其在法律界。李祖军老师上课说到它,说他观影当中,几度落泪。这样的情绪,在我是没有的,我想,和我一样近几日观看了此片的同学,大概也少有这样的情绪。我想,这不是因为李老师比我们更敏感,而是因为他一路走来,更知道身为律师的艰辛,和身为法律人对国家社稷的责任。艾青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