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韩电影 » 日本跟美国开战电影有哪些
扩展阅读
日本电影妹子喜剧 2024-06-26 16:57:27
看电影三伏 2024-06-26 16:50:40

日本跟美国开战电影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4-06-19 19:27:05

㈠ 求战争电影

风语者:吴雨森导演,尼古拉斯凯奇主演,吴氏暴力,值得一看

太极旗飘扬:是说一对兄弟在朝鲜战役中失散,后来互为敌人在战场相遇的故事

兵临城下:取自真实故事,描写了前苏联传奇狙击手瓦西里,很过瘾啊~

遥远的桥



瓦尔特包围萨拉热窝

冰雪战士

父辈的旗帜:硫磺岛家书的兄弟篇

珍珠港

伦敦上空的鹰

猎杀U-571

虎口脱险

虎、虎、虎

来自硫磺岛的信,是我要推荐的,很感人...

如果是要爽的话,楼主还是先看[兵临城下]吧,真的爽到家了

来自硫磺岛的信

英文片名:
Letters from Iwo Jima

得奖纪录
得奖
o 美国国家电影评论协会(NBR)
+ 2006年最佳影片奖
o 金球奖
+ 2006年最佳外语片
o 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音效

提名
o 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影片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史提芬·史匹堡,罗伯·罗伦兹(Robert Lorenz)
+ 最佳导演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 最佳原著剧本 - 艾瑞丝·山下
+ 最佳音效 - 艾伦·罗伯·莫瑞(Alan Robert Murray),巴布·亚斯曼(Bub Asman)
o 金球奖
+ 最佳导演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更多外文片名:
Iou Jima kara no tegami .....Japan
Red Sun, Black Sand .....USA/working title

类型:
剧情/历史/战争

级别:
R

片长:
142分钟

上映日期:
2006年12月9日(日本)
2006年12月20日(美国)

演职员表
导演 Director: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编剧 Writer:
保罗·哈吉斯 Paul Haggis .....(story)
山下爱丽斯 Iris Yamashita .....(screenplay)/(story) &
Tadamichi Kuribayashi .....(book "Picture Letters from Commander in Chief") and
Tsuyoko Yoshido .....(book "Picture Letters from Commander in Chief") book editor

演员 Actor:
裕木奈江 Nae Yuuki .....Hanako (as Nae)
渡边广 Hiroshi Watanabe .....Lieutenant Fujita
松崎悠希 Yuki Matsuzaki .....Nozaki
山口贵史 Takashi Yamaguchi .....柏原 Kashiwara
坂东工 Takumi Bando .....Captain Tanida
阪上伸正 Nobumasa Sakagami .....Admiral Ohsugi
Nori Bunasawa .....Japanese Journalist
Arnold Chun .....Howitzer Cannon Operator
Gelbert Coloma .....Escavating men
James D. Dever .....Marine Sergeant
Willis Chung .....Japanese Soldier
渡边谦 Ken Watanabe .....General Tadamichi Kuribayashi
二宫和也 Kazunari Ninomiya .....Saigo
伊原刚志 Tsuyoshi Ihara .....Baron Nishi
加濑亮 Ryô Kase .....Shimizu
中村狮童 Shido Nakamura .....Lieutenant Ito
Takashi Yamaguchi .....Kashiwara
Eijiro Ozaki .....Lieutenant Okubo
Akiko Shima .....Lead Woman
Luke Eberl .....Sam
Sonny Saito .....Medic Endo (as Sonny Seiichi Saito)
Steve Santa Sekiyoshi .....Kanda
Hiro Abe .....Lt. Colonel Oiso
Toshiya Agata .....Captain Iwasaki
Yoshi Ishii .....Private Yamazaki
Toshi Toda .....Colonel Adachi
Ken Kensei .....Maj. General Hayashi
Ikuma Ando .....Ozawa
Masashi Nagadoi .....Admiral Ichimaru
马克·摩斯 Mark Moses .....American Officer
Roxanne Hart .....Officer's Wife
Yoshio Iizuka .....Tired Soldier
Mitsu .....Suicide Soldier (as Mitsu Kurokawa)
Takuji Kuramoto .....Ono
Koji Wada .....Hashimoto
Akira Kaneda .....Japanese Soldier #1
Shoji Hattori .....Japanese Soldier #2
Mark Tadashi Takahashi .....Japanese Soldier #3
Mitsuyuki Oishi .....Japanese Soldier #4
Evan Ellingson .....Kid Marine
Morosawa Kazu .....Ito's Guard
Masayuki Yonezawa .....Ito's Soldier
Hiroshi Tom Tanaka .....Hopeless Soldier
Mathew Botuchis .....American Marine
Yukari Black .....Mother
Daisuke Nagashima .....Prisoner
Kirk Enochs .....Marine Officer
Ryan Kelley .....Marine #2
Jonathan Oliver Sessler .....Marine #3
Michael Lawson .....Marine #4
Taishi Mizuno .....Cave Soldier #1
Daisuke Tsuji .....Cave Soldier #2
Yoshi Ando .....Excavator #1
Yutaka Takeuchi .....Excavator #2
Tsuguo Mizuno .....Lead Excavator
Mark Ofuji .....Kuribayashi's Guard
Hallock Beals .....Marine at Clearing
莱安·卡勒斯 Ryan Carnes .....Marine at Clearing
Jeremy Glazer .....Marine Lieutenant
Ryoya Katsuyama .....Boy
Masashi Odate .....Cook
London Kim .....Okubo's Soldier
Dick 'Skip' Evans .....Pilot #1
Wanliss E. Armstrong .....Pilot #2

制作人 Proced by: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procer
保罗·哈吉斯 Paul Haggis .....executive procer
Robert Lorenz .....procer
斯蒂文·斯皮尔伯格 Steven Spielberg .....procer

剧情介绍
2006年,在硫磺岛地下发现了数百封信件。那是61年以前,在这个岛上作战的将士们留给家人最后的一点东西--写给家人最后的诀别信。这些没有寄出的信寄托着他们的希望……
1944年6月,战争处于白热化阶段。陆军中将——栗林忠道(渡边谦饰)凭借自己从美国留学回来的经验,一直指挥着军队作战。本土防卫的最后阶段,硫磺岛的命运全都寄托在这个男人的身上。栗林经历过多次战役,对士兵们几近苛责。在这个弥漫着恶臭的硫磺气体灼热的小岛上,食物和饮用水都极为短缺,栗林指挥大家挖掘地下要塞。
曾经留学美国的栗林中将在军中大力推行新政,明令禁止随意体罚下属,这些做法招来了守旧将领的不满,却为绝望中的士兵们带来了一线希望。
栗林中将利用硫磺岛的地理特点设定出一套以拖延为目的的作战方案,在他麾下,有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马术金牌得主西竹一中校(伊原刚志饰)、只懂正面作战的顽固派伊藤中尉(中村狮童饰)、刚从宪兵队调来的清水(加濑亮饰)、在妻子怀孕时出征日夜思念着家人的西乡(二宫和也饰)等等二万多名官兵,而他们将要面对的是拥有绝对制空权,人数近四万的强大美军。
1945年2月19日,美军在经过几个月对硫磺岛的狂轰滥炸,以及舰船炮击之后,开始进行硫磺岛登陆作战,开始的计划是5天之内拿下该岛,但是,这场战斗却持续了36天。把名誉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的栗林命令士兵们“誓死搏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终于到了最后的时刻,为了自己家乡的亲人,他们又监守了一天。
这些经过了漫长的61年岁月的信。那一张张朴素的面孔,让硫磺岛的心变得明朗起来……

历史背景
硫磺岛是太平洋上一座由火山熔岩冷却后形成的火山岛,地形起伏,沟壑纵横,悬崖峭壁临海高耸。只有20余平方公里,北部是一片错落起伏的高地,由一系列小山岗和陡峭的峡谷构成。小山岗高程大多百米左右,地形复杂,可伏重兵。南部地势低平,有一小片被梯状台地逼住的海滩,勉强可作登陆场。除此以外,全岛没有任何可供船舶停靠的锚地或港湾。硫磺岛虽是弹丸小岛,却处在战略要塞。它正当东京与美军新占领的塞班岛之间,距二地各约1200公里。美军占领塞班岛以后,一直以塞班岛为基地空袭东京。但因硫磺岛的报警作用,美军对东京的空袭一直效果不佳。驻硫磺岛的日军战斗机还不时升空拦截,冲散美国机群。为总攻日本,美军势必要夺占硫磺岛。而为东京安全,日军也势必要死守硫磺岛。结果,这座杳无人迹的小小火山岛,在太平洋战争后期,就成为日美必争之地。

1945年2月,欧洲战场的硝烟已经散去,日军在硫磺岛上与美国海军陆战队进行了一场太平洋战争中最为惨烈的激战。双方死伤极为惨重。二战记录片中美军用喷火枪把日军从山洞里赶出来的画面就反映的是这场战争。这场战争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美军拿下硫磺岛后,在岛上建立了离日本本土最近的基地,使B-29轰炸机空袭日本本土和后来用原子弹结束战争成为可能。日本人在硫磺岛上的抵抗几乎都是自杀式的,被誉为“玉碎指挥官”的硫磺岛日军最高指挥官栗林忠道可以说是人体炸弹的先驱,大批的日军潜伏在坑道里,子弹打完之后,就抱着炸药桶冲进美军阵地引爆,美国人在硫磺岛上每一寸的推进,都是用血肉换来的。

中途岛海战的失败,宣告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走上彻底溃败的道路。中将栗林忠道率领日军在硫磺岛上负隅顽抗,最终自杀身亡……《硫磺岛家书》是个很奇怪的片子,它是和《父辈的旗帜》一起策划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无非是想从敌我双方的角度去看同一场战争——《父辈的旗帜》让美军表现得勇猛无比,《硫磺岛家书》又把重点放在日本军人温情善良的一面。可《父辈的旗帜》上映后一片恶评,发行公司华纳为了挽回面子,不得不把原本准备在2007年公映的《硫磺岛家书》提前到2006年放映。这部对美国人来说视角独特的电影,确实在去年底拿了不少奖——因为对白基本都是日文的,它连夺了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广播影评人协会和金球奖三个最佳外语片奖;还帮着老伊斯特伍德挤进了奥斯卡——不过虽然提名了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创剧本等重要奖项,最后却只拿到了一个技术性的最佳声音剪辑奖。可是,《硫磺岛家书》真的值得那么多掌声么?

从电影本身来说,确实没什么大问题。故事、手法、表演都很好,更难得的是,在制作班底是美国人、演员却全是日本人的情况下,导演的意图能这么充分地展示出来,没有“迷失在翻译中(Lost in Translation)”。但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对当时硫磺岛的日本守军未免有点太宽容了,似乎有意在帮他们减轻罪恶。试问一下,当时的日军对美军战俘真有那么宽容么?

另外,不要被电影里柔情的刻画所迷惑,永远也别忘了这个片子的主角——也就是渡边谦扮演的栗林忠道——在调往硫磺岛前,曾是日军在广东作战的第二十三军的参谋长。他的部下在广东清乡扫荡,抢掳大量妇女充当慰安妇;占领香港后他放任日军犯下种种罪行,难逃其责,是个不值得原谅的罪人。

幕后制作
硫磺岛之战的A面和B面

硫磺岛之战是太平洋战争中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两万多名驻岛日军几乎全军覆没,而美方也有六千多人战死沙场,万余人负伤。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连续推出了《父辈的旗帜》和《来自硫磺岛的信》两部作品,分别从美方和日方来描绘这场激战。分为上下两部的电影并不少见,但像这样从两个不同角度叙述同一事件的“联体电影”却是史无前例的大胆尝试。伊斯特伍德的此番尝试获得了成功。《父辈的旗帜》于10月上映后广受好评,而紧接着于12月中旬上映的《来自硫磺岛的信》不仅很快博得一片褒扬,更是一举赢得了美国影评人协会年度最佳电影的殊荣。

伊斯特伍德表示,这两部电影并不想突出战争的胜负,反而重点在于表现战争根本无所谓胜负的无意义性,影片所聚焦的是战争带给人的影响和那些因战争而失去生命的人。因此,对于战争双方的美军和日军,伊斯特伍德没有从战胜方和战败方的切入点去诠释,而是怀着人文主义的关怀,对战斗过的人们给予了同等的敬意。在这部《来自硫磺岛的信》中,我们不会看到大量短兵相接的战斗场面,影片着重刻画了日军中几个不同阶层不同个性的代表性人物,用他们的命运交织出这场战役的前前后后。

作为硫磺岛之战的美国篇和日本篇,两部电影各自独立,但也有若干重合呼应的场面,暗示出两者之间微妙的联系。比如,本片再现了前作主人公被杀的场面,前作中没有交代的日本兵的死因也在本片中有了充分的展开。将两部电影连起来观看将获得更为深切的体会。

两个剧本从完全相反的侧面切入,讲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这里有一个隐含的主题:发生在太平洋的战争,不但是军队之间的冲撞,也是文化之间的冲撞。日本有着完全不同的军事文化,他们的官阶等级之分,还浸透着类似于宗教狂热的武士道精神——投降就是耻辱,所以,他们宁可战死,也绝不投。但美国士兵则完全相反,他们为信仰而战、为国家而战,但同时也珍爱自己的生命,为了让自己生存下去而战。但美国士兵也为保护战友为荣,为了并肩作战的兄弟,性命就自然而然排在了第二位。

背景复杂的传奇性人物

本片的灵感来自一本书信集。伊斯特伍德在筹备《父辈的旗帜》时,对硫磺岛之战的日方指挥官栗林忠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栗林下令在岛上挖掘了大量洞窟和地道,把军备力量埋伏其中。这种战术简直是“异端”。在当时,防御战中的日军往往会在登陆点摆开防线,集中炮火猛击海上的敌人。然而就是凭借着栗林的奇特策略,美军原以为5天就能结束的战斗整整拖了36天。另外,这位日本陆军中将曾经前往美国和加拿大留学,有不少美国朋友,并一直反对与美国开战,但在硫磺岛之役中他却表现出了相当坚决的抗击态度。伊斯特伍德不断挖掘栗林的资料,一直找到了《“玉碎总指挥官”的信》这本书。书中收录了栗林驻美期间寄给家人的信件,信中随处可见有趣的图画,这位武官对妻子儿女的深情跃然纸上,令深伊斯特伍德大受触动,于是“信”就成了本片的关键词。

本片中另一位历史传奇人物是人称“西男爵”的西竹一。此人曾经勇夺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的马术金牌,并由此获得了洛杉矶荣誉市民的头衔,在欧美的社交界颇有人缘。伊斯特伍德将硫磺岛之战中的西男爵设定为一位立于美国与日本之间的军人——他一方面率领部下全力作战,同时又毅然下令救助美军伤病,最后断然拒绝了美军的劝降,这个人物身上矛盾的各个侧面体现出战争所造成的无奈境地。

实力派演员荟萃的坚实阵容

伊斯特伍德最初想请日本导演来拍摄硫磺岛之战的日本篇,但由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只得自己挑起了担子。本片的编剧是日裔美国人山下爱丽斯,而主要演员也全部来自日本。

出演栗林中将的是目前在好莱坞知名度最高的日本影星渡边谦。数年前,伊斯特伍德曾在某个颁奖典礼上碰到过渡边,也看过他演的电影,对他的演技有着很高的评价。伊斯特伍德认为具有强烈存在感的渡边是饰演这位传奇指挥官的最佳人选。

人气偶像组合“岚”的成员二宫和也在本片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他所扮演的士兵西乡是贯穿整场战役的关键人物。年轻的二宫虽然主要活跃在歌坛,但也曾出演过不少电视剧和舞台剧,在表演方面拥有相当丰富的经验。

其他演员伊斯特伍德基本是通过观看电影和试镜影碟,根据演技水准来选择的。出演过《半告白》等名片的伊原刚志、在《五条灵战记》中崭露头角的加濑亮、一直活跃在影视圈的歌舞伎艺人中村狮童等纷纷入选,构成了相当坚实的演员阵容。

对于这支主要由日本演员构成的团队,伊斯特伍德大为赞赏,认为这是他所见过的最具有职业意识和敬业精神的团队。看来美国导演和日本演员这样的组合没有带来预想中的困难,语言障碍并未影响双方的交流,不同的文化背景反而促成了更多的火花,将这部电影引向成功。

精彩花絮
·为了获得在硫磺岛拍片的许可,2005年4月5日,伊斯特伍德特地拜访了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石原在进入政界之前曾当过演员,他非常支持两部电影,给伊斯特伍德亮了绿灯,但要求不能将火药带上岛。因此,本片的大部分戏都是在冰岛和美国洛杉矶拍摄的。06年4月27日,伊斯特伍德带着摄制组来到硫黄岛只拍了几个镜头。第二天就举行了影片杀青的记者招待会;
·英语剧本完成后,制作方找了多名翻译将其译成日文,并从各个译本中挑选出色的部分整合成最终日语版剧本;
·渡边谦对自己的角色栗林忠道非常感兴趣,特地访问了栗林的故乡,与其家属会面;
·伊原刚志为了演好马术冠军“西男爵”连续三周每天骑马5小时,他还学习英语,查阅西男爵的资料,与西的儿子交谈,并前往西的墓地祭扫,做了一切能做的准备。

㈡ 有一部电影最后是山本五十六的飞机坠毁了,这部电影叫什么名字

电影《山本五十六》。

㈢ 有朋友知道二战时美国向日本本土投下原子弹的电影吗请给我介绍几部,多谢!

纪录片《原子弹轰炸日本广岛》、《轰炸东京》

㈣ 战火无情人有情!细数10大经典战争电影都有哪些

虽然中国电影问题重重,战争片在电视剧领域,抗日神剧已经成为笑话的存在。但并不代表,中国并没有好的战争电影。

第1:首推的《大决战三部曲》

小成本战争片,《我不是王毛》和《捍卫者》也都非常不错。

未来的国产战争片,最值得期待的,还是导演了《老炮儿》的导演管虎,执导的最新战争大片《八佰》,希望是中国战争片又一个高峰。

更多关于战争片的问题,欢迎大家关注和讨论!!!

㈤ 这部日本电影叫什么名字

《2009失去的记忆》

网络:http://ke..com/view/62099.htm

㈥ 鍏充簬鐢靛奖鈥滆檸铏庤檸鈥濈殑闂棰.

浜嗚В鐝嶇彔娓浜嬩欢鍓嶅洜鍚庢灉銆佹垬鐣ユ垬鏈锛岃ョ墖鏄鏈浣抽夋嫨銆傜粏鑷村湴鍛堢幇浜嗗弻鏂瑰湪鐝嶇彔娓浜嬩欢鍓嶇殑姣忎竴姝ワ紝鍖呮嫭澶栦氦銆佸啗浜嬪拰鎯呮姤鐨勫彂灞曘傚奖鐗囧湪瑙傜偣涓婁笉鍋忎笉鍊氾紝鏋佸叾瀹㈣傦紱鍦ㄧ粏鑺備笂涓嶅帉鍏剁儲锛屽繝瀹炲彶瀹炪傚畠鍏锋湁鏋侀珮鐨勫彶鏂欎环鍊硷紝浣嗗湪浜虹墿濉戦犳柟闈㈠垯鏈涓嬪姛澶銆傗滆檸锛佽檸锛佽檸锛佲濇槸鏃ユ湰绌哄啗鍦ㄨ桨鐐哥弽鐝犳腐鏃跺枈鍑虹殑鍙e彿銆傝ョ墖鐨勮桨鐐稿満闈㈠緢澹瑙傦紝褰撶劧涓嶅傛柊鐗囥婄弽鐝犳腐銆嬪厖婊$數鑴戠壒鎶鐨45鍒嗛挓杞扮偢鎴忥紝姣曠珶鐜颁唬绉戞妧鍦ㄨ〃鐜板畯澶у強闅句互鍐嶇幇鐨勫満闈㈡椂鏈夌潃鐙鐗圭殑浼樺娍銆
灞辨湰鍦ㄦ棩鏈椹荤編鍥藉ぇ浣块嗗仛杩2骞寸殑姝﹀畼锛屾槸涓缇庡浗閫 娣辩煡缇庡浗鐨勫浗鍔涘己澶э紝鍙嶅瑰悓缇庡浗寮鎴橈紝浣嗘槸澶╃殗鐨勫懡浠ゅ繀椤绘湇浠庯紝鎵浠ュ埗璁浜嗗敮涓鏈夊彲鑳藉彇鑳滅殑鍋疯鐝嶇彔娓璁″垝锛屾eソ閭eぉ缇庡浗鐨勮埅姣嶄笉鍦ㄦ腐鍐咃紙琚缇庡浗鐮磋瘧浜嗙數鎶ュ瘑鐮侊級鍙鍑绘矇浜嗗嚑鑹樿佸紡鎴樺垪鑸帮紝灞辨湰浜斿崄鍏娣辨劅涓嶅畨 鎵嶈翠簡锛氭垜鐨勮屼负鎯婇啋浜嗕竴涓宸ㄤ汉 浣夸粬鎰ゆ掔殑绔欎簡璧锋潵锛

㈦ 《硫磺岛家书》一部日本战争片电影,看完为啥内心悲凉无法痛恨

有写,日军士兵普遍有个好习惯,就是写日记。 结果这些东西在战斗中被美军缴获后,不但可以获取很多军事机密,还成为战后追溯战争罪行的铁证。家书也一样,很多日本兵写,其实战争前期和中期,这些家书还能按期送回国内,但后期美军封锁了海上和空中,这些家书大部分都只能留在战地上,被战火焚毁了。

硫磺岛家书是反战电影,只是告诉你,战争中的士兵,多数都是普通平民,真正的罪犯不是他们。脱下军服,他们和我们是差不多的。
至于凄凉和勇敢,看你站在谁的立场上看了。如果你是中国人和美国人,日军越勇敢,越凄凉,你的同胞就死得越多。 就是站在几十年后,用第三者的眼光去看,那也只是电影的文艺效果。因为你要是看美国的二战电影,同样也会觉得美国士兵很英勇,很豪气,很可爱。

㈧ 这部日本的影片叫什么名字

靠,好熟悉的问题,,楼上的,好熟悉的人,,。,,

㈨ 一部战争的电影,求名字

名称暴风女神

外文名称 Lorelei: The Witch of the Pacific Ocean

更多中文片名: 魔女潜艇

导演:

樋口真嗣 Shinji Higuchi

塞林·格拉克 Cellin Gluck....(US segment)

编剧:

福井晴敏 Harutoshi Fukui

铃木智 Satoshi Suzuki....(screenplay)

主演:

役所广司 Koji Yakusho....Masami Shin'ichi

妻夫木聪 Satoshi Tsumabuki....Yukito Origasa

香椎由宇 Yu Kashii....Paula Atsuko Ebner

影片类型:动作/惊悚/剧情/科幻/战争

国家/地区:日本

对白语言:英语/日语

色彩:彩色

级别:Taiwan:GP

拍摄日期: 2004年4月1日 -

上映 2005年

片长: 130分钟

剧情

影片以1945为时代背景,所谓“暴风女神”就是日本潜水艇伊507号上配置的尖端探测系统,当时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接近尾声,日本方面为了防止美国再次使用原子弹攻击,而制定下了反击计划,意图摧毁美军的原子弹发射基地。
海军上校浅仓奉命执行,而他手中的王牌就是由德国制造,具有最先进攻击力的战斗潜水艇“伊507”浅仓将与年青部下绢见少校一起,为扭转战争局势而做着最后的殊死努力……

编辑本段导演介绍

樋口真嗣是活跃于动画片和真人片两个领域的电影人,在日本以高超的视觉表现手腕而著名。 从茨城县立古河第三高中一毕业,樋口就进入了电影界担任造形助手。他设计的怪兽造形被电影《哥斯拉》(1984年版)所采用。接着,樋口加入了大阪的独立电影制作团体“DAICON
FILM”,在8mm作品《八歧大蛇的反击》中负责特效工作。该片不凡的视觉效果技术引来了各界的关注,通过该片,樋口还结识了庵野秀明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随即加入了庵野等人组建的动画制作公司GAINAX,担任该公司第一部作品动画电影《王立宇宙军》的副导演,接着陆续参与了《飞跃颠峰》、《蓝宝石之谜》、《新世纪福音战士》等一系列名动画的制作。其中,《新世纪福音战士》的主人公碇真嗣之名就来自樋口。1992年,樋口携同村浜章司、前田真宏、山口宏等人组建了GONZO
GROUP,而该团体很快发展为CG公司,由于制作了日本第一部全CG动画《青之六号》而闻名于世。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樋口渐渐将工作重心转到了真人片的拍摄上。1995年,他率领一群年轻人承担起了《哥美拉
大怪兽空中决战》的特效工作。该片是复兴日本特摄电影的名作,获得了当年度日本学院奖中的特别奖。在随后的几部哥美拉续集中,樋口继续担当了特效导演。

樋口所执导的第一部真人电影是于2005年公映的《暴风女神》,该片海战场面宏大,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06年,他又执导筒重拍了经典灾难片《日本沉没》,进一步将其特效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