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像好莱坞,制作影片的费用,是谁来承担的,银行吗
那可不一定。
一部大片,在美国是可以向银行贷款的,但如果你有能力,也可以自己融资,并不一定非要向银行贷款。实际上,即使在美国这样电影业发达的国家,大部分的电影公司,如果不到万不得已,都是不愿意向银行贷款的。因为贷款的话,有可能一部电影的利润大部分最后都会被银行拿走,自己辛辛苦苦拍出的片子,最后却拿不到多少钱。而银行其实也不太愿意贷款给一部电影,因为电影这东西,不一定就能赚钱。一部大投资的电影,说不定票房惨淡,以亏本收场,那样银行也就亏了。
好莱坞的电影公司,规模都很大,每个都有几百亿的资产,因此每年拿出一些钱来投资大片,还是投得起的。另外一些富人有闲钱的话,也可以拿来投资电影,为一部电影入股,赚到利润后大家一起分,还有向一楼和三楼所说的,那也是一种方法。因此实际上,美国的电影,银行在里面起到的作用并不大,一部大片,有各种各样的方法能够融到资,不一定都要向银行贷款。
最后说一点:二楼的观点很可笑,说明其对美国电影公司是一无所知。《2012》本来就是索尼公司拍的(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属于索尼),索尼本身就是这部电影的老板,它还用得着用赞助商的身份在电影中做广告吗?当然电影中确实是有很索尼的广告,但在自家的电影中,安插自家的广告,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⑵ 好莱坞电影产业的结构和体制是什么
好莱坞电影制作发行体制的特点
好莱坞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了一个体制完备、实力雄厚的经济体,它在制作发行上主要具有两个特色:
1. 资金雄厚且能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
在美国拍片,一般来说有三种资金来源。
(1)个人投资或亲友合资
这最小规模的集资方式,通过这样的非主流的融资渠道产生的电影组成了美国独立电影的主流(或者说是名副其实的独立电影,因为这些电影自始至终都贯彻了导演自己的创作意愿,而像《指环王》这样的电影虽然由于全部由新线电影公司投资也可以被叫做独立电影,但是从剧本到卡司都要通过新线的审核管理,所以独立性相对较弱),如《女巫布莱尔》只花了几万美元,《杀人三部曲》更极端,剧组总共才两个人,制作成本如下:2300美元买胶片,1300美元冲洗,2800美元胶转磁。摄影机是借来的,剪辑用录像机来做。在这样的情况下,整部《杀人三部曲》的制作费用不到一万美元,但是影片并未因此而粗制滥造,相反,在众多好莱坞商业大片中,它的质量绝对可算上乘,相应的票房也非常可观;
(2)电影公司投资
这种资金由经纪人拿项目资料找电影公司(也就是所谓的“七大”或者“八大”)谈判获得,也是好莱坞电影最主要的融资渠道,资金相当可观,但是程序繁多,一个电影项目从雏形到成形可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比如奥利弗斯通的《野战排》,因为剧本问题而被耽搁了好几年,最后他修改了剧本的前十页才获得米高梅的首肯;
(3)吸引外资
这在如今好莱坞也相当普遍,尤其现在的大片制作成本越来越高,由一家或者少数几家电影公司承担制作费用风险非常大,他们通过与更多的人合资来分担风险,比如德国人。由于德国政府收税过重且鼓励境外投资,德国的资本家们很喜欢与国外的企业合作(比如中国的一汽大众),好莱坞就是他们的首选目标,不过德国人对好莱坞电影的制作发行不熟悉,所以他们的投资往往显得有些盲目,例如2000年的《地球战场》,德国人投资了上亿美元,但是票房惨败,导致投资公司股价猛跌,资金都差点周转不过来。类似于这样的投资者在好莱坞不在少数。
当然,好莱坞赚钱主要不靠外国人,而是靠他们的发行和放映体制。
我们所说的“七大”或者“八大”,他们主要的职责其实是影片的发行。发行有多种渠道和方式,比如院线放映,录像带碟片出租和销售,电视播映权转让,以及一些周边产品(比如蜘蛛侠的玩具)的生产。院线放映分为北美和海外两个市场,北美票房收入发行商抽取30%的提成,海外票房则提取40%(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分账大片)。北美院线放映发行商还会和放映商谈分成,有两种分成方式,一种是发行商交付放映商一定的租金(视影片卖座情况而定,一般是一万美元左右),上映后每周放映商抽取提成(第一周为10% ,越往后越高,但是不会高于30%),第二种是发行商不交租金,放映商直接抽取提成,一般是30%,越往后越高,但是不高于50%。一般来说,院线放映所得的票房占一部电影所能创造的利润总数的30%(北美票房占全球总票房收入的25%左右),录像带和碟带占50%,电视播映权的转让和周边产品销售一共占20%。我们以放映商每周抽取40%提成计算,一部制作、宣传成本5000万美元的片子,只要保障北美院线有625万美元的票房就可以收回成本了,换句话,就北美市场来说,好莱坞电影发行商的风险率只有0.125,而如果是《哈里波特》这样的超级商业大片,风险更是微乎其微,事实上华纳在影片上映前便收回了成本。
所以,好莱坞的“七大”或者“八大”自从定型以来,便一直屹立至今,很长一段时间米高梅公司因为财务上处于窘困状况而被称为“好莱坞病夫”,但是它并未退出好莱坞舞台,这跟影片发行放映体制离不开关系。所谓的“病夫”只是一时资金周转不灵而已,只要生产出一部北美票房能上千万的影片,米高梅的资金就能顺利回笼,这个对007专业户来说并不难。
2. 机构繁多且分工明确
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的机构总体来看可以分为行政和制作两大机构,行政机构可以分为决策、创意和制片三个部门,制作机构可以分为剧务、技术两大部门,这些职位分工相当明确,而且不会出现越俎代庖的现象。
此外,真正和一部电影的产生有直接联系的还有导演、剧作组、演职人员(剧组独立于公司体制之外,必须严格执行美国劳工局的规定,比如一天工作不得超过八小时),以及以上人员的经纪人和律师,还有其他像市场分析公司之类的好莱坞附属机构,这些机构林林总总加起来,大概有三四十万人,当然,这个数字不包括那些抱着明星梦但是还没有正式进入好莱坞编制的年轻人。在这么复杂而井然有序的机制的运行之下,好莱坞能最大程度地保证一部影片创收。当然,你可以说好莱坞催生了一大堆不稳定的职业(比如流动的群众演员),但这种说法是具有两面性的,同时你也可以说好莱坞创造了无数工作岗位,这些工作人员虽然只是临时聘用,但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洛杉矶劳工局规定,好莱坞无论何种形式的从业人员日工资不得低于105美元。
⑶ 如何计算一部好莱坞电影的净利
大概成本得算上剧本 道具 场地演员,后期宣传,等等等等
收入不好算 除票房还得版权(比如爱奇艺买播放权)电影下映后的cd
那么怎样计算盈利呢
一般来说,好莱坞的电影公司是很不愿意透露影片具体的制作成本的,就算透露了,也只是一个掺水的数字。因为一部电影的实际花销可能远远超过了被披露的数字,除了制作费外,往往还有推广和营销费用。
一部电影的推广费可能十分惊人。拿一部2000万美元的小成本电影来讲,其推广费甚至可能比影片本身的成本还要高。这是因为小成本电影的题材一般都是浪漫喜剧或儿童电影之类的,其本身不需要庞大的制作经费,但要是涉及到推广费用,就没有那么简单了。一部制作费为3500万至7500万美元的电影,其推广费就很可能达到制作费的一半。2010年在北美上映的3D动画电影《超级大坏蛋》(Megamind),全球票房3.2亿美元,其制作成本为1.45亿美元,而推广费就达到了6500万美元。要是电影是大制作的话,那推广费就更高了,因为电影公司为了收回成本,往往会大量投放广告。
但是,要是一部电影拍得太烂的话,电影公司也就不太愿意下血本推广宣传了。恶搞电影《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上映后IMBD评分仅4.7,被不少人诟病为“虎头蛇尾”。该片的制作费在1.3亿美元左右,但最后只拿下了2亿多一点的全球票房。当年电影的制片方20世纪福克斯可能早就预料到了《格列佛游记》不会太吸金,故而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宣传,不然按照最后的票房成绩来看,八成得赔。
有时候,制片公司的经费少的可怜,根本不可能烧钱拍大片,这时候发行方就会选择发行制片公司已经拍好的其他小成本电影,加上少量的推广费用。在这种情况下, 就算电影票房成绩不佳,制片公司也一样能够获利。
电影票房的分账比例是什么?
制片方和院线的分账比例并不像中国一样是固定的,而是取决于电影公司和院线达成的具体协议。当然这还要看电影公司本身有多强势,比如前几天迪士尼公司就狮子大开口,要影院把票房收入的65%都上交。
过去,电影公司相当强势,一部电影在首映周取得票房的90%都落进了他们的口袋,院线的收入则主要来自爆米花和饮料的售卖利润。但是随后几周,影院收入分成的比重会增加。一般而言,在电影上映第四周的时候,制片方的收入会逐步下降到50%左右,影院收入的分成比例将上升至48%。
但是随着21世纪初大批院线的破产倒闭,电影公司的霸王条款也继而被弃用。如今,对于一部好莱坞大片来讲,无论是电影放映的第几周,院线得到分成的比例都有标准可循,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电影公司都希望自家影片在首映周就能夺得头筹,以最大程度赚取利润,于是他们大大增加排片量,使得更多的观众能够走进影院。一个典型的大制作,其首映周的排片一般会达到4000场,而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排片量只有区区几百场。
与中国制片方分账相对较少不同,一般而言,如果一部电影票房高的话,电影公司所分得利润的比例往往高于院线。比如说,一部票房3亿美元的电影,电影公司就可以分到高达60%的收入。但是对于一些票房成绩不佳的影片来说,院线也要保障自己的收益。比如说,一部票房仅1000万美元的电影,电影公司只能拿走45%的收入。虽说现在好莱坞的电影公司都很强势,但也不能过分压榨院线,否则要是遭到了院线的联合抵制,就没有那么好玩了。
总的来说,对于一部美国电影的本土电影票房来说,电影公司分得的比例大概是40~55%。
好莱坞电影的本土票房和海外票房哪个更重要?
如果一部片子在美国本土票房失利,而在全球大卖,这对于电影公司来讲,算是票房成功吗?实际上还是要视情况而定。但是一般来讲,好莱坞电影的本土市场相对还是比较重要,因为电影公司在本土票房取得的收入占比往往都更大。对于一部好莱坞电影来说,制片公司从海外票房上拿到的分成仅有40%左右,并且由于美元的汇率不断变化,使得收取海外票房分成变成了一件看似简单,实则困难的事情。同时,政府征收关税也会削减电影公司的分成。所以,比起海外票房收入,电影公司真正获得收益还是得靠国内票房。
但这并不是说海外票房就不值得关注了。尤其是当电影票房在本土失利的话,就格外需要仰仗海外票房了。另外,海外市场惊人的消费能力,也让电影公司不得不重视起来。2010年的《阿凡达》创造了惊人的27亿美元的票房神话,这一纪录至今没有电影能够超越,但是其本土票房只占到了总票房的27%,这足以说明海外票房的重要性了。还有就是,一些影星靠着出口大片在全球刷脸攒人气,比起那些仅在美国本土有名的影星来说,电影公司更需要这样的人来帮助其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电影公司从DVD、流媒体和视频点播中能赚取多少受益?
对于一部大制作来说,从DVD租赁、流媒体转播权和衍生品销售业务中获得的利润可以达到6000万至1亿美元。而且电影公司从DVD等数字媒体业务中得到的分成要远远多于从影院票房收益中得到的。这是因为数字影像和衍生品零售商们的话语权不像影院那么大,影院一方面运营成本很高,另一方面,到底放映什么电影,最终的决定权还是院线自己的手中。另外,通过DVD和衍生品渠道销售毋需支付高额的推广费用,这也有利于电影公司增加营收。
近几年,DVD市场在流媒体的冲击下逐渐萎缩,但是通过DVD发行依然有利可图。一些特定题材的电影诸如恐怖片、独立纪录片、艺术片通过DVD销售时,表现相当抢眼。当然,要是一部电影恰好拥有强大的IP和可观的粉丝数量,那么销售预期就更加乐观了。2012年的《饥饿游戏》(The Hunger Games)在其蓝光DVD发行的第一周就拿下了380万张的销售量。因此,要是影片本身足够吸引人,电影公司仍然能够通过DVD发行赚上一笔。
⑷ 如果一部电影不能在影院上映,那靠什么方法来收回成本
如果一部电影不能在影院上映,可以转战网络电影市场,在视频平台上通过视频点播的方式收回成本。
在过去的4年多时间里,“网络大电影”以近乎野蛮生长的方式经历了从无到有,并在前两者的夹缝中,发展成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中,不但诞生了以28万成本赚回2400万的传奇例子,同时也暗藏了互联网巨头纵横捭阖的野心。
2016年,网络电影发展势头迅猛,点击量不断蹿升,各种资本不断涌入,但是随着广电总局的各项监管接踵而来,僵尸鬼片校园暴力情色赌片等刺激性影片统统下线,这果然验证了冯小刚说的那番话,是垃圾观众导致了垃圾电影,如今网络电影干净了,网络电影市场也清静了。
⑸ 电影网上的电影有些都不上印,怎么收回成本
有些是国内不上映而已。在国外有专门的独立电影和独立院线,独立电影在拍摄之前就跟独立院线签订协议,这样只进入独立院线放映,而不在公众院线放映。像这种独立院线都是联盟性质的,在国外已经形成体系。
另外有些电影拍出来没有公映是因为就是冲着评奖去的,目前国内很多地下导演都在做这样的电影,拍出来送电影节,如果能得奖,那就火了,会有海外版权、放映权的大笔收入,但更多的是石沉大海,电影没有任何收益,只能是进入到一些电影人经常聚会的CLUB小范围放映一下。目前北京这种地下电影人的CLUB还是蛮多的,经常有独立电影的放映。
再一种情况是拍出来的“电影”直接就是发行DVD或者录影带,这些“电影”基本上制作成本很低,拍摄质量根本无法达到院线播放要求。
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能够令您满意,一个个字打出来的,希望能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