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关于日本电影《ゴダールの映画》,中文是什么意思
补充一下:
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 (1930.12.3-)
法国裔瑞士籍导演,法国新浪潮运动的先锋人物,一代“现代电影怪杰”。其创作随心所欲,影片大多晦涩难懂,在世界电影史上独树一帜,是最难分析和评价的现代电影导演之一。
戈达尔1930年12月3日出生在法国巴黎,早年在瑞士与巴黎接受教育,并在南北美游历三年。1950年他进入《电影手册》编辑部,开始从事专职影评。随后的十年间,戈达尔泡在电影资料馆,研究跟观看了大量电影资料,打下了深厚的电影底子。1954年至1958年,他尝试导演了五部电影短片。在特吕弗的帮助下拍摄了第一部剧情片《断了气》。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是戈达尔创作的高峰期,1967年后创作的影片均为政治片,这离间了热爱他的观众。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后,戈达尔与当时法国学生运动领导人让-比埃-高兰组织了“维尔托夫小组”,信奉前苏联早期“电影眼睛派”创始人吉加-维尔托夫的理论-“为了摄制革命电影,首先应该对电影进行革命”。该小组拍摄了一系列“政治影片“,如《真理》,《东风》,《意大利的斗争》,《直至胜利》,《一切顺利》等。上世纪70年代因车祸中断拍片,移居瑞士。80年代重返法国,所拍影片只问艺术不问政治,主要作品有《芳名卡门》,《新浪潮》等。
戈达尔的作品有:
2004 我们的音乐 Notre Musique
2002 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Ten Minutes Older:The Cello
2001 爱情研究院 Eloge de l’amour
1998 老地方 The Old Place
1997-98 电影史 Histoires De Cinema
1996 永远的莫扎特 For Ever Mozart
1996 与TNS决别 Adieu au TNS
1996 加! Plus Oh!
1995 法国电影五十年上下集 Deux Fois Cinquante Ans De Cinema Francais
1994 戈达尔论戈达尔 JLG/JLG
1994 向萨拉热窝致敬 Je Vous Salue Sarajevo
1993 悲哀于我 Helas pour moi
1993 孩子们玩俄罗斯游戏 Les Enfants Jouent a la Russie
1991 对抗忘却 Contre L’Oubli
1990 新德意志零年 Allemagne Annee 90 Neuf Zero
1990 艺术的童年 L’Enfance de L’Art
1990 新浪潮 Nouvelle vague
1989 外国经典短片 Classic Foreign Shorts,Vol.2
1988 谁都要走一回 On S’Est Tous Defile
1988 语言的力量 Puissance de la Parole
1988 最后一句话之法国人印象 Le Dernier Mot
1988-89 达提报告 Le Rapport Darty
1987 导演的坚持 Soigne ta Droite
1987 咏叹调之阿尔米多 Aria
1987 李尔王 King Lear
1986 会见伍迪-艾伦 Meeting Woody Allen
1986 电影小产业的辉煌与衰落 Grandeur et decadence
1985 侦探 Detective
1985 软与硬 Soft and Hard
1985 向玛丽致敬 Je vous salue,Marie
1983 芳名卡门 Prenom Carmen
1982 受难记 Passion
1982 受难记剧本 Scenario Du Film Passion
1982 画面转换之不同名目的转换 Changer d’Image
1981 写给弗雷迪布阿什的信 Lettre A Freddy Buache
1979 各自逃生(生活) Sauve Qui Peut(la Vie)
1978 两少年环法漫游 France/Tour/Detour/Deux/Enfants Director
1976 怎么样? Comment ca va?
1976 六乘二 Six Fois Deux/Sur et Sous La Communication
1976 此处与别处 Ici et Ailleurs
1975 二号 Numero Deux
1972 写给简的信 Letter to Jane
1972 一切顺利 Tour Va Bien
1970 弗拉基米和罗莎 Vladimir et Rosa
1969 福音书 Amore e rabbia
1969 东风 Vent d’Est
1969 不列颠之音 British Sounds
1969 比赛 La Contestation
1969 真理 Pravda
1969 意大利的斗争 Lutte en Italie
1968 一样的电影 Un Film Comme les Autres
1968 快乐的知识 Le Gai Savoir
1968 一部美国电影 One American Movie(One a. m.)
1968 一加一 Sympathy for the Devil
1967 远离越南 Loin Vietnam
1967 周末 Week End
1967 我略知她一二 2 ou 3 chose que je sais d’elle
1967 中国姑娘 La Chinoise
1967 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 Le Plus Vieux Metier Du Monde
1967 天才儿童的E调行板间奏的往返之爱与愤怒 L’Aller et Retour Andante e Ritorno des Enfants Prodigues Dei Figli Prodighi ou Amore
1966 男性,女性 Masculin,feminin
1966 美国制造 Made in U.S.A.
1965 狂人比埃洛 Pierrot le fou
1965 …眼中的巴黎Paris vu par…
1965 阿尔伐城 Alphaville
1964 另外一帮 Bande a part
1964 已婚女人 Une femme mariee
1964 大诈骗犯 Les Plus belles escroqueries monde
1963 卡宾枪手 Les Carabiniers
1963 蔑视 Le Mepris
1962 随心所欲 Vivre sa vie
1962 软奶酪 Laviamoci il cervello
1962 欧帕格之新世界 RoGoPaG
1962 新七宗罪之懒惰 Les Sept Peches Capitaux
1961 女人就是女人 Une femme est une femme
1960 断了气 A bout de souffle
1960 小兵 Le Petit Soldat
1958 夏洛特与她的情人 Charlotte et Son Jules
1958 水的故事 Une Histoire D’Eau
1957 夏洛特与维罗尼卡 Charlotte et Veronique
1955 一个风骚的女人 Une Femme Coquette
1954 混凝土行动 Operation Beton
Ⅱ 日本新浪潮简介
日本新浪潮,也称为“松竹新浪潮”,起源于1960年6月5日的《读卖周刊》上一篇由长部日出雄和大沼正撰写的专题报道。他们将大岛渚、吉田喜重和筱田正浩等松竹新晋电影人与当时在法国流行的“新浪潮运动”相联系,赋予了“松竹新浪潮”和“日本新浪潮”这一极具时代感的标签,这一命名迅速被各大媒体引用。
主力阵容包括大岛渚、松本俊夫、吉田喜重、筱田正浩、寺山修司、铃木清顺、今村昌平和增村保造,他们大多数来自松竹电影公司,因此日本新浪潮也被称为“松竹新浪潮”。
狭义的日本新浪潮时期,从《爱与希望之街》的上映开始,到《日本的夜与雾》因松竹高层的反对被停映,以及大岛渚等人离开松竹并成立“创造社”为终结,这一运动仅持续了短暂的3年,与“安保斗争运动”同期进行。
然而,广义的日本新浪潮影响更为深远,经历了60年代的繁荣和70年代的低谷,它顽强地持续到1983年,直到寺山修司去世才宣告结束。这一时期涵盖了日本电影史上的重要变革和创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电影人。
(2)日本新浪潮电影运动ppt扩展阅读
日本新浪潮(日语:日本ヌーヴェルヴァーグ)是影评人对于1950年代末至1970年代的一些日本导演与他们的电影作品所给予的称呼,他们主要受到法国新浪潮的影响。日本新浪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羽仁进、敕使河原宏、增村保造、篠田正浩、大岛渚、藏原惟缮、今村昌平、铃木清顺、中平康、新藤兼人等人。
Ⅲ 日本新浪潮的简介
日本新浪潮,也被称为“松竹新浪潮”。最早见于1960年6月5日号的《读卖周刊》,记者长部日出雄和大沼正为配合大岛渚的《青春残酷物语》首映式所做的专题报道《日本电影的“新浪潮”》。文中采用了当时正在法国风起云涌的“新浪潮运动”这一时髦词汇,将大岛渚、吉田喜重、筱田正浩三人为代表的松竹新晋称作“松竹新浪潮”和“日本的新浪潮”,此名词因富有时代意义而立即被各大报章转载。
大岛渚、松本俊夫、吉田喜重、筱田正浩、寺山修司、铃木清顺、今村昌平、增村保造构成了日本新浪潮的主力阵容,因为这些年轻导演大多来自日本的同一家电影公司——松竹电影公司,于是“日本新浪潮”也被称为“松竹新浪潮”。
起始时间
狭义的日本新浪潮,以《爱与希望之街》公映为起点,以《日本的夜与雾》被松竹首脑停映,大岛渚等人退出松竹,自组“创造社”为终点,寿命只有短短3年(1959~1961年),几乎与轰轰烈烈的“安保斗争运动”共存亡。
广义的日本新浪潮,则历经20世纪60年代的炽热和70年代的严寒,苦撑到1983年,以寺山修司的死而结束。
Ⅳ 日本新浪潮
指的是60年代前半期松竹出身的电影导演们。
大岛渚是日本新浪潮发端的第一个关键人物。1960年他连续推出《青春残酷物语》和《太阳的墓场》,之后拍摄了一部足以影响日本电影史的作品《日本的夜与雾》。这部影片并非技法如何高超,而是其主题之尖锐、影响之广泛,都对日本电影有着深刻的推动力。该片以“安保斗争”为背景,描写了学运中失败的年轻人,正好与当时日本与美国签署安保条约呼应,引起大学生普遍高涨的反美情绪。
在《日本的夜与雾》上映期间,社会党委员长浅沼遭右翼行刺,城户四郎敏感地意识到“松竹”不该在此风口浪尖抛头露面,所以四天后影片立即停映。大岛渚大感愤怒,离开“松竹”,成立了一家独立运作的电影公司“创造社”。受大岛渚的魄力和独立精神所感染,“日活”的今村昌平和“大映”的増村保造等大公司的导演,都积极开拍富有个人风格和时代烙印的新电影,力求与上一辈导演的作品拉开距离。
如今所谓的日本新浪潮,来源于“松竹新浪潮”。最早见于1960年6月5日号的《读卖周刊》为配合《青春残酷物语》首映所做的专题报道——《日本电影的“新浪潮”》一文将大岛渚、吉田喜重、筱田正浩三人视为“日本新浪潮”之“三杰”。这个富有时代感的名称立即被各大报章转载,广为传播。
特点 对性的描写严肃而贯彻始终,甚至具有一种悲悯的色彩;对性爱本能的观照,更是成为他独特艺术思想的璀然绽放。
异化的情欲与情欲的仪式化
时政:流贯情欲的背景指涉
死亡倾向:情欲的反动与定格
依照存在主义的观点,精神只有面临死的照亮才能领悟自己的本真存在,才能明了世界赋予存在的意义。死常常被用来证明人应当如何活在世界上,以及活在世界上的意义。在大岛渚的影片中,不管是狂热的性爱,还是偷情带来的紧张快感,最后都走向了寂灭。但或许是受到桃色电影大师神代辰巳的影响,这种或壮烈、或解脱的寂灭,远远不是悲剧的、无可奈何的被迫,不是肉体快感的终结和反动,而是主动抉择的疯狂结果,是供奉于情欲之前的香火,是对于肉体之乐的终极祭奠。
萨特曾经在对性欲的分析中指出,性欲是存在和虚无这一最中心主题的顶点。那么,如果不能在电影中表现人的性本能,大岛渚的故事片似乎就会从存在滑向虚无的境地。作为日本新浪潮电影的旗手,大岛渚具有革传统电影之命的意义。但是,另一方面,他却在以性表露的手法,潜回“菊与刀”这种日本民族根性的扭曲情结——性之交融有如菊之怒放,性之终结有如刀之残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