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影平台 » 哈里路亚电影迅雷
扩展阅读
华为手机怎么拍摄电影 2025-02-22 05:16:07
四岁半看电影用买票吗 2025-02-22 05:16:05
电影校园师生系列皮微 2025-02-22 05:09:34

哈里路亚电影迅雷

发布时间: 2025-02-22 04:56:42

㈠ 阿凡达是什么

《阿凡达》(Avatar)是一部科幻电影,由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二十世纪福克斯出品,该片有2D、3D和IMAX-3D三种制式供观众选择。影片的预算超过5亿美元,成为电影史上预算金额最高的电影。此外,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监制的全平台同名游戏《阿凡达》(James Cameron's Avatar: The Game)于2009年12月1日推出,游戏类型为TPS(第三人称科幻称射击动作游戏),支持3D显示器。另外,还有一些《阿凡达》周边产品及同名作品。
阿凡达的英文原名为“Avatar”,词根本源自梵文,写法:अवतार。 在印度哲学中,普遍被认为和众神在地面上的肉体表现形式有关。阿凡达意指降临人间的神之化身,通俗意义可理解为“化身”。 在梵文中,“化身”一词具有透过深思熟虑,并且由于特殊目的而从较高境界“下降”、“转世”的涵义。通俗的说,就是天神降临,或者说是天神附体。或者可以理解成神下降到人世,用人的肉体施展神的力量,降世神通、天神下凡等词的含义比较接近。 在印度教中,AVATAR特指主神毗湿奴(VISHNU)下凡化作人形或者兽形的状态。传说毗湿奴有10个化身,其中有9个已经降临世间,最后一个化身会在世界末日降临。 在佛教的语言中,是三身(法身、报身和化身)之一,代表着心念和行为,佛教认为,三身本是一体。 在以天主教、基督教为主的体系中,意味着人性中的神灵之能。即使剥离开宗教层面上的解释,也是一个在现今电脑技术中的常见术语,通常指的是在虚拟实境中完美并具象化的呈现出人形。 卡梅隆选择这个词作为电影片名,无疑是非常点题的,不单将故事要点透露出来,同时也把主题进一步升华,达到了在哲学,宗教以及现代科技三者语境中最自然的融合。
阿凡达美国海报
故事发生在2154年,故事从地球开始,杰克·萨利是一个双腿瘫痪的前海军陆战队员,他觉得没有任何东西值得他去战斗,因此他对被派遣去潘多拉星球的采矿公司工作欣然接受。 这个星球上有一种别的地方都没有的矿物元素“Unobtanium”,能够吸引人类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拓荒的原因就是“Unobtanium”将彻底改变人类的能源产业。但是问题是,资源丰富的潘多拉星球并不适合人类生活,这里的空气对人类致命,本土的动植物都是凶猛的掠食者,极度危险。这里的环境也造就了与人类不同的种族:10英尺高(约3米)的蓝色类人生物“Na'vi族”。Na'vi族不满人类拓荒者的到来,也不喜欢人类的机器在这个星球的土地上因为到处挖矿而留下的斑斑伤痕。 虽然潘多拉星球环境严酷,但人类只要带上空气过滤面罩,甚至可以裸露皮肤在潘多拉星球上作业。但是由于人类即使学会纳威语也无法和纳威人直接交流,于是科学家们转向了克隆技术:他们将人类DNA和Na'vi人的DNA结合在一起,制造了一个克隆Na'vi人,这个克隆Na'vi人可以让人类的意识进驻其中,成为人类在这个星球上自由活动的“化身”。然而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操纵这个克隆Na'vi人,只有DNA与他身上人类DNA配型相符的人才有这样的能力。 杰克·萨利的双胞胎哥哥是这个克隆Na'vi的人类DNA捐献者,他就可以操纵这个克隆Na'vi人,然而他被杀死了,采矿的公司为了不让砸下去的钱白砸(克隆Na'vi人价格不菲),必须找到一个可以代替他操纵克隆Na'vi的人,这个人的DNA还必须和其配型相符,于是他们自然就找到了杰克·萨利,杰克·萨利对此很高兴,因为那意味着他又能走路了。 几年后,杰克·萨利到了潘多拉星球,他发现这里的美景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高达900英尺(约274米)的参天巨树、星罗棋布飘浮在空中的群山、色彩斑斓充满奇特植物的茂密雨林、晚上各种动植物还会发出光。就如同梦中的奇幻花园。不过很快他就体验到了这里的危险,一头死圣兽(潘多拉星球一种本土生物)与他狭路相逢,在逃命过程中杰克与队友失去了联系,在晚上的时候又被一群土狼袭击,杰克奋起战斗,在整个战斗的过程中杰克寡不敌众危在旦夕,危急关头中一支箭射死了毒狼,杰克得救了。救他的是Na'vi族的公主,杰克从她口中了解到了更多潘多拉星球的知识。电影《阿凡达》剧照(20张) Na'vi族人一直以来都与潘多拉星球的其他物种和谐相处,过着一种简朴天然的生活,杰克在和这个Na'vi女孩的相处过程中逐渐转变了对人类来这里采矿的看法,他意识到已经找到值得为之战斗的东西了。 不过杰克·萨利如果要加入Na'vi族人对抗人类入侵者的战争,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他不能永远呆在“化身”中,当“化身”——克隆Na'vi人睡觉时,他就会回到自己半身不遂的人类身体中,只有通过专门的连接设备才能重新回到“化身”中。一旦与自己的同胞为敌,他就失去了与“化身”结合的可能,只能困在残疾的身体里,并失去那个他越来越喜欢的Na'vi女孩。 最后,人类在利益的驱动下,派遣了战机去摧毁Na'vi族人所生存的家园树,尽管杰克等人一再争取希望可以不要那么做,但是采矿公司还是决意要去摧毁。杰克与他们协商,自己去和Na'vi族人交涉,让他们离开那颗大树,然而当他说明了一切之后,Na'vi族人都很愤怒,特别是杰克喜欢的那个Na'vi族人女孩也是很愤怒,Na'vi族人就把杰克和一名女教授一起捆在了刑架上了。采矿公司派遣的战机发现他们协商失败了。于是就下令开火,摧毁了他们前进的障碍——Na'vi族人赖以生存的那棵巨树,Na'vi族人的领袖也被炮火炸死。 没有了生存之地的Na'vi族人被迫暂居神树之下。而杰克等人的正义行为因为和采矿公司的利益相冲,被他们关了起来。后来,他们借机驾机逃跑了,杰克骑着“魅影”到达了Na'vi族人暂居的神树下,呼吁Na'vi族人作出反抗,他终于又得到Na'vi族人的信任。在他的呼吁下,他们联络了潘多拉星球上了其他民族的人,一起组建了一支几千人的反抗军,形成了陆空两路的防线。采矿公司的军队也发现了Na'vi族人的反抗迹象,他们迅速装填了大量的高烈性炸药,准备提前消灭Na'vi族人。于是,Na'vi族人的反抗联盟和采矿公司的军队展开了血战,结果,Na'vi族人反抗军最终打败了人类,而人类的军队指挥也被杀死,Na'vi族人在杰克的帮助下,将遣送采矿公司全部离开潘多拉星球。在Na'vi的精神领袖的带领下,Na'vi族人用自己的感受器(辫子)与神树相连,借助神树的力量,将杰克·萨利的精神(灵魂)转移到他的阿凡达身上,杰克最终成为了这个星上Na'vi人的领袖。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萨姆·沃辛顿 (Sam Worthington)——杰克·萨利 (Jake Sully) 杰克-阿凡达扮相
男主角,退伍的伤残地球兵,魅影骑士。被征召到潘多拉星球参加一个“阿凡达”的科研项目,结果爱上了这里的纳威族公主,陷入两难境地。最后自己的灵魂从残疾的人类躯体上成功的通过圣母“爱娃”到达阿凡达的躯体上。 西格妮·韦弗 (Sigourney Weaver)——格蕾丝·奥古斯汀博士 (Dr. Grace Augustine) 理想主义的植物学家,“阿凡达”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她发明“阿凡达”的初衷是想与纳威人和平交往。某种程度上她担当了男主角杰克·萨利的母亲和导师。在逃离基地过程中,因本体受到枪击而变得虚弱,在通过爱娃转移到阿凡达的身上时,因为过度虚弱而失败致死,但灵魂与爱娃同在。 吉奥瓦尼·瑞比西 (Giovanni Ribisi)——帕克·塞弗里奇(Parker Selfridge) RDA公司在潘多拉项目的负责人,为人阴险,如同一个无良的房地产开发商。最后被纳威人赶走。 米歇尔·罗德里格兹 (Michelle Rodriguez)——楚迪·查肯 (Trudy Chacon) 军队退役女飞行员,负责将科学家们从基地运到他们偏远的“阿凡达”实验室。同情纳威人,后来倒戈帮助杰克和纳美人。在最后与地球人的大战中,被人类的战斗机击毁,壮烈牺牲。 史提芬·朗 (Stephen Lang)——迈尔斯·夸奇上校 (Colonel Miles Quaritch) 他是潘多拉星球人类安全部队指挥官,负责RDA公司在潘多拉星球基地的安全。他来潘多拉的第一天就被这个星球上的猛兽袭击了,从而在脸上留下了伤疤,因此他对这个星球的生物充满敌意。他是本片的大反派。最后大战之时,他险些将杰克的阿凡达杀死,但最后一刻被妮特丽射死。 乔尔·摩尔 (Joel Moore)——诺姆·斯贝尔曼 (Norm Spellman) 生物学家,研究植物和自然生态,也是“阿凡达”计划的科学家。最后大战之时,阿凡达的身体被人类用机枪打成重伤(打死)。但人类身体没有受伤,并以人类身体在潘多拉星球生活下去。 2、Na'vi族人(纳威人) 佐伊·索尔达娜 (Zoe Saldana)——妮特丽 (Neytiri) 妮特丽
女主角,潘多拉星球土著纳威族Omaticaya部落的公主,未来的Omaticaya部落的精神领袖,因为杰克·萨利的勇敢而爱上他,最后与杰克在一起。这一角色完全由电脑生成制作,但也离不开佐伊·萨达娜的表演。 CCH庞德 (CCH Pounder)——姆亚 (Mo'at) 纳威族Omaticaya部落酋长的妻子,妮特丽的妈妈,Omaticaya部落的精神领袖。 韦斯·斯塔迪 (Wes Studi)——埃图康 (Eytucan) 纳威族Omaticaya部落酋长,Mo'at的丈夫,妮特丽的爸爸,Omaticaya部落的实质领袖。但在人类轰炸家园树的时候不幸阵亡。 拉兹·阿隆索 (Laz Alonso)——苏泰 (Tsu'Tey) 潘多拉最好的纳威族战士。妮特丽的未婚夫,未来的酋长接班人。一开始脾气不好,处处与杰克作对。但是到了后来,尤其是杰克成为终极魅影骑士之后,两人的关系缓和。可惜的是在最后与人类作战的时候被枪击中,从飞机上坠落。
阿凡达 (Avatar):Na'vi族和人类的混合人造物种。是被实验者的人类DNA和Na'vi族的DNA结合制造出来的人造生命体,并不具有自我意识。通过潘多拉生物特有的生体信息交换能力进行外部机械的神经接入,来使其可以活动的一种提线木偶。因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和被实验者的同调率不高的话就无法运作,所以DNA不一致的其他人不能进行操作。杰克是因为自己哥哥的原因所以被选中的特殊例子。如果链接中断,阿凡达就会陷入昏睡状态,这时候就成为完全的无防备状态了。Na'vi族称呼他们为“梦游者”。阿凡达全球封面(20张) 波吕斐摩斯星球 (Polyphemis):波吕菲莫斯是电影《阿凡达》虚构的一个天体,这是一颗有木星体积两倍大的气态星球,地表呈红色斑点状,大气层中常年覆盖有漩涡飓风,由于其风眼酷似希腊神话中独眼巨人波吕菲莫斯的黑色瞳孔而得此名称。片中的潘多拉星就是它的十四颗卫星之一。 潘多拉星球 (Pandora):潘多拉是电影《阿凡达》虚构的一个天体,其属于阿尔法半人马星系,即阿尔法半人马星系B-4号行星,大小与地球相差无几。在潘多拉星的地表可以看到天空中长期有两到三颗别的卫星(波吕菲莫斯的其他卫星)。潘多拉拥有无与伦比的复杂而独特的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众多:高达900英尺的参天巨树、星罗棋布飘浮在空中的群山、色彩斑斓充满奇特植物的茂密雨林、晚上各种动植物还会发出光,如同梦中的奇幻花园。虽然和地球有类似的环境,其大气中含有和地球大气中差不多比例的氧气,但其大气中有氨、甲烷和氯气等对人体有毒的气体,所以地球人都需要防毒过滤面具才能呼吸。动物多为六足,并且都有外露的神经,植物多具夜光能力。 纳威人 (Na'vi族人):生活在潘多拉的生物里面最具智能的发达的巨型有尾近猫科类人智能生物体,是电影《阿凡达》虚构的。身高3米左右,手和脚上都为四个指头,无关节,脖颈两倍长于人类。皮肤呈剥裂状蓝色,有发光色斑,颜色由自身情绪状态决定。遗传信息构造类似于人类的DNA构造。虽然和人类的文明相比很原始,但是却并不妨碍其具有高度的文化。杰克所接触的部落的生态置之于地球的话就是印第安部落最为相像。该人种头后部有辫子一样的被称为感受器的器官,通过它获得了以生体电流为媒介进行信息交换的能力。 纳威语 (Na'vi语):纳威人的唯一语言体系,拥有非常规范的语法规则和语言结构。2005年8月,时任南加州大学教授的语言学家保罗·R·弗洛莫(Paul R. Frommer)收到一封电子邮件。信中称希望其为卡梅隆正在摄制的电影中的外星种族创造出一套语言体系。当时卡梅隆为其展示了一个剧本雏形,当中包含有30个左右的纳威语词根,但大多数都是角色名字。保罗在结合了印第安语,非洲,中亚以及高加索等地区的语言后,终于创造出纳威语。 哈利路亚山
哈利路亚山/斯坦尼卡 (Hallelujah Mountain/ Montes Volans):潘多拉星的独有奇观之一,纳威人称其为“雷震圣石”(Thundering Rocks),人类把它们叫做“哈利路亚山”。其中含有一种极为珍贵的矿产:Unobtanium,罕见的常温超导体,因而具有奇特的磁场效应。正是由于磁场作用,所以便产生巨石大山层叠紧靠漂浮在空中的胜景。地球人类正是为了开采这种矿石而来到潘多拉星,期望用它来解决地球资源日渐枯竭带来的能源危机。 以下为部分电影里出现的潘多拉生物介绍: 螺旋叶 (Helicoradian):潘多拉星球上一种颇为独特的半植物半动物的生命体,常态下开着螺旋状的单片叶,同时也拥有神经肌肉组织,如受到触碰便会立即收缩(酷似地球上的含羞草)。卡梅隆还专门请来加州大学植物学系的专家朱迪·霍尔为其创造出的植物辅以科学依据以完善细节,更富说服性与科学性,增加整体生态系统的真实性。 六脚马 (Direhorse):其形态与功用都近似于地球上的马匹,拥有六条腿,全身布满条纹,站立起来足有三米。头部两侧分布有同纳美人QUEUE功能相似的天线状神经感应触须。肩部同颈部后侧具有坚固硬壳(类似铠甲)。纳美人把他们用作基本战斗坐骑。4米高、4.25米长,堪比地球上的大象。 女妖翼兽/迅雷翼兽/蝠魟兽/斑瑟兽 (Banshee):"Banshee"原来是指爱尔兰预告死亡的女妖精,但在潘多拉,人类却用来命名这种色彩妖艳的生物(国内译为迅雷翼兽)原因是它们尖锐恐怖的叫声,让人想起预告死亡的女妖。 伊卡兰
纳威人管女妖翼兽为伊卡兰(Ikran),这种神奇的生物有这像蜥蜴一样的鲜艳外皮,它们的嘴能像鱼类一样突然膨大,像黑曜岩的牙齿能像大白鲨一样向外突出,它们的翼展达12米。 女妖翼兽长着极其复杂的花纹,种类也有很多,按照颜色区分,它们有绿、蓝、黄、紫、灰、褐色等多个种类。它们是群居动物,喜欢居住在有水的地方,我们可以在哈利露亚山上看见成群的女妖翼兽。 女妖翼兽也是翼兽中最特化于飞行的种类,它的胸部向前突出,进化出类似鸟类的龙骨结构,每对翼有三个可以独立活动的半透明翼膜,这种翼膜轻薄且坚固,使它们能够极其灵活的在飞行时下降和上升。 虽然在外观上爬行动物,但女妖翼兽却有像鸟类的新陈代谢,能产生巨大的热量。所以女妖翼兽长有复杂的冷却系统,以防止在飞行中过热。它们胸腔前长有一对呼吸孔,它们不但能给飞行时提供大量的空气,也像喷气式战斗机的发动机进水口一样,能快速的冷却身体。 像潘多拉的许多生物一样,女妖翼兽有像碳纤维的骨骼结构,它们的四肢变得扁平,能在飞行的过程中减少风阻,后肢已和尾翼连成一体,这样的结构虽有利于飞行,但却使它们在地面活动时变得很笨拙。它们钩状爪能使它们在休息时轻易地攀附在岩石和树木。女妖翼兽的头部长有两对眼睛,靠前的一双已退化成特殊的感受器官,对动作极为灵敏,用作它们的警报系统。 像六脚马一样,纳威人可以通过神经接口与女妖翼兽实现连接,但与六脚马不同,女妖翼兽其一生只会与一个纳威人相伴。 狮鹰翼兽/魅影/蝠魟龙 (Great Leonopteryx):狮鹰翼兽(国内译为魅影)是潘多拉的空中霸主,与女妖翼兽有亲缘关系,但其体型比前者大两倍以上,翼展可达25米,是体型最大的翼兽,它也是潘星上最为壮观的动物。人类将其称为"Leonopteryx"意思是“飞行的狮子”。它们王者般的外形突显出潘多拉空中头号杀手的身份,纳威人称狮鹰翼兽为托鲁克(Toruk)意思是“最后的阴影,他们非常敬畏这种凶猛美丽的生物,他们唱歌跳舞、制造图腾来崇拜这种动物。 狮鹰翼兽
狮鹰翼兽身上有红、黄、黑的条纹,头顶和下颚长有深蓝色均有冠,冠很锋利,甚至可以用来伤害猎物,将他们开膛破肚。和女妖翼兽不同,狮鹰翼兽的后翼与脚分离,脚爪进化成一对利爪,可以紧紧地抓住猎物,这使它的捕猎方式像鹰,脚爪也可以帮助他们栖息在树上。狮鹰翼兽还有两个尾翼,可以让它们获得更好的空气动力,展翅蓝天。狮鹰翼兽能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攀升,并迅速在面向太阳的地方消失。 这种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动物以许多生物为食,其中包括女妖翼兽、六脚马、纳威人,甚至是锤头雷兽。 锤头雷兽 (Hammerhead Titanothere):大型类犀牛草食动物,体格等同于大象两倍,拥有六条腿,脾气暴躁。头部有一块突起的大横骨,酷似锤头鲨,皮肤坚硬到可以抵御一般枪炮攻击。生活在潘多拉星雨林中,是人类地面部队的重要威胁。 斑牛 (Sturmbeest):潘多拉星上的巨型陆地兽,身高五米,体重达十吨。性情温顺,喜群居,有时多达上千头沿河流移动。但是容易受到惊吓,并会带来巨大破坏力。 蝰蛇狼/毒狼 (Viperwolf):潘多拉的一种食肉动物,类似地球上的狼。它们体型并不大,体表没有毛,一般生活在潘多拉的雨林、草原和亚寒带地区,喜欢集群。毒狼的下巴同样可以张得很大,它们的脑袋被一圈盔甲般的硬壳环绕着,它们的爪子和人手一样有一个与其它手指相对的拇指,它们的身上有生物性发光的亮点,可以辨认身份 死神兽/闪雷兽 (Thanator):死神兽这种丛林最可怕的动物长有黑色的皮肤与条纹带黄色和红色。 10个带黄色和红色条纹的外部感觉刚毛。上嘴唇向上折叠以达到最大的牙齿延伸。几丁质装甲覆盖整个背部,其长度达到5.5米以上,身高可达2.5米。 死神兽
尽管星球许多地区都有待探索,但目前认为,死神兽可能是潘多拉陆地上顶级的捕食者。 这个巨大的,强有力的动物能够在丛林里横行,它是潘多拉动物的梦魇。连最勇敢、最亲近自然的纳美人对它也是谈虎色变,而人类部队更是以希腊传说中的死神——塔纳托斯(Thanatos)来命名这种生物。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颈部和下颚的运动速度犹如相机快门。另外这种动物与蝰蛇狼在进化上有亲缘关系。 爱娃 (Ey'wa):遍布于整个星球的植物的神经纤维网络的总称。在潘多拉类似于神的存在,Na'vi族可以通过感受器接上灵魂之树而上传下载知识和记忆。 普罗米修斯号飞船 (I.S.V Prometheus):人类使用的大型宇宙探索飞船,长达五百米,拥有核子反应堆作为动力源,光速前进。 AMP装甲:MK-6型Amplified Mobility Platform(动作增幅平台装甲)的略称。气密性和防护加强兼具的海军装备。高度约为4米。无内置武器,通过手持重型枪械或者刀具进行作战,通常装备有一门30mm GAU-90全自动炮以及一把3英尺长的陶瓷战刀。一架AMP装甲通常还配备有雷达,热成像仪以及全球定位系统。 Unobtanium:存在于潘多拉的常温超导物质。因地壳中的Unobtanium的原因产生的强力磁场,潘多拉有其特殊的地貌:有被称为哈雷路亚山的悬浮于天空的巨岩,有沿着地磁线方向而生长成石门的门状地区。奥玛蒂凯亚一族居住的巨木——家园之树:圣树的地下有Unobtanium的矿脉就是争端的开始。 RDA:Resources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资源开发管理局)的简称。为采掘Unobtanium而进出于潘多拉。 地狱之门:在潘多拉的地球人居留地。因为是有危险动植物存在的潘多拉的入口所以被这么称呼。

㈡ 电影阿凡达中涉及的生物学知识

Na'vi族(纳威人):生活在潘多拉的生物里面最具智能的发达的巨型有尾近猫科类人智能生物体,是电影《阿凡达》虚构的。身高3米左右,手和脚上都为四个指头,无关节,脖颈两倍长于人类。皮肤呈剥裂状蓝色,有发光色斑,颜色由自身情绪状态决定。遗传信息构造类似于人类的DNA构造。虽然和人类的文明相比很原始,但是却并不妨碍其具有高度的文化。杰克所接触的部落的生态置之于地球的话就是印第安部落最为相像。该人种头后部有辫子一样的被称为感受器的器官,通过它获得了以生体电流为媒介进行信息交换的能力。
纳威语(Na'vi语):纳美人的唯一语言体系,拥有非常规范的语法规则和语言结构。2005年8月,时任南加州大学教授的语言学家保罗·R·弗洛莫(Paul R. Frommer)收到一封电子邮件。信中称希望其为卡梅隆正在摄制的电影中的外星种族创造出一套语言体系。当时卡梅隆为其展示了一个剧本雏形,当中包含有30个左右的纳威语词根,但大多数都是角色名字。保罗在结合了印第安语,非洲,中亚以及高加索等地区的语言后,终于创造出纳美语。
哈利路亚山/斯坦尼卡斯坦尼卡(Hallelujah Mountain/Montes Volans):潘多拉星的独有奇观之一,NAVI人称其为“雷震圣石”(Thundering Rocks),人类把它们叫做“哈利路亚山”(Hallelujah Mountain)。其中含有一种极为珍贵的矿产:Unobtanium,罕见的常温超导体,因而具有奇特的磁场效应。正是由于磁场作用,所以便产生巨石大山层叠紧靠漂浮在空中的胜景。地球人类正是为了开采这种矿石而来到潘多拉星,期望用它来解决地球资源日渐枯竭带来的能源危机。
螺旋红叶(Helicoradian):潘多拉星球上一种颇为独特的半植物半动物的生命体,常态下开着螺旋状的单片叶,同时也拥有神经肌肉组织,如受到触碰便会立即收缩(酷似地球上的含羞草)。卡梅隆还专门请来加州大学植物学系的专家朱迪·霍尔为其创造出的植物辅以科学依据以完善细节,更富说服性与科学性,增加整体生态系统的真实性。
潘多拉烈马(Direhorse):其形态与功用都近似于地球上的马匹,拥有六条腿,全身布满条纹,站立起来足有三米。头部两侧分布有同纳美人QUEUE功能相似的天线状神经感应触须。肩部同颈部后侧具有坚固硬壳(类似铠甲)。纳美人把他们用作基本战斗坐骑。4米高、4.25米长,堪比地球上的大象。
迅雷翼兽/蝠魟兽/斑瑟兽(Banshee):全名“高山banshee”,它们是潘多拉空中的一种生物,纳美人通常骑着它们去打猎。Banshee有点类似地球远古的翼龙,性情凶猛,靠覆盖在骨上的翼膜飞行。喜欢群居在瀑布周围。森林的种群较小,成年后侧翼展开可达三米之长。山区的种群较大,成年后侧翼展开可达十米之长,纳美人驯服的就是这种。纳美人利用自己的QUEUE同蝠魟兽的一根触角相连后即可将其驯服,不过蝠魟兽一生只会服从一个纳美人作为主人(可能通过双方外接神经系统认证,生物磁场吻合建立伙伴关系)。想要骑一只Banshee并不简单,首先要先赢得它的尊重,只有它接受了你你才能骑上去。
终极魅影/蝠魟龙(Great Leonopteryx):蝠魟兽的强化形态生命体,体积比前者大出几倍有余,空中掠食霸王,并以前者,纳美人跟地球人为食。周身布满红黄黑相间的条纹。飞行速度奇快,拥有急速攀升等飞行技巧。
锤头雷兽(Hammerhead Titanothere):大型类犀牛草食动物,体格等同于大象两倍,拥有六条腿,脾气暴躁。头部有一块突起的大横骨,酷似锤头鲨,皮肤坚硬到可以抵御一般枪炮攻击。生活在潘多拉星雨林中,是人类地面部队的重要威胁。

㈢ 怎么装逼

一、装B之读书

世界上总是有那么群爱装B的人,所以才有这篇不完全装B手册,为什么不完全呢?因为装的艺术是要表现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而我在此仅探讨几个关于读书的装B问题。

唐代非著名诗人章碣曾很感慨地说“刘项原来不读书”,如果能做到刘邦、项羽这么牛B的人,是不需要靠读书来装的,但一个社会同时只能容纳一个这种牛人,不可能实现大家共同装B的愿望,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所以这里不推荐

大人们总是教育小孩子,通过读书来装B,闷头读个20年的书,然后再出来装

可这样有意思吗?

我觉得没意思,20年读出来,你就已经牛B了,还有啥装的乐趣?

废话不说,入正题--------------------

第一,古典文学是必须的,它可以装出一个人的深度,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卜伽丘的《十日谈》或是某某的《某某某》随便弄几本来撑书架。甭管喜不喜欢内容,也甭考虑是否同意作者观点,这年头真正读懂这些书的人,你可能一辈子也遇不到几个,所以根本就不用担心有人会真的和你讨论作品本身的。不过有一点切记,千万别买一大套《莎士比亚全集》精装本,这是暴发户级的装B,还不如不装。莎士比亚的书一定不能买精装的,只有肤浅的人才会关心书皮,而且也别买全套,那只能说明你还是入门级的读者。装B的最高境界,只需要买几册简装本,而且还不能买什么《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这种连扫地大妈都知道的,专拣那些别人连听都没听过的买,这就是品味。

试想,某天,一个小B跑你家来,看到书架上有几本莎士比亚,正想装一把牛B 的文学青年,可拿下来一看,《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傻了眼,然后假装翻了几页,看到你不经意间夹在里面的书签,一张上世纪某天的歌剧门票,还不把他震撼得一败涂地?就这么几下,啥也不用说,你就已经和普通的小B拉开了好几个层次。

另外,这种书上一定要积一点小灰,这是历史的厚度,至少说明这本书不是刚买来冲样子的,但也不宜太厚。关于书的新旧也一定要把握一个度,全新的肯定不行,那是暴发户的书架,但也不能太旧,这毕竟是文学类书籍,不是工具书,所以弄的破稀破烂的只能说明你读书的时候不爱惜,最佳的装B方法是保持书的新度,然后再不经意间(注意,一定要“不经意间”地去做)在某页折个角,在某行划几道线,如果你的字太烂,笔记就别写了。

OK,现在你古典文学的造诣,已经达到了名牌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的水平,对于文学青年这种肤浅的称号,你可以永远的说拜拜了。

第二,专业书籍。一个牛B的人除了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外,掌握几门专业技能也是必须的(文学不能当饭吃),所以弄几本看起来很 professional的书当道具也是不可少的。首先,和那些xx入门、xxDIY、xx初级指南一类的书一定要划清界限。要时刻提醒自己,你现在是一个很牛B的专业人士人了,你要看的是那种非专业人士一看书名就晕,普通专业人士一翻内容就吐的书。

选书的时候要注意几点,那些刚毕业的人在看的书别买(拉不开差距);那些人人都买的书就拣英文版的买;同样内容的书,切不要选书名叫xx宝典的,书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把它看得太高只能显得你的低级;在一堆的工具书里,至少要保证有一本原版的、经典的(哪怕是1985年出品的也没关系)、只讲理论毫无实用的专业书,这本书将代表你所能装的最大高度,所以一定要认真挑选。

最后在强调一次,一定要professional

第三,流行书籍。一个牛B的人并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脱离了人民群众你TM装给谁看啊),所以一定要和社会流行文学保持一定的距离,孔子说“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和这个道理一样,距离要保持一个度。比如现在论语很火,你可以在床头放一本原版论语,体现你也是一个很潮流的牛人,但切不能放个白话文或是于丹的杂文;易中天很火,你也不能买他的新书,太俗,要买也得买他出名前的,比如《读城记》,这就是保持的一个度。

第四,说一说书籍的放置问题。严肃的古典文学一定要规规矩矩地放在书架或书桌上,切不可随手扔在沙发上,除非你想装成一个叛逆派牛人。而沙发上可以随便扔一些杂志,体现出你日常的品味。

记得有一个记者采访芙蓉姐姐,芙蓉姐姐说她现在也在看书,那记者就问“什么书?读者?知音?”

芙蓉姐姐说“才不是,是有深度的。”

所以,就算是杂志也要注意品味和深度,如果实在不知选什么杂志好,建议宁可选肤浅的美男美女靓车杂志,也别拿《知音》类的弱智刊物,前者最多被别人鄙视你的欣赏眼光,但后者会被别人鄙视智商的。

床头也是一个放置书籍的重要地方,它可以体现你在床上的不凡品味,如果你在床头放本《playboy》的话.....

所以建议大家还是忍一忍,放一本老庄的书,假装思考下宇宙万物轮回的大问题,或者放一本《资本论》,在每天的临睡前,借助马克思的智慧去思考下是不是该补仓了。

还有一个地方,也是装B人士不能遗忘的舞台。曾经见过一个朋友家的厕所,马桶上放了本《十月》,看,装得多像!

此段结束,OVER---------------------

二、装B之写作

“如今我习惯于将自己的文字麻木在风花雪月的冰彻骨架上,那使我不但可以逃避拷问自己的灵魂,而且坚强不可逆转的对所有的现实表达谄媚的尊重与敬意。”

“2006年的除夕,我陪伴快速老去的父母跌坐在1926年的钢筋水泥里,享受着电视里春晚的欢声笑语”

中国文化的乐感因素气韵深长,智慧追求的魅惑空灵的飘荡在我们的天空。”

对于热爱装逼的人来说,单是看看下面的张亚哲老师的文章标题就应该“义无反顾肃然起敬于”一颗勇于装逼,勤于装逼,乐于装逼的心灵了。

■ 关于那些阴暗的记忆-当波兰斯基遭遇狄更斯 2006-03-0619:07:07

■ 残酷的话语霸权与陈凯歌的恐惧记忆 2006-02-2018:19:48

■ 一个批判愤怒者的自我愤怒 2006-02-0911:58:14

■ 面对激烈流氓之辩的胜利宣言 2006-01-1820:48:14

■ 中国青年的心灵史不能就此完结 2006-01-1418:52:15

■ 万福玛丽亚博客命运符 2006-01-1112:39:11

■ 这难道就是我们的辉煌上海 2006-01-0509:54:30

■ 中国民办教育的哈利路亚 2005-12-2116:11:00

■ 什么是一地鸡毛的激情与背叛 2005-12-0113:51:57

只要悟性不是太差的,看完张亚哲老师的这些装文(即装逼文字),基本上装逼创作就应该入门了。那些文字悟性差又好这一口儿的朋友们如果会电脑编程,可以把张亚哲老师博客上的文字全部导入电脑分析一下,相信可以轻松弄出一个装逼写作速成软件。为了装逼,千万不要给软件起中文名,不妨叫做ZBF MadeEasy 1.0 beta3 Professional Edition。如果你故作神秘,对软件名称的含义不加解释,还可以让那些不知道内情的人苦苦思索ZBF到底是猪变疯,真不忿还是准备饭。这时候如果你面带诡谲的笑容继续不做任何说明,他们一定会愤怒地指责你说,“他妈的,真是个装逼犯!”

悟性差,又弄不到这种软件,还执意想成为装逼犯的可以和我一起分析一下这类装逼文章的特点。虽然成为一个好的装逼作家需要一些天分,但如果你的目标只不过是象张亚哲老师一样想在装坛混得一席之地还是比较容易的,并且完全可以速成。

首先,要想装得中文底子好,就尽可能多用书面语,至少是旧式口语,尤其是能表现你特别有思想因而无比苦恼的“徘徊”、“踟蹰”、“逡巡”、“彷徨”、“疏离”、“踌躇”、“愤懑”等等。

象声词要用现在的人绝对不用的,如“毕毕剥剥萧萧许许作作索索窸窸窣窣”,装逼装到得意处,如果忍不住笑出声来,可不能“哈哈”,要“哑哑”。你要装一只国学底子深厚的狗,那就绝对不能“汪汪”,要“狺狺”。

你要是想“很鲁迅”或者“很五四”,那就把“去吧”写成“去罢”,“她”叫“伊”,“或者”用“抑或”,“如果”换作“倘若”,“比如”要说 “譬如”, “因为”则是“因了”,还有,鲁迅那时候“那时候”叫“其时”,“松懈”用“弛懈”,“原谅”用“宥恕”,“点头”用“颔首”,既然颔了首,“馒头”自然也不能吃了,改吃“馒首”。这样说话可不是为了“讲究”,而是为了“考究”,都已经装到这个份儿上了,“已经”就改成“已然”罢,“常常”也不得不“每每”了。

要是抄五四风格抄烦了,也可以生造愣词或愣造生词,比如遏止逆转叫“遏逆”,果敢勇猛叫“果猛”等等,嗯?已经有人这么干过了?那就翻转颓糜为糜颓,再把屠戮拧成戮屠。为了显示个性,用词上要做到为了不一样而不一样,比如既然大家都说夜色漆黑,你不妨象张亚哲老师那样说酱黑,即使夜色酱黑听起来很蹩脚。重要的不是效果好,而是和别人不一样。

三、装B之华语音乐

你还在听蔡依林、孙燕姿、张韶涵、王心凌、梁静茹么?出去怎么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啊~~~所以我特地写这一篇来网普一下,造福广大装逼无门装精无路的小青年们。首先,本文是针对华语的,也就是两岸三地之内人声用中文演绎的歌曲,这里作为切入点比较合适。一上来就直接搞国外的Calla, Radical Face,Blonde Redhead,Windmill,The Shins之类恐怕段数太高,内功不够会走火入魔。而且我们搞这个是装逼用的,甩几个名字出来结果周围的人全没听说过就很尴尬了,恩,装逼未遂,你比对方更尴尬。其次,本文是初级的,提到的歌手和专辑全都很好找,有的甚至比主流还红,歌曲都上网络那个流行mp3下载榜的,等你把这些都搞定之后,并且发现你自己已经可以跟姑娘们炫耀可以跟二逼追随者们炫耀可以跟爸爸妈妈们炫耀可以跟老师校长炫耀可以跟全世界炫耀的时候,不要安于现状,不要知足,再去找更高阶的素材继续装吧。

听流行的不叫装逼,那应该听什么呢?听独立的啊,术语叫indie(你看看,不要说独立,中文土嘛!说 independent又嫌太长了,四个音节,舌头都会打卷,重音一不小心还会发错。所以直接读前面一半,indie,多慵懒的感觉啊,爱死这个词了)。独立的歌手一定要自己写词自己写曲自己编曲自己配乐自己组团自己录制自己拍MV自己发行,上哪都要把乐队带着,演出到一半要一一介绍,“这是鼓手谁谁谁, guitar手叉叉叉,bass手圈圈圈,keyboard啥啥啥”。写的歌不能老是情啊爱的,不然充其量也就一创作型流行歌手了。要写生活,写小事,写理想,写小性子,写小脾气,写海边,写寂寞,实在是要写爱那一定只能写爱自己,恩,也就是自恋啦。这样才叫小布尔乔维亚情调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你会要用豆瓣,那里可以找到很多装逼者,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我刚才列的那一排英文名字全部是在豆瓣随手拈来的,有没有把你们震住?其实我一个都没听过,所以说,豆瓣是个好东西,装逼必备啊。那里的最热讨论组,关于演员的不是金城武不是阿汤哥是Johnny Depp;(这里如果我说约翰尼·德普那就土了,刚才已经示范过嘛,悟性高的同学大概已经总结出装逼第一招了:碰到外国人名一定不要用中文译名,是英文就老老实实的敲,是日文就平假名片假名的拼,有人问了,要是是意大利法国的,哪还不得去装字库啊?你傻呀,复制粘贴你不会啊?又有人要问了,那我现在是在学华语音乐装逼,没外国人怎么办吖?不着急,咱还是又办法的,后面会讲,装逼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关于导演的不是张艺谋不是Steven Spielberg,是いわい しゅんじ(这个就是岩井俊二了,我也不知道写的对不对,不认得日文);关于中文歌手的不是周杰伦不是李宇春,是陈绮贞。

好了,终于出现陈绮贞三个字了,铺垫到此结束,我开始进行地毯式的介绍(一句话点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以下每张专辑我都一首首的听过的,绝对不会忽悠大家:

旅行的意义 / 旅行的意义

CD / 好小气音乐工作室 / 2006春季寻羊限定版 / 陈绮贞

陈绮贞,独立的内涵,流行的风格,文艺的调调,小资的气质。我靠,不列进来真是说不过去。这一首《旅行的意义》又好听又好唱,去KTV都能点,太难得了,站在钱柜包房里一唱,呗有面子啊!“我看过了许多风景,我看过了许多美女……”

陈绮贞 精选(1998-2005) / 陈绮贞精选(1998-2005) / 陈绮贞精选(1998-2005)

CD / 中国康艺音像出版社 / 陈绮贞

她专辑还真多啊,就不一一列了,再加个精选集进来,自己去听吧,你要是连她的歌都听不习惯,抱歉,没有装逼的天份了,老老实实回去听街歌吧~

La Dolce Vita / 甜蜜生活

cd / 前卫花园唱片公司 / 2007-11-08 / 台湾版 / 魏如萱 / 娃娃 / waa

《女人痛经时》这都可以当歌唱,太有才了,哎呀我的天,哎呀我的天,哎呀我的天。

资源回收

Audio CD / 风和日丽唱片行 / ALBUM / 自然卷

碰到萝莉型的女生,不要急着推倒,给她听这张专集里的《低着头》吧,保证她的回答是:“太卡哇伊了!”

C’est La Vie

CD / 风和日丽唱片行 / 自然卷

自然卷是由奇哥和娃娃(就是第3张里的魏如萱)组成的,奇哥同时也是陈绮贞和杨乃文的乐手,不能只听歌啊,这些背后资料都要当作常识来记,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很漫不经心的甩出来,装逼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们在炎热与抑郁的夏天,无法停止抽烟 / 我们在炎热与抑郁的夏天,无法停止抽烟 / We Can’t Stop Smoking in the Vicious an

Audio CD / 维港音乐 / 2007-10-10 / My Little Airport

这个不加进来都对不起专辑的名字啊,闷骚到极致了。

消失的光年

CD / 九洲音像出版公司 / 2007-07-12 / 首发现场纪念版 / 大乔小乔

内地的,一个大叔带着个小盆友,这种组合本身就很文艺了。看看专辑介绍吧:“她的叔叔会在安静的早晨听钟立风,小乔还抱着她的玩具熊在睡觉。她梦见了白云和风筝,而我们正在忙碌。”

只因当时太紧张 / 只因当时太紧张

维港唱片 / My Little Airport

听这张专集之前我还不知道太宰治是谁,所以说,装逼是相通的,赶快搞本《人间失格》看看吧

在动物园散步才是正经事

cd / 口袋唱片 / 2004-08-07 / 引进版 / My Little Airport

“XXXX才是正经事”这个句型很火了一阵吧,出处就在这张专辑了。粤语听起来很有feel啊~

A Wishful Way / A Wishful Way

CD / 上海声像出版社 / Import / 跳房子

田原是我初中校友啊,就在隔壁班上……不过我不认识她她也不认识我。

突破

吃草的鱼 / 2007-08-15 / EP / 范晓萱&100%乐团

萱最近反弹得厉害啊,上内地通告上得那叫一个密集。fans也越来越多了,还动不动就嚷嚷着“我喜欢她十几年了”,其实自己一共也就活了二十岁吧,真行~

My Life Will...

Audio CD / 新力博德曼音乐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 Import / 张悬

对Malaimo这首我要多说一句就表示我不够装逼

遇见我

cd / 创盟音乐钛友文化、星丝雨 / 2005年12月 / [引] / 曹方

这张一点都不闷啊,歌曲都朗朗上口,大家有福了,赶快拜谢曹芳小姐让装逼者不用太抑郁

2007小草地二年级同学音乐会 / 草地音乐同学会

CD / 默契音乐 / 2007-05-25 / Various Artists

大串烧,装逼cult神教开会了。。。赶快记名字吧,然后找每个歌手自己的专辑去听!

蜂蜜与白色樱草 / 露水十一合辑

CD / 露水十一 / 2007年10月 / 独立发行 / Various Artist

同上,第二次开会了~至少给我们开到***吧,多传达点精神啊,装逼社会。。。

Close To 蔡健雅 / Original x Tanya Demo

CD / 亚神音乐 / 2007-10-03 / 蔡健雅

demo一定不要错过,indie才有啊,主流是不会出现的,一发行就是精装版豪华版限量版了。

OK / 思念是一种病

Audio CD / 滚石唱片 / 2007-07-06 / Album / 张震岳

张震岳也从主流走到非主流了,这张专辑太牛逼了,放在这里我都开始后悔这个列表整体的调侃和鄙视装逼的基调了。

只能谈情 不能说爱

厂牌:Wasabi工作室 / 《只能谈情不能说爱》是一本小说,也是一张小说配乐概念唱片,音乐 + 主题曲 / Various Artist

还有比把独白,配乐朗诵,几首歌放在一起更文艺的么?

思 生活 / The Private Life of Chetlam

CD / LYFE / Warner / 林一峰

什么叫“创作的歌曲要写生活”?看看这张专辑里每首歌的名字就会理解了。

无与伦比的美丽 / 无与伦比的美丽

CD / 林暐哲音乐社 / 2007-10 / 专辑 / 苏打绿

劳资都听到这厮的第三张专辑了,愣是没搞清楚到底是个男的还是个女的。回顾这个列表,80%以上都是女声啊。。。谁能告诉我,装逼的人里面到底是女的多还是男的多呢?

去听吧去听吧,听了不能白听,一定要写评论啊,

碰到陈绮贞就要说“她的声音总是清澈得让我颤抖。”

碰到范晓萱就要说“我喜欢这样敏感、坚韧、叛逆的女子。”

不知道怎么评论专辑和歌手的话,你就写你自己,至于歌随便扯上去就行了,例子:“我的07年过得如流水般平静,是这张专辑陪我度过了每一个失眠的夜晚,是这个歌手给了我生活的勇气和力量,谢谢。”

这你都不会,那再教你个万能的,至少你可以说说“买这张专辑,完全是因为它的封面,在CD店里看第一眼就爱上了。”(哪怕你都是bt迅雷电驴上下mp3,连附近哪有音像店都不知道也没关系……)

千叮咛万嘱咐,写评论的时候一定不要写歌手的原名啊!显得层次太低了,要拿出一副跟歌手很熟很亲切的样子,独立歌手都用英文名的,什么 cheer啦,mavis啦,Tanya啦。不知道英文名的话至少你要把姓给省掉,比如晓萱(干脆直接叫萱,更好),绮贞,阿岳什么的。要是知道昵称就更好了,叫一声陈老师,外行都不知道你在说谁,然后你再慢慢解释吧,多有成就感~

四、星巴克装B指南

行为艺术少不了道具,以下是我为大家开具的道具清单

首先你必须带一本杂志,啥?《读者》?呸,你丫只配去汉口火车站买杯豆浆蹲着喝去。中文的杂志一律PASS!必须得英文原版的!什么?《Reader’s digest》? 我说你丫有完没完啊?!按照小资圣经--保罗.福塞尔写的那本《格调》(Class)里面所说,连《国家地理》《TIME》之类的杂志都只会暴露出你庸俗的小中产阶级格调,可笑我们还老拿某某上了《TIME》封面说事儿,起码得拿本《Economist》吧,或者,后两个杂志的中文版是可以免费申请赠阅的,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手机的话怎么也得带个Iphone,甭管多不好用,版本一律破解成阿拉伯语或者希伯莱语,倍儿有面子,电话响了先说:Bonjour! 再说Guten tag!你要说HELLO你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

笔记本也得带一个,LV的,接完电话就掏出万宝龙的钢笔在本子上写啊写的,眉头紧皱做日理万机状.

笔记本电脑也得带上,女的一律用Imac或者Ibook,男的都用IBM,反正星巴客里面有无线的WIFI,把什么BT,电驴全都给开上,把网络带宽占的死死的,这样一来就你一人能上网,叫别人眼红去吧!去之前记得在电脑里把金山词霸给装上,不然英文杂志读不下来啊~~~~

咖啡杯决不能用店里的,不就一大瓷杯子么,上爱玛仕Hermes的,一千块一个,到了店里收银完了把杯子递过去,跟小姐特客气的说:麻烦您用这个杯子装咖啡,别的杯子我喝不惯……

咖啡得喝现煮的,最好就和吃火锅一样,放在面前咕嘟咕嘟的冒泡,那才叫一品位.

坐下来先把车钥匙往桌上一扔,不是BENZ就是BMW,最次也得AUDI,扔的时候得用劲扔,把所有人都吓一跳那种,然后大声的自言自语:这德国货质量就是好,这么用力都摔不坏啊(友情提示,买不起车你还买不起钥匙吗,上TAOBAO啊)

着装你可千万别穿西装领带,叫人笑话,要的就是休闲气质,先穿件长袖POLO衫,外面再套件长袖灯芯绒衬衫,然后再套件苏格兰格子的呢衬衫,啥叫格调,领子越多越有格调,脚上穿上拖鞋,一看就是永远待在空调房的贵族啊.

再去银行换几十张一美元的零钞,走的时候丢桌上,穿过大厅的时候就听后面服务员喊:先生您的钱忘记拿了!要的就是这效果. 你就缓缓回头,冲她回眸一笑,说:哎呀,我在美国喝咖啡给小费给习惯了,你就收着吧!

于是你就可以在万众仰慕的目光中走出STARBUCKS,天那么蓝,空气那么清新, 这是一次多么完美的装B行为啊!

五、综合性装B

我是一工薪族,以下是本人多年装B的一些肤浅经验,我把它们写出来与工薪阶层的其他装B爱好者们分享,希望通过此文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便与大家互通有无彼此借鉴取长补短,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求真务实勤学苦练,创造性地装B。白领、富豪之流的生活离我很远,我不知道人家的B怎么装,即便知道我也装不象,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超越常人的智慧不要试图跨越式装B,以免装B不成反被X。

一.音乐

说到装B咋能不谈音乐捏,这可是装B的重要道具啊!

音乐在装B工作中我认为有两个要点需要掌握:1.对于过分流行、红得发紫的音乐不听、不唱、不评论、装没听说过;2.不轻易在人前暴露自己喜欢什么样的音乐,以免被X。

对于第一条,我们以前一段红得发紫的《老鼠爱大米》为例说明:我感觉喜欢《老鼠爱大米》的人——我说的是喜欢它的人,一听就讨厌的人不在讨论范围——可分4个境界:

①最低,听人推荐后下载了这首歌,狂喜欢,并疯狂地向身边的朋友推荐,推荐过程中自尊心间或遭到打击,被骂“土鳖”、“俗人”次数若干;

②听人推荐或自己发现并下载了这首歌,喜欢,但知道这首歌已经臭了街了,已经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了,不复再听,更不与人对此探讨交流,当有最低境界者① 试图与自己交流对《老鼠爱大米》的感受时嗤之以鼻:“行了行了,歇菜吧你个土鳖,啥破歌啊你还听,我从来不听这种破玩意儿,俗得要命!要不怎么都说国人素质亟待提高呢……”打击①中主人公的便是此人;

③听人推荐或自己发现后下载了这首歌,一听之下,喜欢,结合此歌的流行程度,怕被打击或鄙视,将其删除,某场合有人提及此歌时,佯作不知:“没听过,好听吗?”如果碰巧有MP3或手机能放这首歌,作恍然大悟状:“噢,这歌啊,听过听过,想不听都不行,马路上但凡能闹点动静的喇叭都在放!”作为自身修养的体现,到此赶紧打住,点到为止,别再穷追猛打了,我一向认为②中主人公的那种贬低别人品位的行为并不能有效地提升自身形象,反倒暴露了自己的低素质,一个一味试图提升自身形象而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不可能是一个成功的装B犯。

④最高,听人推荐或自己发现并下载了这首歌,一听之下,一般喜欢,不考虑此歌的流行程度,按照自己的喜欢程度决定是否将它在自己的MP3里拷入或删除,在与人聊天时也能平静客观地探讨这首歌的创作得失,不考虑听它、谈论它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是时尚还是庸俗,同时本能地不向与自己讨论《老鼠爱大米》的人介绍自己家里收藏的古典音乐CD或打口CD。

以上四个境界不知你是哪个,我想大多数人能做到③的境界已然不错,看看天涯音乐论坛中那些对《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求佛》、《狼爱上羊》的流行现象痛心疾首的网友多属于②的境界——惟恐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品位超凡脱俗,对听烂歌的 “群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深表同情,以提高全民族音乐欣赏水平和唤醒愚昧民众于庸俗音乐之中为己任,一派卓尔不群睥睨众生的优越感。其实他们也就从① 那里找那么点可怜的优越感罢了,在我心目中,率性而为天真淳朴的①倒更可爱些。

真正能象第④类人那样低调内敛、宠辱不惊的人毕竟是少数,他们之所以受我崇拜,不是胜在品位超越于我,而是胜在那颗海纳百川的宽容的心和视旁人鄙夷目光如无物的超脱(主要来自②)。曾见过一帖子探讨“你是否仍有勇气听卡带随身听?”有人说: “如果在地铁里有一位衣着整齐男士众目睽睽之下从容不迫地从自己的包包里取出随身听、开仓、将磁带手动反面、关仓、按下PLAY……我感觉,走出地铁,此人必能羽化成仙!”不怕您笑话,我也曾经试图做第④类人,但是每当我发现自己又在与②争执时,我赫然惊醒:我又失败了,我的境界还差得很远!这也是我讲第二个要点的原因:不要轻易在人前表述自己喜欢什么样的音乐,以免被第②类人X,在你忍不住反X之时,你已耽误了自己的装B大业。

(写完了《装B指南之音乐篇》,我暗自叫苦,写的太长了,一些原本打算写入结尾的东西都忍不住写在音乐篇里了,典型的没城府,被窝里捂不住个热P!于是这篇东西难免虎头蛇尾)

二.文学

文学和音乐异曲同工,只是在文学方面装B要尽量避免主动跟人家谈文学,要知道早在十几年前文学青年已经约等于SB青年了。

另外,最好能硬着头皮看一两本一般人没耐心看完的书,以体现装B爱好者的不凡追求,那就是:“不听是个人就听的音乐,不看是个人就看的书;要听就听那不是人听的音乐,要看就看那不是人看的书!”比如《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源氏物语》、《一生》、《酒吧长谈》、《尤利西斯》什么的,不为从中寻求什么阅读的乐趣——当然也不可能有什么乐趣——只为聊作谈资,以备不时只需。当然说起这些作品来,也要有个客观的态度,你只需装作不经意地暗示对方你曾经通读过这样的书就可以了,足以令一部分初级装B选手刮目相看,千万别提什么从阅读中悟出人生真谛或文学技巧之类的东东——过了!

本计划写写电影方面,不过和文学音乐太相似了,了无新意,不写也罢,有兴趣者参照前两节即可。

三.电视

别跟人家谈论电视节目,除了科教类节目如今的电视节目从小燕子到大肠紧,从智慧树到夕阳红,从新闻联播到东方时空,无一例外地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狗肉包子。如今在一些沿海的能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城市里,连四十五岁以上的家庭主妇都开始在网上看《越狱》和《豪斯医生》了,您还好意思噙着泪花跟人家探讨大长今的命运么?

㈣ 求助:圣诞节的电影和歌曲

圣诞宅急便

圣诞宅急便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ZPXqTXZkIn_cRqVLiAAAnQ

?pwd=1234 提取码: 1234

货运公司的坏同事恶搞她的送货工作,幸好有好心客人帮忙,两人现在得跟时间赛跑,将圣诞礼物及时送到收件人手上。

㈤ 求电影,《传教士》Le missionnaire (英文名Hallelujah!)的原声大碟配乐,不胜感激~!!~

这个确实不好找,你告诉我你的邮箱吧,我尽量找,找到后联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