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介绍前苏联在哈萨克斯坦核爆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电影《波拉特》与真实的哈萨克斯坦
1990年代,哈萨克斯坦电影和前苏联许多国家的民族电影一样,首先是在认清自己独立的新形势,其次是弥补失去的一切,并且——最主要的——重塑民族历史。结果 是,我们以对待前帝国的态度同俄罗斯在某种程度上划清了界限,电影似乎在自我封闭中寻找民族认同。正是在这种浪潮中,最近十到十五年间创作出了哈萨克斯坦最优秀的艺术影片:谢里克·阿普雷莫夫的《阿克苏阿特》( 1998)和《猎人》( 2004 ),达米尔·马纳巴耶夫的《苏尔热克——死亡天使》( 1991 ),阿尔达克·阿米尔库洛夫的《奥特拉尔的覆灭》( 1991 ),达列让·奥米拉巴耶夫的《心电图》( 1995)和《杀手》( 1998 ),阿米尔·卡拉库洛夫的《温和的撞钟人》( 1995)和《日拉玛》( 2000 ),博拉特·沙里普的《扎曼奈》(1998),鲁斯捷姆·阿布德拉舍夫的《复活岛》( 2004 )。以上影片及其他一些影片参加了大量国际电影节,证明了哈萨克斯坦电影具有很高的地位和艺术水平。但是随着新千年的来临,情况很明显,已经到了从这种虽然声名在外、但终究固步自封的艺术电影圈子里走出来的时候了。 此外同样重要的一点是,独立的哈萨克斯坦形象已经树立和稳固。国家从总体上开始重新自我定位:一个有着坚定目标的国家——“进入五十个世界发达国家行列”。打开国门,以新的方式展现自我成为一种渴望。
雄心勃勃的突破尝试——《游牧人》
创作影片《游牧人》的构思正是由此而来,这是一部历史巨片,希望通过伟大 的历史向世界讲述哈萨克斯坦是什么样子。构思在哈萨克斯坦总统的关怀下得以实现,影片获得了3700万美元的巨额投资。从一开始影片就没有打算用哈萨克斯坦人担任创作者。为什么?因为在1990年代也曾有过几次借助国内力量拍摄大制作历史片的尝试。阿尔达克·阿米尔库洛夫的《阿拜》、卡诺·卡瑟姆别科夫的《江布尔的青年时代》(1995)、波拉特·卡雷姆别托夫的《塞尔达尔》(2003)等相继拍摄完成,但所有这些影片都没有达到大总结的高度,作者们继续在“自由——不自由”的概念框架内反思。好莱坞的规模以及克制反思——这是影片所需要的。由此才产生了邀请美国人的想法。米洛什·福尔曼获邀成为制片人,经他推荐,伊凡·帕瑟担任导演。项目从1990年代末就开始进入讨论,直到2005年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