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欧美大片 » 罗塔印度电影
扩展阅读
豆瓣评分96电影 2025-01-21 10:29:20
电影全部免费播放国语版 2025-01-21 10:26:20
写影评外国电影 2025-01-21 10:25:46

罗塔印度电影

发布时间: 2025-01-21 10:03:22

㈠ 金球奖(美国年度电影和电视奖项)的历届获得者都有谁

第三十届 1973年:

最佳影片(剧情类)教父

最佳影片(歌舞/喜剧类) 歌厅

最佳导演奖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教父

最佳男演员(剧情类) 马龙·白兰度 教父

最佳男演员(歌舞/喜剧类) 杰克·莱蒙 两代情

最佳女演员(剧情类) 莉芙·厄尔曼 移民

最佳女演员(歌舞/喜剧类) 莉莎·明娜莉 歌厅

最佳男配角奖 乔尔·格雷 歌厅

最佳女配角奖 谢莉·温特斯 海神号遇险记

最有前途新人(男) 爱德华·艾伯特 蝴蝶是自由的

最有前途新人(女) 黛安娜·罗斯 贵妇唱着黑人民歌

最受欢迎的演员(男) 马龙·白兰度

最受欢迎的演员(女) 简·芳达

最佳外国片(英语) 青年时代的丘吉尔

最佳外国片(非英语) 移民(瑞典)

最佳电影剧作 马里奥·普佐 等 教父

最佳原作配乐 尼诺·罗塔 教父

最佳原作歌曲 沃尔特·沙尔夫 等 贝恩

西席·地密尔奖塞缪尔·高尔温

第三十一届 1974年:

最佳影片(剧情类)大法师

最佳影片(歌舞/喜剧类) 美国风情画

最佳导演奖 威廉·弗里德金 大法师

最佳男演员(剧情类) 艾尔·帕西诺 冲突

最佳男演员(歌舞/喜剧类) 乔治·西格尔 金屋梦痕

最佳女演员(剧情类) 玛莎·梅森 来去自由的灰姑娘

最佳女演员(歌舞/喜剧类) 格伦达·杰克逊 金屋梦痕

最佳男配角奖 约翰·赫斯曼 学院风光

最佳女配角奖 琳达·布莱尔 大法师

最有前途新人(男) 保罗·李马特 美国风情画

最有前途新人(女) 塔特姆·奥尼尔 纸月亮

最受欢迎的演员(男) 马龙·白兰度

最受欢迎的演员(女) 伊丽莎白·泰勒

最佳外语片 步行者(西德)

最佳电影剧作 威廉·彼德特·布拉蒂 大法师

最佳原作配乐 尼尔达·埃蒙德 海鸥乔纳森利文斯特

最佳原作歌曲 马文·哈姆里许 等 回首当年

西席·地密尔奖 蓓蒂·戴维丝

最佳纪录片 八种想象

第三十二届 1975年:

最佳影片(剧情类)唐人街

最佳影片(歌舞/喜剧类) 最长的院子

最佳导演奖 罗曼·波兰斯基 唐人街

最佳男演员(剧情类) 杰克·尼克尔森 唐人街

最佳男演员(歌舞/喜剧类) 阿特·卡尼 哈里与汤托

最佳女演员(剧情类) 吉娜·罗兰兹 受影响的女人

最佳女演员(歌舞/喜剧类) 丽格·惠曼 三剑客

最佳男配角奖 弗雷德·阿斯坦 摩天大楼失火记

最佳女配角奖 卡伦·布莱克 伟大的盖茨比

最有前途新人(男) 约瑟夫·博特姆斯 鸽子号

最有前途新人(女) 苏珊·弗兰纳里 摩天大楼失火记

最受欢迎的演员(男) 罗伯特·雷德福

最受欢迎的演员(女) 芭芭拉·史翠珊

最佳外语片 一场婚姻(瑞典)

最佳电影剧作 罗伯特·汤 唐人街

最佳原作配乐 艾伦·杰伊·勒纳 等 小王子

最佳原作歌曲 尤尔·博克斯 等 机灵狗

西席·地密尔奖 哈尔·沃里斯(制片人)

最佳纪录片 美好的人民

第三十三届 1976年:

最佳影片(剧情类)飞越疯人院

最佳影片(歌舞/喜剧类) 阳光少年

最佳导演奖 米洛斯弗尔曼 飞越疯人院

最佳男演员(剧情类) 杰克·尼克尔森 飞越疯人院

最佳男演员(歌舞/喜剧类) 沃尔特马泰 阳光少年

最佳女演员(剧情类) 路易丝弗莱彻 飞越疯人院

最佳女演员(歌舞/喜剧类) 安玛格丽特 汤米

最佳男配角奖 理查德本杰明 阳光少年

最佳女配角奖 布伦达瓦卡罗 一次不够

最有前途新人(男) 布雷德杜里夫 飞越疯人院

最有前途新人(女) 玛里琳哈西特 山的另一边

最佳外语片 父亲告诉我的谎言(加拿大)

最佳电影剧作 劳伦斯豪本 等 飞越疯人院

最佳原作配乐 约翰威廉姆斯 大白鲨

最佳原作歌曲 基斯卡拉丁 纳什维尔

最佳纪录片 青年动乱

第三十四届 1977年:

最佳影片(剧情类)洛奇

最佳影片(歌舞/喜剧类) 星海沉浮录

最佳导演奖 西德尼·卢默特 电视台风云

最佳男演员(剧情类) 彼德·芬奇 电视台风云

最佳男演员(歌舞/喜剧类) 克里斯·克里斯托弗 星海沉浮录

最佳女演员(剧情类) 费·唐娜薇 电视台风云

最佳女演员(歌舞/喜剧类) 芭芭拉·史翠珊 星海沉浮录

最佳男配角奖 劳伦斯·奥立弗 马拉松人

最佳女配角奖 凯瑟琳·罗斯 苦海余生

最有前途新人(男) 阿诺德·斯瓦辛格 阻止饥饿

最有前途新人(女) 杰西卡·兰格 金刚

最受欢迎的演员(男) 罗伯特·德雷福

最受欢迎的演员(女) 索菲亚·罗兰

最佳外语片 面对面(瑞典)

最佳电影剧作 帕迪·查耶夫斯基 电视台风云

最佳原作配乐 保罗·威廉斯 等 星海沉浮录

最佳原作歌曲 保罗·威廉斯 等 星海沉浮录

西席·地密尔奖 沃尔特·米里许

最佳纪录片 世界的祭坛

第三十五届 1978年:

最佳影片(剧情类)转折点

最佳影片(歌舞/喜剧类) 再见女郎

最佳导演奖 赫伯特·罗斯 转折点

最佳男演员(剧情类) 理查德·波顿 马

最佳男演员(歌舞/喜剧类) 理查德·德莱弗斯 再见女郎

最佳女演员(剧情类) 简·芳达 朱莉亚

最佳女演员(歌舞/喜剧类) 马莎·梅森 再见女郎

黛安·基顿 安妮·霍尔

最佳男配角奖 彼德·弗思 马

最佳女配角奖 瓦妮莎·雷德格雷无 朱莉亚

最受欢迎的演员(男) 罗伯特·德雷福

最受欢迎的演员(女) 芭芭拉·史翠珊

最佳外语片 特殊的一天(意)

最佳电影剧作 尼尔·西蒙 再见女郎

最佳原作配乐 约翰·威廉斯 星球大战

最佳原作歌曲 约瑟夫·布鲁克斯 你照亮我的生活道路

西席·地密尔奖 里德斯·克尔顿

第三十六届 1979年:

最佳影片(剧情类)午夜快车

最佳影片(歌舞/喜剧类) 天堂可以等待

最佳导演奖 迈克尔·西米诺 猎鹿人

最佳男演员(剧情类) 华伦·比蒂 天堂可以等待

最佳男演员(歌舞/喜剧类) 乔恩·沃伊特 归来

最佳女演员(剧情类) 简·芳达 归来

最佳女演员(歌舞/喜剧类) 马吉·史密斯 加州套房

艾伦·伯斯汀 来年同一时间

最佳男配角奖 约翰·赫特 午夜快车

最佳女配角奖 黛扬·坎农 天堂可以等待

最有前途新人(男) 布雷德·戴维斯 午夜快车

最有前途新人(女) 艾琳·米兰克尔 午夜快车

最受欢迎的演员(男) 约翰·特拉华尔塞

最受欢迎的演员(女) 简·芳达

最佳外语片 秋天奏鸣曲(瑞典)

最佳电影剧作 奥立弗·斯通 午夜快车

最佳原作配乐 乔治·奥莫罗迪尔 午夜快车

最佳原作歌曲 保罗·杰巴拉 感谢上帝,这是星期五

西席·地密尔奖 露西尔·鲍尔

第三十七届 1980年:

最佳影片(剧情类)克莱默夫妇

最佳影片(歌舞/喜剧类) 突破

最佳导演奖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现代启示录

最佳男演员(剧情类) 达斯汀·霍夫曼 克莱默夫妇

最佳男演员(歌舞/喜剧类) 彼德·赛勒斯 富贵逼人来

最佳女演员(剧情类) 莎莉·费尔德 诺·玛蕾

最佳女演员(歌舞/喜剧类) 贝特·米特兰 玫瑰

最佳男配角奖 梅文·道格拉斯 富贵逼人来

最佳女配角奖 梅丽尔·斯特里普 克莱默无妇

最佳新人表演奖(男) 里基·施罗德 父子情

最佳新人表演奖(女) 贝特·米兰特 玫瑰

最受欢迎的演员(男) 罗杰·摩尔

最受欢迎的演员(女) 简·芳达

最佳外语片 疯女之笼(法)

最佳电影剧作 罗伯特·本顿 克莱默无妇

最佳原作配乐 卡迈因·科普拉 黑驹

最佳原作歌曲 阿曼达·麦克勃洛姆 玫瑰

西席·地密尔奖亨利·方达(演员)

第三十八届 1981年:

最佳影片(剧情类)普通人

最佳影片(歌舞/喜剧类) 矿工的女儿

最佳导演奖 罗伯特·雷德福 普通人

最佳男演员(剧情类) 罗伯特·德尼罗 愤怒的公牛

最佳男演员(歌舞/喜剧类) 雷·夏基 偶像制造者

最佳女演员(剧情类) 玛丽·泰勒·穆尔 普通人

最佳女演员(歌舞/喜剧类) 西珊·斯帕塞克 矿工的女儿

最佳男配角奖 蒂莫西·赫顿 普通人

最佳女配角奖 玛丽·斯廷伯根 梅尔文和霍华德

最佳新人表演奖(男) 蒂莫西·赫顿 普通人

最佳新人表演奖(女) 娜塔亚·金丝基 苔丝

最佳外语片 苔丝(英)

最佳电影剧作 威廉·彼德·布拉蒂 快,快,凶手凯恩

最佳原作配乐 多米尼克·弗隆蒂 特技人

最佳原作歌曲 麦克尔·戈尔 等 我要高飞

西席·地密尔奖 吉恩·凯莱(导演、演员)

第三十九届 1982年:

最佳影片(剧情类)金色池塘

最佳影片(歌舞/喜剧类) 亚瑟王

最佳导演奖 华伦·比蒂 赤色分子

最佳男演员(剧情类) 亨利·方达 金色池塘

最佳男演员(歌舞/喜剧类) 达德利穆尔 亚瑟王

最佳女演员(剧情类) 梅丽尔·斯特里普 法国中尉的女人

最佳女演员(歌舞/喜剧类) 伯纳多特彼德斯 天堂来的更士

最佳男配角奖 约翰·吉尔吉德 亚瑟王

最佳女配角奖 琼·赫克特 仅仅当我笑时

最佳新星表演奖(男) 庇亚·扎杜克 蝴蝶仔

最佳外语片 烈火战车(英)

最佳电影剧作 欧内斯特·汤普逊 金色池塘

最佳原作配乐 亚瑟王

最佳原作歌曲 伯特·巴卡拉克 等 亚瑟王

第四十届 1983年:

最佳影片(剧情类)E·T·外星人

最佳影片(歌舞/喜剧类) 窈窕淑男

最佳导演奖 理查德·阿顿巴勒 甘地

最佳男演员(剧情类) 本·金斯利 甘地

最佳男演员(歌舞/喜剧类) 达斯汀·霍夫曼 窈窕淑男

最佳女演员(剧情类) 梅丽·斯特里普 索菲的选择

最佳女演员(歌舞/喜剧类) 朱丽·安德鲁斯 维克多/维克多利亚

最佳男配角奖 小路易斯·戈塞特 军官与绅士

最佳女配角奖 杰西卡·兰格 窈窕淑男

最佳新人表演奖(男) 本·金斯利 甘地

最佳新人表演奖(女) 桑德尔·伯格曼 王者之剑

最佳电影剧作 约翰·布里利 甘地

最佳外语片 甘地(英、印)

最佳原作配乐 约翰·威廉姆斯 E·T·外星人

最佳原创歌曲 杰克·尼奇 等 军官与绅士

西席·地密尔奖 劳伦斯·奥立弗(演员)

第四十一届 1984年:

最佳影片(剧情类)母女情深

最佳影片(歌舞/喜剧类) 燕特儿

最佳导演奖 芭芭拉·斯特赖桑德 燕特儿

最佳男演员(剧情类) 罗伯特·杜瓦尔 温柔的怜悯

最佳男演员(歌舞/喜剧类) 迈克尔·凯恩 教育丽塔

最佳女演员(剧情类) 雪莉·麦克琳 母女情深

最佳女演员(歌舞/喜剧类) 朱迪·沃尔特斯 教育丽塔

最佳男配角奖 杰克·尼科尔逊 母女情深

最佳女配角奖 切尔 西尔克伍德

最佳外语片 芬妮和亚历山大(瑞典)

最佳电影剧作 詹姆斯·布鲁克斯 母女情深

最佳原创音乐 乔治奥·莫罗德 闪电舞蹈

最佳原创歌曲 乔治奥·莫罗德 等 闪电舞蹈

第四十二届 1985年:

最佳影片(剧情类)莫扎特

最佳影片(歌舞/喜剧类) 宝石传奇

最佳导演奖 米洛斯·弗尔曼 莫扎特

最佳男演员(剧情类) 默里·亚伯拉罕 莫扎特

最佳男演员(歌舞/喜剧类) 达德利·穆尔 米基和莫德

最佳女演员(剧情类) 萨莉·菲尔德 我心深处

最佳女演员(歌舞/喜剧类) 凯瑟琳·特纳 宝石传奇

最佳男配角奖 吴汉 杀戮战场

最佳女配角奖 佩吉·阿什克罗夫特 印度之行

最佳外语片 印度之行(英)

最佳电影剧作 彼德·谢弗 莫扎特

最佳原作配乐 莫里斯·贾勒 印度之行

最佳原创歌曲 斯蒂维·旺德 红衣女人

西席地密尔奖 伊丽莎白·泰勒(演员)

第四十三届 1986年:

最佳影片(剧情类)走出非洲

最佳影片(歌舞/喜剧类) 普里兹家庭的荣誉

最佳导演奖 约翰·休斯顿 普里兹家庭的荣誉

最佳男演员(剧情类) 乔恩·沃伊特 暴走列车

最佳男演员(歌舞/喜剧类) 杰克·尼科尔逊 普里兹家庭的荣誉

最佳女演员(剧情类) 乌琵·戈德堡 紫色

最佳女演员(歌舞/喜剧类) 凯萨琳·特纳 普里兹家庭的荣誉

最佳男配角奖 克劳斯·马利亚·布朗道尔 走出非洲

最佳女配角奖 梅格·蒂莉 上帝的女儿

最佳外语片 官方说法(阿根廷)

最佳电影剧作 伍迪·艾伦 开罗紫玫瑰

最佳原作配乐 约翰·贝利 走出非洲

最佳电影歌曲 莱昂内尔·吕奇 白色之夜

西席.地密尔奖 芭芭拉·斯坦维克

第四十四届 1987年:

最佳影片(剧情类)野战排

最佳影片(歌舞/喜剧类) 汉娜姐妹

最佳导演奖 奥立弗·斯通 野战排

最佳男演员(剧情类) 鲍勃·霍斯金斯 蒙娜丽莎

最佳男演员(歌舞/喜剧类) 保罗·霍根 鳄鱼邓迪

最佳女演员(剧情类) 马莉·马特琳 失宠于上帝的孩子

最佳女演员(歌舞/喜剧类) 西塞·斯派西克 心灵之罪

最佳男配角奖 汤姆·伯兰吉尔 野战排

最佳女配角奖 玛吉·史密斯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最佳外语片 袭击(荷兰)

最佳电影剧作 罗伯特·波特 传道

最佳原作配乐 埃尼·莫里康 传道

最佳电影歌曲 乔吉奥·莫罗德尔 壮志凌云

西席.地密尔奖 安东尼·奎因

㈡ 英国电影的早期电影

对英国早期电影最有影响的是布赖顿的几位摄影师。其中有E.柯林斯、A.G.史密斯、J.威廉森等,这几位电影先驱,后来被人称为布赖顿学派。他们最早采用了两次曝光、移动摄影、迭印、全景、倒拍、停拍等技巧。柯林斯拍过30部影片,其中只有一部《中断的旋律》保存下来。史密斯在《祖母的放大镜》(1900)中采用特大特写镜头,银幕上出现了放大的走动的表、笼中的金丝雀、人的眼睛;他的第一部作品《夜晚》,表现警察提着灯巡夜,沿路照亮了乞丐、醉汉、行窃的小偷,他用摄影机代替人的眼睛,把它变成了活的东西,这种新的手法,可以说是现代蒙太奇的开端。威廉森则在新闻片中自由地交替变换事件地点并采用外景等,他的《士兵的归来》和《战前和战后的后备兵》两部影片,描绘了真实生活片断,在银幕上首次提出社会问题。
当时的电影艺术家和技术革新家还有C.赫普沃思。1897年,他撰写的《活动摄影术──或电影摄影入门》,是世界上最早电影论著之一。他曾改进冲洗影片器具、印片机和胶片打孔机。1898年他拍摄了《铁路切断中的快车》;接着拍摄的《艾丽斯漫游奇境记》(1903),长800英尺,分16场景,场景间交融衔接;另一部《浪子救人》(1905)利用摄影机述说故事,结构复杂,采取了分镜头剧本的串联、剪辑、摇拍、低角度摄影等技巧;1907年,他还设计过录音系统。同一时期摄制故事片的还有F.S.莫特肖。他的 《抢劫邮车》、《白昼行劫》(两部影片均摄于1903年)奠定了惊险片在英国的地位。
早期英国电影除纪录像片和故事片外,还出现了风景片,如G.潘廷格的《罗伯特·斯科特漫游南极》(1913),颇受欢迎。1914年,英国电影工作者制作了第一部动画片。G.皮尔逊导演的《血字的研究》是根据小说《福尔摩斯探案》中的故事拍摄的第一部侦探片;他的另一部影片《厄尔塔斯──死里逃生的人》(1916),则仿照法国影片《芳托马斯》样式,是第一套动作惊险连续片集。
20年代,赫普沃思因拍摄了《阿尔夫的纽扣》(1920)和其它几部成功作品而名振一时。皮尔逊制作了《一切都不在乎》(1920)、《爆竹》(1921)、《爱情生活和笑声》(1923)以及《起床号声》(1924)。英国无声影片时代最受欢迎的明星B.鲍尔芾就是他培育出来的。另一部受观众欢迎的影片是H.肖的《基普斯》(1921),但是,最为杰出而商业上最成功的作品要推G.卡茨的《女人对女人》(1923),它的成功,是制片人M.巴尔康、导演V.萨维尔、剧作家卡茨和他的助手希区柯克,A.以及当时为大家喜爱的好莱坞女明星B.康普逊合作的结果。希区柯克在20年代后期在盖恩斯巴勒影片公司因执导《快乐的花园》(1925)和《房客》(1926)两片而成名。这家公司的成功产品还有卡茨的《老鼠》(1925)、A.布鲁内尔的《英国老家》(1927)和《永恒的仙女》(1928)。与此同时,也崛起了另外几位新人:导演兼制片人H.威尔科克斯继成名作《朱金洲》(1923)之后导演了影片《十夜谈》(1924)、《唯一道路》(1925)、《涅尔`格温》(1926)和《黎明》(1928);L.戴·科多瓦导演了《她》(1925);M.埃尔维导演了《阿尔芒蒂埃尔来的小姐》(1926)与《海军将帅的副官》(1926)。
随着电影制片事业的发展,英国的电影放映场所逐步脱离游艺场而建起可容几百观众的影戏院,当时还雇用钢琴师和小乐队在放映电影时进行伴奏。不久,一批大影院开办起来,但是自1909年起,美、法两国影片占领英国市场,本国影片只占全国上映总数的15%,因此,英国既不能从国内电影市场收回大量资金,又没有充足财力投入制作优质影片、同外国影片争夺国内外市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电影生产更受影响。从1916年起,英国加征娱乐税,对影院营业更为不利,电影事业进一步遭到危机。大战结束后,美国影片源源而来,使英国影片只占在本国上映影片的5%,出口影片更是屈指可数,因此一些著名制片人如赫普沃思也不得不于1924年关闭制片厂。为保护民族电影,政府当局于1927年正式通过了电影法案,规定限额分配比率,要求1935年须达到总数的20%,使英国影片在全国影院的上映比率逐年提高。此时,新的制片厂如戈蒙特公司、英国国际影片公司和英狮公司先后成立。到20年代末,英国又摄制出一批引人注目的影片,如希区柯克的《决斗场》(1928)、阿斯奎斯,A.的《流星》(1928)和《地下》(1928)、E.A.杜邦的《皮卡迪利大街》(1929)。因为定额分配影院上映率,需要大量影片填补空档,刺激英国电影出现了一番兴旺景象。但是好影片要耗费大量财力和时间,为了供应市场紧缺的需要,出厂的产品仍然是大批质量差、省工省时的平庸影片。
1929年,有声影片问世。英国面临的问题同其它各国大致相同,如录音方法简陋,设备笨重,影片内容从头到尾,不是喋喋不休的对白,就是接二连三的歌曲。希区柯克导演的《讹诈》,拍了一半而改为有声影片,他在运用声音效果方面,匠心独运,这部被公认的英国第一部有声片,对其他导演很有启发。此后拍摄出了一批较成功的有声片,包括:希区柯克的《谋杀》(1930),阿斯奎斯的《逃出达特穆尔》(1930)、《正告英格兰》(1931)和《跳舞吧,美丽的女郎》(1931),萨维尔的《W──计划》(1931)和《办公室的少女》(1932),W.福特的《罗马快车》(1932),威尔科克斯的《神奇之夜》(1932)等。
30年代,英国电影出现了短期的繁荣景象,每年影片生产量为150部到200部,故事片的复兴同出身于匈牙利的制片家柯达,A.大有关系,他于1933年定居英国,创办伦敦电影制片厂以后,摄制了一批成功的影片,其中以《亨利八世的私生活》(即《英宫艳史》,1933)为最。他用新的观点处理历史题材,提出社会出路问题,迎合观众的民主思想,取得很大成功,该片在国外享受的盛誉,远远超过英国其它影片。更为重要的是柯达孜孜不倦、勤奋进取的精神,促使所有电影业的工作人员努力提高专业水平。他为英国影片开拓了向国外输出的广阔前景,又给电影事业灌输了乐观与奋发的风气。他的公司还在世界各国收罗人才,礼聘他们来英国工作,推进了英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如德国导演P.津纳执导的《凯瑟琳女皇》(1934)、美国明星范朋克,D.主演的《唐璜》(1934)、法国导演克莱尔,R.拍摄的《鬼魂西行》(1935)、美国导演兼美工设计家W.C.孟席斯所拍的《未来世界》(1936),都是引人瞩目的影片。这家公司制作的影片如Z.柯达导演的《河上刺儿头》(1935)、《伏象神童》(1937)以及柯达本人拍的《伦勃朗传》(即《画圣情痴》,1936)等,都是成功之作。
这时期英国的其它制片人和导演纷纷紧步柯达后尘,由M.巴尔康监制、希区柯克导演的影片《万事通》(1934)、《三十九级台阶》(即《国防大秘密》,1935)和《破坏》(即《薄命花》,1937)都极为成功。此外,萨维尔的《好伙伴》(1933)、《长青树》(1934)和《铁公爵》(1935),威尔科克斯的《涅尔·格温》(1934)、《老德鲁里的假腿》(1935)和《维多利亚女皇》(1937),L.门德兹的《犹太人苏斯》(1934),T.本特利的《老古玩店》(1935),R.史蒂文森的《都铎·罗斯》(1936),B.维尔特尔的《罗得岛》(1936),均获较高评价。到1937年,英国故事影片产量达到了200多部。但好景不长,大多数制片人不讲求质量,拍摄的影片没有票房价值,加之多数资金来自借贷,年终结算,很少获利。到1938年,生产骤然下降,英国议会为挽救这个局面,在这年又通过新电影法案,规定提高英国影片在国内上映的分配定额,从1938年的12.5%,逐年增高至1947年的25%;抵制滥拍成本低、质量差的影片;允许外国资金向英国电影事业投资。根据这个条款,美国米高梅公司和20世纪福斯电影公司都投放了它们的资金,在英国开办了几家联合制片厂拍片,如米高梅公司投资的《一个美国佬在牛津》(即《留英外史》,1938)、《城堡》(即《卫城记》,1938)和《再见,奇普斯先生》(即《万世师表》,1939)等。这些影片全都由好莱坞导演执导、好莱坞明星主演,英国方面只提供场地、摄影器械、技术人员和个别演员。英国电影导演这期间也拍出了几部成功的影片,如阿斯奎斯的《卖花女》(1938)、希区柯克的《失踪的女人》(即《琼花劫》,1938)、里德,C.的《银行休假日》(1938)和《群星普照》(1939)、Z.柯达的《四羽毛》(1939)等。
这几年,英国电影事业也实行了明星制度,相继登上明星宝座的是:霍华德,L.、劳顿,C.、G.菲尔兹、唐纳,R.、M.奥勃朗、M.洛克伍德、费雯丽、哈里森,R.、奥立弗,L.等。
1929年格里尔逊在英帝国交易局电影部资助下,导演了一部纪录片《飘网渔船》,反映北海捕捞鲱鱼渔民的生活,富有诗情画意,使他成为英国纪录片运动的创始人。他主张电影艺术的目的在于社会教育,并认为苏联电影是表现电影社会功能的实际事例。他从工商企业得到经济上的资助,并吸收有志于现实主义影片的艺术工作者参与这个运动。格里尔逊纪录电影学派的人员中有P.罗塔、B.赖特、E.恩斯特、A.埃尔顿、H.沃特、D.泰勒、S.莱格、A.卡瓦尔康蒂等,他们的作品反映英国社会出现的尖锐问题,如失业、劳动条件差、居住环境恶劣等,在艺术处理上也有新的追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电影业无法正常生产,大部分电影界人才被征入伍,故事片生产从1940年的108部下降到1942年的46部。但观众反而有增无已,影片的票房收入直线上升。第二次大战期间,英国邮政总局的电影机构被新闻部合并,成为皇家电影机构,给了纪录像片工作者施展才干的良机,他们拍出了一批优秀的纪录片,如卡瓦尔康蒂的《最初的日子》(1939)、H.詹宁斯和H.瓦特的《伦敦必胜》(1940)、瓦特的《今晚的目标》(1941)、J.福尔莫斯的《海岸司令部》(1942)、詹宁斯的《火已点燃》(1942),R.博尔廷的《沙漠大捷》、P.杰克逊的《西方进军》(1944),还有英、美合拍,由里德,C.和美国人G.卡宁合导的《真正的光荣》(1945)。这些纪录片在战时所起的作用很大。另外还有些故事片也有很大纪实或宣传的性质,如P.赫斯特和布鲁内尔 3人合导的《雄狮添翼》(1939)、鲍威尔,M.的《第49°纬线》(即《侵略者》,1941)、N.科沃德和利恩,D.合导的《我们所在的队伍》(即《海神》,1942)、迪金森的《近亲》(1942)等。其它有关大战题材的故事片还有里德的《铁血忠魂》(1944)、鲍威尔的《壮士春梦》(1943)等。与此同时,也拍有不少其它题材的影片。较突出的有柯达的《巴格达窃贼》(1940)、迪克森的《煤气灯》(1940)和《首相》(1941)、B.迪安的《二十一天》(1940)、帕斯卡尔的《巴巴拉少校》(1941)、里德的《基普斯》(1941)、L.阿利斯的《穿灰衣服的人》(1943)、奥立弗,L.的《亨利五世》(1944)、吉列特的《臭名昭著的绅士》(1945)和《深夜》(即《新聊斋志异》,1945),还有豪华历史剧《恺撒和克列奥帕特拉》(又译为《璇宫艳后》,1945)、N.科沃德和利恩,D.合作的《相见恨晚》(1945)等。
J.A.兰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崛起的英国电影事业家。早在30年代,他开始从事宗教电影的摄制工作。1935年,创办英国全国电影公司,摄制了第一部商业性电影,同年他与C.M.伍尔夫合办电影发行总公司。1941年兰克已掌握有英国 3大电影放映网中的两大放映网。大战结束时,他的总公司扩展成了势力雄厚的联合企业,拥有英国的制片、发行和放映事业的大部分实权。他雄心勃勃,计划建立巨资故事片厂,包括儿童片、动画片部门,摄制新闻纪录连集片,开办电影学校,专门培养有希望的童星。他想用巨资大片打进美国市场,把英国电影事业从多年困境之中拯救出来,1947年,他去美国谈判推销他的影片。不料英国政府却在这时颁布法令,要征收国外进口影片75%的税收,美国各家制片公司坚决抵制,好莱坞影片全部停止输往英国,使各地影院减少了大量片源。兰克想在美国打开市场的计划也成为泡影,英国电影界陷入了极为困难的境地。英国政府于是敦促兰克和其它制片人增产影片以填补空缺。但是英国电影业经济拮据,影片能收回成本的也为数不多。1948年,英国政府祇得撤销外国影片的进口税,美国影片又立刻大量涌进,英国影片在本土银幕上仍无容身之地。英国政府再度规定:美国影片从英国所得利润必须将其中的一定数额向英国电影事业投资,这种办法又让美国电影势力进一步深入英国电影事业。此时期,兰克影片公司和别的制片厂比较优秀的作品有:利恩根据狄更斯小说拍摄的《锦绣前程》(即《孤星血泪》,1948)和《雾都孤儿》(1948),鲍威尔和普雷斯伯格的《上天阶梯》(即《太虚幻境》,1946)、《黑水仙花》(又译为《思凡》,1947)和《红菱艳》(1948),奥立弗自导、自演的《王子复仇记》(1948),里德导演的《虎胆忠魂》(1947)、《倒下的偶像》(1948)和《第三个人》(1949),还有迪金森的《黑桃皇后》(1949)等。
为了维持和保护本国电影事业,英国政府祇得仍旧采用上映定额分配办法,规定从1950年起,分配英国影片上映的定额要增加到30%,可惜当时娱乐捐税仍保持战时标准,电影事业所得实惠甚微。英国政府乃于1949年成立国家电影筹资公司,通过该公司将钱借给电影事业;接着1950年又创立英国电影生产基金会,专门支配从电影票上征收的捐税,作为补助电影生产。不过,这时候电视越来越受群众欢迎,电影院的上座率开始以惊人的速度下降。
从50年代起,英国出现了由巴尔康主持的“伊灵喜剧影片”。伊灵是制片厂名,位于伦敦西郊。伊灵喜剧表现实际生活,敢于打破常规,描绘反对官僚主义的人物的各种遭遇,以新眼光观察生活,温和地批判贵族阶层和人情风俗的繁文缛节。最成功的作品当推哈默的《善人与贵族》(1949),麦肯德里克的《清洁的小岛》(1949)、《白衣男子》(1952)和《专门勾引女人的人》(1955)。其它值得提到的有C.克莱顿的《大叫大嚷》(1947)、《拉旺德山暴乱》(1951),H.科尼利厄斯的《史姆利科的护照》(1949)、《日内瓦的妇人》(1953)以及M.江普的《天堂的笑声》(1950)等。
英国政府限定了美国影片所得利润的高额百分比要投资在英国事业以后,美国公司开始恢复营业,与英国合作拍片。这一阶段英美合拍的较佳作品有J.尼格列斯科的《流浪儿》(1950)、R.沃尔什的《霍恩布洛上尉》(1951)、休斯登,J.的《非洲皇后号》(1952)和《莫比·迪克》(1956),而最杰出的作品则是利恩的《桂河大桥》(1957)。这是一部当时上座率最高的战争片。
美国的部分电影工作者由于遭受麦卡锡主义的迫害,纷纷离开好莱坞。导演J.洛西到伦敦定居后,接踵而来的又有卓别林,C.、R.莱斯特、库布里克、吕美特等。这些人为英国电影艺术作出了贡献。
英国电影事业多年以来得不到振兴,1959年,一伙年轻人以林赛·安德森、托尼·理查德森、卡雷尔·赖兹为首发表宣言并摄制了一系列影片,倡导自由电影运动,这次运动和反对文学与戏剧中传统价值观有联系,也与“愤怒的年轻人”运动的政治和精神抗议相结合。它的基本内容是要求用积极态度来表现艺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反对资产阶级的唯美主义。他们鲜明地反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和道德价值观,如J.克莱顿的《屋顶阁楼间》(即《金屋泪》,1958),理查德森的《愤怒的回顾》(1959)、《蜜味》(1961)和《长跑家的孤寂》(1963),赖兹的《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早晨》(1960),安德森的《这种运动生活》(1963)。此外重要的影片还有施莱辛格,J.的《恋爱有术》(1962)和《骗子比利》(1963)等。到60年代中,自由电影的调子有所变化,把反抗仅作为个人对待生活态度的一种表现方法而不再具有社会性含义。这种倾向在理查德森的影片《汤姆·琼斯》(1963)中表现得最为鲜明。60年代末70年代初,自由电影比较重要的作品是安德森的影片《假如》(1968)和《哦,幸运儿》(1973)。在这两部影片里导演在表现当代社会冲突时把敏锐的观察和独创的概括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60年代英国利用美国的资金拍了不少影片,其中比较重要的有J.李·汤普逊的《纳瓦隆的大炮》(1961)、利恩的《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T.扬的《乌有博士》(1962)、P.格伦维尔的《绳环》(1964)。其它英国名片有G.格林的《愤怒的沉默》(1960)、卡迪夫,J.的《儿子和情人》(1960)、克莱顿的《无罪的人》(1961)、B.福布斯的《一个雨天下午的集会》(1964)和《L形的房间》(1962)、施莱辛格的《亲爱的》(1965)和《远离狂乱的人群》(1967)、L.吉尔伯特的《阿尔菲》(1966)等。
英国国会在70年代又通过一个新电影法案,把本国影片在影院的分配定额提高到30%。增加了电影筹资公司的预算,因为美国投向英国电影事业的资金数额逐渐减少,以至完全停止了。随着电视越来越普遍,影院上座率不断降低,尽管提高票价,1976年也落到票房收入的历史最低点,同年,英国订立一条税法,规定外侨影片制作者在全世界范围收入的75%要交纳所得税,从而阻塞了国外投资。这一年,英国故事片生产降到64部;1977年又降到42部。
70年代上半期英国的重要影片(其中有些是美国导演的作品)有利恩的《瑞安的女儿》(1970)、C.迈尔斯的《处女与吉普赛人》(1970)、R.波兰斯基的《麦克佩斯》(1971)、J.洛西的《送信人》(1971)、阿顿波罗,R.的《青年时代的丘吉尔》(1972)、 M.弗兰克的《阶级烙印》(1973)、库布里克的《巴莱·林登》(1975)、拉塞尔的《汤米》(1975)、库珀的《太上皇》(1975)等。
70年代后期,英国制片业在美国资本牵制下,松木和爱尔斯垂两大制片厂虽也自己投资拍片,主要还是出租场地去同美国合作。美国著名连集卖座片《超人》、《星球大战》等是在这两个制片厂的摄影棚里拍的,还有一部分英国电影创作人员去外国拍片。
进入80年代,英国电影事业有所好转,1981年的《火的战车》和1982年的《甘地》两片连续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教育丽塔》(1983)、《当地英雄》(1983)、《印度之行》(1984)等片也获得好评,1986年,艾非里的《一间可以看见风景的房间》和乔菲的《使命》更获得广泛的国际声誉。
这期间英国影片市场仍然被美国电影所垄断,在全部票房收入中,英国影片仅占10%左右,许多影片在国内的收入仅能收回投资的10~40%。
英国的大电影制片厂有“松木”、“爱尔斯垂”、“金波顿”和“图克南”。主要电影教育机构有伦敦电影学校、民族电影学校,皇家艺术学院、伦敦电视电影学院。主要电影研究机构为英国电影学院(BFI)(建于1933年)。伦敦国际电影节是世界著名电影节,每4年举办一次,为非竞赛性的。主要电影出版物有《画面与音响》(1932年创刊)和《银幕》(1959年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