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影平台 » 四个春天电影豆瓣评分
扩展阅读
四个春天电影豆瓣评分 2025-02-23 11:40:12

四个春天电影豆瓣评分

发布时间: 2025-02-23 11:40:12

『壹』 如何评价电影《四个春天》

有些电影,你会十分安静地坐在影院中看着,对片子人物极其关心,被他们的日常生活深深吸引,《四个春天》就是这样的电影。
这是一部一个人拍出来的电影。平面摄影师出身的陆庆屹并没有系统学习过电影,靠混迹豆瓣、边学边拍,摄影、录音、编剧、剪辑都是他,但影片内里蕴含的情感力量却能让人彻底忘记技术的瑕疵。目前影片豆瓣评分9.2分,近日更从1309部参赛电影中突围而出,入围2018年第12届FIRST青年影展竞赛单元。
这是五个人的岁月。导演把镜头对准家乡小镇,对准常年歌唱、从未红过脸的老父老母,还有山里的自然和乡俗。
如果单拿出《四个春天》的片段,跟其他家庭录像相比,咋看起来并没有多大区别。但是,这些纯粹且简单的记录,叠加起来,经过时间的渲染作用,却传达出深邃且真实的人生意义。这和拍了12年的剧情片《少年时代》那么感人的道理是一样的。
《四个春天》缘起何处?陆庆屹表示,自己做2012年曾在网上发表了名为《我妈》的日志,一年后又写了一篇《我爸》,两篇感情真挚的文章都成了网络爆款:“当时我就想,为什么我不拍点视频呢?”后来,他又被侯孝贤导演说的一句话打动:“他说,你想拍电影就去拍啊,拍一拍就有经验了,当时我就下定决心。”
从此,曾当过足球运动员、歌手、做过广告公司、当过摄影师的陆庆屹开始自学如何拍电影 。从2013至2016年四年时间里,在北京工作的导演陆庆屹每年过节回家,都坚持着做一件事,即举着相机,用视频纪录父母的一切,年复一年,素材时长累计超过了250个小时。
在陆庆屹的镜头中,一对贵州偏远山区县城的普通老夫妻,平凡琐碎却又充满诗意的生活片段跃然银幕:做饭吃饭、缝衣服、上山采药、量血压,一如中国普通老人的日常。

『贰』 四个春天电影(北漂大叔为父母拍出的高分电影)

非科班出身、“北漂大叔为父母拍出高分电影”、赵薇、黄渤、陈坤、周冬雨、章宇、等组团力挺,种种“奇迹”均指向同一部电影——《四个春天》。

这部从家庭录像开始的纪录片电影,用平和的私人影像呈现,给大众带来了最纯粹最温暖的感动。豆瓣8.8,超过91%的评分观众给出了4星以上。网名“起床,吃饭”的《四个春天》导演陆庆屹,也写下了简单有力的短评,“我自己的片子,我打五星”。

作为2018年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片、“惊人首作”奖,陆庆屹在获奖时表示,“我觉得应该是我爸妈获得这个奖项,他们有用板砖(FIRST青年影展奖杯)拍掉生活一切苦难的勇气”。

他同时鼓励大家都能做自己生活的记录者。影片中,陆庆屹年逾古稀的父母恩爱幸福,他们将岁月的苦难化为财富,展现出超乎常人的乐观、豁达、坚韧与感染力。历时6年制作完成,陆庆屹将父母从贵州独山老家接来北京参加《四个春天》影片试映,方才释然,“对于这个片子来说,我觉得我已经完成了。”

▲电影《四个春天》导演陆庆屹(中)携父母参加北京试映

两篇日记带来的高分电影

这种真挚的热情促使陆庆屹开始回顾父母习以为常的“普通生活“,他决定重新审视这种日常——自己“是留恋这些东西的”。于是,从2013年开始,每年春节回家,陆庆屹都拿起摄像机跟拍父母,他想把拍摄的素材作为家庭影像,“挽留”一些流逝的时光。

渐渐,经过两年春节过年回家的拍摄,陆庆屹发现自己对电影制作产生越来越大的兴趣,“我心里有很多想表达的东西,电影是可以做到并且我可以做好的”。而这时一篇关于侯孝贤的访谈更是坚定了他的方向,“你想拍电影就去拍啊,你不拍怎么知道开始”。

于是陆庆屹有了要为自己父母拍部电影的大胆想法。他辞去所有工作,买来很多书,自己研究拍摄技术,了解更多关于电影和电影制作的知识。

中间,姐姐去世。父母“一下迅速衰老”,陆庆屹告诉自己得坚强一些,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慢慢得“接受生死”,他决定要赶在父母老去之前让他们看见这部影片。

时不我待。经历“四个春天”的素材,陆庆屹回到北京,整整一年零八个月把自己关在房间,学习、研究、做剪辑,每天16个小时。他告诉麻辣鱼,从一开始想记录整个独山的社会生态和环境变迁到想要描绘小县城的状况,自己的亲戚、家族、街坊,到几经思路才决定集中在某一个清晰的时间线上去讲述——每个春天里,年逾古稀的父母为主角,哥哥、姐姐、亲戚作配角,一个家庭喜怒哀乐的人生百态。

被问到作为导演和拍摄对象的亲人,如何在情感分寸上做把控,陆庆屹的回答质朴而坦诚,“我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抽离感,没有完全跳脱出来。只是我在做(记录家庭生活)这件事情,他们知道,仅此而已”。

在尤伦斯的第一场放映中,制片人赵珣也被这部片子打动了,她希望影片能被更多人看到,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帮到陆庆屹。后来,赵珣与制片人王立学(《白日焰火》、《暴雪将至》、《栀子花开》制片人)一起为影片组建了后期团队,并着手龙标申请等后续院线计划。

于是,后期团队在保留影片质朴细腻特质的同时,从剪辑、调色、声音多个方面对影片进行技术上的完善,将影片整体质量提升到符合院线发行的标准。从私人记录到院线上映,8.8分的纪录片电影就这样诞生了。

不刻意回避伤痛

《四个春天》里,当第一个春天即将结束,两位老人开始担忧起自己的健康问题。第二年,身体不好的姐姐陆庆伟得了一场大病,在 2014 年 10 月去世。陆庆屹用镜头记录下了沉默难言的母亲和父亲。第三个春天,没有往常那样丰盛的年夜饭,父亲一遍遍观看他在上世纪90年代记录下的家庭录像。

在陆庆屹的平静叙述中,尽管轻描淡写,姐姐的去世无疑是影响片子走向和内容质感很大的因素。是否有想过在剪辑时回避这部分?

陆庆屹没有掩饰他的脆弱。他说,其实有一个月时间,自己没法面对那部分素材,但是,这个片子是想献给自己的父母和家庭的,所以无论怎样都要完成。本身一家人团聚的时间就少,在那种时刻能看到人在面对这种无奈的情形下,都应该有的一些反应,“不管怎么样,这就是生活。”

他继续补充道,那时候从沈阳过来送别姐姐的二十几个朋友和背着鼓走十几里山路来唱丧歌的两位老人,其实都是自己想要留住的“不能忘记的恩情”。陆庆屹说,处在这个社会里,有那么多人,他们为你做的这些事情,其实都应该记下来,除了悲伤之外,应该还要有更大的勇气,“悲痛不能一直被刻意回避掉”。

而从第三个春天开始,影片加入一家人在二十年前就保留下来的家庭录影,有彼时健在的姐姐、芳华之年的哥哥和更年轻的父母,一家人围炉夜话的过往,伴有文案或解说,并由父亲配上音乐,这些并非出自陆庆屹之手的陈旧影像,不仅有效拓展了背景信息量,让时光更有温度和厚度,同时让影片整体更为抓人。

▲导演陆庆屹与哥哥、姐姐合照

陆庆屹回忆,姐姐走后那一年,父母常常伴着之前的照片和录像回忆往昔,家里不时笼罩着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之感,“我虽然拍了4年,但呈现的是将近20年的家庭变化,很多东西不是我拍的,但是他们记录下来让我在脑中填补这段生活,这对我来说很幸福。”

而这也可能是影片在观众心中泛起涟漪的原因吧,陆庆屹不无感慨,作为人本身,在油盐酱醋、生老病死这些最基本的需求和规律之下,我们可能还有一些不同的生活方式选择,“当你看到这种选择是让人变得更豁达,找到一种精神出口之后,可能生活会更有意味和趣味吧。”

对他们来说就是生活

处女作收获如此不俗口碑,“但对于我来说,能带父母来北京看片,就已经成功了。我的成功就仅限于此了。”陆庆屹肯定地说,这个电影能在全国上映,对父母的生活也没有任何影响。

一年前他们看完片子,母亲李桂贤难得娇羞,“早知道就穿的好看一点了”,而内向的父亲表达一句,谢谢我的小儿子,再看到边上负责给影片编曲和音乐部分的哥哥陆庆松,继而补充道:“也谢谢我的大儿子。”质朴和温暖萦绕其中。

之后父母回到贵州老家,旅游,劳作,对歌,继续各种新尝试。他们把女儿的坟前收拾得像一个小花园,还在坟边种了辣椒。

▲从左至右:哥哥、父母、导演

陆庆屹笑着解释,这本身就是他们的生活,很普通的生活,他们太忙了,种花种草,每天都没有停歇,所以(自己“主演”的电影全国上映)这种事情对他们来说也不是那么重要吧。

“因为这实际上对他们来说就像家里有个人多了一个玩具,就这样而已,和种的葡萄收获了葡萄,种了南瓜收获了南瓜,这个感觉是差不多的吧”。

他又举了一个例子,更早的一个春节,自己跟母亲说可以看一下剪完的片子,她说好啊,那时候说吃完饭再看,然后吃完饭出来就忘了。陆庆屹笑笑,“这个事情就忘了一年,他们也没太当一回事”。

而对于陆庆屹说来,这部自学剪辑后的纪录片处女作《四个春天》也算是送给父母让他们安心的礼物。16岁叛逆离家,母亲对陆庆屹的告诫是“第一你不要死,二不要犯罪”。如今北漂30年,根据兴趣各种职业尝遍,也仍在未婚阶段,陆庆屹说,父母给了自己充足的选择权,“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他们都让我去做,并且在这个其中给我参考,尊重我的选择,从来没有阻止过我”。

陆庆屹曾说,每个普通的家庭都有它的诗意,“我们走过很多地方,领略过无数风景,但最后只有家最难以忘怀。希望不论我们走过天涯海角,始终不忘心中柔软。”

第四个春天,母亲重新烤起腊肠,每年都会在陆家过冬的燕子也飞了回来,第一个春天栽种下的腊梅花也开花了。影片结尾,两位老人在女儿的墓前跳起了舞,唱起了歌,陆家的生活又重新走上了正轨。

就像李桂贤在电影结尾时唱的那首歌:“在我心灵深处,开着一朵玫瑰,但愿你天长地久,永远永远把我伴随”。

『叁』 《四个春天》成本仅有1500元,为什么这部纪录电影评分很高

电影《四个春天》评分之所以这么高的原因主要是

电影将一个中国传统家庭的爱与伤痛,以淳朴真挚的形态构建起了电影最为真实动人的力量,用两位相濡以沫的老人去告诉观众如何去勾勒自己生活的春天

具体来谈这部电影与很多传统的记录电影都有着一定意义上的不同,在长达四个春天的时间里,作为导演的陆庆屹对自己家庭春天生活的记录,其即用最为淳朴的乡土亲情诱人共鸣,也在直面生离死别之时,用父母的乐观豁达,治愈人心。

以上这些因素虽然形成了电影能获得如此高评分的因素,但从电影的角度而言,其作为一部新人导演的处女作,它仍旧有着一定的问题,最为明显的是这并不是一部目标明确的电影,甚至可以说《四个春天》自身的电影属性是几乎不存在的,电影时间的更迭所记录的核心并不是这个家庭本身,而是作者作为参与者的理解,所以电影在最后其实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叙事架构,没有去展现一个家庭势必会存在的矛盾,也没有能去借此完成情感的升华。

电影的平凡,却收获了最为真挚的共鸣,《四个春天》里的爱与亲情,生离死别,其实每一个家庭都会去经历这些,但《四个春天》的魅力就在于它固然是一部不像电影的电影,然而两位老人的乐观豁达,以及他们看似平凡生活下那饱含诗意的浪漫,都在告诉着每一位观众如何去勾勒出自己生活的春天。

个人评分:8 文/梦里诗书

『肆』 有哪些值得一看的中国电影

四个春天

《四个春天》是一部以真实家庭生活为背景的纪录片。15岁离家,在异乡漂泊多年的导演陆庆屹以自己南方小城里的父母为主角,在四年光阴里,以一己之力记录了他们的美丽日常。在如诗的乐活慢生活图景中,影像缓缓雕刻出一个幸福家庭近二十年的温柔变迁,以及他们如何以自己的方式面对流转的时间、人生的得失起落,展现出超乎常人的乐观、豁达、坚韧与感染力。

推荐亮点

质朴的诗意,真挚的记录。天井里落雨落雪,人世间有阴有晴。



导演女儿与同志母亲的生命故事。看起来很朴素,但其实影片张力十足,梳理家庭情感之余,同时也是兼具社会观察的电影。在近20年的素材里,导演与同志母亲从疏离到信任,她们也分别与自己的不堪过往和解。破碎的母女关系,鼓起勇气寻求再沟通与对话的可能,面对才有治愈的开始。那些曾经的过往,不会是肮脏的,那些人生的磨难,不会是不堪的,那些,是可以晾晒在阳光下的。

虽然看得出母女的将来生活不会有什么改变,但那句「我不怪你」「这次我想带我妈妈从以前的房间走出来」对两人来讲都是最大的救赎。两个世代的对话,从不温柔的现实里,捞出来一丝理想主义的温情。

坚强勇气及善良真的可以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