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译制片历史
中国译制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8年1月8日,当时在大上海大戏院公映了华侨译配的意大利影片《一舞难忘》,这是中国首部“外国人说中国话”的电影。1949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翻版组,开启了我国电影译制的先河,同年5月,《普通一兵》的译制完成标志着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译制片诞生。袁乃晨导演的这部影片虽配音略显东北味,却因其符合苏联红军战士形象而受到观众喜爱,奠定了新中国电影译制事业的基础。
《普通一兵》的成功激励了译制人员,1949年下半年至1965年间,我国译制的外国电影高达775部,其中以苏联革命题材为主。1958年,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在简陋条件下诞生,制作出如《乡村女教师》和《列宁在1918》等经典作品,成为观众心中的佳作。20世纪70、80年代是译制片的黄金时期,《虎口脱险》、《魂断蓝桥》、《茜茜公主》等影片的配音被誉为经典,深入人心。
进入20世纪90年代,《泰坦尼克号》等大片的译制片依然活跃,但随着全球化和外语学习的普及,译制片的影响力逐渐下滑,面临“怀旧”标签。2006年中国译制片问题讨论会上,人们对译制片的未来充满争议,这不仅是译制工作者的责任,更取决于大众的选择,译制片的历史依然在继续。
(1)译制外国电影扩展阅读
译制片最早叫“翻版片”,又叫“翻译片”。广义的译制片就是指将原版影片的对白或解说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后,以该种语言配音混录或叠加字幕后的影片。狭义的译制片单纯指的是配音混录后的影片。配音译制片制作时,先将原版影片的对白译成另一种需要的语言;再由配音演员按照原版片画面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用逼肖的语调、口型,录成一条对白声带;然后与原版片的音乐、音响效果声带混录成为一条完整的译制声带,用以印制供放映用的拷贝。将本国影片从一种民族语言(或方言)译成另一种民族语言(或方言)的影片,也称译制片。
❷ 好看的外国译制片,国语配音的
《变脸》《断箭》《鬼面骑士》《国家宝藏》《国家宝藏2》《空中监狱》《急速60秒》《活火熔城》《末日浩劫》《2012》在迅雷可以找到国语版本。在电影名字后面加上国语二字。
❸ 197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的美国喜剧电影是
197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的美国喜剧电影是《舞台生涯》,影片讲述了一个年老的没落喜剧演员和一个年轻芭蕾舞女的故事,这是卓别林向有声电影时代“屈服”的一部情感电影。
《舞台生涯》人物心理描写颇为细腻,卓别林深知自己终究不属于有声时代,于是在本片中“挖空心思”地向那个所向披靡的无声片时代致敬:一是首次拉来57岁的默片喜剧巨星巴斯特·基顿,客串了本片男主角的表演搭档,二是邀请了与他早年合作过多次的女演员埃德娜·普维恩斯,在片中扮演了一个角色,三是在片中为卡维罗加了一句台词;“我就是那个流浪汉”,实际上是在向自己的过往年代致敬。
《舞台生涯》的主题曲由卓别林亲自创作,但直到1973年才得到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奖的肯定,原因是本片直到1972年才在美国洛杉矶地区公映,因此根据奥斯卡的评片范围规定,《舞台生涯》成了奥斯卡获奖片历史上压仓时间最长的影片。
查理·卓别林,生于英国伦敦,英国影视演员、导演、编剧,查理·卓别林的第一部电影是《谋生》,从1915年开始卓别林开始自编自导自演,甚至还担任制片和剪辑,之后1925年的《淘金记》和1928年的《马戏团》为卓别林赢得了学院奖。
❹ 你心目中的十大经典译制片是哪十部
《卖花姑娘》,《看不见的战线》,《摘苹果的时候》,《南江村的妇女》《流浪者》,《大篷车》,《永恒的爱情》《虎口脱险》,《远山的呼唤》《追捕》!
我心目中的十大经典译制片,都是当年轰动一时,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百看不厌倦的外国电影。
"中国电影新闻简报;朝鲜电影哭哭闹闹;阿尔巴利亚搂搂抱抱;苏联电影真枪真炮……"当时的人们总结的精彩论句。
【卖花姑娘】
【看不见的战线】
【列宁在1918】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桥】
【海岸风雷】
【第8个是铜像】
【多瑙河之波】
【追捕】
【流浪者】
时光荏苒,那些永远定格在我脑海深处的外国经典译制片,那些为这些影片配音的幕后演员的亲切声音,随着岁月的流逝,在我的记忆中愈发地显得清晰……
我心目中的十大经典译制片是:(排名不分先后)
《王子复仇记》
《巴黎圣母院》
《基度山伯爵》
《魂断蓝桥》
《佐罗》
《罗马假日》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虎口脱险》
《尼罗河上的惨案》
《追捕》
同时铭刻在心中的还有那些中国的老配音演员们:白景晟、孙道临、张伐、卫禹平、高博、丁建华、乔榛、邱岳峰、童自荣、富润生、李梓、刘广宁、毕克、尚华、曹雷、向隽殊、苏秀……回答完毕。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桥》
《追捕》
《流浪者》
《尼罗河上的惨案》
《野鹅敢死队》
《佐罗》
《伦敦上空的鹰》
《卡桑德拉大桥》
《雪地英雄》
当年上海译厂译制的外国影片都是精品,上译厂老一辈的配音大师以独特动听的嗓音和优质的影片相得益彰!在这么多精彩的译制片只选十部,还是比较难取舍,我选选择了以下十部,不知能不能代表当时上译厂的颠峰时期,《悲惨世界》《简爱》《虎口脱险》《尼罗河惨案》《阳光下的罪恶》《英俊少年》《音乐之声》《三十九级台阶》《苔丝》《冷酷的心》
佐罗,53版悲惨世界,蛇,虎口脱险,三十九级台阶,巴黎圣母院,78版铁面人,神秘的黄玫瑰 白骨之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复仇,最后一颗子弹,尼罗河上的惨案,简爱,钱拉菲利普版勇士的奇遇,野鹅敢死队,第一滴血,茜茜公主三部曲,基督山伯爵,远大前程,勇敢的米哈伊,沉默的人,叶塞尼亚,钱拉菲利普版红与黑,上海译制片厂战争与和平,大独裁者,纯属巧合,德黑兰43年,绿宝石护身符,列宁在1918.,追捕,霹雳舞,
我觉得,我心目中的十大经典译制片是有卖花姑娘,英俊少年,音乐之声,瓦尔特保卫莎拉热窝,桥,流浪者,追捕,永恒的爰婧,血凝,摘苹果的时候,这些就是我心目中的十大经典译制片是十部[赞][赞][赞][赞][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我认为,在我眼里,最喜欢的十大译制影片是:(1)、阿尔巴尼亚二战影片《宁死不屈》;(2)、阿尔巴尼亚二战影片《海岸风雷》;(3)、阿尔巴尼亚二战影片《地下游击队》;(4)、前苏联影片《列宁在一九一八》;(5)、前苏联影片《列宁在十月》;(6)、前南斯拉夫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7)、前南斯拉夫影片《桥》;(8)、朝鲜反特影片《看不见的战线》;(9)、朝鲜战争影片《南江村的妇女》;(10)、朝鲜彩色战争影片《命令027》。
中国电影译制事业,新中国建立之初,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率先译制苏联故事片电影。"把外国人讲中国话的电影,送到广大电影观众面前。"受到人们的喜爱。
随后,上海电影译制厂成立,为观众奉献世界多国优秀电影,许多电影明星也加入译制,配音,培养出为数不少的著名配音演员……
一些经典译制片深受中国观众喜爱:重新编导、翻译、复制的外国影片,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 情感 、语言习惯、思维方式,升华成经典之作。一些优秀的外国电影明星被人们所熟悉和喜欢;不少好听的电影歌曲,受到大家的好评与传唱……
我喜爱的十部译制片
列宁在十月
流浪者
卖花姑娘
巴黎圣母院
魂断蓝桥
追捕
泰坦尼克号
廊桥遗梦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百万英磅
……
要说要说十大经典,太难选择了,100部都难以难以选择出来。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最专业的两个译制厂:上海电影译制厂;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分厂;兼译影片的有北京电影制片厂等。艺术家们用声音塑造的角色,人物鲜活立体,给我们以超享受艺术感受。除此之外还有国内著名电影演员参与译制片的配音。更有影响是1962年评选出的电影明星也有参与译制片配音:如孙道临,于蓝等,及北影厂鲁非,葛存壮等,他们除了高超的艺术表演,又用声音塑造了鲜活的角色。
我最喜欢十大译制影片是:
上译的《王子复仇记》;《简爱》;《巴黎圣母院》;《魂断蓝桥》;《佐罗》;《叶塞尼亚》;《追捕》;长译的《卖花姑娘》;《罗马假日》;北影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这些经典让人印象深刻,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