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电影《乱》的导演是谁他还有什么别的作品
导演是“黑泽明”
黑泽明出生于东京府荏原郡大井町1150番地(现在的品川区东大井三丁目18番附近)。父亲黑泽勇,母亲黑泽缟的第四个儿子,也是四男四女的兄妹中最末的一个。初中毕业后,黑泽明热中于绘画,并立志当一名画家。由于受到哥哥突然自杀的影响,1934年黑泽明进入PCL电影公司(东宝电影的前身)考取了助理导演,拜导演山本嘉次郎为师,学习导演和编剧。黑泽明称他为一生之中最好的老师。在老师的教导和帮助下,黑泽明得到了真正的锻炼,从第三副导演晋升为第一副导演,并能胜任B班导演。之后又以剧作家的身份发表了,《达摩寺里的德国人》,《寂静》和《雪》。得到了广泛的好评。1943年已有多年经验的资深助理导演和写了十几个剧本的知名青年剧作家黑泽明独立执导了处女作《姿三四郎》,一举成名,与《海港花盛开》的导演木下惠介同被视为日本电影的新希望。1948年,黑泽明再执导筒,执意启用三船敏郎担任《酩酊天使》的男主角,从比,黑泽明和三船敏郎开启了“黑泽明黄金时代”,成为日本最强的电影拍档。截至《红胡子》为止的17年间,由黑泽明导演、三船敏郎担纲的作品包括《罗生门》、《白痴》、《七武士》、《生之录》、《蜘蛛巢城》、《大镖客》和《天国与地狱》等片。1950年拍摄的《罗生门》,翌年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国语片奖。从此,黑泽明闻名于世界影坛,三船敏郎也先后以《大镖客》、《红胡子》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男主角奖,两人也因而在日本影坛建立了“国际的黑泽,世界的三船”的称号。1960年后半年到1970年初期,是黑泽明创作的低潮期,他和三船敏郎的关系突然决裂,从此,两人不再跟对方说话,也没有再合作。1970年,他根据山本周五郎的小说《没有季节的城市》改编的电影在票房上失利,黑泽明甚至因而企图自杀。1975年他导演的日俄合资电影《德苏乌扎啦》先后得到莫斯科影展金牌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1980年的《影子武士》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1990年,这位“黑泽天皇”成为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个获得终身成就奖的亚洲电影人。1998年,一代大师黑泽明的逝世标志着大制片厂时代的传统电影正在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向现代电影观念靠拢,从此揭开了日本电影时代更递的一幕。
他的作品有:
一代鲜师 Madadayo (1993)
八月狂想曲 Hachi-gatsu no kyôshikyoku (1991)
梦 Yume (1990)
乱 Ran (1985)
暴走列车 Runaway Train (1985)
影武者 Kagemusha (1980)
德苏乌札拉 Dersu Uzala (1975)
电车狂 Dodesukaden (1970)
偷袭珍珠港 Tora! Tora! Tora! (1970)
红胡子 Akahige (1965)
Sugata Sanshiro (1965)
西方罗生门 Outrage, The (1964)
独行侠边环夺命枪 Per un pugno di dollari (1964)
天国与地狱 Tengoku to jigoku (1963)
大剑客 Tsubaki Sanjûrô (1962)
大镖客 Yojimbo (1961)
七侠荡寇志/豪勇七蛟龙 Magnificent Seven, The (1960)
懒汉睡夫 Warui yatsu hodo yoku nemuru (1960)
战国英豪 Kakushi toride no san akunin (1958)
敌中横断三百里 Nichiro sensô shôri no hishi: Tekichû ôdan sanbyaku-ri (1957)
低下层 Donzoko (1957)
蜘蛛巢城 Kumonosu jô (1957)
活人的记录 Ikimono no kiroku (1955)
七武士/七侠四义 Shichinin no samurai (1954)
生之欲 Ikiru (1952)
白痴 Hakuchi (1951)
罗生门 Rashômon (1950)
丑闻 Shubun (1950)
野良犬 Nora inu (1949)
静夜之决斗 Shizukanaru ketto (1949)
酩酊天使 Yoidore tenshi (1948)
那个辉煌的星期天 Subarashiki nichiyobi (1947)
我于青春无悔 Waga seishun ni kuinashi (1946)
踩虎尾的男人 Tora no o wo fumu otokotachi (1945)
姿三四郎续集 Zoku Sugata Sanshiro (1945)
最美 Ichiban utsukushiku (1944)
姿三四郎 Sugata Sanshiro (1943)
2. 讲讲电影<乱>的故事情节和评论
【原 片 名】Ran
【中 文 名】乱
【出品年代】1985
【MPAA级别】R 级
【国 家】日本
【类 别】剧情 / 战争
【导 演】黑泽明
【主 演】仲代达矢(Tatsuya Nakadai)
寺尾聪(Akira Terao)
根津甚八(Jinpachi Nezu)
Daisuke Ryu
【内容简介】
日本名导演黑泽明的代表作,也是日本电影史上,一部震惊国际影坛的伟大作品。题材取自日本战国时代,霸主毛利元就命子
折箭的寓言故事。但本片主要架构则加入莎士名剧《李尔王》的观点,因而本片可谓融和了黑泽明的创作光华,与莎翁脍炙人口的
剧情,营造出本片不可思议的感动力。在这埸战争中,秀虎从一威风凛凛的老人,堕入一无法以意志抵抗的黑暗世界,惊觉自己的
刚强自信,却在亲身儿子眼中一无所值,因而对自己的存在感到无力,甚至面临了人格崩溃的危机。片中借着秀虎的自省,将人间
的凄凉表露无遗。本片战争埸面气势磅礴,非常具有震憾力。而片中人物衣饰也极为精致饧究,相当值得仔细观赏。黑泽明在本片
中将其炉火纯青的编导技巧,发挥到最高境界,不仅实现了黑泽明对电影的执着理想,也获得国际的肯定。黑泽明电影壮烈的魅力,
在本片中再度得到印证。
1986年获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并提名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布景。
1986年提名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1987年获得英国学院奖最佳外语片、最佳化装奖,并提名最佳编剧(改编)、最佳摄影、最佳服装、最佳艺术指导。
1986年获美国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电影、最佳摄影奖。
1986年获得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
1986年获得落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音乐、最佳外语片。
1985年获得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佳导演、最佳外语片。
1986年获得法国恺撒奖提名最佳海报、最佳外语片
http://lib.verycd.com/2004/11/22/0000027308.html
可以下载来看看,不过要先下个小骡子,呵呵.
3. 日本电影乱讲的什么
东映株式会社(日语:とうえい、东映株式会社),简称东映,创始于1949年,为日本五大电影公司之一。除了电影制作及发行,东映同时也经营电影院、影城、卫星电视、及影片出租等相关业务。东映也跨足其他产业,如东映即为朝日电视台的发起者及大股东之一。另外,在1950及1960年代,东映曾是今日日本职棒的北海道日本火腿斗士队的拥有者。
4. 关于日本电影《乱》
电影《乱》片名:乱 导演:黑泽明 Akira Kurosawa 编剧:黑泽明 Akira Kurosawa ..... (screenplay) and 威廉·莎士比亚 William Shakespeare ..... play King Lear 小国英雄 Hideo Oguni ..... (screenplay) and Masato Ide ..... (screenplay) 主演:Yoshiko Miyazaki ..... Lady Sué 根津甚八 Jinpachi Nezu ..... Jiro Masatora Ichimonji 寺尾聪 Akira Terao ..... Taro Takatora Ichimonji 井川比佐志 Hisashi Igawa ..... Shuri Kurogane 野村万斋 Mansai Nomura ..... Tsurumaru (as Takeshi Nomura) 仲代达矢 Tatsuya Nakadai ..... Lord Hidetora Ichimonji Tetsuo Yamashita 隆大介 Daisuke Ryu ..... Saburo Naotora Ichimonji 原田美枝子 Harada Mieko ..... Lady Kaede Sakae Kimura Masayuki Yui ..... Tango Hirayama 加藤武 Takeshi Kato ..... Koyata Hatakeyama 类型:动作 / 剧情 更多外文片名:Ran/Chaos 片长:160 min 国家/地区:法国 / 日本 对白语言:日语 上映日期:1985年6月1日 日本 剧情梗概:一文字秀虎是日本战国时代崛起的海野平原的一个小国诸侯,以杀人手段残忍著称,被征服者往往全家被杀,女人被赏赐给部属。在他70岁的时候,他准备将家业一分为三,由三个儿子分掌大权。按照他的设想,长子驻守副城,次子驻守第二城,三子直虎驻守第三城,并嘱咐他们要休戚与共。三子坚决反对,他知道,暴戾成性的父亲已经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的哥哥们早已觊觎父亲的位置欲取而代之,一旦他们有了权力,等待他们的将是无休止的争斗,因为父亲早已树立了背信弃义的榜样,父亲的设计只能是奢望和幻想。 中文名: 乱 英文名: Ran IMDb: 8.3/10 (28,796 votes) 资源格式: HD DVDRip 版本: 720p 发行日期: 1985年6月1日 导演: 黑泽明 Akira Kurosawa 演员: 仲代达矢 Tatsuya Nakadai 寺尾聪 Akira Terao 根津甚八 Jinpachi Nezu 隆大介 Daisuke Ryu 原田美枝子 Mieko Harada 宫崎美子 Yoshiko Miyazaki 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简介: 《乱》取材于日本战国时代武将毛利元就的故事,并将莎士比亚名作《李尔王》的情节融合进去,构成了一文字家族的故事。它力图从天的观点来看待人世的"业"(佛家语),揭示人生的真谛,从而体现创作者对人生和世界的基本看法。 本片是日本电影史上制作成本和规模最大的影片之一,耗资24亿日元,用了200多个工作日拍摄完成。黑泽明自誉其为生平代表作品。他曾决心要拍摄一部"全电影",《乱》便是这样的一部作品。这就是说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有些镜头可以借台词的说明加以省略,但是黑泽明都用镜头来表现,甚至连调动军队的大场面也不惜耗费巨资拍摄,所以影片的场面非常壮观。 黑泽明将莎士比亚的名著用日本古代人物加以移植诠释并搬上银幕始于1957年的《蜘蛛巢城》,国际影坛给予黑泽明"促进东西方传统文化交流第一人"的高度评价。 [关于剧情] 故事描述了日本战国时期,一个虚构的一文字家族因自相残杀而走向灭亡的故事。 一文字家族的创始人秀虎通过连年争战而雄霸一方,势力如日中天。垂垂老矣的秀虎担心天不假年,决心提前把一文字家族的领地平分给三个儿子。长子太郎和次子次郎对此欣然接受,幼子三郎却表示激烈反对。秀虎一怒之下赶走了三郎,家业全部被太郎和次郎瓜分。 秀虎带着侍妾和亲兵过起了老太爷的日子,自以为从此可以安享晚年,孰料灾难却接踵而至。先是太郎对父亲心怀忌惮,以种种借口轻慢、排挤秀虎。秀虎只好又搬到次郎的城堡居住。谁知次郎竟与太郎勾结,集结重兵对亲生父亲发动突然袭击。秀虎的妻妾亲随全部被杀,自己被儿子们驱赶到原野里流浪,身边只有一个平时扮演小丑的伶人陪伴。 一下子从权势顶峰坠落到深渊的秀虎,经受不住打击而神经失常了。他踯躅在旷野里,向天地倾诉着愤怒和悔恨。与此同时,一场新的骨肉相残正在他的两个儿子间展开。次郎不甘位居太郎之下,放冷枪打死了兄长。太郎的夫人枫君,原是某诸候之女,后来家族被秀虎消灭,被迫嫁给太郎。太郎死后,决意报复的枫君利用次郎贪权好色的弱点,挑唆他杀死原配妻子,致使次郎与家将离心。一文字家庭的基业摇摇欲坠。 三郎离开一文字家后,邻近的诸候藤卷赞赏他的见识和勇气,聘他为婿。三郎听闻父亲的遭遇后,立即率大军前来,要求把父亲接走奉养。次郎的军队稍做抵抗即溃,几乎全军覆没,无奈之下只好答应三郎的要求。秀虎终于和真正爱着自己的儿子见面了,大喜之下,他的精神也恢复了正常。然而,就在父子同归的路上,三郎被次郎预先埋伏的火枪手射中,死在父亲怀里。秀虎悲痛过度,也跟随儿子而去。 藤卷的军队向潮水一样涌向次郎的城堡,一文字家庭的基业彻底覆灭了。如血的残阳里,一个盲乐师的身影孤独地站在城堡的废墟上。人与人之间自相残杀的悲剧,还要上演多少次呢…… [关于评论] 黑泽明是日本最为西化的一位导演,这不仅体现在其电影作品先进的拍摄手法,更体现在他创作电影时的素材来源,莎士比亚、高尔基等世界文豪的作品多次被黑泽明以日本民族的文化方式搬上荧幕。《乱》的剧情大部分改编自莎翁名剧《李尔王》和《麦克白》,黑泽明这次吸取了之前同样是改编自《麦克白》的《蜘蛛巢城》不成功的教训,《乱》在秉承莎剧一贯思想精神的同时,始终不忘坚持日本民族精神固有的魂。基于这一点,我们便看到了日本战国时期一代霸主毛利元就的事迹与《李尔王》剧情的完美结合,目睹了一出父子兄弟相残、家族毁灭的悲剧,体会到了权力欲望中展现的人性"恶"的惊心动魄。 将莎剧搬上荧幕,面临的最大的难题便是如何自在影片中合适的保留舞台剧的风格。幸运的是黑泽明凭借高超的电影技巧出色的解决了这一难题,为了最大限度的保留舞台剧的风格与魅力,影片的场景大部分采用中景和远景拍摄,很少给演员长时间的特写镜头,尤其是秀虎这个老人的特写镜头更是少之又少,在他最落魄的时候,我多想镜头能够推进一下,让我仔细看一看他那张绝望悲痛的面孔,但影片的镜头却始终和秀虎保持一定的距离,起初我不太理解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后来才逐渐明白了黑泽明的良苦用心。 除此以外,影片还将东方美术绘画中的"留白"技巧运用于影片的拍摄中。"留白"是指在画面上留下一大片空白把人物画在有限的一小块地方。黑泽明在影片中用高山、草原来代替绘画中的空白,人物则被置于画面中狭小的空间内,人物的渺小与大自然的威严壮阔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构图方式既能够奠定影片的史诗风格,又能够制造舞台剧的效果,实是一举两得之功效。就这样,现代电影技术与传统舞台剧的魅力在黑泽明的手里神奇的融合在了一起。 莎剧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其对人性的深刻揭示,脱胎于莎剧经典的《乱》在这方面自然也是毫不逊色。事实上,黑泽明的影片一直体现着他深切的人文关怀情素,影片大多具有十分强烈的影象感和深刻的道德观念与哲理,《罗生门》、《七武士》、《梦》无一不是振聋发聩的"人性巨作"。《乱》由于改编自莎翁名作,在挖掘人性和展示人文关怀方面更是显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黑格尔曾经说过,恶是历史前进的原动力。这句话用在《乱》的剧情上可谓是真真切切的至理名言。影片的剧情由秀虎的两个儿子大郎和次郎为争夺王位而引发的斗争展开,人性中的恶或者具体说是权力的欲望一直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如果说大郎和次郎对于权力的无穷欲望导致了他们不顾血肉之情杀兄弑父代表了人性中的"全恶",那么为了复仇不顾一切的枫夫人则在恶的程度上远不及大郎二郎来的彻底,而为点切身利益就背叛秀虎的两个侍臣就是那种卑鄙猥琐的小人了,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平山、狂阿弥,末夫人和三郎组成的善的阵营。平山、狂阿弥所代表的是忠诚不二、刚正不阿的善,而一心向佛的末夫人和善良直爽的三郎所代表的则是天生的"全善"。 影片的结局保留了莎士比亚悲剧的一贯特征,罪恶的人,善良的人,该死的人,不该死的人都死去了,只把无尽的思考和感叹留给了观众。而我们就像影片中的秀虎一样,用自己深邃的双眼,看清了这个世界的善与恶, 看透了人性中的一切。 黑泽明是一位运用颜色的大师,这点从他在黑白片时代出神入化的光影运用就可以看出端倪,《罗生门》、《七武士》中通过光影的变化来展现人物内心细微的心理变化,其娴熟的技巧足以写入电影教科书供后来的电影人顶礼膜拜。终于,到了彩色时代,黑泽明可以尽情的宣泄自己在这方面的才能,对影片中各种色彩的运用达到了近乎痴迷的地步。在这方面,1990年拍摄的《梦》可谓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片中所讲述的八个梦,色彩或鲜艳的五彩斑斓,或黑暗的让人毛骨悚然,或凝重的如同一幅油墨重彩的油画。 《乱》虽然是一出不折不扣的悲剧,但色彩的基调是鲜艳明亮的,画面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充斥着各种各样五彩斑斓的颜色,各种颜色的对比也是十分强烈,大郎的黄色、二郎的红色、三郎的天蓝色、末夫人的白色……这些颜色的运用既彰显了人物自身的个性,又增强了影片的视觉效果,再加上片中多次出现的蓝天、草地、幽暗的城堡、身着不同颜色盔甲的士兵……多种颜色的灵活运用,造就了影片强烈的视觉效果,使得影片成为一幅活生活现的日本战国时代的历史画卷,史诗气质尽览无遗。 对于各种颜色高水准的运用,使得影片的镜头写意性质大大提高。许多的画面就像一幅幅艺术大师们的油墨重彩的作品那样震撼人心,关于这一点有两个镜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其一是秀虎遭到两个儿子的围攻,在一群红色、黄色士兵的包围下,秀虎缓缓的走出了城门,身后是熊熊燃烧的城楼,这时作为背景的天空一片灰白,狂风大作,悲痛欲绝的秀虎尽管有些站立不安但却依旧坚强的走了出去,他那深邃的双眼似乎也已经将人世的善恶看的一清二楚。其二是影片的结尾部分,在一片昏黄色的背景下,盲眼的旧城主遗孤鹤丸孤独地伫立在城头,手中的佛像忽然滑落到城墙下,此时观众强烈感受到的是刻骨的未知与凄凉,等待后人的将是命运的深渊和宿命的轮回,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悲剧将会继续下去。 由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这样评价《乱》:黑泽明立足于日本传统文化和莎翁戏剧内在思想,用恢宏的史诗气势拍出了一部真正伟大的黑泽明作品。 ------------------------------------------------------------------------------- 影片的题材取自日本战国时代的一段著名寓言故事,主要结构则来自于莎士比亚的名剧《李尔王》。 秀虎曾经是战胜过无数强敌的一方霸主,在感觉自己年老之时便将王位传给了三个儿子中的老大太郎。在退位之后,秀虎逐渐吃惊地发现,自己从前的那份刚强自信,在亲生儿子眼中其实一无所值,因而对自己的存在感到无望,甚至面临了人格崩溃的危机。同时儿子们对他态度的极大转变以及他们之间的自相残杀也使他十分心寒,在一片表露无疑的凄凉晚景中,秀虎开始对自己所做过的、所毁灭的一切开始了深刻的反省。 【点评】 本片战争埸面气势磅礴,非常具有震撼力。而片中人物衣饰也极为精致考究,相当值得仔细观赏。本片既是一代电影大师黑泽明的重要代表作,也是日本电影史上一部震惊国际影坛的伟大作品。黑泽明炉火纯青的创作光华,与莎翁脍炙人口的剧情,营造出本片不可思议的感动力,经典魅力,不容错过! 【获奖记录】 1986年获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并提名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布景。 1986年提名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1987年获得英国学院奖最佳外语片、最佳化装奖,并提名最佳编剧(改编)、最佳摄影、最佳服装、最佳艺术指导。 1986年获美国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电影、最佳摄影奖。 1986年获得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 1986年获得落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音乐、最佳外语片。 1985年获得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佳导演、最佳外语片。 1986年获得法国恺撒奖提名最佳海报、最佳外语片 慢慢看吧
5. 类似于黑泽明的《乱》、《影武者》之类描写日本战国史的电影还有哪些
电影:《天与地》《火天之城》《战国自卫队》《信长之棺》《最后的武士》
大河剧:《独眼龙政宗》、《武田信玄》和《春日局》三部是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三部大河剧。还有《天地人》《利家与松》《秀吉》《毛利元就》《新幕府大将军德川家康》《功名十字路》也很不错
6. 有没有一个叫《乱爱》或者《爱乱》的日本电影
花房乱爱 就是日本的
7. 日本现实中真的向电影演绎的一样淫乱吗
你好!
不是。电影的尺度比现在大很多,现实中,那边跟我们差不多,就是女生短裙短裤比较多。
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8. 问一个日本电影名字,开头一个女孩子在家里躺着,屋子里乱乱的,好像是假期休息,往下就不知道了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9. 请介绍一下日本电影《乱》
【原 片 名】Ran
【中 文 名】乱
【出品年代】1985
【MPAA级别】R 级
【IMDB链接】http://us.imdb.com/Title?0089881
【IMDB评分】8.4/10 (10,413 votes) top 250: #76
【国 家】日本
【类 别】剧情 / 战争
【导 演】黑泽明
【主 演】仲代达矢(Tatsuya Nakadai)
寺尾聪(Akira Terao)
根津甚八(Jinpachi Nezu)
Daisuke Ryu
【内容简介】
日本名导演黑泽明的代表作,也是日本电影史上,一部震惊国际影坛的伟大作品。题材取自日本战国时代,霸主毛利元就命子
折箭的寓言故事。但本片主要架构则加入莎士名剧《李尔王》的观点,因而本片可谓融和了黑泽明的创作光华,与莎翁脍炙人口的
剧情,营造出本片不可思议的感动力。在这埸战争中,秀虎从一威风凛凛的老人,堕入一无法以意志抵抗的黑暗世界,惊觉自己的
刚强自信,却在亲身儿子眼中一无所值,因而对自己的存在感到无力,甚至面临了人格崩溃的危机。片中借着秀虎的自省,将人间
的凄凉表露无遗。本片战争埸面气势磅礴,非常具有震憾力。而片中人物衣饰也极为精致饧究,相当值得仔细观赏。黑泽明在本片
中将其炉火纯青的编导技巧,发挥到最高境界,不仅实现了黑泽明对电影的执着理想,也获得国际的肯定。黑泽明电影壮烈的魅力,
在本片中再度得到印证。
1986年获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并提名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布景。
1986年提名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1987年获得英国学院奖最佳外语片、最佳化装奖,并提名最佳编剧(改编)、最佳摄影、最佳服装、最佳艺术指导。
1986年获美国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电影、最佳摄影奖。
1986年获得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
1986年获得落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音乐、最佳外语片。
1985年获得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佳导演、最佳外语片。
1986年获得法国恺撒奖提名最佳海报、最佳外语片
10. 日本电影《乱》的影评
《东京物语》的矛盾与无奈
不是所有的矛盾都是一出现就会像山洪那样马上爆发,不可遏止的。有些矛盾从形成到真正出现都像一滴水,水缓缓从天空落下,即便是掉在地上,你也感觉不到它与地面接触的响声,一切都平平静静的。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里面讲述家庭间父母与子女的矛盾就是这样,十分含蓄内敛,不急不躁。
看《东京物语》感觉就像听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述叙着故事,没有澎湃和激昂,只有平静,甚至会觉得有点拖沓。这部影片中没有张艺谋《英雄》中那样宏大的场面,有的只是一些平常琐碎的生活片段;没有《Out Of Africa》中那样具有特色的音乐背景,有的只是缓缓的人物对话;也没有《绿茶》中摇摆不定、奇特的镜头,一切都是规规矩矩、方方正正的。这些反而使人觉得这部影片有一种无处不在的亲切感,一种可以从银幕中流露出来而流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亲切感。
影片中两位老人从乡下去东京看望子女,并想顺便在东京游玩,但是子女们为了生计无暇陪父母。最后两位老人回到乡下时,母亲就因患病逝世了,子女匆匆赶回去奔丧后又回到东京了。简简单单的故事情节,却平常家庭生活常见的问题,两位老人的到来使子女忙碌的工作之余还得照顾老人,老人想到别出游玩但却得不到子女的陪伴,最后子女来奔丧都是来去匆匆的。这样的矛盾贯穿此片,但这种矛盾拍得有点不着痕迹,而是隐藏在父母与子女的彬彬有礼的对待中。
除了这部影片矛盾之外。我们可以摸索出另一样的东西——人生的许多无奈。子女不是不孝顺,只是无暇抽出时间来陪父母。为生计奔波,这对普通平民百姓来说是很现实的问题。在这个社会许多事情不是如买菜做饭那么简单,想怎样就怎样,片中的两位老人也充满无奈,虽希望子女能有多点时间陪一下自己,但必须对他们忙碌的生活给予理解,只是内心十分失落。
片中有一个场景使我很有感触。这个场景是用一个长镜头拍两位老人度假时看日出。柔和的晨光撒在平静的海面上,海边的堤岸上坐着两个寂寞的老人。等到他们往回走时,堤岸上留下的只是两个老态龙钟的老人相互搀扶的背影,这时那份得不到子女陪伴的无奈在周围慢慢扩散开了。看到这我觉得一阵心酸,不禁想起了我的爷爷和奶奶。有一年国庆时他们打电话想叫我爸陪他们去西安旅行,我爸去就方便有个照顾,到西安旅行他们一直惦记了好几年了。但最后因为我爸忙,终究没陪爷爷和奶奶去。那时电话是我接的,爷爷没说什么,还一劲地说:“你爸忙,工作要紧。”但爷爷那把苍老的声音透过电话线传进我心中,使我觉得很沉。等我悠悠挂上电话时,喉咙就哽住了。
家庭中的矛盾和人生的无奈在《东京物语》中交织成一张网,笼照在片中的家庭。在这部宛如小溪流水般平稳的影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的细腻与亲切。人的一生中有谁可以逃避片中的情况呢?又有谁可以处理的游刃有余呢?
《乱》影评
我记得一位朋友在评价黑泽明的代表作《乱》时,说:“太郎残忍、二郎阴险,而皆昏庸。唯三郎善良,而富有谋略,可惜误中枪弹。”只是,我在看《乱》时,却实在提不起对三郎的好感,我甚至以为,一文字家的毁灭,三郎难逃其咎。
故事开始时,老侯爷(时间太长,名字已经忘了,似乎是一文字政虎)就令三个儿子折箭,教育他们要团结。这个方法,蒙古的阿兰豁阿,日本的毛利元就都用过,而且都起到了相当好的效果。应该说,老侯爷的本意相当好,方法也不错,若三个儿子果真如他所愿,团结在一起了,一文字家绝对不会这么快灭亡的。偏偏三郎与父亲作对,用蛮力将三箭折断,使老候爷的良苦用心,演变成了滑稽的闹剧,他意图达到的效果,荡然无存。三郎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一时的逆反心理;还是在暗示父亲:即使三个儿子团结了,一文字家也难逃失败的命运;或者警告父亲:三个儿子本就不可能团结,无论父亲怎么努力,都是白费心机?
老侯爷让位,被认为是一文字家分裂的契机,三郎的劝阻,因此被认为是深谋远虑且忠心耿耿。然而,该老的东西,都将老去,这是谁都无法违背的自然法则。老侯爷尽管当时还能射中野猪,却在外国使臣面前昼寝,这证明,他已廉颇老矣,他的位置终将让出,否则,难道要在这个位置上坐到死,这样他的儿子就不会分裂了?在战乱之时,一些聪明的统帅,总在自己头脑清醒的时候,就让儿子继承自己的事业,然后凭借自己的才智、威望辅佐儿子,指导儿子,支持儿子,在日本战国时代,织田信长、德川家康都是这么做的,这一方面可以锻炼儿子,树立儿子的威望,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阴谋:到现在,还有人为康熙晚年的糊涂而扼腕叹息。由此可见,老侯爷还是相当有远见的。当然,他这么做,并非没有弊端,主要是他让三个儿子各占一座城池,平分秋色,使继承人没有太多的优势。但这个弊端与退位没有关系,因为提前退位而导致内乱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赵武灵王,他退位后,自称主父,凌驾于赵王之上,甚至试图再行废立之事,结果被关起来,活活饿死。一文字老侯爷所做的,似乎与乾隆一样,只是想安享晚年,本不该引起儿子的嫉恨的,但由于三个儿子实力相当,他到哪家,都会在事实上分权,这是太郎、二郎所无法容忍的,三郎在这上面没有一言劝谏,只是一味的“嘲笑”父亲的让位,可以说是毫不明智的。
由于三郎屡次与父亲对着干,暴怒的老侯爷赶走了他,他也拂衣而去,做了别家的女婿。既然他看出父亲退位之举的不妥,那他为什么不忍辱留在父亲的身边——这与给长者折枝一般,是不难做到的,只要暂时道歉就行——然后力图挽救。他若留在一文字家,大郎、二郎也不至于敢如此直露的拒绝父亲;有他的牵制,大郎、二郎也不会很快就兵戎相见,演出惊心动魄的兄弟相残的悲剧;他若留下,父亲在被两个哥哥拒绝后,只好还有第三城可呆,而不至于流浪荒野。但他走了,投靠了一文字家的仇敌——虽然当时,他们已经在寻求和平。他劝一名跟随自己的将领回到父亲身边,但那将领一无兵,二无权,回去又有何用?他自己为什么不能回去?更恶劣的是,他的部下,公然全军追随了他,这实际上首先开了一文字家的分裂的先例,首先分裂的,正是三郎!
接着,家中内乱,老侯爷被赶了出去,身边只剩下一两个人,大郎被杀,二郎几乎完全控制了一文字家,这未始不是不得已的解决办法,毕竟一文字家又归于了一统,三郎完全可以把父亲接过来,让他安养晚年。或者,假如他不忿二郎所为,他至少可以先把父亲接来,父子两人徐图恢复。但他却愚蠢的向一文字家的仇人借兵,结果两家一举覆灭了一文字家,他自己也莫名其妙的中了流弹。
有人为三郎的死叹息,认为假如三郎不死,一定可以复兴家族,但从他的所作所为来看,他完全不具备这种能力。其实,两家既然已经覆灭了一文字家,难道还会把到嘴的肥肉让出,客客气气的将已经占领的土地、城池还给三郎,给自己留下隐患?这样的情形,大约只能发生在三郎的白日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