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评价电影《浪潮》和《死亡诗社》
个人文笔有限,所以选了两篇感觉写出精髓的影评推荐一看:
《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
有人说我们是缺少信仰、理想和激情的迷茫的一代。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关心的只是
一味地读好书、作个大人看来引以为豪的孩子,考出优异的成绩,以后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再以后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再在以后等我们有了孩子,也要这样循环往复
地教导培养下一代,读好书、作好孩子等等……
不免有个问题开始终日萦绕在我思绪中: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不想从哲学问题去考虑这问题,那
是学者的工作。对于普通的我来说,一直一直以来,我只是认为生活只是顺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着,就像小溪的清水至上而下流畅般自然,没有为什么是从高到低的
疑问,也没有为什么要有小溪和溪水的问题。“就这样”便是我的答案!
看了《死亡诗社》后,我懂得了意义存在的价值。生活只是我们的一个
舞台,它本身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在舞台上选择并出演什么样的角色和内容:戏剧、诗歌、悲剧、话剧、哑剧、歌剧……,什么都可以,哪怕乱七八
糟,浑浑噩噩都可以,但原则是:你自己选择的并乐意用一生去努力追求。
《浪潮》
关于电影《浪潮》,有一篇豆瓣影评说的深得我心,推荐题主看一看:“1967年,在美国加州的一所高中里,一位青年教员,为了让学生们明白什么叫法西斯,他提出铿锵有力的口号,“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和“行
动铸造力量”搞了一场教学实验,用严苛的规条束缚学生,向他们灌输集体主义,要求他们绝对服从,遵守纪律。令人惊讶的是,学生们非常顺从,步调一致地投入
其中。他们精神抖擞,穿上制服,做课间操,互相监督,很快凝聚成一个新的团体。——”41年后,这个事件被德国人改变成电影《浪潮》,但是诚如我之前所
说,它毕竟描述的是一场群众运动的萌芽阶段,也毕竟是一个实验,所以它的震撼有限,作为一个像我等这种生活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的子民来说,我看完此片不由
得自豪的说,这算啥,我们有比这更狠的。可是一个中学老师为什么都可以如此轻易的煽动一场小规模的群众运动呢。我想此片的意义并不完全在于提醒人们警惕纳
粹思想依然存在,而是从更人性的方面讨论了所有的这一切,它从何而来。
这些生活在和平时代的年轻人,他们有比他们父辈更优越的生活,从小
受到的是民主和自由的教育,他们的个性比从前的张扬,人格也受尊重得多,但是他们依然被法西斯的那一套所感染,在短短五天内,就变成了狂热分子,丧失理智
之彻底,使他们自己在清醒之后也大吃一惊。在电影中,导演着重描写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年轻人作为例证,而霍弗则在《狂热分子》这本书里,一一将这些潜在的皈
依者指认了出来:马尔科,一个品学兼优的年轻人,有大好的前途,有漂亮出色的女友,但是他家境贫寒,和女友家境悬殊。霍弗说,“为最起码生活操劳的人,不
会有时间、心情去悲愤和造梦。”“已经拥有许多而想拥有更多的人,其失意感要大于一无所有的人。”蒂姆,一个懦弱平庸的年轻人,在问题家庭中长大,缺少人
关爱,得不到尊重,经常被人欺辱。在这场实验中得到最大的幸福感,也是这个团体最忠诚的皈依者,因为群众运动能够“治疗那些严重的失意者,不在于提供一种
绝对的真理,或是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而在于能让他们摆脱了无能的自我。”以锡南为首的几个小混混,是霍弗所说的畸零人,他们虽然表面上称王称霸,但是
却是主流价值观眼里的坏孩子,小流氓,是被抛弃的一群孩子,虽然在学校里也不是全无势力,但是“对于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得到再多,也不会让我们满
足。”而卡罗,那个最早清醒过来,并且退出这个团体的姑娘,她的生活则是最幸福的一个,家庭富足,才貌双全,被同学和老师认可,个性十足。所以她才会本能
的反感一切剥夺她个性的东西,她就像所有成人世界里的中产精英一样,有很多优点,但她的优越感也的确会令人讨厌。
这就是青春吧,绝望,
失意,迷茫和看不到未来的青春。是憎恨自我,想逃离自我的青春。你当然可以在看完电影之后很轻易的说诸如我们要警惕法西斯主义,要警惕纳粹归来啊这样的
话,给年轻人讲很多很多的道理,宣扬人道主义等等,但是。懦弱的蒂姆在危险时刻被锡南保护,那感觉能不幸福吗?从来不被好学生理睬的锡南竟然和马尔科合
作,打出了一记好球,那感觉能不幸福吗?当绝望扎根在年轻人的心中,此时此刻,只要有一个人,挥挥手,指出一片光明的应许之地,人们就会义无反顾的跟他
走。而自由,它有时候也的确不是人人可以承受的,霍弗说“自由若是软弱无力,再多的自由又有何用?”;用曾经一个热情洋溢的年轻纳粹党员的话说,他追求的
就是“免于自由的自由。”你如何能让一个绝望的年轻人不为希望而狂热?你如何让一个饥饿的人不对食物充满贪婪?有些东西,它从未走远,是因为它就在我们的
灵魂深处。法西斯主义从来没有远离,它是人性的一部分,它藏在每一个灵魂深处的绝望里。
“狂热是一种灵魂的疾病”,它一旦散播开就像瘟疫
一样不容易消除,群众运动一旦反动起来,它的走向和控制是难把握的,在《浪潮》的最后,电影中的教师并没有像真实故事里的教师一样控制住局势,“悲愤在希
望即将得到补偿的时候最为蚀骨”,而这愤怒最后导致了惨剧的发生。德国人有意给出的这个结局,似乎是在提醒人们,狂热这种东西一旦养成猛兽,是可以反噬
的。在《浪潮》里让我十分吃惊的一点,是教师复制了很多纳粹控制党徒的手段,竟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被认为是正常的一部分,比如教室里重新排列桌椅的方式,
比如学生们要穿校服,要喊口号,好学生和差学生被安排在一起坐,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反复被宣讲的集体主义,集体荣誉感。对了,还有踢正步,踢正步的奥
妙在于“让人心无二用,踢正步可以扼杀思想。踢正步可以泯灭个性。”
这些东西再熟悉不过。也让我触目惊心,看看他们都对我们干了什么?这
也让我想我们的一些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如果说,这些生活在民主的国家里的孩子因为一时的蛊惑而成为了狂热分子的话,那么我们的年轻人,只能是比这些孩子
更无望的年轻人,而我们的教育又是什么教育呢?我们这个国家又是在培养什么样的年轻人?我们造就了什么样的狂热分子,这片土地上有多少失意的年轻人?他们
没有自由,也看不到希望,按照霍弗理论,他们都是群众运动的潜在皈依者,只要动用宣传的力量,给他们指定出一个“魔鬼”,他们就可以扑过去,用最残忍和粗
暴的方式去撕咬。霍弗说,“当我们在群众运动中丧失了自我的独立性,我们就得到一种新的自由——一种无愧无疚的去恨,去恫吓,去撒谎、去凌虐、去背叛的自
由。”而那些赤贫中的年轻人,他们甚至连这样的狂热也不曾持有,要么成为罪犯,要么去跳楼。
写到这里。我深感这个问题是一个无底洞,我
自己的力不从心,甚至将我自己对这部书和这个电影所带给我的思考全部理清记录下来都不大可能。而他人提醒需要提防的地狱,我们正生活在其中,抬头四望,只
能徒感内心更加悲凉,以我们微薄之力,我们如何能够穿透这厚厚的铁壁,唤醒我们的年轻人?我看到我身边那些我曾经厌恶的粗暴的狂热的年轻人,这一次,我看
到了他们心里的绝望,自卑,懦弱和失意……而解决这一切问题,靠理论上的争执,说服,任何言辞都是没有用的,靠心理调整,自我消解其实也根本不大可能,解
决这一切问题,办法其实只有一个:
给年轻人以希望。请给他们以希望。
而我,一个渺小的,微不足道的写作的人,为什么要费
力气去想这些劳什子的令人痛苦的问题呢?其实我也不知道,也许我兜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读了书,看了电影,半夜三更写下这么一篇文字,绕来绕去的想了这么
多东西,只是因为对于我来说,只有在我解决了作为人,理清我和自己存在的这个世界的关系之后,才能够安然的活下去吧。然后呢?然后我什么也不想干,只想去
寻找那么一小块地方,可以安放一张可以和爱人尽情做爱,安然老去的床,和最初的时候一样。
然后我希望我能够醒着死去。
B. 如何评价德国电影《浪潮》
这片当年在德国反响剧烈。别看现在德国人已经民 主多年,但是民族根还是那样对上级的完全服从和对理想的盲目追从。所以德国人历来改革什么的都是自上而下的模式。
而相对国人,尽管表象也是服从,但大部分状态其实是忍受,只要当忍受到达一定临界点,忍无可忍的时候才会发动自下而上的改 革。
C. 豆瓣五星电影集中营
[邮差]
导演:迈克尔·莱德福
编剧:富里奥·斯卡派利/Giacomo Scarpelli
主演:菲利浦·诺瓦雷/马西莫·特罗西/玛莉亚·嘉西亚·古欣娜塔/Renato Scarpa/Linda Moretti
类型:剧情/喜剧/爱情/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意大利 / 法国 / 比利时
语言:意大利语 / 西班牙语
上映日期:1994-09-01
片长:108分钟
D. 纪录片《我们的浪潮》的豆瓣评分是多少
豆瓣评分是8.8分,感觉这是一部属于潮人的纪录片。
对于我本人来说这部纪录片最大的意义就是让年轻人在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广泛影响下局限于通过地缘来形成社群,而是可以通过兴趣在线上、线下形成一个同好的社群。
E. 德国电影《浪潮》从心理学角度的影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5ccacfe0100vjd7.html
F. 跪求电影达人推荐好看电影,我大一到大四看了也不少,现在觉得没看点了,豆瓣8.5分以上的电影看的差不多了
钢铁侠12
波斯王子
飓风营救
公众之敌
范海辛
这些是科幻动作什么的
诺丁山
律政佳人12
如果能再爱一次
朗读者
傲慢与偏见
真爱至上
澳洲乱世情
恋恋笔记本
芳芳【苏菲玛索】
这些可能文艺点
重返17岁
贱女孩
灰姑娘之舞动奇迹
歌舞青春123
差不多先这些吧,我都看过觉得不错,不知道你喜欢什么类型
如果是女生我强烈推荐1部动画电影还挺立体的那种
僵尸新娘不是鬼片很浪漫凄美强尼德普配音超赞
G. 德国电影《浪潮》 德语影评/简介
影片根据陶德·史崔塞Todd Strasser的小说《浪潮》(The Wave,1981)改编而来,其笔名为Morton Rhue。小说取材于真实历史时间,1967年4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所高中里,教师Ron Jones大胆地进的一场实验,为了让学生们理解法西斯主义,利用五天的时间向他的班级灌输纪律性和集体精神。导演将这一事件搬到了现代的德国。教师莱纳·文格尔在学校活动周中给班上的同学讲授独裁政治,并突发奇想进行了一个为期五天的试验,却没想到事情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并最终引发悲剧
结尾处老师莱纳·文格尔读学生交的作业——关于“浪潮”的体会与感受:
“我想要的我应该都有了,衣服、零花钱,诸如此类,但我却时常感到无聊。(台下有学生对旁边的人小声说:这是我写的)这几天的经历很有趣,谁最漂亮、谁成绩最好都不再重要,“浪潮”让我们人人平等。出身、信仰、家庭环境都不再重要,我们都是一场运动的一份子。“浪潮”让我们的生活重新有了意义,给了我们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
说的很好,如果说一开始给这些年轻人灌输的“纪律铸就力量”等思想是独裁者借以操纵他人的手段,那么上述学生的内心感受深刻地表明团体的巨大影响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在物质上得到了满足,可是精神上去缺乏归属感、认同感,没有人在乎你对什么感兴趣,没人在乎你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生活漫无目的、索然乏味。可是一旦我们组成一个团体,一个有着令人甘愿跟随的精神领袖、严明的纪律;有统一的制服、统一的手势、统一的LOGO;有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的团体,情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人得以被平等对待,团体中的每个人似乎都充满激情,眼中时刻闪现着激动的光芒,满腔热血地做着自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极度崇敬高高在上的精神领袖。。。一个小型的独裁体制就这样轻易地实现了。
H. 豆瓣2020年度榜单里面有什么
豆瓣2020年度榜单包括评分最高华语电影、评分最高外语电影、年度冷门佳片、评分最高华语剧集、评分最高英美新剧、评分最高英美续订剧、评分最高日本电影、评分最高韩国电影、评分最高日本剧集、评分最高韩国剧集和2021年最值得期待华语电影等几个大类。
1、第1名《阳光普照》豆瓣评分8.5
去年金马奖的大赢家,斩获5项大奖,电影不光征服了专业观众,也同时是一个人人都能看得懂,爱得起的电影。阳光普照之下,所有人都有阴影。
I. 《浪潮》影评:法西斯主义有多远
电影《浪潮》讲述了一位精通无政府主义的政治老师阴差阳错被安排教授为期五天的独裁政治课,但是他发现学生们根本不了解什么叫独裁,于是他决定在课堂上模拟独裁社会。他要求学生们端坐、发言之前必须举手、必须称呼他为“文戈尔先生”、穿统一制服,以及让他们感受整齐划一的步伐。学生一开始很抗拒,但很快很亢奋,对这门课和文戈尔也渐渐喜欢起来,他们拥文戈尔为领袖,称自己的团体为“浪潮”。接下来几天里,学生们自发制作了网页,制作了浪潮的标志,发明了问候手势。一夜之间,他们将浪潮的标志贴满大街小巷,引发城市骚乱??他们有了集体意识,团结一致,很快吸纳了大量新成员,对文戈尔言听计从。但是渐渐的,他们开始排斥非“浪潮”成员,并与其他团体产生冲突,甚至威胁其他反对浪潮的同学,最终在游泳比赛中引发了一场大骚乱。与此同时,文戈尔沉醉于独裁者的地位无法自拔,与其妻子的关系恶化,妻子离他而,此时他才幡然悔悟,决心解散“浪潮”。他将所有学生召集在礼堂,先模仿希特勒鼓动学生,宣称要来一场“席卷德国的革命”,他对德国政治的批评令学生们激动不已,他甚至叫学生将一个不同意见者押到台上,他说可以将其吊死或者绞死,就像独裁政府那样。所有人都沉默了。然后他问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他们刚刚做了什么。文戈尔对学生晓以大义,指出“浪潮”就是法西斯,是一场闹剧,并宣布解散“浪潮”,然而此时他已经无法控制局势,一名他的狂热崇拜学生突然掏出一把手枪,击伤了另一名学生,并且威胁要枪杀文戈尔,除非他不解散浪潮。文戈尔问他:我死了谁来领导浪潮?这一句话使得该学生最终崩溃,吞枪自尽。文戈尔难辞其咎,锒铛入狱。
《浪潮》作为一部现代政治寓言片,六年以来并没有获得其应有的地位,在我看来原因有三。
一是这部德国电影在德国国内并不受欢迎,虽然他们把08年的德国电影最佳剧情片的称号给了它。原因影片开头也有展现,当文戈尔先生问他的学生什么是独裁的时候,一名学生说第三帝国,其他学生纷纷要求换个话题,表示上一代的事情不应该再由他们来承担后果,而东德人和西德人之间也彼此埋怨着。德国的年轻一代已经厌烦了背负历史带给他们的罪恶感。世界习惯以一种“历史重演了一次,也许还会有第二次”的目光看他们,这种目光无疑是沉重的。我记得从一本杂志上看到过,世界杯期间经常有狂热的球迷呼喊自己国家的名字,有时在主场全场高唱国歌,但是一旦德国人这么做了,就会使在场的别的国家的观众沉默。德国青年的爱国主义是建立在国家自省基础上的,德国青年在面对世界的时候承受的更多。但是不得不承认,德国人是善于自省的,他们的批评讽刺起自己来毫不吝啬,天朝要是有其一半的谦虚,也不至于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
二是这部讲法西斯主义复辟的电影容易让德国之外的观众有一种“事不关己”之感。无论何地,提起“法西斯”,第一个冒出来的就是希特勒,接着便是纳粹德国。然而法西斯究竟是什么,希特勒又能代表多少的法西斯,却鲜有人深究。最值得深思的是,这部电影是改编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所中学的真实故事,而并非德国。如果号称世界民主典范的美国离法西斯也就仅有五天的距离,那么我们这些从小接受独裁式教育的天朝子民只会离的更近。
三是由于《浪潮》选择青年学生作为主体,导演希望表达的法西斯主义很容易与角色所表现出来的叛逆混为一谈。电影《白丝带》也选取了一些孩子来探究法西斯主义为什么能在德国生根发芽,最终像物种入侵一样席卷欧洲。不同的是《白丝带》将背景定在二战前夕,敏感的时间下一切隐喻昭然若揭,假若《白丝带》发生在21世纪,恐怕要琢磨良久才能想到法西斯主义的隐喻。同样的,当二战的硝烟模糊在世人的记忆里,当新一代的青年张扬的个性被普适价值观渐渐宽容后,极端政治思想与年轻人的标新立异之间界限渐渐被打破,纳粹崇拜在一些群体里被认为是很酷的事情,当然年轻人同样认为抽烟、飞车、吸毒、流浪、离家出走等等都是很酷的事情,但当他们成熟之后,这些事情便自然而然不会做了,但是政治主张却不同,它只会使人思考的更深入。
影片里统一制服统一徽章统一坐姿站姿,发言之前必须举手的情节想必凡中国人都不会陌生,而满大街贴徽章,整齐的喊口号,强调团结与集体,强调组织是个温暖的大家庭这种事情更不用说。影片里出现“浪潮”组织对非其成员的排斥与轻视、与其他团体的冲突,以及团体成员与非团体成员间关系的迅速恶化,都仅仅是温和的暗示,毕竟“浪潮”从成立到解散也仅仅只有五天的时间,但是威胁、利诱、监视、排斥、纵火以及最后的杀人都有体现。一个班的学生用五天就可以将学校搞得人心惶惶、四分五裂,倘若事态继续发展,“浪潮”的规模继续扩大,发展成社会团体之后,可以想见,一场席卷整个城市的浪潮就会到来:个体借团体的主张发泄,最终不同政见者一定是要被打倒的,先是争辩,然后发展成对立,最后是暴力处理;政府一旦干涉,事态只会更加严重,针对政府的袭击很快会上升成一场全国性革命??熟悉吗?红卫兵不是这样的吗?中国特色的法西斯主义离现在也不过四十几年的时间。
影片里少数没被洗脑的两人之中一个是极具历史责任感的女孩儿,一开始就对实验十分警惕;另一个是学生领袖,属于永远处在众人围绕的中心位置的女孩儿。她的设定极好的诠释了“平等”这个概念。她的美貌与才能天生就会让人觉得不平等,如果众人平等,她就必须做出牺牲,没受到重视是她离开“浪潮”的原因。这就提出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什么是平等?人的才能、天赋、外貌生而不等,一旦一视同仁反而是一种不平等。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里写道,平等有两种方法,一是拉高低水平的,二是拉低高水平的,前一种难一些,所以天朝大多采取了后一种,让跑得快的等跑的慢的,最后大家一起越来越慢。无论帝国主义亡我之心是不是不死,你得承认人家轻易不会因为要达成团体的目标就随随便便牺牲个人的利益。
文戈尔先生的实验一开始是想证明法西斯主义仍然是有群众基础的,甚至可能是隐藏在人性之中的,结果没想到事态超出了他的控制,甚至连他自己——一个无政府主义的拥护者——也沉醉于作为独裁者的荣耀之中不能自拔。如果说法西斯主义仍是有群众基础的,即使是在民主美国也一样,那么我们怎么就敢断言,文革不会再次发生呢?而今对于文化领域的控制已经到了默认不需要大众自己判断是非善恶的地步,广电总局自然会判别一切资本主义的毒草,那么离下一步全民拥护广电决议的时刻还有多远?也许你有时听到“早该好好整风”或者“风气都是文人带坏的”,我想也不是太远吧。
为什么习惯民主与自由的现代公民会那么轻易的放弃自由?这个问题被很多人研究过,研究发现人们在强权之下倾向于服从。但是仅仅通过这个理论不能完全解释学生们狂热与其展现出来的前所未有的创造力,每个人都在维护团体,每个人都觉察到生命的意义,每个人都觉得被平等的对待了。那些缺少关爱的孩子甚至感受到了温暖??他们都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孩子,热情洋溢,如你如我,却作恶而不自知。多少人问过,为什么纳粹德国优秀的军人与知识分子,都声称他们对大屠杀毫不知情。然而一火车一火车的犹太人被拉走的时候,他们难道不知道吗?他们只是不问那个问题:这些犹太人被拉往哪里?
如果民主国家尚且离法西斯只有五天的距离,那么我等从小接受奴性教育的天朝贱民,大概只差谁来振臂一呼了吧。《浪潮》提出了问题,但是没有回答,单靠统一服装和口号就能发展法西斯的话,我朝早就统治世界千八百回了。像“浪潮”这样的组织为什么会划向极端与偏执,是否存在易感群体,是否能够摆脱“法独裁一定邪恶”的宿命,都需要认真研究。至于中国,大概首先要做的是先承认自己独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