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影战马观后感3篇
电影战马观后感1
《战马》是一部描述一战时期的电影,不仅以唯美的画面感人,更重要的是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吸引人心。一匹战马一生的遭遇和这个时代的社会大环境紧密相关,与这匹战马相关的人和事反映了这个时期社会的特征以及人们的内心世界,整个社会的风情风貌。电影细腻的描述,惊诧的不仅是观众的眼球,震撼的更是人们的心灵。
电影从始至终没有一个达官显贵级的人物出现,没有人在那里长篇大论地说教某一方面的大道理,但每一位角色都成了观众心中的主角,每一个小小的情节都很感动人。
好喜欢电影中农舍里的那只大白鹅,跟在主人后边叫着并扭来扭去,还会殷勤地给主人开柴门,看到家中来了不受欢迎的人就追在人家身后又是叫又是咬……可爱极了。
在战争年代,很多人的生命就像芸花一现,美丽却短暂。那个农场主漂亮的小孙女,为了保护战马不被德兵抢走,竟把两匹战马藏在自己闺阁中,这样一个善良活泼美丽的生命正值花季却终止于这场战乱。电影没有说她是怎么死的,留给观众去想像……
面对一场残酷的战争,有时一个士兵也只是一匹战马而已,那些娃娃士兵甚至还没搞清楚一场战争的意义就丢掉了宝贵的年轻生命。在这里为那两位德国亲兄弟娃娃兵短暂的生命而祈祷,他们一个14岁,一个16岁,因犯了“逃跑”罪被他们的长官给毙了……
骄勇的英纯血宝马也曾被迫给入侵的德军拉运大炮,但这丝毫无损于它作为一匹优秀战马的英雄形像,也丝毫不影响主人对它的情感以及所有士兵对它的喜爱。
阵地上当英、德两国士兵解救被铁丝网穿肉缠绑的筋疲力尽寸步难移的战马时,人性的暖流暂时缓解了人们对战争的恐怖。当那两个年轻的士兵以掷硬币方式决定这匹战马归属时,顿觉年轻是多么美好,连他们的做事方式都可爱的让人莞尔一笑!
当这匹战马历经风险与它的主人重逢在战地抢救所的时刻,它的主人何以在两眼受伤看不见的情况下凭心灵的感觉知道那是它的宝马呢,而这匹宝马与主人分离了四年多竟能记得主人的呼唤声!电影告诉我们,人与动物(牲畜)是完全可以沟通的,只要付出真情,听不懂语言也可以读懂心。
浑身伤痕累累又挂满泥垢的战马得救了,银幕内外禁不住百感交集、泪流满面。在大家的倾囊帮助下,这匹战马终于和它二等兵的年轻主人团聚还乡,天空依然布满厚厚乌云,但霞光却穿越云层照耀四方……
看完电影<战马>,对和平的理解多了一分悲壮,这分悲壮来自于电影中的每一位角色,每一个场景。当战争来了,连牲畜都要背负一定的责任。我们要感谢的不仅是那些为了保护和平而牺牲在战场上的战斗英雄,要感谢的还有在战场上默默奉献的一匹匹战马。
从电影院出来,心情仍在激动中。能生活在和平年代是多大的幸福。保护和平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无论你年轻年老;保护和平更是生命的责任,无论你是人还是一匹战马!
电影战马观后感2
《战马》根据同名小说改编。影片背景设置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战马为线索,着重将笔墨挥洒在战马的几任主人身上,通过他们经受的战争伤痛,来展现烽火交织的无情,体现反战的主题,揭示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特殊感情以及人类宽容、向善的共性。影片感人的故事、精心的制作、大气的摄影、澎湃的音乐都获得世界各国观众一致好评,而其对战火残酷的反思;对希望与勇气的歌颂,更是引发世界各国观众的共鸣。
影片从1914年德文郡小镇讲起:男孩艾尔伯特(杰瑞米•艾文 Jeremy Irvine 饰)目睹了幼驹乔伊的诞生。这匹神马长得特别与众不同:不仅有着挺拔的站姿,金褐色的鬃毛,而四个蹄子是由白色的鬃毛覆盖,仿佛穿上了四个白色的袜子;马头中央有一个长菱形的白色区域,脾气桀骜不驯,处处洋溢着皇者风范。 电影《战马》观后感
但乔伊有着坎坷的经历。当乔伊首次出现在集市上就被频繁砍价,最终被艾尔伯特的父亲泰德(彼得•穆兰 Peter Mullan 饰)因与地主的较劲而用30基尼的天价收入囊中。跛脚的他也因此得罪了地主。当泰德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乔伊牵回家时,妻子十分生气,因为她知道他们贫寒的家庭无力偿还30基尼。儿子艾尔伯特与妈妈完全不同,他与乔伊一见如故,钟爱有加,这匹神马似乎也认识艾尔伯特,并能听得懂他对它的所言,看得懂他的所行,他还可以用特殊的哨音唤回乔伊。不久,他们成了朋友,形影不离。
然而,好景不长,地主登门讨债,称如果乔伊不能犁地将立刻将其带走。泰德只能为此赌上了全部家当。为了还债,必须让乔伊学会犁地。那是一方从未开垦的处女地,到处是杂草、顽固的坚石,艾尔伯特逼迫无奈为乔伊套上了鞍蹬,强迫它犁地,甚至还使用了皮鞭,但却不能让乔伊屈服就范。最后,艾尔伯特用语言与乔伊沟通,并身体力行,与马共同努力,终于在大雨中犁地获得成功。功夫不负有心人,辛苦也换来了收成。同时,神马犁地的事情惊动了远近乡里乡亲,也毁灭了地主抢夺泰德财产的梦想!
德军来袭,父亲被迫将乔伊变卖给了骑兵军,换来了30基尼。艾尔伯特虽然难以割舍与乔伊的感情,但因为战争也只好含泪送别乔伊,这匹神马由此踏上了前途未卜的战场。
战争中,乔伊的主人不停更变,从英国上尉、法国老农与孙女,到德国骑兵,经受了千般战火,万般折磨,它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经受了战火的考验和洗礼,最后冲破层层藩篱,回到了故地,并为等待艾尔伯特寻觅到了良机。
一战即将结束前夕,艾尔伯特参加战争并因眼睛受伤住进了战地医院。这天,乔伊也被好心的战士牵进了医院求治,经医生检查后发现它的伤情十分严重,又考虑到药品紧张,有许多伤员需要救治,所以建议枪毙乔伊,免得它遭受更大、更多的痛苦。就在千钧一发之时,双眼蒙着纱布的艾尔伯特似乎冥冥之中感觉到了乔伊的气息,他躺在病床上用特有的哨音唤醒了乔伊,艾尔伯特和乔伊冲破人群相向而行,终于激情相遇。艾尔伯特告诉大家这匹马是他们家的,乞求大家留下它!为了证明这是事实,他告诉大家乔伊的特征,当人们将信将疑用湿布擦去四条马腿和马头中央的泥水露出它特有的印记时,大家都被这“人马情”所感动,医生深情地告诉艾尔伯特:我会将它治愈!
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当艾尔伯特牵着这匹神马沐浴在晚霞下归家时,爸爸、妈妈、艾尔伯特和乔伊激动相拥,那亲人团聚的一刻,每一个观者的心灵得到了震撼!
电影战马观后感3
昨天,去电影院看了刚刚上映的美国电影《战马》。
这是一部带有文艺史诗风格的电影。由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讲述了一匹神奇的战马传奇的经历。电影以战争为背景,表现了作品的反战主题。
影片从童话般的田园景致,色彩饱满的青山绿草、红瓦砖墙美景中展开。在那青山,平原,蓝天,绿树,令人心旷神怡的美丽平原上,小马驹乔伊安静详和地出生了。刚一出生,人们就惊叹于它的美丽。棕色的皮毛,四只脚都是白色的,像套上四只白色的袜子,额头上还有一个白色的胎记。稍稍长大的它,就被迫离开了母马,被人拉到集市上去叫卖。终于,它被一位跛腿的退伍老骑兵以30币买下。接下来,影片即以一幕幕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场景为我们了展现了这匹英勇神奇的战马和它的主人艾伯特的传奇故事。
场景一:雨中犁地。为了买下这匹健美的小马驹,艾伯特一家已经倾家荡产,在地主的逼迫之下,尚且年轻不堪重负的乔伊不得不在满是硬石的平原上犁地。在经过了一次次失败和受伤之后,乔伊和它的主人始终不放弃,不退缩,坚定着信念,终于在一场来之凶狠的大暴雨中,乔伊和主人犁开了地,大地裂开了口子,像快乐的开出了花儿一样。乔伊和它的主人成功了,人们纷纷来向他们祝贺。乔伊和艾伯特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坚强和勇气,也因此才得已保住艾伯特家的农场。使他们一家得以继续生存在这个美丽的平原上。
场景二:生离死别。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最痛苦的莫过于生离死别。人与动物之间也不例外。小马驹乔伊由主人艾伯特一手养大,情同“兄弟”。可是可怕的战争来临了。艾伯特的父亲迫于生计不得已将乔伊卖给了英国军官作为战马。从此乔伊离开了主人开始了在战争中巅沛流离的生活。在离开主人艾伯特的时候,动物和人表现了同样的情感。乔伊愤怒地踢开了牵走它的士兵,飞快地向它的主人奔去。无奈战争残酷地夺去着人们喜爱的一切 。
场景三:战火狂奔。在战争中乔伊先后换了多个主人。在巅沛流离中饱经磨难。先是买走它的英国军官,后来是逃跑的德国小兵,再后来是美丽的法国小女孩,后来又是德国士兵。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在战争中自身的生命尚且不保,但他们都极爱没有反抗能力的战马乔伊以及它的同伴,一匹健硕的黑马。但这些人都不是它真正的主人,乔伊真正的主人是抚养它长大的小男孩艾伯特。终于在一次逃身的机会中,乔伊疯了一般狂奔而去。在两军战火中,它英勇地跨越了陷阱、泥坑、坦克、铁丝网,威武的头颅高高昂起,美丽的鬃毛随风飞扬,健硕的马蹄奋力抬起,仿佛神附于了它无穷的力量,简直成了一匹所向无敌的神马。因为在它的心里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回到故乡,回到主人艾伯特的身边。但最终还是被一道道坚硬的铁丝网绊住了身体无法动弹。至此,让人不能不唏嘘于战争的残酷,战争带给人们以及动物们的无边痛苦。
场景四:雪中相认。被铁丝网束缚住的乔伊被一位勇敢的英国士兵和一位善良的德国士兵相救。是的,在战争中,因为一匹战马,敌人成了朋友。可见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没有人喜欢战争,他们本可以作朋友,却不得不在战场上你死我活。乔伊获救,被带回艾伯特所在的军营。艾伯特为了寻找乔伊已经参军。此时的艾伯特在战火中已被毒气伤了眼睛,双目失明。所幸乔伊获救,被带到了艾伯特所在的军宫。在医疗条件紧缺的情况下,军医决定处死乔伊。正在这时,艾伯特吹出了一声口哨。那是艾伯特从前训练乔伊时吹的口哨,乔伊再熟悉不过了。那声口哨在无情的战地军宫里显得那样动听。雪纷纷扬扬,乔伊抬起了头,凝神细听。仿佛失散多年的孩子听到了母亲的呼唤。人们都停止了动作,让开了一条路,艾伯特从人群中走出,乔伊听到了主人的呼唤,向主人奔去。
场景五:完美团聚。乔伊找到了主人。但因为当时英国军队规定,艾伯特的战马得拍卖。影片的最后,仍是以拍卖结束,与开头呼应。在祥和的夕阳里,远远一个黑点,那是艾伯特和乔伊回归的身影。家中的父母翘首盼望,发丝在夕阳中飞舞,目光中星光点点。最终一家人拥抱在一起。故事结尾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结局。
走出影院的我,心情仍不能平静。取笑我,咦!你的眼睛怎么了?
我说两个字:感动。
② 《幸福的拉扎罗》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细节
幸福在哪里,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经常抱怨生活,看了这部电影你还抱怨生活吗?
如果没有真正的静下心,是不会坚持看完这部“诗歌“般的电影的。
反之,如果看完了这部电影,应该也会和我一样,觉得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洗礼,整个人安静、释然了很多。
上图是让我很难忘的一个画面,也是对这一细节表达的最直白的画面,阴暗冷色调之下,白色显得格外突出,和拉扎罗的孤单一样,得到了最强烈的抒发。
差的细节让人难以理解,好的细节却能讲故事、能明主题,看完这部影片,让我记住的细节还有很多,但让我记得深刻的,还是这些细节带来的共鸣和认同感。
就如同我开头讲的那样,在这部影片中,我们都能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细节,然后安静下来,体会它,感受它,最后享受这场洗礼
拉扎罗在这部电影中表现的比较孤独,又没有朋友,生活是比较无聊枯燥的他生活在底层中,又被这群底层人欺负压迫,他是孤独的,连一只鹅都有自己的伴侣、群体,他却始终只有自己。
③ 最近看了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呢
流浪地球2
《流浪地球2》前御(The Wandering Earth II)是一部由吴京、李雪慧氏岩健、沙溢、宁理、王智、朱颜曼滋等主演,刘德华特别演出,郭帆执导,郭帆、龚格尔担任编剧,刘慈欣监制的科幻冒险电影,[1]于2023年1月22日在中国内地、北美上映,于同年1月27日在英国、爱尔兰上映。[2][3][4]看角色介绍
查看更多
该电影改编自核碰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是《流浪地球》的前传,[5]以提出计划将建造1万座行星发动机的时代为故事背景,讲述了“太阳危机”即将来袭,世界陷入一片恐慌之中,人类将面临末日灾难与生命存续的双重挑战故事。
④ 求:解读电影《孔雀》以及最终要表达的寓意
1、姐姐 三个孩子里,活得最明白的就是这个姐姐,可她就是要倒霉,凡是她的梦想,就一定要被摧毁。她碍着谁了?她没碍着谁,她就是生不逢时,她赶上的那个时代,不如现如今张静初赶上的这个时代能容人。 河南安阳有个空军基地,所以70年代末还有伞兵,就是这些潇洒的女伞兵闹得,姐姐老想着飞,飞出这个小城,飞出这死气沉沉的家。姐姐是个聪明人,她和招兵的军人同志打乒乓球,还偷家里的钱想给人家送礼,她是豁得出去的,但她毕竟不如胖姑娘的姐姐狠,那位姐姐后来成了那个军人同志的老婆。所以,去当伞兵的不是姐姐,而是胖姑娘。 如果说这算姐姐的第一个重大人生挫折,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失贞。姐姐和果子在小树林儿里究竟有没有发生关系,曾经是我和黄老师争论的一个课题,我倾向于他们没干,因为没必要,但是从这个女人的性格来看,黄老师的肯定判断也许是更犀利——他说后来果子跟姐姐说过一句话很可揣摩:你以为我真是流氓呢?不过,虽然我听后有过动摇,但目前我们还各持己见,因为我觉得,姐姐在小树林里脱裤子那个动作,其实已经说明了一切,那个动作说明这个女人已经在精神上放弃了贞操,她不在乎了。还有她拖着降落伞,骑着自行车在大街上猛High的时候,被他老妈当众打断,然后是在家里强行脱了裤子打针。她作为女人的那点天真、梦,还有自尊,完全被打碎了。不过她也没有就那么跟果子好上,而是有预谋地找了个文工团拉琴的老头,她甚至还带着弟弟去享受这个“干爹”的爱护。老头很不幸,顶不住单位和家里的压力自杀了,究竟死没死不知道,但他的子女却找上门来辱骂、殴打姐姐,这场戏精彩极了,尤其是还配上凶悍的河南口音。最牛B的是,对方打完人撂下一句“狐狸精!”然后扬长而去之后,姐姐一言未发,继续埋头刷瓶子,这时候她身边的工友默契极了,一齐沉默着刷瓶子,好像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 集体的这个冷漠、冷酷的“心理素质”是怎么锻炼出来的?好,1977年,往前推十年,就是那十年的经历锻炼出来的,必然。 这之后,姐姐几乎绝望了,她随便嫁了个人,没几年就离了。姐姐最好的几年青春就干这个了,白瞎了,彻底白瞎了。 几年后,已经是80年代了,姐姐又遇到了那个军人同志,在大街上,姐姐突然就精神焕发了,好像当年那个骚动的魂魄又回到了这具躯体。她毅然决然地穿过马路,来到那男人面前,万分幸福、万分骚包地对他说:我就知道,你会一直爱着我。可是,人家已经不记得她是谁了。 随后的一场戏(就是姐姐蹲在菜摊上,极度克制地哗哗流眼泪的那场戏),虽然拍得很紧(我的意思就是还可以稍稍松弛一些,像《爱情万岁》那样,不要意图太明显),但却给姐姐这个人物画上了一个非常圆满的句号。这个人物彻底立住了,她成形了,可信。 2、哥哥 哥哥的故事最有趣,但说实话,没什么意思,主要的功能倒不如说是衬托了其他几个人物,特别是妈妈和哥哥的那个瘸腿媳妇,当然还有弟弟。 哥哥的狡诈是这个人物性格的关键,何以见得呢?你别看这厮在外面孙子似的,回到家那是一大爷,分糖块,121颗,他最后能拿一大半。这家伙是真傻吗?他确实有点傻,但是也并不完全傻,所以姐姐让果子揍了人,他就立马带着烧鸡去慰问,精明得很。这个胖子,至少在两样事情上是绝对不傻的,一个就是对人际关系的经营,一个就是食,这个食不防放大一点,也包括色。讨媳妇这个事儿,太说明问题了,他在纺织厂门口看上人家陶美龄了,回家就给他妈使计策,就是猪八戒最擅长的那种:激将法。这还不算,他自己也很有方式方法,摘那么一大朵向日葵,我的天,那放在今天也是很浪漫的一个人啊。可惜,天鹅肉并不总是那么容易得手,胖子的爱情终于还是失败了。 相亲相到的这个农村姑娘,和胖子实在是绝配,为什么呢?因为她是一个可以经营胖子的女人,她的手腕甚至比胖子他妈都厉害。没有她,胖子定不会学会那生存下去最关键的一招:自私。对付来借钱的无赖,胖子的办法实在令人佩服,这绝对是大智慧。 哥哥的故事里有一段惊心动魄的谋杀场面,这场戏也是这片子里的大亮点之一。它涉及到一个共谋的问题,就是一家人要不要达成默契,干掉傻哥哥这个累赘?弟弟买了耗子药,姐姐发现了,倒在了地上,父亲在门口看见了,却选择了沉默。只有母亲,她采取了一个极端但有效的方式,教训了自己的家人。在饭桌上,她专门选在饭桌上,让一只大白鹅喝了毒药,然后全家人看着它毒发、挣扎、抽搐、扭曲着死去。这一家人的关系,实在太不健康了,但是,这里的健康与不健康都是符合逻辑的,是有一个源头的。说到这儿,我不得不再次提醒大家,这片子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缺席者,就是文革经验,它是解释所有事件的关键,它才是77年这一家人遭遇的不幸的真正根源。 3、弟弟 据说弟弟的故事是被迫作了大手术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弟弟本来应该是个同性恋。需不需要让弟弟变成同性恋我不管,问题是现在的改动让这人物有些前后不搭。虽然基本上也解释得通,但就是别扭,尤其是他成了一个甘愿吃软饭的人,怎么会? 弟弟的自尊是这样一点点被毁掉的,先是长期的被忽略,长期的,非常长期的,这个你可以尽可能地发挥想象。然后是姐姐的遭遇,因为姐姐的两个梦想先后被击碎的时候,他都在场,一个是伞兵事件,一个是干爹事件。在这个家里,他最可亲近、可信赖的就是姐姐,因此姐姐的挫折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他的挫折。这之后,还有胖子哥哥在澡堂的口吐白沫事件,在这个家里,他顶着很多无形的压力,而别人却从不在乎,甚至最亲近的姐姐,也利用他,利用他去买那令他难堪的《性知识手册》。 接下来的事件更严重,傻哥哥来送伞,让他很没面子,哥哥“耍流氓”,让全校围殴,他也被株连,情急之下,他居然干出了用伞尖捅哥哥这样混帐的事。这个时候,这个家里最小的男孩的心理事实上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没想到的是,随后还有一连串的打击。为了挽回面子,他请果子冒充民警大晴天来送伞,这是个典型的饮鸩止渴的小把戏,果然,第二天当他兴冲冲地吹着口哨来到教室,迎来的却不是尊重和崇拜,而是全体同学的羞辱。这个打击是致命的,这意味着,他被一个集体除名了,唾弃了。之后是另一次唾弃,被女人的唾弃,他跟踪对他貌似有好感的女同桌,得到的却是对方更冷酷的嘲笑。这几乎是他回到安全集体的唯一稻草,但是也覆灭了。 学校这个“小社会”抛弃了他,没想到回到家里也是一样。在“暗杀”哥哥未遂之后,母亲残忍的惩罚手段割断了他和母亲交流的可能,然而父亲,竟然是一个更加不可理喻的男人。这之前,这个男人几乎总是沉默的,看起来似乎是个厚道、老实的男人,万万没想到,当这个男人发现自己最看重的小儿子画的一幅女性人体之后,竟然大发雷霆、歇斯底里了,这个暴怒的男人甚至对着屋外大喊:邻居们,快来看哪,我家出了一个流氓!这一次,弟弟的退路被彻底堵死了,他只好离家出走,离开了这个城市。 80年代以后,当他带领自己的女人和这个女人的孩子回到家里的时候,他对父亲的仇恨依然没有熄灭,甚至他的婚姻,都是对父亲的挑衅。但是,他自己也在这种丧失了尊严的生活中,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报废掉了。 4、爸爸和妈妈 爸爸和妈妈在文革的十年中发生过什么,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知道,但那一定是可怕的经历。妈妈处理事情的果断、凶狠和不择手段,恍惚还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影子;爸爸呢?终于在沉默中爆发的父亲,原本也是个有着暴力倾向的人吧。 这些被扭曲的人格,很可能获得了某种可怕的遗传。 5、孔雀 最后,那孔雀终于开屏了。父亲和母亲没有来,但孩子们都来了,他们都来了,却也没有一个能等到看见孔雀开屏,这就是顾长卫想说的,那个时代的人,没赶上好时候。可是,谁能赶上好时候呢?孔雀确实开屏了,但大多数时候,面对我们的不是它美丽的羽翼,而是它那不怎么雅观的屁股。
⑤ 《傲慢与偏见》:为什么05年的电影中柯林斯先生是个矮子
在05年《傲慢与偏见》的电影中,柯林斯先生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丑角儿,他的形象和言行滑稽可笑,比书中写得更为令人发笑。在原著中柯林斯并不是矮子,但在电影中,他却比伊丽莎白还要矮。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看一下原著中对柯林斯先生的外形描写——他是一个二十五岁的高个子、笨拙的年轻人,举止端庄而正式。虽然并不算是翩翩公子,但长相也算端庄正常。但05电影中的柯林斯先生,显得笨拙又拘谨。尤其是他在向伊丽莎白求婚时,手拿着一朵从花园里采的野花,在伊丽莎白面前夸夸其谈他的优秀,并坚称伊丽莎白只是一时害羞,并不是真心拒绝。
简而言之,虽然05版的电影和95版的相对比未免失于严谨,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它是一部相当优秀的电影,不论是人物塑造还是电影画面。它突出了每个人物身上幽默的那一面,这就是为什么它将柯林斯先生设定成了一个夸夸其谈的矮子。
⑥ 骑鹅旅行记主要内容
讲的是一个叫尼尔斯的小男孩,调皮捣蛋,还爱虐待小动物。有一天因为他的顽皮,得罪了一位有法力的小狐仙,被小狐仙变成了一个比动物还小的小人,而且突然能听得懂小动物的话。他开始慢慢明白自己以前做错的事情。在公牛的指点下骑着家鹅毛真,随大雁漂泊,踏上了寻找小狐仙的漫长旅程。他们沿着狭长的瑞典国土飞行,一路上经历了无数的危险,演绎了种种传奇。漫长的旅途,其实也象征着尼尔斯成长的历程,他逐渐的长大懂事了,知道了什么是善恶,学会了同情和爱,最后尼尔斯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改过的决心,当然,他也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61
下一条回答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主要内容—免费观看
关注大片电影的人也在看
看剧追番必备神器,大片电影电视剧在线观看,动漫大全app,离线下载想看就看,立即下..
立即下载: 哔哩哔哩
dzhushou.com广告
找旅行?就上阿里巴巴
旅行采购批发,尽在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汇聚海量商机信息,提供便..
1688.com广告
4条评论
发布
柠檬草mmm
1
你的回答帮我大忙了!
2013-03-31 17:44 · 回复Ta
时装设计师6
1
答得太好了,怒赞^ω^
2013-02-23 13:13 · 回复Ta
草莓1688
赞
我们的确是一个人
2019-04-07 17:44 · 回复Ta
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为您推荐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主要内容50字数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小主人公尼尔斯虽然因为受到小妖精的惩罚变成拇指大的小人,但是正是因为变小,才有
578 浏览11548
骑鹅旅行记第三章主要内容
骑鹅旅行记第三章写了人们捉了一只母松鼠,并把她带到了农庄里,人们把她闭正在笼子里,皆各自往忙了,只有
99 浏览7082019-02-18
骑鹅旅行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讲一个不爱学习、喜欢恶作剧的顽皮孩子尼尔斯,因为一次捉弄小妖精,而被小妖精用魔法
348 浏览19742019-08-05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主要内容
这是惟一一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儿童小说,也是瑞典女作家拉格洛芙最有名的作品,更是一部著名的教育性优秀
58 浏览14702017-09-06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主要内容20字
不爱学习又顽皮的尼尔斯变成了小人,经过骑鹅旅行,最终改变自我,做一个好孩子。
70 浏览27792020-02-22
解锁海岛旅行新玩法
知道看世界,原来海岛还能这么玩
18个问题614,758人浏览
旅行_找旅行就上拼多多_品质又实惠
lp.pinoo.com
广告
找品牌_上拼多多_百亿补贴 品质实惠
lp.pinoo.com
广告
十二星座智商排名是什么?