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推荐一部感人的爱情电影
片 名:我脑中的橡皮擦
别 名:拥抱这分钟 / 我脑海中的橡皮擦
英文译名:Nae meorisokui jiwoogae / A moment to remember / Eraser in my head
导 演:李载汉
主 演:郑宇成 孙艺珍
类 型:爱情 / 剧情
片 长:144 min
国 家:韩国
发行公司:Cathay-Keris Films Pte. Ltd.
上映日期:2004年11月5日 韩国
《我脑中的橡皮擦》观看地址:
http://ctc.kedooo.net/LieBiao.asp?id=1136
[编辑本段]【剧情梗概】
影片描述身份悬殊的男女感人浪漫的爱情故事,饰演建筑公司老板掌上明珠的孙艺珍,是位迷糊又可爱的上班女郎,某日错把木工穷小子郑宇成,误以为是偷喝自己可乐的流浪汉,因而不打不相识,双双迅速坠入爱河。
秀真是富人家的千金,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可她却有着非常严重的健忘症,去便利店买东西时把东西和钱包都落在店里对她而言是家常便饭。去超市,经常将买好的物品与钱包落在那里。这一天,她返回超市去取落下的可乐和钱包时,发现柜台上已经空空如也。一个陌生的男人正拿着可乐站在旁边,这个男人乱糟糟的胡须,褴褛的衣衫。秀贞认定是他偷走了可乐,从他的手中一把抢过可乐一饮而尽,很响亮地打了个饱嗝,然后示威般地将空罐还给他,转身便走向了巴士车站。上了车,她才发现自己还是忘了拿钱包,于是返回超市,超市服务员见到她,立即将钱包和可乐还给她,秀贞这才知道自己刚才冤枉了别人,但那个男人早已不知去向。
哲洙是一个私生子,在建筑公司当工人,他虽然有母亲,却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他的梦想是成为建筑师。秀贞发现公司请来维修展示厅的木匠正是那天在超市遇见的男人,就在她以为他已经不记得她时,男人却抢过秀贞刚刚从自动售货机中取出的可乐一饮而尽,并故意向着秀贞打了一个很响的饱嗝。下班的路上,男人帮助秀贞抢回了被劫走的手袋……
随着一段时间的交往,二人都喜欢上了对方。一天傍晚,在小吃店里,哲洙对秀贞说:“喝了这杯,我们就交往,否则,从此不再相见。”秀贞毫不犹豫地喝掉杯中酒,两人开始交往。由于出身贫寒,哲洙不敢轻易地表白和允诺。终于,秀贞向哲洙求婚了,这对从来不知何谓家庭的哲洙来说太突然了:“想要与我结婚?傻瓜,我到底有什么好?”但是在秀贞的坚持下,他们还是结婚了。
婚后的秀真,记忆开始逐渐消退,就象被橡皮擦擦去一样。而事实上秀真得了阿兹海默氏症,大脑在逐渐死亡。哲洙经常在妻子为自己准备的爱心便当中发现只有两份米饭,而秀贞甚至连回家都会常常迷路。秀贞告诉哲洙:“我的脑子里有一个橡皮擦。”最后,秀真最终完全地失去了记忆,每天醒来,她都不认识身边的这个男人,但每天晚上临睡前,都会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陌生人……
关于导演和电影拍摄手法
导演李宰汉毕业于纽约大学艺术学院,曾经执导过英文片《深深的伤口》(The Cut Runs Deep),《我脑中的橡皮擦》是他的第二部长片。在影片中,导演十分注重影像之美,并充分地发挥了他的才能,因此与常见的文艺片不同,该部电影采用了多种电影技巧,影像的速度、光的利用、特写等都被融汇到其中,画面非常优美,使略显单调的情节增加了活力和可看度。而所采用的电影技巧有许多是广告片或MV中惯用的手法,使电影看起来更像是一部唱片MV,突出和增强两位主演的魅力。
⑵ 韩国隧道电影里的美娜肚子怎么了
被水泥块压住,水泥块上的钢筋正好扎穿她的肚子。
《隧道》是由金成勋执导,河正宇、吴达洙、裴斗娜等共同主演的一部韩国剧情灾难电影,影片于2016年8月10日在韩国上映。
角色介绍
1、李正洙
一个平凡家庭的一家之长,在每天都经过的下班路上时,突然被困在坍塌的隧道中,但和妻子世贤通电话的时候还不忘问她吃饭了没有,安慰焦急的妻子说一定会很快出去的。为了活着回到妻子和女儿的身边,在隧道中孤军奋斗。
2、世贤
李正洙的妻子,内心坚强隐忍。在丈夫被困于坍塌的隧道中后一直与他保持通话联系,但是营救状况让她在希望和绝望中反反复复。她一边要等待救援工作的展开,还要对隧道之外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环境费心劳力。
3、金大庆
救援队队长,是唯一一个和隧道内的李正洙保持联络沟通的救援人员。他一心只想着救出李正洙,为了救李正洙出来而动用了很多方法,展现了救助队员的使命感与责任心。
4、米娜
一个刚入职的大学生,驾车前去参加实新入职研习会,不料困在隧道中,虽然得到了男主角的帮助,但是由于伤势严重,依旧没能存活下来。
5、救援班长
救援领导之一,很务实的一个人,跟着队长金大庆组织救人,还经常被开玩笑的一个人。
6、记者
一个为了得到新闻,无所不用其极的记者,尝试着独家爆料被困者的新闻,偷偷的和男主角连线,一个分不清新闻重要还是生命重要的媒体人。
(2)水泥韩国电影扩展阅读
剧情介绍
汽车销售员李正洙(河正宇饰)结束工作赶赴女儿生日派对时,行经刚开通的河图隧道,突然一阵天摇地动,让他经历此生最孤立无援的三十五天,而此刻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拨打119求救。
这则隧道崩塌消息引发各界关注,除了搜救大队,还吸引了大批抢新闻的嗜血媒体,以及逢场作秀只为增添政绩的官员。
搜救队长金大庆(吴达洙饰)不仅要研拟救援计划,还需控制现场跟风记者、向作秀官员汇报,恶劣天气的搅局使得救援行动雪上加霜。好不容易终于进行开挖,准备救出受难者时,竟发现隧道是个豆腐渣工程。
一连串的重击使得希望一一幻灭,更糟的是搜救行动中救难队组长意外身亡、 国库的大量花费,促使舆论审判,迫使李正洙无助的老婆世贤(裴斗娜饰)签下放弃救援同意书。那一天崩塌的不只是隧道,更引爆现代社会形象丑闻。
⑶ 警察醒来发现自己下半身被水泥封住是什么电影
是电影
《拍得不错》也叫good take 里的
第一个故事——《水泥》
⑷ 非武装地带DMZ的电影
中文名:非武装地带DMZ 产 地:韩国
英文名:bimujang jidae 语 种:韩语
类 型:剧情 上映时间:2004-11-26
导 演:李奎炯 地 区:韩国 朝韩非武装地带DMZ(demilitarized zone)位于三八线,在这个至今仍保存强烈神秘感的地带,四条地道曾经尘封在地下。朝鲜战争结束时,非武装地带变为和平地带,但是令人始料不及的是,此后这个和平之地成为渗透与反渗透的交锋之地,直至今天,这里依然笼罩着冷战的森严气氛。
汽车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绕行着,两侧是密布的铁丝网和骷髅雷区标志。这里是北纬38度线穿过的朝鲜半岛区域。
在朝鲜战争(韩国称韩战)60周年之际,我来到了韩国考察朝韩非武装地带DMZ(demilitarized zone)。韩国朋友朴丰国说,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场战争的对与错,三八线都是每个中国人应该来看的地方,毕竟这是你们父辈付出鲜血和生命的地方。
朝韩非武装地带DMZ(Demilitarized Zone),指的是根据停战协议禁止武装的地域。朝鲜战争结束时,联合国军和朝鲜以休战为前提设定军事分界线,即北纬38度线,并以这条线为基准,南北各撤退2公里的区域,为非武装地带。南北军事分界线全长241公里,共有1291个黄色的界标,向着韩国方向界标用英语和韩语书写,而向朝鲜方向界标的则用朝鲜语和中文书写。 上世纪70年代至今,韩国方面曾在非武装地带附近先后发现四条朝鲜地道。其中第三地道最为有名。它是在1978年10月17日被发现,位于板门店南侧4公里处,距离最近的韩方村庄只有3.5公里。地道宽2米,高2米,总长1635米,能在1小时内通行1万名武装士兵或3万名非武装士兵。联合国军司令部曾称,第三地道可同时通过3-4列携带重武器的朝军,一小时内可转移1个师的装备。
我们沿着韩国为方便参观挖掘的的隧道进入第三地道,在隧道步行不到十分钟,便进入了真正的地道,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一个从地面上挖下来的圆孔,随行的韩国导游说:“当年发现地下可能有地道后,美国大兵和韩国士兵就往地下打孔,然后往下面灌水,如果水冒出来就没有地道,一旦水长灌不止,下面就是空的,必有地道。”
虽然时值夏日,地道内却阴暗潮湿,十分凉爽。地道壁是暗红色的花岗岩,在如此坚硬的花岗岩中开凿地道,还要在秘密情况下进行,艰难程度难以想象。
该地道深入“军事分界线”韩方一侧435米。在这里,即使韩国人想要探访,都必须在事先征得军方的同意才可。外国人不能进行个人观光,只能组队办手续进行观光。
朝鲜政府并不承认他们是有意挖掘直指首尔的地道。他们解释说,矿工在找煤的时候误挖到了韩国境内,墙壁上有煤灰为证。参观过程中,我发现在坚硬的石质洞壁上不时有煤灰抹在上面,但是这个岩石地带不像能产煤的地方。地道的岩壁上多个挖掘孔被圈住,配的解说文字中说,这是朝鲜为埋设炸药打下的孔口,每个孔口的方向都是朝南的。
虽然韩方坚称这些地道是朝鲜方面挖掘的,并称这是他们为了在战时向韩军后方“渗透”的秘密地道。双方为此事争论的沸沸扬扬很久,目前还是各执一词。
地道内有电力和排水系统。每隔一两米左右就有一个电灯,虽然灯光不太亮,但并不影响行走。据说在发现时,地道就已经通上了电。而地道的排水系统堪称一绝,按照5°的倾斜角挖掘,一旦渗出地下水,水自会顺势流到洞外。
大概走了400多米,地道到朝韩双方的军事分界线就无法前行了,铁丝网和铁门挡住了去路。地道管理方的管理员在我们入地道前就告诫不要穿越铁丝网,如果回不来后果自负。其实,如果执意要
“越界”去朝鲜看看也是过不去的,因为有三道铁门严防死守着。
在地道中韩国设置的中文介绍牌:前面的第三遮断壁距离军事分界线170米,距离地面的垂直深度为73米,内部有第二遮断壁和为了防止北韩南下设立的第一遮断壁,因此不能再向前进。地上为非军事地区,自1953年停战以后50年来没有任何人进入。 韩国《时报朝鲜》周刊今年初还曾披露4条地道的内幕。
1971年,一份情报部门呈上的越军地道打击美军的材料摆在了金日成的办公桌上。同年9月25日,他秘密召见劳动党对南工作总负责人金仲麟和人民军总参谋长吴振宇,提出挖地道南下的想法,“一条地道的作用胜过10颗原子弹”的说法也由此而来。
朝鲜政府颁发一道密令:驻“三八线”非军事区的每个朝鲜人民军作战师,至少得挖出两条通向韩国的地道。驻韩国的联合国军司令部很快就获得了这一绝密情报,但他们根本就不相信脚下的岩石能被挖穿。
朝鲜秘密从瑞典等国购入最新型的挖掘机,以“建设特殊工程”的名义,于1972年5月开始实施挖掘。1974年2月,吴振宇等人亲赴挖掘现场,督促工兵部队确保提前完工。
其实,越军地道启发金日成的说法只是大规模挖掘地道的诱因之一。有分析认为,在朝鲜战争中,中国志愿军的坑道战术让朝鲜对坑道战的威力信赖有加。从1953年停战到1958年志愿军完全撤离朝鲜,志愿军将坑道的构筑方法和“七防”(防空、防炮、防毒(疫)、防雨、防潮、防火和防寒)要领倾囊相授。为此,志愿军在平壤-元山以南的“前线地区”协助构筑了复杂的地下防线。
“深挖洞”打造坚固完备的“地下工事系统”,是朝鲜根据其地形地貌特点而一贯坚持的防御方针。韩国媒体曾披露,朝鲜的大量军事指挥系统设在地下,甚至连政府各机关都有自己的“地洞”,这也是平壤地铁深入地下150米的原因。韩联社2009年12月8日报道说,叛逃至韩国的前任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黄长烨说:“平壤地下300米处有2个地下通道,除了平壤地铁之外,还有另一个地下世界”。平壤地下有个300米深的“秘密地道”,是专为朝鲜领导人设置的避难通道,长达40-50公里,连接到朝鲜南浦、顺天、宁远等地。
《洛杉矶时报》2003年11月14日曾报道说,朝鲜拥有数以千计的地下设施,这些设施用来藏匿武器,避开美国的军事打击。朝鲜军人的一天常常在地下迷宫一样的隧道中度过。他们的日常交通路线包括:走下四段陡峭的楼梯,然后穿过一条将近750米长的走廊。 据美国全球安全组织网站2005年4月27日披露,1974年11月15日,美韩联合侦察部队在非军事区西部的Korangpo执行任务的时候,发现有蒸汽冒出地面,军方断定地下可能有地道。于是,工兵在距地面24-45米深处挖掘,发现一段长达3500米的地道,地道的方向也是算计好了,冲出地面的士兵们可以直逼Korango、议政府市(Uijongbu,是韩国京畿道中北部的一个市),距离汉城(现在称首尔)也仅仅65公里。
地道的洞壁是由水泥和石板打造而成的。被发现的时候,里面有很多只220伏60瓦的电灯泡,以及电线、铁轨和轨道车。为了防止地道内积水,整个地道并不是水平的,而是北低南高,与水平面呈5度角。铁轨上,还有多个转坡点。整条地道如此之大,它可以足够每小时运送一个团的兵力以及配备的重型炮。
这条在高浪浦发现的地道被韩国联合参谋本部命名为第一地道。发现5天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调查组与韩军联络组一起进入地道,正在对地道进行调查时,朝军撤退后埋设的诡雷突然爆炸,韩军少校金学哲和美军少校贝尔林遇难,另有6人受伤。
爆炸事件发生后,“联合国军”司令部向朝鲜提议共同勘察地道现场,朝方称这地道一事子虚乌有,何谈爆炸一说,断然拒绝对这一“捏造”的发现进行勘察。
韩国调查发现,地道的入口基本处在非军事区北方一侧朝军哨所后方5米至6米,在南方一侧开设三到五个甚至更多的出口,一般只会使用其中的一两个。
在该地道,美韩联合调查小组发现了一些苏联制造的炸药棒的碎片以及一部朝鲜制造的电话以证明该地道是朝鲜军队所挖。“联合国军”司令部(U.N.Command)为此向朝鲜提出抗议,并提议朝鲜与“联合国军”司令部(U.N.Command)针对此地道举行联合调查。但是,朝鲜拒绝这项提议,并坚称它与该地道没有任何关系,并称此事是“联合国军”方面蓄意捏造的。 据媒体报道,第一地道被发现后,韩国联合参谋本部立即向前线各部队发出“地下可疑情况”快速反应命令。1974年12月2日,韩军各部共上报43次异常,察觉到571次地下爆炸音。
为此,韩军工兵组建地道探测组,在DMZ区域通过打孔寻找地道。“在零下20度的严寒中,韩国工兵钻孔45处”。
1975年2月25日,在叛逃到韩国的朝鲜劳动党联络部官员金富成(Kim Bu-sung)的指点下,韩国方面发现了第二条地道,并在24天后打通钻孔。1974年9月,金富成叛逃到韩国,他曾于1972年1月担任过一条“解放坑道”的测绘员,并于当年9月参与挖掘。他说自己参与施工的地道在非军事区内的一棵大白杨下面。在金富成的指点下,韩国工兵在每棵白杨树周围隔两米往地下钻孔,并插入直径75毫米的PVC管子,然后往下灌水。3月19日,韩军第6师出动侦察兵进地道搜索,朝军工兵事先铺设的诡雷再次爆炸, 7名韩国士兵死亡。
这次发现的这条地道是第一条的两倍,高宽各2米,距地面50-160米,总长3500米。地道内有可集结大规模兵力的广场,3万(一说30000)士兵可在1小时内实施渗透,不仅车辆、野战炮,甚至坦克都可通行,而地道伸向韩国境内的秘密出口有3个,分别用于常规战和特种战。这条地道距离汉城10 1公里,每小时可通过3000名全副武装的官兵以及他们所配备的车辆,火炮和坦克。
1978年10月17日,又发现了第3条地道,这次还是在金富成的指引下发现的。这条地道和第一条长度大小差不多,但最具威胁性,如果朝鲜方面用它来进攻汉城的话。根据金富成所说,朝鲜方面在该地道的南部建有5个出口。正常情况下,只会使用一两个出口。但是,在关键时刻,5个出口将全部投入使用。这条地道也是“身兼二任”,既用于常规战,也用于朝鲜方面的游击队渗入。这条地道已经直达板门店南部4公里处,距离汉城约44公里。它在地下73米深处,总长大约1635米,每小时能通过排列成行的3万名重型武装的官兵。
在第三地道的入口附近的展厅,说明文字显示“第三地道距离汶山12公里,距离首尔52公里,是东西冷战活生生的现场”。
第四地道的发现同样得益于金富成。1979年,一名朝鲜特工潜入韩国被击毙,韩军从其身上发现地貌图像照片。金富成告诉美韩情报官员:这名特工可能是从地道渗透的,而拍摄的特定地貌照片是为了供朝军挖掘地道时识别地面地形用。在这10年间,美韩军方进行了300多次钻孔探测,1989年5月,韩国军队侦测到地下有马达的声响。
后来,他们开始用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研制的最先进的侦测设备进行挖掘工作。用无线电天线的电波进行探测,韩国方面可以锁定出地道的准确位置,并能估算出其大小。经过23天的连续挖掘,韩方已经抵达朝鲜挖掘的地道。正式的发现是在1990年3月3日,当时,现场有45名韩国和外国记者。这个地道深145米、高与宽各1.7米、长2052米。它的出口在韩国杨口东北部的26公里处。这条地道之大,可以每小时运兵3万。这条地道始建于1970年,于1980年完工,出口位于韩国江原道杨口郡东北26公里处。
直到现在,美国仍对朝鲜的地下工事感到头痛。为此,美国一直在研究探测地道的技术。正如美国媒体所分析的,如果不清楚遍布朝鲜数以千计的地下掩体中哪些是打击目标,即使五角大楼研制出威力再大的新炸弹,仍将难以有效使用。为此,美国正在研制空中地道探测器。美国《国防》月刊9月号报道说,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DARPA)正在进行中的一个项目将利用地球引力来抗击各种地下威胁。该项目试图利用一种特殊的传感器从空中探测地下隧道。这种传感器能发现地表下的空隙。
韩国联合参谋本部透露说,朝鲜可能挖有20条以上的地道,每条地道可进行师级规模敌后渗透。据称,韩方发现非武装地带周围约有17条已建成和正在建设中的地道。更让美国头痛的是,据西方情报报告披露,朝鲜曾经向伊拉克、叙利亚和利比亚提供过坑道挖掘设备。
⑸ 电影《水泥》内容讲述什么
因为公寓需要修理,一个女孩不得不和装修工在她的房子里待上一整天,空间被两个陌生的人分割,入侵的噪音,互换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